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量测轻掺杂漏区长度的测试样本的制作方法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00759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用于量测轻掺杂漏区长度的测试样本的制作方法及使用方法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涉及显示器件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量测轻掺杂漏区长度的测试样本的制作方法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是目前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和有源矩阵驱动式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AMOLED)中的主要驱动元件,直接关系平板显示装置的显示性能。

薄膜晶体管具有多种结构,制备相应结构的薄膜晶体管的材料也具有多种,低温多晶硅(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n,LTPS)材料是其中较为优选的一种,由于低温多晶硅的原子规则排列,载流子迁移率高,对电压驱动式的LCD而言,LTPS TFT由于其具有较高的迁移率,可以使用体积较小的TFT实现对液晶分子的偏转驱动,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TFT所占的体积,增加透光面积,得到更高的亮度和解析度;对于电流驱动式的AMOLED而言,LTPS TFT可以更好的满足驱动电流的要求。

LCD和AMOLED均有TFT阵列(Array)基板。

LTPS阵列基板具有显示区,显示区内的TFT具有轻掺杂漏区(Lightly Doped Drain,LDD)。制作LDD为LTPS阵列基板制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道掺杂制程,因LDD可明显减小LTPS TFT的漏电流,使TFT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均得到提升。

然而在生产LTPS阵列基板时,现有的产线仅能靠光阻的长度预估LDD的长度,而不能进行实际产品的表征与量测。如图1a、图1b、与图1c所示,LDD是通过向多晶硅(poly-Si)掺杂离子形成的,因离子注入多晶硅后,经后续活化制程,会进行少量的扩散,实际LDD的长度会与预估值有一定的偏差,所以现有的预估LTPS阵列基板内TFT的轻掺杂漏区长度的方法并不能有效监控LDD掺杂制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量测轻掺杂漏区长度的测试样本的制作方法,制作出的测试样本于产线内便能够有效监控LDD掺杂制程,提升产品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量测轻掺杂漏区长度的测试样本的使用方法,能够于产线内有效监控LDD掺杂制程,提升产品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用于量测轻掺杂漏区长度的测试样本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提供衬底基板,在衬底基板上沉积覆盖缓冲层;

步骤S2、在缓冲层上沉积非晶硅层,对非晶硅层进行晶化处理得到多晶硅层,并对多晶硅层进行图案化处理;

步骤S3、依次对多晶硅层进行沟道区掺杂、及N型离子重掺杂,分别得到沟道区、及重掺杂区,且沟道区与重掺杂区之间有间隔;

步骤S4、在缓冲层与多晶硅层上沉积覆盖栅极绝缘层;

步骤S5、在栅极绝缘层上沉积第一金属层并进行图案化处理,得到位于沟道区上方且完全遮盖沟道区的栅极;

步骤S6、以栅极为遮挡层,对多晶硅层进行离子掺杂,得到轻掺杂漏区;

所述轻掺杂漏区位于沟道区与重掺杂区之间,所述沟道区、重掺杂区、与轻掺杂漏区构成有源层;

步骤S7、在所述栅极与栅极绝缘层上沉积覆盖层间绝缘层;

步骤S8、在层间绝缘层上涂布光阻,对光阻进行曝光、显影,保证轻掺杂漏区及其周围以上的光阻被显影掉;然后以剩余的光阻为遮挡,对层间绝缘层与栅极绝缘层进行干蚀刻,暴露出栅极、轻掺杂漏区、及与轻掺杂漏区连接的至少部分重掺杂区;

步骤S9、去除剩余的光阻,至此完成测试样本的制作。

所述步骤S1中的衬底基板为玻璃基板。

所述缓冲层的材料为氮化硅、氧化硅、或二者的组合。

所述步骤S2中对多晶硅层进行图案化处理包括成膜、黄光、蚀刻、光阻剥离制程。

所述步骤S3中的沟道区掺杂、及N型离子重掺杂均包括黄光、离子注入、光阻剥离制程。

所述栅极绝缘层、及层间绝缘层的材料均为氮化硅、氧化硅、或二者的组合。

所述栅极的材料为钼。

所述步骤S5中,对第一金属层进行图案化处理包括成膜、黄光、蚀刻、光阻剥离制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量测轻掺杂漏区长度的测试样本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提供一由上述制作方法制作出的测试样本;

