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81813阅读:8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源模块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源模块。



背景技术:

电源模块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工业上划分为连接器的范畴,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和工业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精确,接线端子的用量逐渐上涨,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接线端子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多,而且种类也越来越多。

如专利网上公开的一种电源模块(申请号 201210482901.X),包括接线孔、接线座和压线螺钉等,通过将线缆插入接线座孔内,再通过对压线螺钉的拧入过程实现对线缆在接线孔的固定,但是,此种是利用螺钉的压紧方式实现对线缆的固定,在对螺丝进行拧入的过程中,螺丝会经常出现滑丝的现象,严重时会出现螺丝的螺牙损坏导致线缆无法实现在接线孔内的固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的保证线缆固定的电源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源模块,包括块体和接线端,所述接线端两侧设有分隔板,所述接线端上设有多个供线缆插入的接线孔,所述接线孔内圆周壁上设有导电铜片,所述接线孔内设有压紧件,所述压紧件包括件身和钩头部分,所述压紧件与接线孔间隙配合,所述分隔板上设有对压紧件进行压紧的压紧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线缆插入接线孔内,再将压紧件插入接线孔内,由于压紧件与接线孔实现间隙配合,此时压紧件即可对线缆实现初步的固定,然后再通过压紧装置将压紧件压死,此时即可有效的实现线缆在接线孔内的固定,这样的固定方式简单方便的实现了对线缆的压紧固定,且不会出现滑丝的现象,压紧效果十分有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两个通杆槽、连杆和压紧板,所述通杆槽分别设置于分隔板侧面上,所述连杆贯穿两个通杆槽,所述压紧板与钩头部分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杆可以在通杆槽中转动,并带动压紧板的转动;当压紧件实现对线缆的初步压紧后,转动压紧板,使压紧板竖直放置,并使压紧板的一侧边与钩头部分相抵触,此时钩头部分与压紧板的一侧所产生的相互抵触力就可以实现压紧板对钩头部分的压紧作用,从而可以使得压紧件在接线孔内的固定,即使得线缆在接线孔的连接固定也十分的牢固可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杆上两端均设有球体,所述球体的直径大于通杆槽的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球体的作用下,可以有效防止连杆从任一一端的通杆槽中滑落出,保证了压紧装置在实现压紧时的工作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压紧板上远离连杆的侧边设有橡胶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橡胶套的作用下,可以加强压紧板的侧边与钩头部分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压紧固定更加牢固可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导电铜片上依次设有多条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凹槽的作用下,线缆可以依次嵌入凹槽内,从而可以使得线缆在接线孔内的排布整齐美观,便于压紧件的插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凹槽呈逐渐减小趋势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的大小不一即可以实现多种直径大小的线缆的插入,不会对线缆的直径大小有所限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块体外表面均设有多条凸起纹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凸起纹路的作用下,可以增强块体表面的摩擦力,从而可以避免在对本电源模块进行线缆插接时,力过大而导致电源模块轻易的在工作面上的滑动从而影响工作的现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压紧件和压降装置对线缆实现压紧固定,不会产生滑丝的现象,压紧固定牢固可靠;

2、在压紧板侧边增加了橡胶套的设置,可以使得压紧板在压紧时摩擦力增大,从而使得压紧更加牢固;

