具有插孔接触件的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4198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具有插孔接触件的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具有插孔接触件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电连接器中,电连接的接触面积是一个衡量连接可靠性的重要指标,尤其是工作在大电流下的电连接器。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使用单线螺旋弹簧多触指接触电连接,已检索到的公开专利包括:公开号为CN102427180A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弹簧触指、插座和插座系统,其中,弹簧触指包括弹簧丝,所述弹簧丝沿斜形椭圆轨迹螺旋环绕为单位环,所述单位环沿轴线双向螺旋绕制为斜形椭圆弹簧触指,从而实现电连接。然而采用这种结构在实现电连接时,由于其弹簧丝环绕成的单位环的接触点仅有一个,从而导致成品的接触点少,载流能力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插孔接触件的电连接器,增加了一倍的接触点数量,当在线型导电体的截面面积不变的情况下,载流能力提升了一倍;当载流能力不变的情况下,线型导电体的截面面积变小,从而节约了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具有插孔接触件的电连接器,包括插孔接触件,所述插孔接触件包括插孔主体、至少一个弹性接触元件,所述插孔主体内壁设置有容纳弹性接触元件的容纳槽,所述弹性接触元件包括多个单位螺旋环,多个单位螺旋环沿着一条轨迹线依次首尾相连;所述单位螺旋环由线型导电体环绕而成,弹性接触元件的截面形状为双椭圆形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双椭圆形结构的一侧为固定接触部、另一侧为可形变接触部,所述固定接触部包括至少一个凸点,可形变接触部包括至少两个凸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轨迹线为圆形、椭圆形、圆弧形、矩形中的任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每个所述单位螺旋环的切面与轨迹线切线之间夹角小于或者等于90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线型导电体均为单根导电丝;或者所述线型导电体由2-5根导电丝绞制而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线型导电体从内至外顺次设有中心层和包围中心层的外层,中心层包括单根或者多根贴合的丝;外层包括多根丝。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层的多根丝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外层的多根丝之间的间隙为该外层的单根丝直径的(0.1-0.4)倍;优选地,所述外层的多根丝之间的间隙为该外层的单根丝直径的0.2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线型导电体为三层绞线结构,包括中心层、外层和设于中心层和外层之间的中间层,外层的丝的绞制方向与中间层中的丝的绞制方向相反;中心层、中间层和外层中的丝的螺旋角度顺次减小。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于弹性接触元件的电接触件内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件外壁与弹性接触元件的内壁全部贴合或者部分贴合,用于支撑弹性接触元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插孔接触件的电连接器,增加了一倍的接触点数量,当在线型导电体的截面面积不变的情况下,载流能力提升了一倍;当载流能力不变的情况下,线型导电体的截面面积变小,从而节约了成本,可以使得电接触件占用空间变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带有弹性接触元件的电接触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弹性接触元件截面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弹性接触元件截面示意图二;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进行电连接时弹性接触元件电流走向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带有连接弧部的弹性接触元件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1中轨迹线为圆形的带有弹性接触元件的电接触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2中轨迹线为直线的带有弹性接触元件的电接触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3中轨迹线为弧形的带有弹性接触元件的电接触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4中轨迹线为螺旋形的带有弹性接触元件的电接触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4中弹性接触元件环绕的第二螺旋轨迹及轴线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5中轨迹线为直线且单位螺旋环切面与轨迹线切线之间夹角小于90度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6中轨迹线为直线且单位螺旋环切面与轨迹线切线之间夹角等于90度示意图;

图13为单位螺旋环线型导电体的截面图,其中:

图13(a)为中心层件为单根导电丝,外层件有多根导电丝的线型导电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3(b)为中心层件为单根导电丝,外层件有多根导电丝的线型导电体的剖视图;

图14为单位螺旋环线型导电体的截面图,其中:

