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群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0919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极群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极群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铅蓄电池因其相较于其他新型蓄电池,如锂电池,以其独有的蓄电量大、制造成本低等优点,任然是现有运用较为广泛的蓄电池,如运用于汽车上的蓄电池。铅蓄电池为用填满海绵状铅的铅基板栅作负极,填满二氧化铅的铅基板栅作正极,并用稀硫酸作电解质。电池在放电时,金属铅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硫酸铅;二氧化铅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铅。铅蓄电池在用直流电充电时,两极分别生成单质铅和二氧化铅。移去电源后,它又恢复到放电前的状态,组成化学电池。铅蓄电池能反复充电、放电,它的单体电压是2V,电池是由一个或多个单体构成的电池组,最常见的是6V,其它还有2V、9V、8V、24V铅蓄电池。

以上铅基板栅即为所谓的正负极片,在铅蓄电池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将正负极片采用隔膜纸包覆后交替叠放形成极群再安装于电池盒内,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手工方式完成上述加工,在铅蓄电池生产过程中,以上工序对铅蓄电池的生产效率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需要将正负极片采用隔膜纸包覆后交替叠放形成极群再安装于电池盒内,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手工方式完成上述加工,在铅蓄电池生产过程中,以上工序对铅蓄电池的生产效率影响较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极群加工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极群加工装置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极群加工装置,包括极片释放部、导片架、推片部及极群盒部;

所述极片释放部包括可左右摆动的摆杆及两根平行设置的气源分配管,所述气源分配管上均连接有独立的负压装置及压缩气源装置,两根气源分配管均固定连接于摆杆上,气源分配管上均设置有与该气源分配管内腔相通的支管,所述支管的自由端上还设置有吸附盘;

所述导片架包括呈T形的T形架,所述T形架上还设置有位于竖直或倾斜的下降槽,所述T形架上还固定有强制送片部,所述强制送片部包括至少一组相互平行的送片轮,每组送片轮的两个滚轮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位于下降槽中,所述下降槽的出口端还设置有位于下降槽的出口端上的极群形成盒;

所述推片部包括可做直线往复运动的推片杆,且所述推片杆的运动轨迹经过下降槽的出口端;

所述导片架上还设置有送纸台,所述送纸台与下降槽相交;

所述极群盒部包括呈矩形的极群槽,且所述极群槽的长度和宽度可调,且极群槽的入口端与极群形成盒的出口端相接。

具体的,气源分配管各自上连接的负压装置及压缩气源装置分别用于对对应气源分配管进行抽真空和补入压缩空气,以上负压装置及压缩气源装置间断交替工作,在进行抽真空过程时,完成吸附盘对正负极片的吸附,在补入压缩空气的过程中,气源分配管内内压增大,以便于实现吸附盘与正负极片的脱离,设置的摆杆可左右摆动,这样,将正负极片分别置放于气源分配管的左右两侧,在左右摆动的过程中便于分别完成对左右侧极片的交替吸附和释放,便于实现铅蓄电池制造过程中对单片正极片或负极片转运的机械化,可有效提高铅蓄电池的装配效率、减小制造的劳动强度、提高装配精度;同时在摆杆左右摆动过程中便于完成对正负极片交替吸附和释放,利于得到正负极片交替叠放的极群。

以上下降槽即为极片在导片架上的运动路径,设置的强制送片部可通过送片滚轮对极片的挤压摩擦力实现极片的强制输送,以使得极片能够顺利到达下降槽的底端,设置的送纸台用于向下降槽的下降路径上传递用于正极片包覆的隔膜纸,这样,在强制送片部和/或极片的自身重量下,当隔膜纸由送纸台输送至阻挡下降槽时,正极片具有足够的动能使得隔膜纸弯折与正极片的侧面上并随正极片一起运动完成隔膜纸包覆于正极片上。以上正负极片交替运动至极群形成盒中后,在推片杆的作用下,便可得到紧密排列的极群。

以上极群槽的长度和宽度可调的形式,便于将极群由极群形成盒中输出至极群槽后,即可实现将极群压缩至指定厚度和调整至指定的宽度以适应铅蓄电池盒。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极片释放部包括联动电机,所述联动电机的转子上连接有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包括相互啮合的大齿轮和小齿轮,所述大齿轮上连接有摆杆制动部,所述摆杆连接于摆杆制动部上,所述小齿轮与推片杆相连,且小齿轮用于制动推片杆做直线往复运动。

以上极片释放部中,摆杆制动部可以是一根铰接连接在大齿轮上的铰接杆,铰接杆的另一端与摆杆也铰接连接,同时在摆杆上铰接点与气源分配管固定点之间设置摆杆左右摆动的中心点,即可通过一根与摆杆铰接连接的销钉的形式;同时作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摆杆制动部的形式还可以是大齿轮带动凸轮或偏心轮,摆杆与凸轮的边缘作用,或者在偏心轮上设置环形槽,摆杆与环形槽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加以实现。以上小齿轮制动推片杆作左右往复运动的实现方式,也可以是通过小齿轮带动凸轮或偏心轮,推片杆的一端与凸轮的边缘作用,或者在偏心轮上设置环形槽,推片杆的一端通过一根两端均铰接连接的杆与环形槽相互作用,并将推片杆限定于一个导向槽中的结构形式加以实现。采用以上实现方式,可实现摆杆的摆动与推片杆联动,如通过限定大小齿轮的传动比,即可准确控制一个推片周期内完成多少次极片的吸附和释放。