步骤S12、将所述测试样本置于产线内的电子扫描显微镜下,使用电子扫描显微镜拍摄所述测试样本的俯视图像;

步骤S13、在电子扫描显微镜拍摄的测试样本的俯视图像上量测栅极的边缘至轻掺杂漏区与重掺杂区交界线的长度即轻掺杂漏区的实际长度。

所述步骤S12中,产线内的电子扫描显微镜选用二次电子在着陆电压为1KV的条件下拍摄所述测试样本的俯视图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量测轻掺杂漏区长度的测试样本的制作方法及使用方法,通过对层间绝缘层上的光阻进行曝光、显影,保证轻掺杂漏区及其周围以上的光阻被显影掉,然后以剩余的光阻为遮挡,对层间绝缘层与栅极绝缘层进行干蚀刻,暴露出栅极、轻掺杂漏区、及与轻掺杂漏区连接的至少部分重掺杂区;使用产线内的电子扫描显微镜拍摄测试样本的俯视图像,在该俯视图像上量测栅极的边缘至轻掺杂漏区与重掺杂区交界线的长度即获得轻掺杂漏区的实际长度,能够于产线内有效监控LDD掺杂制程,提升产品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中,

图1a为多晶硅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b为离子注入多晶硅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c为经离子注入的多晶硅再经活化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用于量测轻掺杂漏区长度的测试样本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用于量测轻掺杂漏区长度的测试样本的制作方法的步骤S1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用于量测轻掺杂漏区长度的测试样本的制作方法的步骤S2的示意图;

图5、图6为本发明的用于量测轻掺杂漏区长度的测试样本的制作方法的步骤S3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用于量测轻掺杂漏区长度的测试样本的制作方法的步骤S4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用于量测轻掺杂漏区长度的测试样本的制作方法的步骤S5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用于量测轻掺杂漏区长度的测试样本的制作方法的步骤S6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用于量测轻掺杂漏区长度的测试样本的制作方法的步骤S7的示意图;

图11至图14为本发明的用于量测轻掺杂漏区长度的测试样本的制作方法的步骤S8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用于量测轻掺杂漏区长度的测试样本的制作方法的步骤S9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用于量测轻掺杂漏区长度的测试样本的使用方法的流程图;

图17为本发明的用于量测轻掺杂漏区长度的测试样本的使用方法的步骤S13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2,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用于量测轻掺杂漏区长度的测试样本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如图3所示,提供衬底基板1,在衬底基板1上沉积覆盖缓冲层2。

