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液冷介质的带有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的接触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27475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置液冷介质的带有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的接触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置液冷介质的带有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的接触件。



背景技术:

在电连接器中,接插件中的插针与插孔之间的接触面积是衡量一个接触件的重要指标,尤其是工作在大电流下的接插件。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使用单线螺旋弹簧多触指接触电连接,已检索到的公开专利包括:CN102427180A,CN102522647A,CN102570115B,CN102810782B,分别描述如下:

公开号为CN102427180A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弹簧触指、插座和插座系统,其中,弹簧触指包括斜形椭圆弹簧指,第一角度4为第二平面9和第一平面11的夹角,第二角度5为第二平面9和第三平面10的夹角,单位环中第一角度4大于第二角度5,保证弹簧丝在绕行过程中在每个单位环的螺旋为斜形,具体见图11。

公开号为CN102522647A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弹簧圈式插孔及其插针,公开了构成螺旋弹簧圈的螺旋弹簧5为斜弹簧,螺旋弹簧圈的螺旋角大小呈周期性变化,其中一侧弹簧线在水平上的投影线与螺旋弹簧圈轴截面之间的前倾角F为15度至45度,另一侧弹簧线在水平上的投影线与螺旋弹簧圈轴截面之间的前倾角B为5度至25度,前倾角F大于前倾角B。螺旋弹簧圈的前倾角与后倾角可以根据不同的接插针对螺旋弹簧圈径向弹力的不同要求加以选择,具体见图12(a)和图12(b)。

公告号为CN102570115B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插座导体和插座系统,其中,双向螺旋弹簧指61,第一角度64为第二平面69和第一平面611的夹角,第二角度65为第二平面69和第三平面610的夹角,单位环中第一角度64大于第二角度65,保证弹簧丝在绕行过程中在每个单位环的螺旋为斜形,具体见图13。

公告号为CN102810782B的专利文件公开了导电端子、安装有导电端子的电路板和板对板连接器,其中,弹簧触指,第一内环绕点9与第二内环绕点11间距离为第一距离12;第一内环绕点9与所述外环绕点10间距离为第二距离13;第一距离12小于第二距离13。具体见图14。

上述四个专利,其核心技术均是使用单线螺旋弹簧多触指接触,弹簧触指呈周期性,单个触指沿螺旋弹簧轴向为斜形,实现电连接。然而单线螺旋弹簧的触指斜形构造为不稳定构造;较长存储期间内产品斜形构造的应力释放,可能导致咬合力/插入力增大到不能使 用;在产品寿命周期,咬合力和分离力产生变化,通常地,随着插拔次数的增加而下降,存在可靠性降低风险,如温升升高、难以满足更高使用寿命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连接件存在咬合力和分离力在寿命周期不稳定的问题,提供一种内置液冷介质的带有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的接触件,其具有稳定的结构方式,保证了接触可靠性、温升低、更高使用寿命需求的电连接。

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内置液冷介质的带有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的接触件,包括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和液冷导管;

所述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由若干个线型导电件经交叉编织后形成;

各个线型导电件为波纹形;

其中,各线型导电件的波峰形成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的外包络面,各线型导电件的波谷形成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的内包络面;