所述极群形成盒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个第一弹性片及一个第二弹性片,所述第一弹性片为具有弹性的片状结构,第一弹性片的上端分别固定于极群形成盒左、右两侧的侧壁上,且两个第一弹性片的下端相互靠拢,两个第一弹性片之间形成一个上部宽度宽于下部宽度的缩聚口,所述第二弹性片均呈弧形板状,两个第二弹性片的一侧分别与极群形成盒左、右两侧的侧壁铰接连接,所述铰接连接的铰接轴位于极群形成盒的深度方向,两个第二弹性片均位于两个第一弹性片的同侧,且两个第二弹性片之间形成一个靠近第一弹性片的一侧宽度宽于远离第一弹性片一侧宽度的缩聚口,所述极群形成盒上还固定有用于控制两个第二弹性片自由端宽度的弹性件。

以上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均用于正、负极片在下降槽出口端的对中定位:即在极群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将正负极片整齐叠放,由于正极片包覆隔膜纸后相较于不包覆隔膜纸的负极片更宽,最优工艺效果为使得正极片包覆隔膜纸后,顺序叠放的正负极片各自高度方向的中线重合。正负极片由下降槽落下后进入极群形成盒,在极群形成盒中,极片首先运动至极群形成盒的两个第一弹性片之间,第一弹性片之间形成的缩聚口即为一个上宽下窄的槽状卡口,同时由于第一弹性片具有弹性,故当极片运动至所述的上宽下窄的槽状卡口中时,极片的两侧均受到不同第一弹性片的弹力,这样可实现上宽下窄的槽状卡口中对极片在极群形成盒中的下落的导向功能,便于实现每片极片均能下落至极群形成盒的中央;同样,第二弹性片之间形成的缩聚口即为一个内宽外窄的槽状卡口,所述内宽外窄的槽状卡口的较宽的一端与上宽下窄的槽状卡口相邻,这样,以上内宽外窄的槽状卡口即用于极片从上宽下窄的槽状卡口中向外运动的导向,即极片向外运动时,极片两侧与其两侧的第二弹性片相互作用,极片的两侧均受到不同的第二弹性片的弹力,便于实现每块极片均由极群形成盒的中央导出,所述弹性件作为两个第二弹性片的自由端相互靠拢的动力部件,故弹性件可以是两根分别与不同第二弹性片相互作用的弹簧,或一根两端分别与第二弹性片相连的弹簧等。

作为一种可将第二弹性片的高度设置得低于极片高度,且弹性件对极片在两个第二弹性片之间传递无影响的弹性件实现方式,所述弹性件为两个分别与不同第二弹性片相连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极群形成盒的侧壁及该侧壁上的第二弹性片相连。即以上初始状态下各个弹簧处于自由状态,在极片运动至第二弹性片之间时两根弹簧均被压缩,即能很好的实现第二弹性片的功能。

还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气源分配管左右不同侧的物料槽,所述物料槽内还设置有极片传送带,物料槽还固定有用于安装极片传送带的带轮及用于驱动带轮的驱动电机,所述传送带上还固定有防倒块,且所述极片传送带的输送面为朝传送方向增高的倾斜面。

以上物料槽,在物料槽中设置极片传送带,在极片传送带上设置防倒块的结构形式中,极片传送带用于正、负极片的支撑,物料槽的侧壁用于限定正、负极片在未到达物料槽的输出端时不能由极片传送带上滑落,由于正负极片厚度较薄,正、负极片不能直立放置于极片传送带上,这样,在极片传送带上设置的防倒块,让处于最后端的正、负极片倾斜倒置于防倒块上,即限制正、负极片位于物料槽出口与防倒块之间,所述极片传送带的输送面为朝传送方向增高的倾斜面的结构设置,便于实现通过将正、负极片摆放于极片传送带上时正、负极片的倾斜方向与所述倾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反的方法,实现正、负极片的防滑倒目的。以上极片传送带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转动,这样,可将整齐叠放的正、负极片倾斜置放于极片传送带上,在极片传送带的转动过程中实现正、负极片输送,实现铅蓄电池制造过程中正、负极片输送机械化,便于实现正、负极片输送的自动化,可有效的提高铅蓄电池制造效率,减轻铅蓄电池制造的劳动强度和便于实现正负极片相互叠放的整齐度。

