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07766阅读:594来源:国知局
动力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动力电池包,包括由两个支架、两个导电板、四个绝缘片以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并联的电芯组成的电池模块,所述电芯的正、负极各与一块导电板紧密焊接形成所述电池模块的正、负极,所述支架、导电板、绝缘片相互间两两连接,共同组成所述电池模块的六个侧面。所述动力电池包还包括均温板、支撑架、水管、第一绝缘板、第二绝缘板,电池模块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池模块组成一个电池模组,每两个或两个以上电池模组组成一个大电池模组,电池模组与电池模组之间设置第一绝缘板,绝缘片与均温板紧密贴合连接,均温板与水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合理,功能稳定,能有效解决动力电池的散热、均温问题。
【专利说明】
动力电池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包。
【背景技术】
[0002]应对环境危机与石油能源危机,国家大力倡导新能源建设,在这种背景下,纯电动汽车的发展颇具前景。然而,为纯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的电池的性能随温度的变化而衰减的情况比较明显,例如,电池在低温的情况下充放电的容量显著减少;在高温时电池的寿命大打折扣,甚至会出现不安全状况;此外,动力电池温度的变化对电池的容量以及寿命衰减也有显著的影响。
[0003]上述技术缺陷的存在,限制了纯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而解决上述技术缺陷的关键是提高动力电池的散热、均温性能。现有的解决动力电池的散热、均温的方法大体上分为强迫风冷和间接水冷两种形式,采用这两种散热、均温方式,不仅会导致纯电动汽车的生产成本高,而且也达不到理想的动力电池散热、均温效果。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包,其目的之一在于解决动力电池的散热问题,从而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散热效果差的缺陷。该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种动力电池包,包括由两个支架、两个导电板、四个绝缘片以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并联的电芯组成的电池模块,所述电芯的正、负极各与一块导电板紧密焊接形成所述电池模块的正、负极,所述支架、导电板、绝缘片相互间两两连接,共同组成所述电池模块的六个侧面,所述电芯为具有锂电池结构、可以实现多次充放电的储电单元。所述导电板、绝缘片还有快速导热的作用。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解决动力电池的均温问题,从而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均温效果差的缺陷。该目的可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附加下述技术手段予以实现:
[0007]所述动力电池包还包括均温板、支撑架、水管、第一绝缘板、第二绝缘板,所述电池模块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池模块组成一个电池模组,每两个或两个以上电池模组组成一个大电池模组,电池模组与电池模组之间设置第一绝缘板,所述绝缘片与所述均温板紧密贴合连接,所述均温板与所述水管相连接。所述均温板可进一步起均温以及散热的作用。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附加下述技术手段,以便更好地解决动力电池包的散热、均温问题:
[0009]所述均温板包括加热片、热管、铝板,所述铝板内有中空通道,所述铝板外侧设置有所述加热片,所述铝板的中空通道内设置有所述热管,所述热管与所述水管相串联形成水流动的闭合环路。
[0010]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电池包还包括风扇、栗、外壳,所述电池模组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外侧,所述栗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所述栗的两端与所述水管相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模块的两个导电板的同一端还可根据需要设置导热条,该导热条用于连接测量所述电池模块温度的测温仪器,以便及时测量电池模块的温度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散热、均温,该导热条可以作为导热板中凸出的一部分附属存在,也可脱离导热板独立存在,独立存在时导热条与导热板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地,可在所述电芯周围填充设置有导热硅材料,最好是导热硅脂或导热硅胶,以加快散热,减小电池模块中间电芯与外侧电芯之间的温差。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合理,功能稳定,能够有效解决动力电池的散热、均温问题,从而大大延长电池使用寿命,降低纯电动汽车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池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池包的局部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均温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9]如图1、图2所示,一种动力电池包,包括由两个支架1、两个导电板2、四个绝缘片3以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并联的电芯4构成的电池模块5(所述电池模块5内电芯4的数量可根据动力电池的实际需要进行确定,例如可以为3个、5个、10个等),所述电芯4固定在两个支架I内,电芯4的正、负极各与一块导电板2紧密焊接形成所述电池模块5的正、负极,所述支架1、导电板2、绝缘片3相互间两两连接,共同组成所述电池模块5的六个侧面,所述电芯4为具有锂电池结构、可以实现多次充放电的储电单元。所述导电板2、绝缘片3还有快速导热的作用。