图14(a)为中心层件为多根导电丝,外层件有多根导电丝的线型导电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4(b)为中心层件为多根导电丝,外层件有多根导电丝的线型导电体的剖视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1中含支撑件的径向垂直剖面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3-1中含内置液冷介质的径向垂直剖面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4中一种带有插孔接触件的电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5中一种带有插针接触件的电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的实施例6中一种电连接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的实施例6中另一种电连接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7中一种用于板间的带有弹性接触元件的电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带有弹性接触元件的电接触件,增加了一倍的接触点数量,当在线型导电体3的截面面积不变的情况下,载流能力提升了一倍;当载流能力不变的情况下,线型导电体的截面面积变小,从而节约了成本,也可以使得电接触件占用空间变小。

如图1所示为一种带有弹性接触元件的电接触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包括弹性接触元件1,所述弹性接触元件1包括多个单位螺旋环2,多个单位螺旋环2沿着一条轨迹线依次首尾相连;所述单位螺旋环2由线型导电体3环绕而成,弹性接触元件1的截面形状为双椭圆形结构;其中,所述弹性接触元件1的截面形状更具体的为弹性接触元件1的外包络面围成的实体的横截面;所述双椭圆形结构的一侧为固定接触部、另一侧为可形变接触部,所述固定接触部包括至少一个凸点,可形变接触部包括至少两个凸点。

更为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双椭圆形结构包括:第一椭圆弧部21与第二椭圆弧部22,所述第一椭圆弧部21的第一自由端211与第二椭圆弧部22的第二自由端221光滑连接,所述第一椭圆弧部21的第三自由端212与第二椭圆弧部22的第四自由端222光滑连接;在所述第一椭圆弧部21的短轴线上,其中一侧为第一可形变接触部213、另一侧为第一固定接触部214;在所述第二椭圆弧部22的短轴线上,其中一侧为第二可形变接触部223、另一侧为第二固定接触部224;所述第一椭圆弧部21与第二椭圆弧部22的长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同时,第一椭圆弧部21或第二椭圆弧部22在包络圆上的顶点23到中心点的距离大于第一椭圆弧部21或第二椭圆弧部22的短轴线的长度;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所述第一可形变接触部213与第二可形变接触部223作为接触点,用于与插针、插孔等其他需要实现电连接的器件接触配合使用。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双椭圆形结构包括:第一椭圆弧部21与第二椭圆弧部22,所述第一椭圆弧部21的第一自由端211与第二椭圆弧部22的第二自由端221光滑连接,所述第一椭圆弧部21的第三自由端212与第二椭圆弧部22的第四自由端222光滑连接;在所述第一椭圆弧部21的短轴线上,其中一侧为第一可形变接触部213;在所述第二椭圆弧部22的短轴线上,其中一侧为第二可形变接触部223,且第二可形变接触部223与第一可形变接触部213处于同一侧;所述第一椭圆弧部21的第三自由端212与第二椭圆弧部22的第四自由端222光滑连接,且其连接处形成一固定接触部214(224);所述第一椭圆弧部21与第二椭圆弧部22的长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同时,第一椭圆弧部21或第二椭圆弧部22在包络圆上的顶点23到中心点的距离大于第一椭圆弧部21或第二椭圆弧部22的短轴线的长度,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所述第一可形变接触部213与第二可形变接触部223作为接触点,用于与插针、插孔等其他需要实现电连接的器件接触配合使用。

前述的包络圆为弹性接触元件1截面的外包络圆(即外切圆),前述的轨迹线可以是位于具有弹性接触元件1的电接触件的外部的轨迹线,也可以是位于具有弹性接触元件1的电接触件内部的轨迹线;优选地,多个单位螺旋环2沿着过其中心点25的轨迹线依次首尾相连;本实施例中,中心点25定义为:设定所述第一椭圆弧部21与第二椭圆弧部22在包络圆上的顶点23之间的连线为长连线,设定长连线中点为中心点25。