还包括位于下降槽任意一侧的送纸机构,所述送纸机构包括送纸轮及剪纸刀,剪纸刀位于送纸轮与下降槽之间。

所述极群盒部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台面上设置有多根相互之间呈平行间隔排布关系的第一隔板及多根相互之间呈平行间隔排布关系的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均相对于工作台的台面垂直,所述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在工作台的台面上围成多个矩形的极群槽,极群盒部还包括等距机构及整片部,所述整片部包括四根与第一隔板平行的拉杆及上下端可左右摆动的摆动部,第一隔板位于四根拉杆围成的区域内,所述拉杆分别连接于摆杆部不同端的上侧和下侧,所述第二隔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隔板槽,所述隔板槽中均设置有一块呈片状的整片条,且各个第二隔板左侧的整片条的两端与连接于摆杆部上侧或下侧任意一侧的两根拉杆相连,各个第二隔板右侧的整片条的两端与连接于摆杆部上侧或下侧另一侧的两根拉杆相连;

所述等距机构与各个第一隔板相连用于调整相邻的第一隔板之间的间隙宽度。

以上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可分别沿工作台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交错布置,便可得到多个矩形的极群槽,第一隔板之间的间隙宽度可调的形式,可通过在第一隔板上设置用于第二隔板穿过的孔的形式,在需要调整第一隔板的间隙时,第一隔板沿着第二隔板滑动的形式加以实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相对于工作台工作面呈垂直关系的技术特征,便于实现以以上极群槽的内壁面为边缘,工作台的表面为底面,得到多个用于容纳待整片极群的空腔,以上整片即为将由正负极片依次叠加得到的极群的侧面调整齐平,由于一般在正极片上包覆隔膜纸,这样,正极片的宽度可能宽于负极片,这样,以上整片即为将同一极群中的正极片的侧面调整到齐平位置。

以上整片部中,由于在各个第二隔板的两侧均设置隔板槽,在隔板槽内设置整片条,这样,在摆动部摆动的过程中,如摆动部的上端向左摆动,这样,摆动部的下端即向右摆动,这样分别连接于摆动部上端的两根拉杆分别向左运动和向右运动;各个第二隔板左侧的整片条的两端与连接于摆杆部上侧或下侧任意一侧的两根拉杆相连,各个第二隔板右侧的整片条的两端与连接于摆杆部上侧或下侧另一侧的两根拉杆相连的技术方案,旨在实现以下目的,所有第二隔板左侧的整片条均连接于与摆动部上端或下端相连的拉杆上,所有第二隔板右侧的整片条均连接于与剩余的两根拉杆上,如所有第二隔板左侧的整片条均与摆动部上端的两根拉杆相连,所有第二隔板右侧的整片条均与摆动部下端的两根拉杆相连,这样,摆动部上下端分别朝左侧、右侧运动时,所有第二隔板左侧的整片条均向左侧运动,所有第二隔板右侧的整片条均向右侧运动,以上隔板槽相当于作为整片条向对应第二隔板运动时用于容纳整片条的容置空间,这样,同一个极群槽的左右两侧的边缘即为相邻的两根第二隔板,在该极群槽左侧第二隔板右侧的整片条由对应隔板槽中向右运动进入该极群槽时,该整片条对该极群槽中极群的左侧施加压应力,实现极群左侧的齐平整片,该极群槽右侧第二隔板左侧的整片条向左运动时作用同上,即完成该极群右侧的齐平整片。摆动部完成多个周期性摆动后,位于同于极群槽自由侧的整片条由对应的隔板槽中出入往复运动,以上整片条往复运动对极群侧面的作用力,便能很好的完成极群的整片。

以上每个极群槽的左右两端为第二隔板,前后两端即为第一隔板,在第一隔板之间间隙宽度的调整过程中,即相当于调整极群槽的宽度,这样,将极群置放于极群槽中后,以上极群槽宽度的调整即可实现将极群压缩至指定厚度以适应铅蓄电池盒;配合极群槽左右两端整片条对极群侧面的作用,便可得到正负极片堆垒整齐的极群。

作为一种摆动部的具体实现方案,摆动部包括摆动气缸、固定座、转轴、轴承座及轴线均与第二隔板长度方向平行的下摆杆和上摆杆,所述上摆杆与下摆杆相互平行且上摆杆位于下摆杆的上方,所述固定座内设置有两个轴承,上摆杆与下摆杆分别通过不同的轴承与固定座相连,所述轴承座固定于工作台上,转轴的两端分别与轴承座中的轴承和固定座相连,所述摆动气缸的活塞杆固定于上摆杆或下摆杆上,且所述活塞杆的轴线与转轴的轴线垂直,位于上侧的两根拉杆分别与上摆杆的两侧成轴孔间隙配合,位于下侧的两根拉杆分别与下摆杆的两侧成轴孔间隙配合。以上摆动气缸通过其上活塞杆的伸缩,便可带动由下摆杆、上摆杆、固定座组成的构件绕转轴的轴线摆动,以上摆动迫使分别连接与上摆杆和下摆杆上的拉杆摆动,达到制动第二隔板上整片条的目的。以上各部件的配合方式,可有效避免整片条在隔板槽中出现卡塞的情况。