所述液冷导管设于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的内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是由各个线型导电件沿着设定的中轴线轨迹经螺旋交叉编织后形成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中轴线轨迹的形状为直线形、环形、矩形、弧形中的任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的径向截面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弧形、矩形、腰形中的任一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线型导电件根据螺旋方向的不同分为左旋导电件和右旋导电件;线型导电件的数量至少为3个,其中至少2个线型导电件螺旋方向相同且相互平行;至少1个线型导电件的螺旋方向与前述的至少2个线型导电件相反,且与它们进行螺旋交叉编织形成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线型导电件的数量为偶数,其中左旋导电件与右旋导电件的个数相同。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为一多触点平板网状弹性接触元件;线型导电件的数量至少为3个,其中至少2个线型导电件相互平行,至少1个线型导电件与前述的至少2个相互平行的线型导电件进行交叉编织形成多触点平板网状弹性接触元件。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液冷导管与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的内壁部分或者全部贴合;所述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的层数为单层或者多层。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线型导电件为单根导电丝;或者所述线型导电件为2-5根导电丝 绞制而成;或者所述线型导电件从内至外顺次设有中心层和包围中心层的外层,中心层包括单根或者多根贴合的丝;外层件包括多根丝。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层的多根丝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外层的多根丝之间的间隙为该外层的单根丝直径的(0.1-0.4)倍;优选地,所述外层的多根丝之间的间隙为该外层的单根丝直径的0.2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线型导电件为三层绞线结构,包括中心层、外层和设于中心层和外层之间的中间层,外层的丝的绞制方向与中间层中的丝的绞制方向相反;中心层、中间层和外层中的丝的螺旋角度顺次减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内置液冷介质的带有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的接触件,其具有多个接触点,其能提供更多的接触面积,承担更大的电流,降低通电导致的温升,此外本发明结构稳定,提供接触可靠、温升低、使用寿命高的电连接。

附图说明

图1(a)是直线形的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2是单个线型导电件展开的示意图;

图3(a)-(c)分别为中轴线轨迹的形状为环形、弧形、螺旋形对应的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多触点平板网状弹性接触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a)为中心层为单根导电丝,外层有多根导电丝的线型导电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b)为中心层为单根导电丝,外层有多根导电丝的线型导电件的剖视图;

图6(c)为中心层为多根导电丝,外层有多根导电丝的线型导电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d)为中心层为多根导电丝,外层有多根导电丝的线型导电件的剖视图示;

图7是一种内置支撑件的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一种内置液冷导管的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一种带有凹鼓形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的插孔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一种带有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的电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一种用于板间的电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专利CN102427180A的附图2。

图13(a)是专利CN102522647A附图3;

图13(b)是专利CN102522647A附图4;

图14是专利CN102570115B附图3c;

图15是专利CN102810782B附图2b。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的一种带有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的接触件,包括:

若干个线型导电件11;

各个线型导电件11均为波纹形;

所有线型导电件11经交叉编织后形成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1;

其中,各线型导电件11的波峰1a形成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1的外包络面|B,各线型导电件11的波谷1b形成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1的内包络面C。

综上,本发明的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1的内包络面B与外包络面C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用来作为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与其他电器件配合使用时的弹性空间,从而使得本发明的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具有非常好的弹性,大大降低了在使用过程中的塑性变形风险,提高了使用寿命,且本发明的带有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的接触件能提供多个触点,大大提高了通流性能和接触面积,从而使得本发明具有较高的电气可靠性。另外,由于本发明的结构本身的特性,使得本发明的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在使用过程中,其径向横截面的形状在外力的作用下是可变的。

波纹形的线型导电件可以是在编织的过程中形成波纹的,也可以是本身就为波纹形。

在实际的制作过程中,优选将各个线型导电件11的波峰1a(高点)和波谷1b(低点)周期性重复等间隔设置,这种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结构比较稳定,制程简单,大大降低了生产过程中出错的风险,成品率高。当然,也可以将各个线型导电件的波峰1a(高点)和波谷1b(低点)非等间隔地设置,去满足实际的产品需求。

在本发明所有的实施例中,在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中,所述线型导电件为单根导电丝;由于在编织的过程中,将单根导电丝首先进行螺旋,从而使得单根导电丝具有弹性,大大降低了咬合力。

优选地,所述线型导电件为2-5根导电丝绞制的单层。

优选地,所述线型导电件为由至少6根丝绞制成的多层结构,从内至外顺次设有中心层和包围中心层的外层,中心层包括单根或者多根贴合的丝;外层包括多根丝;更优选地,外层的多根之间设有间隙,处于导电件最外层的外层中的丝为导电丝,相邻层的丝之间为紧密贴合。