在应用过程中,基于如图2所描述的双椭圆形结构来进一步阐述,如图4所示,当用于第一连接件291与第二连接件292进行电连接时,第一可形变接触部213上的电流沿着I1方向到第一固定接触部214处,第二可形变接触部223上的电流沿着I2方向到第二固定接触部224处,由于第一可形变接触部213与第二可形变接触部223之间没有电流通过,第一固定接触部214与第二固定接触部224之间没有电流通过,故当在线型导电体3的截面面积不变的情况下,载流能力提升了一倍;当载流能力不变的情况下,线型导电体的截面面积变小,从而节约了成本,占用空间变小。

如图5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椭圆弧部21的第一自由端211与第二椭圆弧部22的第二自由端221可以通过至少一个连接弧部28光滑连接,该连接弧部28的突部与第一可形变接触部213、第二可形变接触部223为同一方向。

进一步的,多个单位螺旋环2沿着一条轨迹线依次首尾相连形成的弹性接触元件1可以为封闭式结构,当为封闭式结构时,所述轨迹线可以为圆形、椭圆形、矩形中的任一种,当然为封闭式结构时的轨迹线不限于前述的几种,实际应用时,按需求还可以为其他的轨迹线,例如三角形、菱形等,这里就不再一一穷举赘述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1-1,如图6所示轨迹线为圆形的带有弹性接触元件的电接触件的结构示意图,当轨迹线为圆形时,弹性接触元件1为圆环形带有弹性接触元件的电接触件,可用于与插孔和插针配合使用。

进一步的,多个单位螺旋环2沿着一条轨迹线依次首尾相连形成的弹性接触元件1可以为非封闭式结构,当为非封闭式结构时,所述轨迹线可以为直线、圆弧形、螺旋形中的任一种,当然为非封闭式结构时的轨迹线不限于前述的几种,实际应用时,按需求还可以为其他的轨迹线,例如V形、波浪形等,这里就不再一一穷举赘述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1-2,如图7所示轨迹线为直线的带有弹性接触元件的电接触件的结构示意图,当轨迹线为直线时,弹性接触元件1为直线形带有弹性接触元件的电接触件,可用于与板与板的电连接,例如用于两个PCB板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1-3,如图8所示轨迹线为弧形的带有弹性接触元件的电接触件的结构示意图,当轨迹线为弧形时,弹性接触元件1为具有两个自由端的弧形带有弹性接触元件的电接触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1-4,如图9所示轨迹线为螺旋形的带有弹性接触元件的电接触件的结构示意图,当轨迹线为螺旋形时,弹性接触元件1为具有两个自由端的螺旋形带有弹性接触元件的电接触件。

更为具体的,线型导电体3沿双椭圆轨迹螺旋环绕为单位螺旋环2,双椭圆轨迹为第一螺旋轨迹,如图10所示为弹性接触元件1的螺旋形轨迹线,该螺旋形轨迹线为一双向轨迹,是单位螺旋环2遵循的第二螺旋轨迹26,图中的轴线27为第二螺旋轨迹26的轴线27;所述单位螺旋环2在沿第一螺旋轨迹成型为单位螺旋环2的同时再以轴线27沿着第二螺旋轨迹26螺旋形成一双向螺旋形弹性接触元件1。

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下,通过设置不同的轨迹线来得到不同外形的带有弹性接触元件的电接触件,以前述类推,这里就不再一一穷举赘述了。

其中,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1-5,每个所述单位螺旋环2切面与轨迹线切线之间夹角小于90度,便于实际生产,且各单位螺旋环2的切面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以弹性接触元件1的轨迹线为直线为例,如图11所示为单位螺旋环2切面与轨迹线切线之间夹角小于90度示意图,定义单个所述单位螺旋环2上的接触点处第一点A1(如前述第一可形变接触部213或第二可形变接触部223处横截面的中心点)作为单位螺旋环2螺旋环绕的初始点,定义与此单位螺旋环2相连的下一个单位螺旋环2上接触点处第二点A2为单位螺旋环2螺旋环绕的终点,定义第三点B为单位螺旋环2上从第一点A1螺旋环绕180度得到的点;其中,第一点A1与第二点A2之间的旋转角度为360度。第一点A1和第二点A2的连线的中点与第三点B之间的连线所在的与纸面(相对于当前视图)垂直的面为单位螺旋环2的切面。以前述可以类推弹性接触元件1的轨迹线为其他形状的带有弹性接触元件的电接触件,这里就不再一一穷举赘述了。