3、使块体的表面有较大的摩擦从而可以避免块体在力的作用下轻易的滑动从而影响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电源模块中线缆插入接线孔中时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电源模块中压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C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块体;11、凸起纹路;2、接线端;21、接线孔;211、导电铜片;2111、凹槽;23、压紧件;231、件身;232、钩头部分;3、分隔板;4、压紧装置;41、压紧板;411、橡胶套;42、通杆槽;43、连杆;431、球体;5、线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电源模块,由图1-4所示,包括块体1和位于块体1一端的接线端2,在接线端2的两侧分别有一块分隔板3,在接线端2的表面上还设有多个供线缆5插入的接线孔21,在接线孔21内圆周壁上设有一圈导电铜片211,导电铜片211可以与线缆5接触后起到对线缆5传输电力的作用,在接线孔21内还设有压紧件23,用于对线缆5的压紧固定,压紧件23与接线孔21间隙配合,而压紧件23又包括了件身231和钩头部分232,在压紧件23上的钩头部分232上又加入了压紧装置4,用于对压紧件23的压紧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因为压紧件23包括件身231和钩头部分232,在将线缆5插入接线孔21内后,再将压紧件23插入接线孔21内,即件身231可以完全插入接线孔21内,由于压紧件23与接线孔21可实现间隙配合,而线缆5的存在可以完全消除件身231在接线孔21内的缝隙,从而达到了压紧件23在接线孔21内对线缆5的压紧固定作用,当件身231完全插入接线孔21内后,此时钩头部分232正好处于接线孔21外并压紧在线缆5的折弯部分上,从而可以进一步对线缆5进行压紧固定,当压紧件23在对线缆5达到了初步固定以后,再通过压紧装置4对压紧件23进行压紧,此时即可完成线缆5在接线孔21上的完全固定;这样的固定方式利用压紧件23在接线孔21中的缝隙可以实现线缆5的接入,再通过压紧件23的钩头部分232可以在接线孔21外对线缆5的弯头部分实现一定的压紧,最后再通过压紧装置4对压紧件23的压紧,从而完成对线缆5的固定压紧,这样的固定方式通过对线缆5的压紧作用实现了双重固定,避免了线缆5会从接线孔21内掉出的现象,也不会出现螺栓拧紧时会出现的滑丝的现象,且压紧固定过程简单方便。

实施例2:一种电源模块,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由图5-6所示,上述的压紧装置4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分隔板3侧面上通杆槽42、同时贯穿通杆槽42的连杆43和与连杆43相连的压紧板41,且连杆43的两端设有直径比通杆槽宽度略大的球体431,以使得连杆43无法从通杆槽42的任一端口滑落,压紧板41在竖直状态时与钩头部分232抵触,这样的压紧装置4首先可以实现连杆43在通杆槽42中转动,当连杆43在通杆槽42中转动时,压紧板41可围绕连杆43转动。

在正常状态下,压紧板41水平放置,此时即可实现线缆5插接入接线孔21的工作,被水平放置的压紧板41不会对线缆5的接入过程产生影响,线缆5插接工作完成后,将压紧件23插入接线孔21内,并实现对线缆5的初步压紧。

此时,使连杆43在通杆槽42中转动,并使压紧板41围绕连杆43转动,在压紧板41的转动过程中,压紧板41的侧边会与压将件23的钩头部分232有所接触,并在压紧板41的继续转动下,压紧板41的侧边逐渐加大与钩头部分232的接触,当压紧板41处于垂直状态时,压紧板41的侧边与钩头部分232完全接触,并且此时压紧板41的侧边与钩头部分232之间会互相产生一定的抵触力,在此抵触力的作用下,可以使得压紧板41处于垂直状态的同时,并对钩头部分232产生了压紧力,此时即实现了对压紧件23的压紧固定作用。

由于此时压紧板41垂直作用在钩头部分232上,即此时压紧板41与钩头部分232互相产生了竖直方向的同等大小的抵制力,在此互相作用力的作用下,压紧板41与钩头部分232在竖直方向保持相对静止,即使得压紧板41在没有获得外界较大力的作用下经无法轻易从钩头部分232上移出,此时即可保证对压紧件23的压紧固定,从而使得线缆5在接线孔21的连接固定也十分的牢固可靠。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6所示,由于压紧板41的侧边需要与钩头部分232相抵以产生一定的抵触力从而实现对压紧件23的压紧固定,所以在压紧板41可以与钩头部分232相抵触的侧边加入了橡胶套411的设置,由于橡胶套411有着较好的弹性和密封性,当压紧板41转动至与钩头部分232相抵触时,此时在橡胶套411的作用下,可以减少压紧板41与钩头部分232之间的缝隙,橡胶套411与压紧板41的贴合也更加紧密,在这种状态下,从而可以使得压紧板41对钩头部分232的压紧固定更加牢固可靠。