优选地,所述外层的多根丝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外层的多根丝之间的间隙为该外层的单根丝直径的(0.1-0.4)倍;优选地,所述外层的多根丝之间的间隙为该外层的单根丝直径的0.2倍。

更优选地,所述线型导电件为三层绞线结构,包括中心层、外层和设于中心层和外层之间的中间层,外层的丝的绞制方向与中间层中的丝的绞制方向相反;中心层、中间层和外层中的丝的螺旋角度顺次减小。外层包括多根丝,外层中的丝为导电丝,外层的多根丝之间设有间隙;中心层包括单根丝或2-5根贴合的丝;中心层和中间层的丝为导电丝或者结构丝,相邻层的丝之间为紧密贴合。

在实际的一种应用中,如图6(a)和图6(b)所示,线型导电件的中心层设为单根导电丝,外层设置6根导电丝。

在实际的另一种应用中,所述线型导电件还可以设为三层绞线结构,导电件从内至外顺次设有中心层、中间层和外层;优选地,中心层的丝设有1-5根,中间层的丝设有5-12根,外层的丝设有10-18根;所述中心层上的丝的螺旋角度为80-85度,中间层上的丝的螺旋角度为65-78度,外层上的丝的螺旋角度为45-60度。更优选地,如图6(c)-图6(d)所示,中心层包括3根贴合的丝,外层包括15根丝,中间层包括9根丝,其中,D为导电件的直径尺寸,d为单根导电丝的直径尺寸,Δ为同一外层的多根丝之间设有间隙。优选地,各层的丝公称直径满足:0.91d1≤d2≤1.1d1,0.91d1≤d3≤1.1d1,其中d1为中心层各根丝的公称直径,d2为中间层各根丝的公称直径,d3为外层各根丝的公称直径。

优选地,各层的丝的直径分别相等,如图6(c)-图6(d)所示,各层的丝的直径都相等。

优选地,各层的丝的直径的公差为该层丝公称直径的±20%。

在前述的线型导电件从内至外顺次设有中心层和至少一个外层时,根据应用场景需要,中心层中的丝可以是导电丝或者结构丝,处于最外层的外层中的丝为导电丝,介于中心层和最外层的外层之间的其他外层的丝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是导电丝,也可以是无导电性能的结构丝;导电丝,优选材料为无氧铜丝、锡青铜丝、或铍青铜丝;多层绞线结构的中心层的丝为结构丝时,优选材料为高强度材料,如不锈钢丝;三层或更 多层绞线结构的中间层的丝,优选材料为铜合金丝或铝合金丝。

本发明中的多根导电丝绞制成的线型导电件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或矩形或腰形。

采用本发明中的导电件具有以下效果:

(1)增加载流能力,从而温升更低,且同等载流能力下,多根导电丝的截面小于单根导电丝,节省材料;

(2)增加接触点数,从而提高接触可靠性;

(3)产品非正常使用过程中,即使少量的导电丝损坏,由于接触点多,不会导致产品失效;

(4)增加导电丝根数,获得更小的咬合力,从而大幅度提高插拔寿命;

试验数据表明,当使用三层结构(即包括中心层A、中间层B和外层C)的线型导电件,如图1、图6(c)-图6(d)、图3(b)、图3(c)所示,制造直径为12mm的电接触件,其中,中心层包括3根贴合的丝,外层包括15根丝,中间层包括9根丝,中心层上的丝的螺旋角度为80度,中间层上的丝的螺旋角度为68度,外层上的丝的螺旋角度为55度时,d=0.05mm,D=0.31mm,Δ=0.004mm,相比同等截面的单根导电丝构成的导电件,其载流能力提高大于20%,温升下降30%以上,咬合力可下降40%以上,插拔寿命提高10倍以上。