[0020]所述动力电池包还包括均温板6、支撑架7、水管8、第一绝缘板9、第二绝缘板10,所述电池模块5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池模块5组成一个电池模组,每两个或两个以上电池模组组成一个大电池模组,电池模组与电池模组之间设置第一绝缘板9(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第一绝缘板9可单独存在,也可以其他多种形式存在,比如第一绝缘板9可与支架I成为一体,作为支架I的附属部分存在,起绝缘作用),所述电池模组5与支撑架7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板10(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第二绝缘板10可单独存在,也可以其他多种形式存在,比如第二绝缘板10可与支撑架7成为一体,作为支撑架7的附属部分存在,起绝缘作用),所述绝缘片I与所述均温板6紧密贴合连接,所述均温板6与所述水管8相连接。所述均温板6可进一步起均温以及散热的作用。
[0021]如图3所示,所述均温板6包括加热片12、热管13、铝板14,所述铝板14内有中空通道,所述铝板14外侧设置有所述加热片12,所述铝板14的中空通道内设置有紧密接触的所述热管13,所述热管13与所述水管8相串联形成一个水流动的闭合环路。
[0022]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包还包括风扇15、栗16、外壳17,所述电池模组设置于所述外壳17内,所述风扇15设置在所述外壳17的外侧,所述栗16设置在所述外壳17内,所述栗16的两端与所述水管8相连接。
[0023]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池模块5的两个导电板2的同一端还可根据需要设置导热条18,该导热条18用于连接测量所述电池模块5温度的测温仪器,该导热条18可以作为导热板2中凸出的一部分附属存在,也可脱离导热板2独立存在,独立存在时导热条18与导热板2固定连接(比如焊接)。
[0024]进一步说明的是,当电池模块5里并联的电芯4偏多时,可通过在所述电芯4周围填充设置导热硅材料,例如导热硅脂或导热硅胶,以减小电池模块5中间电芯4与外侧电芯4之间的温差。
[0025]本实用新型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当电池模块5里面的电芯4发热时,大部分的热量传导至导电板2,再传递到绝缘片3上,绝缘片3再将热量传导至均温板6上,在栗16的作用下,热管13里的冷却液将热量传导至冷却端,风扇15将外界的冷风吸入电池包并吹向冷却端,处于电池包冷却端的其它风扇15将加热后的空气抽出电池包进行散热,从而实现使动力电池进一步散热的目的。
[0026]本实用新型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当动力电池处于低温环境充电需要进行加热、均温时,只需要使均温板6中的加热片12通电进行恒温加热,加热片12产生的热量将通过铝板14传递到绝缘片3,再传导至导电板2,然后传递到电芯4,从而实现对动力电池的加热与均温O
【主权项】
1.一种动力电池包,包括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由两个支架、两个导电板、四个绝缘片以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并联的电芯组成,所述电芯的正、负极各与一块导电板紧密焊接形成所述电池模块的正、负极,所述支架、导电板、绝缘片相互间两两连接共同组成所述电池模块的六个侧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均温板、支撑架、水管、第一绝缘板、第二绝缘板,所述电池模块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池模块组成一个电池模组,每两个或两个以上电池模组组成一个大电池模组,电池模组与电池模组之间设置第一绝缘板,所述电池模组与支撑架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板,所述绝缘片与所述均温板紧密贴合连接,所述均温板与所述水管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板包括加热片、热管、铝板,所述铝板内有中空通道,所述铝板外侧设置有所述加热片,所述铝板的中空通道内设置有所述热管,所述热管与所述水管相串联形成水流动的闭合环路。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包还包括风扇、栗、外壳,所述电池模组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外壳外侧,所述栗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所述栗的两端与所述水管相连接。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的两个导电板的同一端设置有导热条。6.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动力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周围填充设置有导热硅脂或导热硅胶。
【文档编号】H01M10/6554GK205692935SQ201620500694
【公开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请日】2016年5月27日 公开号201620500694.X, CN 201620500694, CN 205692935 U, CN 205692935U, CN-U-205692935, CN201620500694, CN201620500694.X, CN205692935 U, CN205692935U
【发明人】丰雯, 李强, 陈俊梯
【申请人】湖南金杯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