这种设计能够大大降低弹性接触元件1的径向弹性力,从而减小插拔力,当多个弹性接触元件1组装到同一连接器中,这样可以满足连接器要合理要求。

进一步的,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例1-6,每个所述单位螺旋环2的切面与轨迹线切线之间夹角等于90度。以弹性接触元件1的轨迹线为直线为例,图12所示为单位螺旋环2的切面与轨迹线切线之间夹角等于90度示意图,所述单位螺旋环2的切面与前述实施例1-5中的定义相同,这里就不在一一赘述了。以前述可以类推弹性接触元件1的轨迹线为其他形状的带有弹性接触元件的电接触件,这里就不再一一穷举赘述了。

在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中,所述线型导电体均为单根导电丝;或者所述线型导电体由2-5根导电丝绞制而成。

更优选地,所述线型导电体从内至外顺次设有中心层和包围中心层的外层,中心层包括单根丝或者2-5根贴合的丝,外层包括多根丝。进一步地,所述线型导电体由至少6根丝绞制成的多层结构,外层的多根之间设有间隙,处于线型导电体最外层的外层中的丝为导电丝,进一步地,相邻层的丝之间为紧密贴合。

其中,外层的多根丝之间的间隙为该外层的单根丝直径的(0.1-0.4)倍;更优选地,外层的多根丝之间的间隙为该外层的单根丝直径的0.2倍。

更优选地,所述导电件为三层结构,从内至外设有中心层、中间层和外层;外层包括多根丝,外层中的丝为导电丝,外层的多根丝之间设有间隙;中心层包括单根丝或2-5根贴合的丝;中心层和中间层的丝为导电丝或者结构丝,相邻层的丝之间为紧密贴合。

优选地,所述三层结构的线型导电体,外层包括15根丝,介于外层和中心层的中间层包括9根丝,中心层包括3根贴合的丝。

在实际的一种应用中,如图13(a)和图13(b)所示,线型导电体的中心层件设为单根导电丝,外层件设置6根导电丝。

在实际的另一种应用中,所述线型导电体还可以设为三层绞线结构,线型导电体从内至外顺次设有中心层件、中间层件和外层件;优选地,中心层件的丝设有1-5根,中间层件的丝设有5-12根,外层件的丝设有10-18根;所述中心层件上的丝的螺旋角度为80-85度,中间层件上的丝的螺旋角度为65-78度,外层件上的丝的螺旋角度为45-60度。更优选地,如图14(a)-图14(b)所示,中心层件包括3根贴合的丝,外层件包括15根丝,中间层件包括9根丝,其中,D为线型导电体的直径尺寸,d为单根导电丝的直径尺寸,Δ 为同一外层件的多根丝之间设有间隙。优选地,各层件的丝公称直径满足:0.91d1≤d2≤1.1d1,0.91d1≤d3≤1.1d1,其中d1为中心层件各根丝的公称直径,d2为中间层件各根丝的公称直径,d3为外层件各根丝的公称直径。

优选地,各层件的丝的直径分别相等,如图14(a)-图14(b)所示,各层件的丝的直径都相等。

优选地,各层件的丝的直径的公差为该层丝公称直径的±20%。

在前述的线型导电体从内至外顺次设有中心层和包围中心层的外层时,根据应用场景需要,中心层中的丝可以是导电丝或者结构丝,处于线型导电体最外层的外层中的丝为导电丝,介于中心层和最外层的外层之间的其他外层的丝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是导电丝,也可以是无导电性能的结构丝;导电丝,优选材料为无氧铜丝、锡青铜丝、或铍青铜丝;多层绞线结构的中心层的丝为结构丝时,优选材料为高强度材料,如不锈钢丝;三层或更多层绞线结构的中间层的丝,优选材料为铜合金丝或铝合金丝。