考虑到导电丝的具体材质、导电丝的易疲劳程度以及导电丝的强度,通常将单根导电丝或者多根导电丝组合的导电件的横截面设置成为圆形或椭圆形或矩形或腰形。本发明中所述单根导电丝或者多根导电丝组合的导电件的横截面可以不限于圆形或椭圆形或矩形或腰形,也可以是其他的几何形状,具体形状根据实际需求设定。当导电件为多根导电丝组合的导电件时,各导电丝的横截面可以相同或者不同,相邻的导电丝之间可以是紧密贴合,也可以不是紧密贴合。

下面就线型导电件的横截面与多触点网状接触件的横截面的关系进行简单说明如下:

当线型导电件11为单根导电丝,且多触点网状接触件的初始截面形状(就是多触点网状接触件处于常态的情况下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者近似圆形时:

横截面为椭圆形的导电丝的横截面长轴方向与多触点网状接触件的横截面的切向一致;

横截面为腰形的导电丝的横截面长边方向与多触点网状接触件的横截面的切向一致;

同理,上述设置方式可以应用到当线型导电件11为多根导电丝组合的线型导电件时的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多触点网状接触件做过去应力热处理;所述导电丝的材料为磷青铜或铍青铜或预镀镀覆;所述导电丝的表面镀覆为银、金或锡中的任一种。根据本发明的应用场景的不同,所述导电丝的材料、导电丝的表面镀覆的材料不限于本实施例中说明的具体材料,还可以是其他的能够实现导电功能的材料。

实施例1-1

基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1是由各个线型导电件11沿着设定的中轴线轨迹经螺旋交叉编织后形成的,且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1的层数为单层或者多层。

根据实际的产品应用需求情况,所述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的形状可以为直线形、环形(包括圆环形和椭圆环形)、矩形、弧形、螺旋形中的任一种;前述各种形状的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的中轴线轨迹的形状分别为直线形、环形(包括圆环形和椭圆环形)、矩形、弧形、螺旋形;圆环形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的结构示意图见图3(a);弧形环形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的结构示意图见图3(b);螺旋形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的结构示意图见图3(c);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下,通过设置不同的中轴轨迹线来得到不同外形的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以前述类推,这里就不再一一穷举赘述了。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所述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1的径向截面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弧形(优选为圆弧形或者椭圆弧形)、矩形(优选为长方形或者正方形)、腰形中的任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线型导电件11根据螺旋方向的不同分为左旋导电件111(逆时针旋转)和右旋导电件112(顺时针旋转);线型导电件11的数量至少为3个,其中至少2个线型导电件11螺旋方向相同且相互平行,至少1个线型导电件11的螺旋方向与其他线型导电件11的螺旋方向相反,且用于与螺旋方向相同且相互平行的线型导电件进行螺旋交叉编织形成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螺旋交叉编织过程的优选方案是:

将各单个线型导电件11沿设定的第一轨迹向左或者向右螺旋环绕构成单位环(向左螺旋称为左旋导电件,向右螺旋称为右旋导电件),各单位环按照设定的中轴线轨迹依次首尾相连进行环绕,在编织的过程中,使得各左旋导电件和各右旋导电件之间形成交叉关系,且左旋导电件和右旋导电件之间为周期性彼此交替相压关系。

当第一轨迹为圆形时,形成的是径向截面的形状为圆形的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当第一轨迹为椭圆形时,形成的是径向截面的形状为椭圆形的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当第一轨迹为弧形时,形成的是径向截面的形状为弧形的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当第一轨迹为矩形 时,形成的是径向截面的形状为矩形的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当第一轨迹为腰形时,形成的是径向截面的形状为腰形的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

图4所示为中轴线轨迹为直线形、第一轨迹为腰形的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螺旋交叉编织过程只是优选的,本发明的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还可以采用任何能够使得各线型导电件11的波峰1a形成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的外包络面B,各线型导电件11的波谷1b形成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的内包络面C的编织方法形成。

下面举两个例子简单说明线型导电件的数量不同时的编织方案:

