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壳断路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3108931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能设备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塑壳断路器。

背景技术:
塑壳断路器能够在电流超过跳脱设定后自动切断电流,也被称为装置式断路器,所有的零件都密封于塑料外壳中,辅助触点,欠电压脱扣器以及分励脱扣器等多采用模块化。目前为了提高塑壳断路器的绝缘、防水的能力会在塑壳断路器的塑料外壳下端面上设置绝缘板,但是传统的绝缘板采用的是单层塑料板制成,其受外力影响容易断裂,而且塑壳断路器在工作时,其内部的零部件容易发热,塑料壳断路器的壳体不能及时将热量散发出气。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简单、散热性能好、绝缘板耐压不易变形的塑壳断路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壳断路器,包括壳体,壳体下端面上设有绝缘板,壳体上开设有若干散热孔,各个散热孔贯通壳体的上端面及下端面,绝缘板第一绝缘层及第二绝缘层,第二绝缘层与壳体下端面贴合,第一绝缘层与第二绝缘层之间设有加强层,加强层由若干根经线及若干根纬线交织构成,各根经线由两根相互螺旋缠绕的涤纶丝构成、各根纬线由两根相互螺旋缠绕的玻璃纤维构成,第一绝缘层及第二绝缘层的周侧上设有密封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绝缘板设置成双层结构,即第一绝缘层及第二绝缘层,大大提高了绝缘板的抗压及抗扭的能力,而且为了进一步提高绝缘板的韧性,使得其受力不易变形故设置了加强层,而且经线与纬线的交织,使得加强层具备缓冲减震的效果,当第一绝缘层受外力时,加强层当中由涤纶丝及玻璃纤维构成的经线和纬线会产生很强的内力来抵消外力,由于涤纶具备弹性好、受力不易变形、绝缘性好特点,而玻璃纤维具备耐热、绝缘性好、机械强度高特点,进而保证了加强层整体结构稳定,进一步也提高了绝缘板的绝缘能力。为了防止加强层当中的经线及纬线被磨损,故在第一绝缘层及第二绝缘层的周侧上设有密封条,通过密封条杜绝了加强层与外界的接触,进而提高了加强层结构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孔包括第一进气通道及第二进气通道,第一进气通道与第二进气通道之间通过直流通道联通,第一进气通道的口径由壳体上端面至直流通道呈递减状,第二进气通道的口径有壳体下端面至直流通道呈递减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孔贯穿壳体的上端面及下端面,实现了气流对壳体的导通,进而对壳体进行降温散热。将散热孔当中的第一进气通道及第二通道设置成锥形状,提高了气流通过散热孔的效率及气流通过的体积,不论气流从第一进气通道或第二进气通道进入都能实现快速、多量的通过。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绝缘板的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强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纬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孔的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塑壳断路器,包括壳体1,壳体1下端面上设有绝缘板2,壳体1上开设有若干散热孔3,各个散热孔3贯通壳体1的上端面及下端面,绝缘板2第一绝缘层21及第二绝缘层22,第二绝缘层22与壳体1下端面贴合,第一绝缘层21与第二绝缘层22之间设有加强层23,加强层23由若干根经线231及若干根纬线232交织构成,各根经线231由两根相互螺旋缠绕的涤纶丝构成、各根纬线232由两根相互螺旋缠绕的玻璃纤维(23a,23b)构成,第一绝缘层21及第二绝缘层22的周侧上设有密封条。将绝缘板2设置成双层结构,即第一绝缘层21及第二绝缘层22,大大提高了绝缘板2的抗压及抗扭的能力,而且为了进一步提高绝缘板2的韧性,使得其不易变形,而且具备弹性恢复能力,故设置了加强层23,而且经线231与纬线232的交织,使得加强层23具备缓冲减震的效果,当第一绝缘层21受外力时,加强层23当中由涤纶丝及玻璃纤维(23a,23b)构成的经线231和纬线232会产生很强的内力来抵消外力,由于涤纶具备弹性好、受力不易变形、绝缘性好特点,而玻璃纤维(23a,23b)具备耐热、绝缘性好、机械强度高特点,进而保证了加强层23整体结构稳定,进一步也提高了绝缘板2的绝缘能力。为了防止加强层23当中的经线231及纬线232被磨损,故在第一绝缘层21及第二绝缘层22的周侧上设有密封条,通过密封条杜绝了加强层23与外界的接触,进而提高了加强层23结构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孔3包括第一进气通道101及第二进气通道102,第一进气通道101与第二进气通道102之间通过直流通道103联通,第一进气通道101的口径由壳体1上端面至直流通道103呈递减状,第二进气通道102的口径有壳体1下端面至直流通道103呈递减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孔3贯穿壳体1的上端面及下端面,实现了气流对壳体1的导通,进而对壳体1进行降温散热。将散热孔3当中的第一进气通道101及第二通道设置成锥形状,提高了气流通过散热孔3的效率及气流通过的体积,不论气流从第一进气通道101或第二进气通道102进入都能实现快速、多量的通过。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