所述衬底基板1优选为玻璃基板;所述缓冲层2的材料为氮化硅(SiNx)、氧化硅(SiOx)、或二者的组合。

步骤S2、如图4所示,在缓冲层2上沉积非晶硅层,对非晶硅层进行晶化处理得到多晶硅层3’,并对多晶硅层3’进行图案化处理。

该步骤S2中对多晶硅层3’进行图案化处理包括成膜、黄光、蚀刻、光阻剥离制程,与现有技术无异,此处不展开叙述。

步骤S3、如图5与图6所示,依次对多晶硅层3’进行沟道区掺杂、及N型离子重掺杂,分别得到沟道区31、及重掺杂区32,且沟道区31与重掺杂区32之间有间隔。

该步骤S3中的沟道区掺杂、及N型离子重掺杂均包括黄光、离子注入、光阻剥离制程,与现有技术无异,此处不展开叙述。

步骤S4、如图7所示,在缓冲层2与多晶硅层3’上沉积覆盖栅极绝缘层4。

所述栅极绝缘层4的材料为氮化硅、氧化硅、或二者的组合。

步骤S5、如图8所示,在栅极绝缘层4上沉积第一金属层并进行图案化处理,得到位于沟道区31上方且完全遮盖沟道区31的栅极5。

该步骤S5中,图案化第一金属层包括成膜、黄光、蚀刻、光阻剥离制程,与现有技术无异,此处不展开叙述。

所述栅极5的材料优选钼(Mo)。

步骤S6、如图9所示,以栅极5为遮挡层,对多晶硅层3’进行离子掺杂,得到轻掺杂漏区33。

所述轻掺杂漏区33位于沟道区31与重掺杂区32之间,所述沟道区31、重掺杂区32、与轻掺杂漏区33构成有源层3。

此时虽轻掺杂漏区33已形成,但因其上方有栅极绝缘层4覆盖,并不能暴露于表层。

步骤S7、如图10所示,在所述栅极5与栅极绝缘层4上沉积覆盖层间绝缘层6。

所述层间绝缘层6的材料亦为氮化硅、氧化硅、或二者的组合。

步骤S8、如图11至图14所示,在层间绝缘层6上涂布光阻7,对光阻7进行曝光、显影,保证轻掺杂漏区33及其周围以上的光阻7被显影掉,进一步地,轻掺杂漏区33及其周围10um范围以上的光阻7被显影掉;然后以剩余的光阻7为遮挡,对层间绝缘层6与栅极绝缘层4进行干蚀刻,暴露出栅极5、轻掺杂漏区33、及与轻掺杂漏区33连接的至少部分重掺杂区32。

步骤S9、如图15所示,去除剩余的光阻7,至此完成测试样本的制作。

由上述方法制作出的测试样本将栅极5、轻掺杂漏区33、及与轻掺杂漏区33连接的至少部分重掺杂区32暴露出来,后续可利用产线内的电子扫描显微镜(Inlin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Inline SEM)来拍摄其俯视图像并量测获取轻掺杂漏区33的实际长度,于产线内便能够有效监控LDD掺杂制程,提升产品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请参阅图16,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量测轻掺杂漏区长度的测试样本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提供一由上述制作方法制作出的测试样本。

由以上描述可知,该测试样本将栅极5、轻掺杂漏区33、及与轻掺杂漏区33连接的至少部分重掺杂区32暴露出来。

步骤S12、将所述测试样本置于产线内的电子扫描显微镜下,使用电子扫描显微镜拍摄所述测试样本的俯视图像。

具体地,该步骤S12中,产线内的电子扫描显微镜选用二次电子在着陆电压为1KV的条件下拍摄所述测试样本的俯视图像。

因轻掺杂漏区33与重掺杂区32的离子注入浓度不同,二者电阻不同,电子扫描显微镜下成像的电荷聚集程度便不同,从而轻掺杂漏区33与重掺杂区32之间可区分较明显的界线。

步骤S13、如图17所示,在电子扫描显微镜拍摄的测试样本的俯视图像上量测栅极5的边缘至轻掺杂漏区33与重掺杂区32交界线的长度即轻掺杂漏区33的实际长度。

具体地,该步骤S13利用所述电子扫描显微镜自带的软件,通过分析测试样本的俯视图像的像素密度情况来量测并获取栅极5的边缘至轻掺杂漏区33与重掺杂区32交界线的长度数据。

本发明的用于量测轻掺杂漏区长度的测试样本的使用方法能够于产线内测得轻掺杂漏区33的实际长度,相比采用现有技术预估LDD的长度,能够有效监控LDD掺杂制程,提升产品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用于量测轻掺杂漏区长度的测试样本的制作方法及使用方法,通过对层间绝缘层上的光阻进行曝光、显影,保证轻掺杂漏区及其周围以上的光阻被显影掉,然后以剩余的光阻为遮挡,对层间绝缘层与栅极绝缘层进行干蚀刻,暴露出栅极、轻掺杂漏区、及与轻掺杂漏区连接的至少部分重掺杂区;使用产线内的电子扫描显微镜拍摄测试样本的俯视图像,在该俯视图像上量测栅极的边缘至轻掺杂漏区与重掺杂区交界线的长度即获得轻掺杂漏区的实际长度,能够于产线内有效监控LDD掺杂制程,提升产品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后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