所述等距机构包括左侧定距板、右侧定距板,所述左侧定距板和右侧定距板上均设置有呈阶梯状的阶梯槽,两个阶梯槽上的阶梯数量相等且均为多个,左侧定距板与右侧定距板之间还设置有数量与各个阶梯槽上阶梯数量相等的分隔条,且分隔条的数量与第一隔板的数量相等,所述分隔条在高度方向上平行分布,且两个阶梯槽上的阶梯由上至下分别正对于各根分隔条的不同端,每根分隔条均与不同的第一隔板相连,且第一隔板相对于分隔条垂直,在分隔条的任意一端齐平时,分隔条的另一端均与对应阶梯槽上不同的阶梯接触,同时此时相邻的第一隔板的间距相等,且由上至下各根分隔条的长度成等差数列关系。

以上设置的左侧定距杆和右侧定距杆均用于限制分隔条向左运动和向右运动的终了位置,即各根分隔条的端部分别与阶梯槽的不同阶梯接触,即可达到上述目的;在分隔条上固定的第一隔板之间的间隙即用于夹持极群,即以上间隙宽度即为极群盒的宽度,在分隔条的任意一端齐平时,可得到特定数值的相邻第一隔板间距,由于分隔条的长度由上至下成等差数列关系,这样在分隔条另一端齐平时,相邻第一隔板之间的间距即变成在分隔条上一间距的基础上,加上或减去相邻的分隔条长度差值,这样,在分隔条不同端齐平的状态下,第一隔板之间具有不同间距,这样,以上相邻的第一隔板之间的间隙均可用于置放正负极片依次叠放的极群,在两个状态中第一隔板之间间隙较宽时,可将松散的极群置入其中,在另外一个状态下第一隔板的间距收拢,这样,便于通过第一隔板的夹持,将松散的极群压至特定的厚度,经过以上夹持加工,得到的特定厚度的极群便能够很好的安装于铅蓄电池空盒中,通过此工艺得到的极群具有良好的互换性。

送纸机构中,送纸轮用于向纸带施加朝向下降槽方向的摩擦力,剪纸刀用于剪断纸带,以得到适宜长度的纸片,以上纸片的中线阻断下降槽时,这样,在正极片在其动能的作用下与纸片接触时,正极片的动能迫使纸片对折,包覆于正极片的两侧及底部。

为使得正极片与用于包覆其的隔膜纸纸片接触时具有足够的动能对折纸片,同时使对折后的纸片能够紧贴于正极片上,所述强制送片部包括多组相互平行的送片轮,所述送纸台位于多组相互平行的送片轮之间。以上送纸台之前的送片轮即用于为正极片提供动能,送纸台之后的送片轮即可进一步挤压包覆有隔膜纸的正极片,使得隔膜纸稳固的包覆于正极片上。

作为一种对纸片与正极片相互作用时,对纸片的变形具有引导作用的技术方案,所述送纸台与下降槽通过一块弧形板相接。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气源分配管各自上连接的负压装置及压缩气源装置分别用于对对应气源分配管进行抽真空和补入压缩空气,以上负压装置及压缩气源装置间断交替工作,在进行抽真空过程时,完成吸附盘对正负极片的吸附,在补入压缩空气的过程中,气源分配管内内压增大,以便于实现吸附盘与正负极片的脱离,设置的摆杆可左右摆动,这样,将正负极片分别置放于气源分配管的左右两侧,在左右摆动的过程中便于分别完成对左右侧极片的交替吸附和释放,便于实现铅蓄电池制造过程中对单片正极片或负极片转运的机械化,可有效提高铅蓄电池的装配效率、减小制造的劳动强度、提高装配精度;同时在摆杆左右摆动过程中便于完成对正负极片交替吸附和释放,利于得到正负极片交替叠放的极群。

以上下降槽即为极片在导片架上的运动路径,设置的强制送片部可通过送片滚轮对极片的挤压摩擦力实现极片的强制输送,以使得极片能够顺利到达下降槽的底端,设置的送纸台用于向下降槽的下降路径上传递用于正极片包覆的隔膜纸,这样,在强制送片部和/或极片的自身重量下,当隔膜纸由送纸台输送至阻挡下降槽时,正极片具有足够的动能使得隔膜纸弯折与正极片的侧面上并随正极片一起运动完成隔膜纸包覆于正极片上。以上正负极片交替运动至极群形成盒中后,在推片杆的作用下,便可得到紧密排列的极群。以上极群槽的长度和宽度可调的形式,便于将极群由极群形成盒中输出至极群槽后,即可实现将极群压缩至指定厚度和调整至指定的宽度以适应铅蓄电池盒。

