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警示的电力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1654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变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警示的电力变压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化的设备正在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现代化的设备不但使人们的生活变得便利,现代化的设备还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电力变压器是用来将某一数值的交流电压变成频率相同的一种或几种数值不同的设备,是发电厂和变电厂的主要设备之一,主要通过绕在同一铁芯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线圈绕组之间产生交变磁场,从而实现电压的升高和降低。

现有技术下的变压器在预警方面通常采用的使将检测元件置于变压器外侧,用来检测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和电压器的温度等常规检测,但是,在遇到暴雨或者洪水时,变压器在短时间内会被水流浸泡,导致变压器损毁,甚至会影响到周围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警示的电力变压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警示的电力变压器,包括变压器壳体,所述变压器壳体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变压器壳体的一侧壁上设有预警装置,所述预警装置为中空结构,所述预警装置的内壁上设有第一感应器,所述预警装置内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底部延伸至变压器壳体外侧,所述连接管内设有浮杆,所述浮杆的顶部外壁上设有第二感应装置,所述第一感应器与第二感应装置相匹配,所述浮杆的底部连接有浮球,所述浮球的一侧设有排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位于连接管和底座之间,所述变压器壳体内部设有检测器和信号收发器,所述第一感应器、第二感应装置、排水装置、检测器和信号收发器均与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变压器壳体的外部设有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的外壁上设有通风孔,所述排水装置的出水口位于保护外壳外部。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外壁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等距离分布在连接管的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连接管的一端与预警装置的内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检测器对电力变压器进行常规检测,当遇到水流较大的天气时,水流通过连接管外壁上的通孔进入连接管内,浮球带动浮杆向上移动,第二感应装置移动至第一感应器一侧,第一感应器将信号传送至控制器处,排水装置启动,将水流排除,同时,信号收发器将信号传送至维修人员使用的远程端,起到警示作用,当水位过高时,切断变压器电源,防止变压器对附近的行人或车辆造成伤害,使维修人员及时处理险情,保障了周围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警示的电力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预警装置、3第一感应器、4连接管、5浮杆、6第二感应装置、7浮球、8排水装置、9检测器、10信号收发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用于警示的电力变压器,包括变压器壳体,变压器壳体的底部设有底座1,变压器壳体的一侧壁上设有预警装置2,预警装置2为中空结构,预警装置2的内壁上设有第一感应器3,预警装置2内设有连接管4,连接管4的底部延伸至变压器壳体外侧,连接管4内设有浮杆5,浮杆5的顶部外壁上设有第二感应装置6,第一感应器3与第二感应装置6相匹配,浮杆的底部连接有浮球7,浮球7的一侧设有排水装置8,排水装置8位于连接管4和底座1之间,变压器壳体内部设有检测器9和信号收发器10,第一感应器3、第二感应装置6、排水装置8、检测器9和信号收发器10均与控制器连接,变压器壳体的外部设有保护外壳,保护外壳的外壁上设有通风孔,排水装置8的出水口位于保护外壳外部,连接管4的外壁上设有通孔,通孔等距离分布在连接管4的外壁上,连接管4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远离连接管4的一端与预警装置2的内壁固定连接,检测器9对电力变压器进行常规检测,当遇到水流较大的天气时,水流通过连接管4外壁上的通孔进入连接管4内,浮球7带动浮杆5向上移动,第二感应装置6移动至第一感应器3一侧,第一感应器3将信号传送至控制器处,排水装置启动,将水流排除,同时,信号收发器10将信号传送至维修人员使用的远程端,起到警示作用,当水位过高时,切断变压器电源,防止变压器对附近的行人或车辆造成伤害,使维修人员及时处理险情,保障了周围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工作原理:检测器9对电力变压器进行常规检测,当遇到水流较大的天气时,水流通过连接管4外壁上的通孔进入连接管4内,浮球7带动浮杆5向上移动,第二感应装置6移动至第一感应器3一侧,第一感应器3将信号传送至控制器处,排水装置启动,将水流排除,同时,信号收发器10将信号传送至维修人员使用的远程端,起到警示作用,当水位过高时,切断变压器电源,防止变压器对附近的行人或车辆造成伤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