所述线型导电件11的数量为3,包括2个右旋导电件和1个左旋导电件,2个右旋导电件螺旋方向相同且相互平行,在编织的时候,左旋导电件分别与2个右旋导电件进行螺旋交叉编织形成触点弹性接触元件。

当所述线型导电件11的数量为4,记为: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第三导电件和第四导电件,其中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第三导电件的螺旋方向相同且相互平行(左旋或右旋),第四导电件的螺旋方向与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第三导电件的螺旋方向相反(即右旋或左旋),各线型导电件经螺旋交叉周期性重复编织形成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或者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的螺旋编织方向一致,第三导电件和第四导电件的螺旋编织方向相同且与第一个导电件、第二个导电件的螺旋编织方向相反,各导电件经螺旋交叉周期性重复编织形成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在制作的过程中,优选为:各相互交叉的线型导电件彼此交替相压,即所有左旋导电件之间均平行,所有右旋导电件之间均平行,且各左旋导电件分别与各右旋导电件彼此交替相压,这种制作方式适于批量化生产,且结构稳定,接触性能好,能够大大延长本发明的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的使用寿命;在实际的制作过程中,还可以是:(1)部分左旋导电件与部分右旋导电件彼此交替但不相压,(2)或者部分左旋导电件与部分右旋导电件彼此既不交替也不相压;(3)或者所有右旋导电件之间为平行关系,各左旋导电件分别与各右旋导电件彼此交替但不相压。

为了提高本发明的带有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的接触件结构的稳定性,将导电件11的数量设为偶数,且左旋导电件与右旋导电件的个数相同。

当线型导电件11为单根导电丝时,具有以下设计:

当导电丝为顺序交叉排布的圆形导电丝时,相邻之间的空隙为导电丝直径的0.5-2.5倍;当导电丝为顺序交叉排布的椭圆形导电丝时,相邻之间的空隙为导电丝椭圆长轴直径的0.5-2.5倍;当导电丝为顺序交叉排布的矩形导电丝时,相邻之间的空隙为导电丝横截面对角线长度的0.5-2.5倍。

上述设计同理可以延伸到当线型导电件11为多根导电丝组合的线型导电件时,相邻导电丝组之间的间隙与单个导电丝组的直径的参数设置。

一般情况下,将所述左旋导电件和右旋导电件的螺旋角度相同;所述螺旋角度为15度~75度;在很多情况下,也可以将所述左旋导电件和右旋导电件的螺旋角度设置为不同;螺旋角度不限于15度~75度,还可以是其他的角度值。

对于一些需求比较特殊的场合,所述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形状还可以为直线形、环形(包括圆环形和椭圆环形、矩形环形)、弧形、螺旋形中的至少两种的组合;具体如何来进行组合取决于实际的使用场合。

实施例1-2

基于实施例1,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1为一多触点平板网状弹性接触元件;所述多触点平板网状弹性接触元件的层数为单层或者多层。

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经由各个线型导电件11经两两交叉编织后形成,所述线型导电件11的数量至少为3个,其中至少2个线型导电件相互平行,至少1个线型导电件与相互平行的线型导电件进行交叉编织形成多触点平板网状弹性接触元件,编织过程与实施例1-1中的编织过程雷同,只是本实施例中,各个线型导电件11不是螺旋形的,优选为在编织的过程中为直线延伸,在编织过程中,直接将延伸方向交叉的导电件彼此交替相压即可。

下面举例简单说明导电件的的一个编织方案:

当为线型导电件11的数量为3个时,记为: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第三导电件,其中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处于平行状态,第三导电件用于与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进行彼此交叉相压,各个导电件11经交叉周期性重复编织后形成多触点平板网状弹性接触元件。

为了提高本发明的多触点平板网状弹性接触元件的结构的稳定性,所述线型导电件11的数量为偶数,延伸方向不同的两种导电件的数量相同。

实施例2

为了提高本发明的带有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的接触件的稳固性,防止由于形变造成的导电性能下降,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内置支撑件的带有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的接触件,包括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1和支撑件2,所述支撑件2设于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1的内部,与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1的内壁接触,且支撑件2与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1的内壁为部分贴合或者全部贴合。