综上,本发明为极群封装工序中极片的加工提供了一种可顺序完成正负极片单片交替释放、单片输送、在输送过程中完成隔膜纸包覆、在极片输送的末端得到正负极片交替叠放的极群、将极群的尺寸调整至适应铅蓄电池盒的加工系统,采用该系统,便于实现铅蓄电池的系统化流程化生产,不仅便于控制铅蓄电池的质量,同时还有利于提高铅蓄电池生产的生产效率和减小铅蓄电池生产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极群加工装置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极群加工装置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导片架及送纸机构的结构和相对关系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的极群加工装置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气源分配管与支管的结构及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的极群加工装置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物料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的极群加工装置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极片释放部及导片架的结构及相互关系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所述的极群加工装置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极群盒部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图8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发明所述的极群加工装置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整片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编号依次为:1、极片释放部,11、联动电机、12、小齿轮,13、大齿轮,19、摆杆,15、气源分配管,16、支管,17、吸附盘,18、物料槽,19、传送带,191、防倒块,2、导片架,21、T形架,22、下降槽,23、强制送片部,231、送片轮,24、极群形成盒,25、第一弹性片,251、拨动支耳,26、第二弹性片,27、弹性件,3、推片部,31、推片杆,4、极群盒部,41、工作台,42、第一隔板,43、第二隔板,431、隔板槽,44、极群槽,45、整片部,451、轴承座,452,摆动气缸,453、下摆杆,454,上摆杆,455,固定座,456,转轴,457、拉杆,458、联动杆,459、整片条,4591、连接孔,46、等距机构,461、制动气缸,462、左侧定距板,463、阶梯槽,464、支撑板,465、分隔条,466、分隔条推板,467、右侧定距板,5、送纸轮,6、推纸板,7、弧形板,8、送纸台,9、剪纸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结构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10所示,极群加工装置,包括极片释放部1、导片架2、推片部3及极群盒部4;

所述极片释放部1包括可左右摆动的摆杆14及两根平行设置的气源分配管15,所述气源分配管15上均连接有独立的负压装置及压缩气源装置,两根气源分配管15均固定连接于摆杆14上,气源分配管15上均设置有与该气源分配管15内腔相通的支管16,所述支管16的自由端上还设置有吸附盘17;

所述导片架2包括呈T形的T形架21,所述T形架21上还设置有位于竖直或倾斜的下降槽22,所述T形架21上还固定有强制送片部23,所述强制送片部23包括至少一组相互平行的送片轮231,每组送片轮231的两个滚轮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位于下降槽22中,所述下降槽22的出口端还设置有位于下降槽22的出口端上的极群形成盒24;

所述推片部3包括可做直线往复运动的推片杆31,且所述推片杆31的运动轨迹经过下降槽22的出口端;

所述导片架2上还设置有送纸台8,所述送纸台8与下降槽22相交;

所述极群盒部4包括呈矩形的极群槽44,且所述极群槽44的长度和宽度可调,且极群槽44的入口端与极群形成盒24的出口端相接。

本实施例中,气源分配管15各自上连接的负压装置及压缩气源装置分别用于对对应气源分配管15进行抽真空和补入压缩空气,以上负压装置及压缩气源装置间断交替工作,在进行抽真空过程时,完成吸附盘17对正负极片的吸附,在补入压缩空气的过程中,气源分配管15内内压增大,以便于实现吸附盘17与正负极片的脱离,设置的摆杆14可左右摆动,这样,将正负极片分别置放于气源分配管15的左右两侧,在左右摆动的过程中便于分别完成对左右侧极片的交替吸附和释放,便于实现铅蓄电池制造过程中对单片正极片或负极片转运的机械化,可有效提高铅蓄电池的装配效率、减小制造的劳动强度、提高装配精度;同时在摆杆14左右摆动过程中便于完成对正负极片交替吸附和释放,利于得到正负极片交替叠放的极群。

以上下降槽22即为极片在导片架2上的运动路径,设置的强制送片部23可通过送片滚轮对极片的挤压摩擦力实现极片的强制输送,以使得极片能够顺利到达下降槽22的底端,设置的送纸台8用于向下降槽22的下降路径上传递用于正极片包覆的隔膜纸,这样,在强制送片部23和/或极片的自身重量下,当隔膜纸由送纸台8输送至阻挡下降槽22时,正极片具有足够的动能使得隔膜纸弯折与正极片的侧面上并随正极片一起运动完成隔膜纸包覆于正极片上。以上正负极片交替运动至极群形成盒24中后,在推片杆31的作用下,便可得到紧密排列的极群。

以上极群槽44的长度和宽度可调的形式,便于将极群由极群形成盒24中输出至极群槽44后,即可实现将极群压缩至指定厚度和调整至指定的宽度以适应铅蓄电池盒。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所述极片释放部1包括联动电机11,所述联动电机11的转子上连接有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包括相互啮合的大齿轮13和小齿轮12,所述大齿轮13上连接有摆杆制动部,所述摆杆14连接于摆杆制动部上,所述小齿轮12与推片杆31相连,且小齿轮12用于制动推片杆31做直线往复运动。

以上极片释放部1中,摆杆制动部可以是一根铰接连接在大齿轮13上的铰接杆,铰接杆的另一端与摆杆14也铰接连接,同时在摆杆14上铰接点与气源分配管15固定点之间设置摆杆14左右摆动的中心点,即可通过一根与摆杆14铰接连接的销钉的形式;同时作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摆杆制动部的形式还可以是大齿轮13带动凸轮或偏心轮,摆杆14与凸轮的边缘作用,或者在偏心轮上设置环形槽,摆杆14与环形槽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加以实现。以上小齿轮12制动推片杆31作左右往复运动的实现方式,也可以是通过小齿轮12带动凸轮或偏心轮,推片杆31的一端与凸轮的边缘作用,或者在偏心轮上设置环形槽,推片杆31的一端通过一根两端均铰接连接的杆与环形槽相互作用,并将推片杆31限定于一个导向槽中的结构形式加以实现。采用以上实现方式,可实现摆杆14的摆动与推片杆31联动,如通过限定大小齿轮12的传动比,即可准确控制一个推片周期内完成多少次极片的吸附和释放。

