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极耳结构及折极耳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54515阅读:1081来源:国知局
锂电池极耳结构及折极耳夹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制造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锂电池极耳结构及折极耳夹具。



背景技术:

目前,以铝壳作为外壳的锂离子电芯,主要用于手机类成品电池的制作,是手机类成品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铝壳类锂离子电芯在生产制作过程中工序繁多,部分工序制作过程中作业人员操作导致的不良或轻微不良包括:折极耳未折到位导致电芯内负极耳碰铝壳壁(铝壳壳壁为正极的一部分)、后电芯内部短路等问题,该类不良或轻微不良产品流转至下工序甚至制作成成品电池流向客户端,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锂电池极耳结构及折极耳夹具,以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并减小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电池极耳结构及折极耳夹具,包括极耳结构及折极耳夹具,所述极耳结构包括极耳、铝片及连接极耳与铝片的镍片,所述极耳容纳于一绝缘的收容部内,所述折极耳夹具包括基部、自基部延伸且弯折极耳的第一夹头及第二夹头。

在其中一优选方案中,所述收容部上端开口且呈U字形。

在其中一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夹头及第二夹头的排布呈分叉状。

在其中一优选方案中,所述极耳至少包括第一弯折部及第二弯折部,且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之间呈锐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锂电池极耳结构及折极耳夹具,极耳结构简单,且杜绝了负极极耳与正极铝壳接触的可能性,有助于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及合格率。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锂电池极耳结构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折极耳夹具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请参考图1及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锂电池极耳结构及折极耳夹具,包括极耳结构100及折极耳夹具200,所述极耳结构100包括极耳6、铝片3及连接极耳6与铝片3的镍片5,所述极耳6容纳于一绝缘的收容部7内,极耳6与卷芯8接触而产生电性连接。当然,极耳结构100还包括绝缘胶2、固定绝缘胶的铆钉1、铝盖板绝缘体4等辅助结构,此处不再细述。

所述折极耳夹具200包括基部21、自基部21延伸且弯折极耳的第一夹头22及第二夹头23。操作时手持折极耳夹具200,拇指和食指往同一方向用力将第一夹头22和第二夹头23夹向极耳6的折弯位置,极耳6折弯后呈Z形,当然也可选择其他具有弹性的形状,以提高足够的弹性保持力。

在其中一优选方案中,所述收容部7上端开口且呈U字形,从而确保极耳6完全被其包围而避免接触正极铝壳造成短路。

在其中一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夹头22及第二夹头23的排布呈分叉状,分叉口用于容纳并夹持极耳6,从而折弯极耳的工序。

在其中一优选方案中,所述极耳6至少包括第一弯折部61及第二弯折部62,且第一弯折部61与第二弯折部62之间呈锐角,在与卷芯8接触后,第一弯折部61及第二弯折部62相向运动而发生弹性变形,弹性力作为极耳6与卷芯8电性连接的保持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锂电池极耳结构及折极耳夹具,极耳结构简单,且杜绝了负极极耳与正极铝壳接触的可能性,有助于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及合格率。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