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实施例1、实施例1-1和实施例1-2中的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

当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1的中轴线轨迹为直线形、弧形、螺旋形时,支撑件2的两端 分开;当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1为的中轴线轨迹为环形、矩形时,支撑件2的两端相连。

当支撑件2与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1的内壁部分贴合时,支撑件2的径向尺寸小于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1的径向尺寸;且当所述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形状为直线形、环形、矩形、弧形、螺旋形中的任一种时,支撑件2的延展轨迹为直线形、环形、矩形、弧形、螺旋形中的任一种,支撑件2的延展轨迹与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的形状相配合。

优选地,当支撑件2与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1的内壁部分贴合时,支撑件2设置在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的工作面(即用来与其他连接器接触形成电连接的面)对面的内侧壁上。

支撑件2可以选用任意能够起到防止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形变的物件,可以采用具有导电性能的导电件,也可以采用没有导电性能的绝缘件。

例如:支撑件2可以选择具有中空结构或者实心结构的塑料绝缘件,成本低,效果好;还可以选用具有中空结构或者实心结构的金属导电件,如铜管等。支撑件2的横截面为圆形或者矩形。

实施例3

当接触件长时间工作在大电流下或者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时,都会产生很多热量,使得接触件内部的温度逐渐升高,然而高温会对接触件的导电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一种内置液冷介质的带有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的接触件,能够在电接触件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带走接触件内部热量的装置,保证接触件内部的温度恒定,从而确保接触件的良好导电性。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一种内置液冷介质的带有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的接触件,包括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1和液冷导管3;

所述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1由若干个线型导电件11经交叉编织后形成;

各个线型导电件11均为波纹形;

其中,各线型导电件11的波峰1a形成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1的外包络面B,各线型导电件11的波谷1b形成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1的内包络面C。

所述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1可以选用实施例1-1中形状为直线形、弧形、螺旋形中的任一种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1,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1是由各个线型导电件沿着设定的中轴线轨迹经螺旋交叉编织后形成的,还可以选用实施例1-2中的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1。即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1具有两个自由端,用于插入液冷导管,使得液冷导管能够与外界的液冷系统连接。

当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1采用实施例1中轨迹线为圆形或者矩形类封闭式结构的弹性接触元件时,需要在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上打孔,使得液冷导管3能够与液冷系统连接

所述液冷导管3设于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1内部,液冷导管3用于与液冷系统连接,以通入液冷介质,利用液冷介质的不断循环,带走多触点网状接触件内的热量;

液冷导管3与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1的内壁部分贴合或者全部贴合,同时起到支撑和降温的作用。当液冷导管与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的内壁部分贴合时,液冷导管设置在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的工作面(即用来与其他连接器接触形成电连接的面)对面的侧壁上,用于限制工作面的运动行程距离。

本实施例中,液冷导管3与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1的位置关系与实施例3中支撑件与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1的位置关系相同。

为了提高本散热性能,还可以在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1内设置多个液冷导管3,各液冷导管均用于与液冷系统连接,通入液冷介质,利用液冷介质的不断循环,带走接触件内的热量,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各液冷导管的两端利用设有多个通孔的转接头来与外界的液冷系统连接。其中,多个液冷导管的液冷导管组的组合方式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组合方式,例如,多个液冷导管平行捆绑形成一液冷导管组等结构,这里就不再详细赘述了。

实施例4

如图9所示,一种带有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的电连接器,包括导电插针本体4、至少一个凸鼓形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所述导电插针本体4外壁设有用于安装凸鼓形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的安装槽41,凸鼓形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导电插针本体4的安装槽41的内壁形成多触点电连接;

所述凸鼓形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由若干个线型导电件11经交叉编织后形成;