本发明中的多根导电丝绞制成的线型导电体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或矩形或腰形。

采用本发明中的线型导电体具有以下效果:

(1)增加载流能力,从而温升更低,且同等载流能力下,多根导电丝的截面小于单根导电丝,节省材料;

(2)增加接触点数,从而提高接触可靠性;

(3)产品非正常使用过程中,即使少量的导电丝损坏,由于接触点多,不会导致产品失效;

(4)增加导电丝根数,获得更小的咬合力,从而大幅度提高插拔寿命;

试验数据表明,当使用三层结构(即包括中心层件A、中间层件B和外层件C)的线型导电体,制造直径为12mm的电接触件,其中,中心层件包括3根贴合的丝,外层件包括15根丝,中间层件包括9根丝,中心层件上的丝的螺旋角度为80度,中间层件上的丝的螺旋角度为68度,外层件上的丝的螺旋角度为55度时,d=0.05mm,D=0.31mm,△=0.004mm,相比同等截面的单根导电丝构成的线型导电体,其载流能力提高大于20%,温升下降30%以上,咬合力可下降40%以上,插拔寿命提高10倍以上。

实施例2:

为了提高本发明的带有弹性接触元件的电接触件的稳固性,防止由于形变造成的导电性能下降,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弹性接触元件1还包括支撑件4,所述支撑件4设置于弹性接触元件1的内部,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4的外壁与弹性接触元件1的内壁部分贴合或者全部贴合,用来支撑弹性接触元件1。

其中,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2-1,如图15所示,所述支撑件4与弹性接触元件1的内壁接触,其中支撑件4用于支撑弹性接触元件1的第一固定接触部、第二固定接触部224,具体应用时,支撑件4使得第一固定接触部214与第二固定接触部224与插针等其他需要实现电连接的器件紧密贴合。

本发明的支撑件4可以选用任意能够起到防止带有弹性接触元件的电接触件形变的物件,可以采用具有导电性能的导电体,也可以采用没有导电性能的绝缘件。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支撑件4选择具有中空结构的塑料绝缘件,成本低,效果好。

其中,支撑件4的横截面为圆形或者矩形,还可以是其他形状,在此不赘述。

实施例3:

当电接触件长时间工作在大电流下或者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时,都会产生很多热量,使得电接触件内部的温度逐渐升高,然而高温会对电接触件的导电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一种内置液冷介质的带有弹性接触元件的电接触件,能够在电接触件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带走电接触件内部热量的装置,保证电接触件内部的温度恒定,从而确保电接触件的良好导电性。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的一种内置液冷介质的带有弹性接触元件的电接触件,包括弹性接触元件1和液冷导管5;液冷导管5设于弹性接触元件1内部,液冷导管5用于与液冷系统连接,以通入液冷介质(比如冷却液),利用液冷介质的不断循环,带走带有弹性接触元件的电接触件内的热量;其中,弹性接触元件1可以采用实施例1中所述的非封闭式结构,即弹性接触元件1的轨迹线可以为直线、圆弧形、螺旋形中的任一种,当然为非封闭式结构时的轨迹线不限于前述的几种,实际应用时,按需求还可以为其他的轨迹线,例如V形、波浪形等,这里就不再一一穷举赘述了;更进一步的,弹性接触元件1也可以采用实施例1中所述的封闭式结构,即弹性接触元件的轨迹线可以为圆形、椭圆形、矩形中的任一种,当然为封闭式结构时的轨迹线不限于前述的几种,实际应用时,按需求还可以为其他的轨迹线,例如三角形、菱形等,这里就不再一一穷举赘述了;当弹性接触元件1采用实施例1中轨迹线为封闭式结构的弹性接触元件1时,需要在弹性接触元件1上打孔,使得液冷导管5能够与液冷系统连接。

