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锂电池壳体的盖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6181阅读:61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锂电池壳体的盖板。



背景技术:

如业界所知,锂电池由壳体、设在壳体的壳腔内的锂电池芯(由隔膜绝缘分隔的复数枚正、负极片构成)和盖板组成。由于锂电池具有容量大、重量轻、服役周期长、能量密度高、无记忆效应、自放电率低以及对环境友好等长处,因而受到业界的器重并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乃至各类五金工具,等等。

锂电池盖板是锂电池的结构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并且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略以例举的如CN203721782U(动力锂电池盖板)、CN203871392U(一体化高铆接式锂电池盖板)、CN104466043A(一种极柱型锂电池盖板及使用该盖板的极柱型锂电柱)和CN105810857A(一种锂电池上盖组件),等等。

典型如CN202308090U推荐的“极板型锂电池盖板”和CN102339959A提供的“极柱型锂电柱盖板”,这两项专利的技术要点在于:在基板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开设防爆孔,在防爆孔的位置设置防爆膜并在对应于防爆膜的上方的位置设置保护盖板,防爆膜与保护盖板之间的空间构成为泄压室,当锂电池的壳腔内的压力超过设定值时,防爆膜爆裂而泄压,以避免因锂电池整体爆炸产生事故。但是这两项专利方案至少存在以下两处通弊:其一,由于正、负极柱均是通过铆钉在与盖板之间形成电气绝缘的状态下铆固于盖板上的,因而一方面需要凭借用于铆固的专用设备,造成设备投资成本大,另一方面铆钉在铆接时易产生铆接应力而存在损及盖板本体之虞,具体可参见CN102339959A的说明书第0018段和CN202308090U的说明书第0020段;其二,由于基板(即盖板本体,以下同)为整体的封闭结构,因而对壳体的壳腔注入电解液造成不便。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摒弃铆钉而藉以避免在铆固时因铆固应力损及盖板本体并且可减少在加工过程中的设备投用量、有利于在盖板本体保持于锂电池壳体的状态下向锂电池壳体的壳腔内依需注入电解液而藉以体现注液的便捷性和有便于体现装配的快捷性而藉以满足工业化放大生产要求的用于锂电池壳体的盖板。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用于锂电池壳体的盖板,包括一盖板本体,在该盖板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开设有一泄压孔,该泄压孔贯穿盖板本体的厚度方向,在对应于泄压孔的位置设置有一泄压防爆片;一正极柱和一负极柱,正极柱在与所述盖板本体之间保持电气绝缘的状态下定位在盖板本体的左端,负极柱同样在与盖板本体之间保持电气绝缘的状态下定位在盖板本体的右端,特点是:在所述盖板本体的左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正极柱的位置设置有一正极柱定位机构,藉由该正极柱定位机构将正极柱在与盖板本体绝缘隔离的状态下定位在盖板本体的左端,在盖板本体的右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负极柱的位置设置有一负极柱定位机构,藉由该负极柱定位机构将负极柱在与盖板本体绝缘隔离的状态下定位在盖板本体的右端,并且在盖板本体的右端开设有一用于向锂电池壳体的壳腔内引入电解液的注液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正极柱的结构是与所述负极柱的结构相同的,所述的正极柱定位机构的结构是与所述负极柱定位机构的结构相同的,而该负极柱定位机构包括负极柱电极引片座、负极柱绝缘隔离套、卡簧和负极柱绝缘护罩,负极柱电极引片座对应于所述盖板本体的右端朝向下的一侧,并且在该负极柱电极引片座上开设有一负极柱让位孔和一通液孔,负极柱让位孔与开设在盖板本体的右端的隔离套嵌孔相对应,而通液孔与所述的注液孔相对应,负极柱绝缘隔离套在对应于隔离套嵌孔的位置嵌固在盖板本体上,卡簧在对应于负极柱绝缘隔离套的上方的位置卡置在所述的负极柱上,负极柱绝缘护罩套置在负极柱绝缘隔离套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泄压防爆片为铝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铝箔的厚度为0.3-0.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盖板本体为铝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负极柱的外壁上构成有一负极柱卡簧槽,所述的卡簧卡置在该卡簧槽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负极柱的底部扩设有一负极柱电极引片,而在所述负极柱电极引片座朝向下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负极柱电极引片的位置构成有负极柱电极引片定位腔,负极柱电极引片与该负极柱电极引片定位腔嵌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负极柱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负极柱内螺纹孔,该负极柱内螺纹孔为盲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负极柱电极引片座的右端的前后侧并且在对应的位置各构成有一负极柱电极引片座枢耳,在该负极柱电极引片座枢耳上开设有枢轴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负极柱绝缘隔离套为陶瓷,而所述的负极柱绝缘护罩为塑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通过正极柱定位机构将正极柱处于与盖板本体绝缘隔离的状态下定位在盖板本体的左端,同时通过负极柱定位机构将负极柱处于与盖板本体绝缘隔离的状态下定位在盖板本体的右端,因而摒弃了已有技术中采用铆接,不仅可以避免铆接应力对盖板本体产生的不利影响,而且可以减少设备的投用量;由于在盖板本体上开设了注液孔,因而能方便地向锂电池壳体内注入电解液;由于正、负极柱定位机构的结构简练、组装快捷,因而能满足工业化放大生产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针对图1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示出了一盖板本体1,在该盖板本体1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开设有一泄压孔11,该泄压孔11贯穿盖板本体1的厚度方向,在对应于泄压孔11的位置设置有一泄压防爆片111;示出了一正极柱2和一负极柱3,正极柱2在与前述盖板本体1之间保持电气绝缘的状态下定位在盖板本体1的左端,负极柱3同样在与盖板本体1之间保持电气绝缘的状态下定位在盖板本体1的右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在前述盖板本体1的左端并且在对应于前述正极柱2的位置设置有一正极柱定位机构4,藉由该正极柱定位机构4将正极柱2在与盖板本体1绝缘隔离的状态下定位在盖板本体1的左端,在盖板本体1的右端并且在对应于前述负极柱3的位置设置有一负极柱定位机构5,藉由该负极柱定位机构5将负极柱3在与盖板本体1绝缘隔离的状态下定位在盖板本体1的右端,并且在盖板本体1的右端开设有一用于向锂电池壳体的壳腔内引入电解液的注液孔12。