各个线型导电件11均为波纹形,优选地,各个线型导电件均在其延伸方向上周期性重复间隔设置有高点1a(波峰)和低点1b(波谷);

凸鼓形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为两头小中间大的结构;

其中,各线型导电件11的波峰1a形成凸鼓形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5的外包络面,各线型导电件11的波谷1b形成凸鼓形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5的内包络面。

凸鼓形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5的侧壁均为圆滑过渡形。

所述线型导电件11根据螺旋方向的不同分为左旋导电件和右旋导电件;线型导电件11的数量至少为3个,其中至少2个线型导电件螺旋方向相同且相互平行,至少1个线型导电件的螺旋方向与前述的至少2个线型导电件相反,且与它们进行螺旋交叉编织形成凸鼓形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5。

或者各个线型导电件11均为弧形,所述凸鼓形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5经由各个线型导电件11经两两交叉编织后形成,其中,所述线型导电件11的数量至少为3个,其中至 少2个线型导电件同向且平行,至少1个线型导电件用于与同向且平行的线型导电件进行两两交叉编织形成凸鼓形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5。

优选地,所述线型导电件11的数量为偶数,其中左旋导电件与右旋导电件的个数相同。

优选地,所述凸鼓形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5的层数为单层或者多层。

实施例5

如图10所示,一种具有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的电连接器,包括:

导电插孔本体6、至少一个凹鼓形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7,所述导电插孔本体6内壁设有容纳凹鼓形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本体的容纳槽61;所述凹鼓形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7的顶部和底部与导电插孔本体6的容纳槽61的内壁形成多触点电连接;

所述凸鼓形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7由若干个线型导电件11经交叉编织后形成;

各个线型导电件11均为波纹形;

凸鼓形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7为两头小中间大的结构;

其中,各线型导电件11的波峰形成凹鼓形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7的外包络面,各线型导电件11的波谷形成凹鼓形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7的内包络面。

优选地,所述凹鼓形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7的层数为单层或者多层。

实施例5-1

基于实施例5,所述线型导电件11根据螺旋方向的不同分为左旋导电件和右旋导电件;线型导电件11的数量至少为3个,其中至少2个线型导电件螺旋方向相同且相互平行,至少1个线型导电件的螺旋方向与前述至少2个线型导电件相反,且它们进行螺旋交叉编织形成凹鼓形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7。由于凹鼓形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7具有两头大中间小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线型导电件沿圆形轨迹螺旋环绕构成单位环,各单位环按照设定的中轴线轨迹依次环绕,在环绕的同时,左旋导电件和右旋导电件两两相交,在本实施例中,各单位环的直径大小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线型导电件11的数量为偶数,其中左旋导电件与右旋导电件的个数相同。

实施例5-2

基于实施例5,各个线型导电件11均为弧形,所述凹鼓形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7经由各个线型导电件经两两交叉编织后形成,其中,所述线型导电件的数量至少为3个,其中至少2个线型导电件同向且平行,至少1个线型导电件与同向且平行的线型导电件进行两两交叉编织形成凹鼓形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7。

优选地,所述线型导电件11的数量为偶数。

实施例6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板间的电连接器,包括:基板8和至少一个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1;

所述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由若干个线型导电件11经交叉编织后形成;

各个线型导电件11均为波纹形;

其中,各线型导电件11的波峰1a形成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1的外包络面B,各线型导电件11的波谷1b形成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1的内包络面C;

所述基板8包括板状本体81和卡舌82,板状本体81与卡舌82之间设有卡接间隙;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1卡接于上述卡接间隙中,使得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1的侧部与板状本体81相接触。

本实施例中的线型导电件11采用的是实施例1中的线型导电件。

所述板状本体81为金属板;卡舌82为绝缘板或者金属板。

当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1采用轨迹线为直线的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时,所述卡舌82卡入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1的内部,与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1的内壁接触,卡舌82贯穿多触点弹性接触元件1的内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