并且当压紧板41在与钩头部分232相接触并产生一定的抵触力时,由于此时两者之间的摩擦都较大,所以会对两者都产生一定的磨损,在橡胶套411的作用下,可以避免压紧板41的侧边与钩头部分232直接接触,从而就可以避免两者之间多产生的相对磨损,从而延长了压降板和压紧件23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通杆槽42在分隔板3上的设置可以为呈U形状的导轨槽,此时即可以实现连杆43在通杆槽42中的位置的移动,并带动压紧板41在接线端2上方的移动,当需要首先进行接入线缆5的工作时,就可以使得连杆43在通杆槽42内的滑移,并滑移至远离接线孔21处,此时将更利于线缆5接入工作的进行。

实施例3:一种电源模块,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由图7-8 所示,由于在将线缆5插接入接线孔21的过程中,在同一个接线孔21内会同时接入超过一根线缆5,此时,在线缆5的插接入时,线缆5的排布会出现凌乱甚至层叠的情况,因为压紧件23是与接线孔21的间隙配合,即两者之间的缝隙较小,当接线孔21内的接入线缆5凌乱或层叠时,将不利于压将件23的插入,为了避免线缆5在插接过程中出现凌乱或层叠的现象,所以在导电铜片211上设置了多条凹槽2111;在凹槽2111的作用下,线缆5在接入的过程中可以依次嵌入凹槽2111内,从而可以使得线缆5在接线孔21内排布整齐美观且利于压紧件23的插入,从而更好的实现了线缆5在接线孔21内的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8所示,导电铜片211上的凹槽2111呈逐渐变小的趋势设置,这样的设置时为了配合插入的导线的大小,可以方便不同直径大小的导线都将都可以轻易的插入凹槽2111内,并得到固定。

实施例4:一种电源模块,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由图9所示,为了可以增强块体1表面的摩擦力,所以在块体1的外表面均设置了多条凸起纹路11,由于当实现将线缆5插接入接线孔21内的工作后,并实现对线缆5的双重压紧固定的工作时,会对本电源模块施加一定的力,在此力的作用下,有可能导致电源模块轻易的在工作面上的滑动从而影响工作的现象,此时在凸起纹路11的作用下,就可以增强块体1表面的摩擦力,从而避免了电源模块出现在较大力的作用下轻易的在工作面上的滑动的现象。

具体实施过程:(该实施过程是结合上述所有实施例进行说明,其每个单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均包含在本实施过程当中),首先将线缆5沿凹槽2111排列有序的依次插入接线孔21内,由于接线孔21中设有导电铜片211,可以实现线缆5接入后的导电功能,之后再将压紧件23插入接线孔21内,可以实现线缆5在接线孔21内的进一步被固定。

当压紧件23完全插入接线孔21中后,压紧件23的钩头部分232将会在接线孔21的外部对线缆5的折弯部分进行压紧,此时即可实现线缆5在接线座上的初步固定,之后,转动连杆43,使连杆43带动压紧板41转动,在压紧板41的转动过程中,压紧板41的一个侧边会逐渐与钩头部分232发生接触,并在压紧板41的继续转动下,压紧板41的侧边与钩头部分232实现完全接触,此时压紧板41处于与接线座的垂直状态,压紧板41的侧边与钩头部分232之间互相产生了抵触力,在此抵触力的作用下,实现了压紧板41对压紧件23的进一步压紧固定,由于压紧板41的侧边在与钩头部分232接触摩擦较大,会对两者都产生一定的损坏,在橡胶套411的作用下,可以有效防止两者之间的直接接触,从而避免了两只之间的磨损,并且,橡胶套411也加大了摩擦,从而使压紧固定更加牢固可靠,此时即完成了对线缆5在接线孔21内固定作用,使得线缆5可以很好的实现输电工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