进一步的,液冷导管5与弹性接触元件1的内壁相接触,同时起到支撑和降温的作用。其中,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3-1,如图16所示,所述液冷导管5与弹性接触元件1的内壁可以为部分接触,当然,可以在弹性接触元件1内设置有多个液冷导管5,多个液冷导管5与内壁相接触。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弹性接触元件1内设置多个液冷导管5形成液冷导管组,各液冷导管5用于与液冷系统连接,通入液冷介质,利用液冷介质的不断循环,带走弹性接触元件1内的热量,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各液冷导管5利用设有多个通孔的转接头来与外界的液冷系统连接,其中,多个液冷导管5的液冷导管组的组合方式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组合方式,例如,多个液冷导管5平行捆绑形成一液冷导管组等结构,这里就不再详细赘述了。

实施例4:

如图17所示,一种带有插孔接触件的电连接器,包括插孔接触件,所述插孔接触件包括插孔主体6、至少一个弹性接触元件1,所述插孔主体6内壁设置有容纳弹性接触元件1的容纳槽7,容纳槽7的数量大于或者等于弹性接触元件1的数量;所述弹性接触元件1的外壁与插孔主体6的内壁接触形成电连接,所述弹性接触元件1包括多个单位螺旋环2,多个单位螺旋环2沿着一条轨迹线彼此首尾相连重复排列;所述单位螺旋环2由线型导电体3环绕而成,弹性接触元件1的截面形状为双椭圆形结构。

本实施例中的弹性接触元件1基于实施例1-1举例说明的,当然本实施例中的弹性接触元件1还可以为实施例1至3中的任一种。当弹性接触元件1采用轨迹线为圆形、椭圆形、弧形、矩形中任一种时,弹性接触元件为环形弹性接触元件,称之为:具有插孔接触件的电连接器;当轨迹线为螺旋形时,弹性接触元件1为螺旋弹性接触元件,称之为:带有插孔接触件的电连接器。

当然,随着基于弹性接触元件1形状的不同,容纳槽7的形状也不同,例如,当弹性接触元件1为圆形带有弹性接触元件的电接触件(轨迹线为圆形)时,容纳槽7为圆形容纳槽;当弹性接触元件1为椭圆形带有弹性接触元件的电接触件(轨迹线为椭圆形)时,容纳槽7为椭圆形容纳槽;当弹性接触元件1为弧形带有弹性接触元件的电接触件(轨迹线为弧形)时,容纳槽7为弧形容纳槽;当弹性接触元件1为矩形带有弹性接触元件的电接触件(轨迹线为矩形)时,容纳槽7为矩形容纳槽;当弹性接触元件1螺旋形带有弹性接触元件的电接触件(轨迹线为螺旋形)时,容纳槽7为螺旋形容纳槽;优选的,本实施例的容纳槽7为U型槽,这里就不再穷举一一赘述了。

优选地,一种带有插孔接触件的电连接器,包括1个弹性接触元件1,插孔主体6内壁设置有1个容纳弹性接触元件1的容纳槽7。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包括2或者2个以上的弹性接触元件1,插孔主体6内壁设置有2个或者2个以上容纳弹性接触元件1的容纳槽7;这种设计方式能够大大提高连接器的通流能力,同时提高接触可靠性,非常适用于工作电流较大的应用场合。

实施例5:

如图18所示,一种带有插针接触件的电连接器,包括插针接触件,所述插针接触件包括导电插针8、至少一个弹性接触元件1,所述导电插针8外壁设置有容纳弹性接触元件1的容纳槽7,容纳槽7的数量大于等于弹性接触元件1的数量;所述弹性接触元件1的内壁与导电插针8外壁接触形成电连接,所述弹性接触元件1包括多个单位螺旋环2,多个单位螺旋环2沿着一条轨迹线彼此首尾相连重复排列;所述单位螺旋环2由线型导电体3环绕而成,弹性接触元件1的截面形状为双椭圆形结构。