所述极群形成盒24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个第一弹性片25及一个第二弹性片26,所述第一弹性片25为具有弹性的片状结构,第一弹性片25的上端分别固定于极群形成盒24左、右两侧的侧壁上,且两个第一弹性片25的下端相互靠拢,两个第一弹性片25之间形成一个上部宽度宽于下部宽度的缩聚口,所述第二弹性片26均呈弧形板7状,两个第二弹性片26的一侧分别与极群形成盒24左、右两侧的侧壁铰接连接,所述铰接连接的铰接轴位于极群形成盒24的深度方向,两个第二弹性片26均位于两个第一弹性片25的同侧,且两个第二弹性片26之间形成一个靠近第一弹性片25的一侧宽度宽于远离第一弹性片25一侧宽度的缩聚口,所述极群形成盒24上还固定有用于控制两个第二弹性片26自由端宽度的弹性件27。

以上第一弹性片25和第二弹性片26均用于正、负极片在下降槽22出口端的对中定位:即在极群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将正负极片整齐叠放,由于正极片包覆隔膜纸后相较于不包覆隔膜纸的负极片更宽,最优工艺效果为使得正极片包覆隔膜纸后,顺序叠放的正负极片各自高度方向的中线重合。正负极片由下降槽22落下后进入极群形成盒24,在极群形成盒24中,极片首先运动至极群形成盒24的两个第一弹性片25之间,第一弹性片25之间形成的缩聚口即为一个上宽下窄的槽状卡口,同时由于第一弹性片25具有弹性,故当极片运动至所述的上宽下窄的槽状卡口中时,极片的两侧均受到不同第一弹性片25的弹力,这样可实现上宽下窄的槽状卡口中对极片在极群形成盒24中的下落的导向功能,便于实现每片极片均能下落至极群形成盒24的中央;同样,第二弹性片26之间形成的缩聚口即为一个内宽外窄的槽状卡口,所述内宽外窄的槽状卡口的较宽的一端与上宽下窄的槽状卡口相邻,这样,以上内宽外窄的槽状卡口即用于极片从上宽下窄的槽状卡口中向外运动的导向,即极片向外运动时,极片两侧与其两侧的第二弹性片26相互作用,极片的两侧均受到不同的第二弹性片26的弹力,便于实现每块极片均由极群形成盒24的中央导出,所述弹性件27作为两个第二弹性片26的自由端相互靠拢的动力部件,故弹性件27可以是两根分别与不同第二弹性片26相互作用的弹簧,或一根两端分别与第二弹性片26相连的弹簧等。

作为一种可将第二弹性片26的高度设置得低于极片高度,且弹性件27对极片在两个第二弹性片26之间传递无影响的弹性件27实现方式,所述弹性件27为两个分别与不同第二弹性片26相连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极群形成盒24的侧壁及该侧壁上的第二弹性片26相连。即以上初始状态下各个弹簧处于自由状态,在极片运动至第二弹性片26之间时两根弹簧均被压缩,即能很好的实现第二弹性片26的功能。

还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气源分配管15左右不同侧的物料槽18,所述物料槽18内还设置有极片传送带19,物料槽18还固定有用于安装极片传送带19的带轮及用于驱动带轮的驱动电机,所述传送带19上还固定有防倒块191,且所述极片传送带19的输送面为朝传送方向增高的倾斜面。

以上物料槽18,在物料槽18中设置极片传送带19,在极片传送带19上设置防倒块191的结构形式中,极片传送带19用于正、负极片的支撑,物料槽18的侧壁用于限定正、负极片在未到达物料槽18的输出端时不能由极片传送带19上滑落,由于正负极片厚度较薄,正、负极片不能直立放置于极片传送带19上,这样,在极片传送带19上设置的防倒块191,让处于最后端的正、负极片倾斜倒置于防倒块191上,即限制正、负极片位于物料槽18出口与防倒块191之间,所述极片传送带19的输送面为朝传送方向增高的倾斜面的结构设置,便于实现通过将正、负极片摆放于极片传送带19上时正、负极片的倾斜方向与所述倾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反的方法,实现正、负极片的防滑倒目的。以上极片传送带19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转动,这样,可将整齐叠放的正、负极片倾斜置放于极片传送带19上,在极片传送带19的转动过程中实现正、负极片输送,实现铅蓄电池制造过程中正、负极片输送机械化,便于实现正、负极片输送的自动化,可有效的提高铅蓄电池制造效率,减轻铅蓄电池制造的劳动强度和便于实现正负极片相互叠放的整齐度。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限定:如图1至图10,所述极群盒部4包括工作台41,所述工作台41的台面上设置有多根相互之间呈平行间隔排布关系的第一隔板42及多根相互之间呈平行间隔排布关系的第二隔板43,所述第一隔板42及第二隔板43均相对于工作台41的台面垂直,所述第一隔板42及第二隔板43在工作台41的台面上围成多个矩形的极群槽44,极群盒部4还包括等距机构46及整片部45,所述整片部45包括四根与第一隔板42平行的拉杆457及上下端可左右摆动的摆动部,第一隔板42位于四根拉杆457围成的区域内,所述拉杆457分别连接于摆杆14部不同端的上侧和下侧,所述第二隔板43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隔板槽431,所述隔板槽431中均设置有一块呈片状的整片条459,且各个第二隔板43左侧的整片条459的两端与连接于摆杆14部上侧或下侧任意一侧的两根拉杆457相连,各个第二隔板43右侧的整片条459的两端与连接于摆杆14部上侧或下侧另一侧的两根拉杆457相连;