由于前述正极柱2的结构是与前述负极柱3的结构相同的,又由于前述的正极柱定位机构4的结构是与前述负极柱定位机构5的结构相同的,因而申请人在下面仅对负极柱3以及负极柱定位机构5作详细说明,该负极柱定位机构5的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结构如下:包括负极柱电极引片座51、负极柱绝缘隔离套52、卡簧53和负极柱绝缘护罩54,负极柱电极引片座51对应于前述盖板本体1的右端朝向下的一侧,并且在该负极柱电极引片座51上开设有一负极柱让位孔511和一通液孔512,负极柱让位孔511与开设在盖板本体1的右端的隔离套嵌孔13相对应,而通液孔512与前述的注液孔12相对应,负极柱绝缘隔离套52在对应于隔离套嵌孔13的位置嵌固在盖板本体1上,卡簧53在对应于负极柱绝缘隔离套52的上方的位置卡置在前述的负极柱3上,负极柱绝缘护罩54套置在负极柱绝缘隔离套52外。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泄压防爆片111为铝箔,焊接固定于盖板本体1上。

前述铝箔的厚度在0.3-0.5mm,具体根据不同规格的锂电池的壳体的承压强度合理改变厚度。

当锂电池壳体内的压力一旦超过了设定值时,在压力作用下,泄压防爆片111破碎即爆裂,锂电池壳体内的压力气体经泄压孔11泄出。作为优选的方案还可在盖板本体1上并且在对应于泄压防爆片111的上方的位置设置一镂空的防护罩,以避免破碎的泄压防爆片111飞溅而对相邻锂电池造成二次危害如引起短路。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盖板本体1为铝板。

由图1所示,在前述负极柱3的外壁上构成有一负极柱卡簧槽31,前述的卡簧53卡置在该卡簧槽31上。在前述负极柱3的底部扩设有一负极柱电极引片32,而在前述负极柱电极引片座51朝向下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负极柱电极引片32的位置构成有负极柱电极引片定位腔513,负极柱电极引片32与该负极柱电极引片定位腔513嵌配。

在前述负极柱3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负极柱内螺纹孔33,该负极柱内螺纹孔33为盲孔,前述的正极柱2同例。

优选地,在前述的负极柱电极引片座51的右端的前后侧并且在对应的位置各构成有一负极柱电极引片座枢耳514,在该负极柱电极引片座枢耳514上开设有枢轴孔5141,在使用状态下通过枢轴(即销轴)将负极柱电极引片座51与锂电池壳体枢接。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负极柱绝缘隔离套52为陶瓷,而前述的负极柱绝缘护罩54为塑料。

综上前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消除了已有技术中的不足,完成了发明任务,客观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记载的技术效果,不失为一个极致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