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频变压器的三层绝缘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79513阅读:2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高频变压器的三层绝缘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绝缘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频变压器的三层绝缘线。



背景技术:

在高频变压器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将绝缘线缠绕在高频变压器上制成高频变压器。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绝缘线有两种:一是采用普通的绝缘线缠绕在高频变压器上,采用这里类型的绝缘线缠绕的高频变压器在焊接时,需要在绝缘线的焊接部套一层绝缘套管对绝缘线进行保护,另外一种绝缘线采用为专利号为201110243869.5,专利名称为一种三层绝缘线制成的绝缘线,虽然该绝缘线可以有效提高绝缘效果,但是该种绝缘线的绝缘层在存放过程中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导致在焊锡过程中绝缘材料会发生反应,增加了绝缘线的熔损长度,严重时,容易熔损的部分与线圈较近,容易发生短路的危险,损坏高频变压器。另外,现有的绝缘线的耐磨性差,不适用于机械化自动生产,需要大量的工人进行生产加工,增加了生产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降低绝缘线缠绕在高频变压器后的焊锡熔损效果,并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的绝缘线成为线缆生产企业研发的重点和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耐磨性强、熔损小且适用于自动化绕线的用于高频变压器的三层绝缘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实现:一种用于高频变压器的三层绝缘线,包括电芯,所述的电芯的外层依次设有两层材质相同的PET混合层和一层PA合金层;所述的PET混合层由PET和海翠混合制成的PET混合层;所述的PA合金层由PA和PPS混合制成的PA合金层。

其中,所述的电芯为铜芯,铝芯或者其他合金线芯。

其中,所述的PET混合层为0.10~0.14mm。

其中,所述的PET混合层中海翠的重量百分百为15%~30%,余量为PET。

其中,所述的PA合金层为0.06~0.10mm。

其中,所述的PA合金层中PPS的重量百分百为40%~60%,余量为PA。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电芯外侧包裹两层材质相同的PET混合层和一层PA合金层,可以有效的提高绝缘线的耐磨性,使得绝缘线在焊接过程时不需要在绝缘线上再套上一根绝缘管对绝缘线进行保护和阻焊,提高绝缘线的性能;绝缘线的最外层采用PA合金层进行包裹,可以有效避免绝缘线在存放过程中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提高了焊接效果,减少绝缘线焊接过程中的熔损,减少焊接时绝缘线的预留长度,从而实现减小高频变压器的体积;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绝缘线适用于自动化绕线,减少工人的使用,使得采用该绝缘线生产的高频变压器的品质可以进行监控,提高合格率和品质。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和图2所述,一种用于高频变压器的三层绝缘线,包括电芯1,所述的电芯1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可以采用铜芯或铝芯等。所述的电芯外层还包裹三层结构的保护层,其中包裹在电芯1的外层的三层结构依次设有两层材质相同的PET混合层2和一层PA合金层3。所述的PET混合层2由PET和海翠混合制成的PET混合层;其中PET混合层2中海翠的重量百分百为15%~30%,余量为PET。包裹在电芯上外侧每一层的PET混合层2的厚度为0.06~0.08mm中的任一值。所述的PET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所述的PA合金层3由PA和PPS混合制成的PA合金层。其中,PA合金层中PPS的重量百分百为40%~60%,余量为PA。包裹在两侧PET混合层外侧的PA合金层为0.06~0.08mm。因此在电芯外层包裹两层材质相同的PET混合层2和一层PA合金层3后的绝缘线的绝缘层厚度为0.195~0.205mm。

使用时,将绝缘线缠绕在高频变压器上,并将绝缘线的两个端口引出高频变压器。焊接时,不需要在高频变压器的绝缘线的焊接部套一根绝缘管,改变了传统的绝缘线焊接结构。另外,绝缘线在焊接时不会与空气中的水分发生反应,缩短了绝缘线的熔损长度,保护高频变压器的线路,避免因绝缘线的熔损过大,导致绝缘线的焊接部与缠绕在高频变压器上的绝缘线之间发生短路,损坏高频变压器的线路,降低了高频变压器的品质。

在电芯1的外层的三层结构依次设有两层材质相同的PET混合层2和一层PA合金层3,可以有效的改善绝缘线的耐磨性,提高绝缘线的品质,使得绝缘线不仅适用于人工生产,还是适用于机械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人员的使用,节约生产成本,节省人员的投入使用;同时,采用机械自动化缠绕,使得生产后的高频变压器的品质可以得到保证,确保同一批次的高频变压器的品质相同。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具体实现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