所述等距机构46与各个第一隔板42相连用于调整相邻的第一隔板42之间的间隙宽度。

以上第一隔板42和第二隔板43可分别沿工作台41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交错布置,便可得到多个矩形的极群槽44,第一隔板42之间的间隙宽度可调的形式,可通过在第一隔板42上设置用于第二隔板43穿过的孔的形式,在需要调整第一隔板42的间隙时,第一隔板42沿着第二隔板43滑动的形式加以实现。第一隔板42和第二隔板43相对于工作台41工作面呈垂直关系的技术特征,便于实现以以上极群槽44的内壁面为边缘,工作台41的表面为底面,得到多个用于容纳待整片极群的空腔,以上整片即为将由正负极片依次叠加得到的极群的侧面调整齐平,由于一般在正极片上包覆隔膜纸,这样,正极片的宽度可能宽于负极片,这样,以上整片即为将同一极群中的正极片的侧面调整到齐平位置。

以上整片部45中,由于在各个第二隔板43的两侧均设置隔板槽431,在隔板槽431内设置整片条459,这样,在摆动部摆动的过程中,如摆动部的上端向左摆动,这样,摆动部的下端即向右摆动,这样分别连接于摆动部上端的两根拉杆457分别向左运动和向右运动;各个第二隔板43左侧的整片条459的两端与连接于摆杆14部上侧或下侧任意一侧的两根拉杆457相连,各个第二隔板43右侧的整片条459的两端与连接于摆杆14部上侧或下侧另一侧的两根拉杆457相连的技术方案,旨在实现以下目的,所有第二隔板43左侧的整片条459均连接于与摆动部上端或下端相连的拉杆457上,所有第二隔板43右侧的整片条459均连接于与剩余的两根拉杆457上,如所有第二隔板43左侧的整片条459均与摆动部上端的两根拉杆457相连,所有第二隔板43右侧的整片条459均与摆动部下端的两根拉杆457相连,这样,摆动部上下端分别朝左侧、右侧运动时,所有第二隔板43左侧的整片条459均向左侧运动,所有第二隔板43右侧的整片条459均向右侧运动,以上隔板槽431相当于作为整片条459向对应第二隔板43运动时用于容纳整片条459的容置空间,这样,同一个极群槽44的左右两侧的边缘即为相邻的两根第二隔板43,在该极群槽44左侧第二隔板43右侧的整片条459由对应隔板槽431中向右运动进入该极群槽44时,该整片条459对该极群槽44中极群的左侧施加压应力,实现极群左侧的齐平整片,该极群槽44右侧第二隔板43左侧的整片条459向左运动时作用同上,即完成该极群右侧的齐平整片。摆动部完成多个周期性摆动后,位于同于极群槽44自由侧的整片条459由对应的隔板槽431中出入往复运动,以上整片条459往复运动对极群侧面的作用力,便能很好的完成极群的整片。以上整片条459可通过在其上设置连接孔4591,并通过穿设于连接孔4591内的联动杆458的形式与拉杆457相连。

以上每个极群槽44的左右两端为第二隔板43,前后两端即为第一隔板42,在第一隔板42之间间隙宽度的调整过程中,即相当于调整极群槽44的宽度,这样,将极群置放于极群槽44中后,以上极群槽44宽度的调整即可实现将极群压缩至指定厚度以适应铅蓄电池盒;配合极群槽44左右两端整片条459对极群侧面的作用,便可得到正负极片堆垒整齐的极群。

作为一种摆动部的具体实现方案,摆动部包括摆动气缸452、固定座455、转轴456、轴承座451及轴线均与第二隔板43长度方向平行的下摆杆453和上摆杆454,所述上摆杆454与下摆杆453相互平行且上摆杆454位于下摆杆453的上方,所述固定座455内设置有两个轴承,上摆杆454与下摆杆453分别通过不同的轴承与固定座455相连,所述轴承座451固定于工作台41上,转轴456的两端分别与轴承座451中的轴承和固定座455相连,所述摆动气缸452的活塞杆固定于上摆杆454或下摆杆453上,且所述活塞杆的轴线与转轴456的轴线垂直,位于上侧的两根拉杆457分别与上摆杆454的两侧成轴孔间隙配合,位于下侧的两根拉杆457分别与下摆杆453的两侧成轴孔间隙配合。以上摆动气缸452通过其上活塞杆的伸缩,便可带动由下摆杆453、上摆杆454、固定座455组成的构件绕转轴456的轴线摆动,以上摆动迫使分别连接与上摆杆454和下摆杆453上的拉杆457摆动,达到制动第二隔板43上整片条459的目的。以上各部件的配合方式,可有效避免整片条459在隔板槽431中出现卡塞的情况。