本实施例中的弹性接触元件1基于实施例1-1举例说明的,当然本实施例中的弹性接触元件1还可以为实施例1至3中的任一种。当弹性接触元件1采用轨迹线为圆形、椭圆形、弧形、矩形中任一种时,弹性接触元件为环形弹性接触元件,称之为:具有插针接触件的电连接器;当轨迹线为螺旋形时,弹性接触元件1为螺旋弹性接触元件,称之为:带有插针接触件的电连接器。

当然,随着基于弹性接触元件1形状的不同,容纳槽7的形状也不同,例如,当弹性接触元件1为圆形带有弹性接触元件的电接触件(轨迹线为圆形)时,容纳槽7为圆形容纳槽;当弹性接触元件1为椭圆形带有弹性接触元件的电接触件(轨迹线为椭圆形)时,容纳槽7为椭圆形容纳槽;当弹性接触元件1为弧形带有弹性接触元件的电接触件(轨迹线为弧形)时,容纳槽7为弧形容纳槽;当弹性接触元件1为矩形带有弹性接触元件的电接触件(轨迹线为矩形)时,容纳槽7为矩形容纳槽;当弹性接触元件1螺旋形带有弹性接触元件的电接触件(轨迹线为螺旋形)时,容纳槽7为螺旋形容纳槽;优选的,容纳槽7为弧形槽,这里就不再穷举一一赘述了。

优选地,一种带有插针接触件的电连接器,包括1个弹性接触元件1,导电插针8外壁设置有1个容纳弹性接触元件1的容纳槽7。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包括2或者2个以上的弹性接触元件1,导电插针8内壁外置有2个或者2个以上容纳弹性接触元件1的容纳槽7;这种设计方式能够大大提高连接器的通流能力,同时提高接触可靠性,非常适用于工作电流较大的应用场合。

实施例6:

如图19所示,一种基于实施例4的电连接器系统,包括:导电插针8和实施例4中的带有插孔接触件的电连接器;其中弹性接触元件1已经设置于插孔主体6内,当导电插针8在插入带有插孔接触件的电连接器时,所选用的导电插针8的外径稍大于带有插孔接触件的电连接器的内径,具体选用规则及导电插针8的形态不做局限。

如图20所示,另一种基于实施例5的电连接器系统,包括:插孔主体6和实施例5中的带有插针接触件的电连接器;其中弹性接触元件1已经设置于导电插针8外,当带有插针接触件的电连接器在插入插孔主体6时,所选用的带有插针接触件的电连接器的外径稍大于插孔主体6的内径,具体选用规则及插孔主体6的形态不做局限。

实施例7:

如图21所示,一种用于板间的带有弹性接触元件的电连接器,包括:基板、弹性接触元件1,所述弹性接触元件1包括多个单位螺旋环2,多个单位螺旋环2沿着一条轨迹线依次首尾相连;所述单位螺旋环2由线型导电体3环绕而成,弹性接触元件1的截面形状为双椭圆形结构。

所述基板包括固连的板状本体91和卡舌92,板状本体91与卡舌92之间设有卡接间隙;弹性接触元件1卡接于上述卡接间隙中,使得弹性接触元件1侧部与板状本体91相接触,形成电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卡舌92起到固定作用。

本实施例中的弹性接触元件1可以为实施例1至3中的任一种,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2进行详细说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舌92与弹性接触元件1的内壁接触,卡舌92贯穿弹性接触元件1的内部。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带有弹性接触元件的电接触件,增加了一倍的接触点数量,当在线型导电体的截面面积不变的情况下,载流能力提升了一倍;当载流能力不变的情况下,线型导电体的截面面积变小,从而节约了成本,也可以使得电接触件占用空间变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