所述等距机构46包括左侧定距板462、右侧定距板467,所述左侧定距板462和右侧定距板467上均设置有呈阶梯状的阶梯槽463,两个阶梯槽463上的阶梯数量相等且均为多个,左侧定距板462与右侧定距板467之间还设置有数量与各个阶梯槽463上阶梯数量相等的分隔条465,且分隔条465的数量与第一隔板42的数量相等,所述分隔条465在高度方向上平行分布,且两个阶梯槽463上的阶梯由上至下分别正对于各根分隔条465的不同端,每根分隔条465均与不同的第一隔板42相连,且第一隔板42相对于分隔条465垂直,在分隔条465的任意一端齐平时,分隔条465的另一端均与对应阶梯槽463上不同的阶梯接触,同时此时相邻的第一隔板42的间距相等,且由上至下各根分隔条465的长度成等差数列关系。

以上设置的左侧定距杆和右侧定距杆均用于限制分隔条465向左运动和向右运动的终了位置,即各根分隔条465的端部分别与阶梯槽463的不同阶梯接触,即可达到上述目的;在分隔条465上固定的第一隔板42之间的间隙即用于夹持极群,即以上间隙宽度即为极群盒的宽度,在分隔条465的任意一端齐平时,可得到特定数值的相邻第一隔板42间距,由于分隔条465的长度由上至下成等差数列关系,这样在分隔条465另一端齐平时,相邻第一隔板42之间的间距即变成在分隔条465上一间距的基础上,加上或减去相邻的分隔条465长度差值,这样,在分隔条465不同端齐平的状态下,第一隔板42之间具有不同间距,这样,以上相邻的第一隔板42之间的间隙均可用于置放正负极片依次叠放的极群,在两个状态中第一隔板42之间间隙较宽时,可将松散的极群置入其中,在另外一个状态下第一隔板42的间距收拢,这样,便于通过第一隔板42的夹持,将松散的极群压至特定的厚度,经过以上夹持加工,得到的特定厚度的极群便能够很好的安装于铅蓄电池空盒中,通过此工艺得到的极群具有良好的互换性。以上分隔条465相对于阶梯槽463的位置关系可通过设置一块其上具有用于分隔条465穿过的孔的支撑板464的形式加以实现;为实现对分隔条465各端的齐平操作,可设置分隔条推板466,并在分隔条推板466上连接用于制动其沿着分隔条465长度方向运动的制动气缸461的形式。

本实施例中,在工作台41上还设置有用于制动工作台在X向和Y向运动的制动部,以使得相连的极群槽44中能够由极群形成盒24获得符合铅蓄电池极群装配要求的极群组合,以上X向和Y向构成的平面垂直于极群由极群形成盒24中被推出后的运动路线。如极群由极群形成盒24中被推出后竖直向下运动,以上平面为水平面。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以上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个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限定,如图1至图3,还包括位于下降槽22任意一侧的送纸机构,所述送纸机构包括送纸轮5及剪纸刀9,剪纸刀9位于送纸轮5与下降槽22之间。

送纸机构中,送纸轮5用于向纸带施加朝向下降槽22方向的摩擦力,剪纸刀9用于剪断纸带,以得到适宜长度的纸片,以上纸片的中线阻断下降槽22时,这样,在正极片在其动能的作用下与纸片接触时,正极片的动能迫使纸片对折,包覆于正极片的两侧及底部。本实施例中,送纸机构还包括推纸板6,且送纸机构位于送纸台8的侧上方,这样,以上送纸轮5输出的隔膜纸由剪纸刀9剪断后可自由落体至送纸台8上,以上送纸台8作为剪断得到纸条的暂存平台,待负极片通过该位置的下降槽22后,再由推纸板6推动纸条将下降槽22阻断,这样,可使得送纸轮5在整个过程中只需慢速连续转动。

为使得正极片与用于包覆其的隔膜纸纸片接触时具有足够的动能对折纸片,同时使对折后的纸片能够紧贴于正极片上,所述强制送片部23包括多组相互平行的送片轮231,所述送纸台8位于多组相互平行的送片轮231之间。以上送纸台8之前的送片轮231即用于为正极片提供动能,送纸台8之后的送片轮231即可进一步挤压包覆有隔膜纸的正极片,使得隔膜纸稳固的包覆于正极片上。

作为一种对纸片与正极片相互作用时,对纸片的变形具有引导作用的技术方案,所述送纸台8与下降槽22通过一块弧形板7相接。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