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的封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1509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电子装置的封装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封装盒,特别是涉及一种专门用来封装例如线圈的电子零件的电子装置的封装盒。



背景技术:

参阅图1、2、3,是一种现有的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含一个封装盒10,以及至少一个电连接的安装在该封装盒10上的线圈单元11,该线圈单元11具有一个第一线圈111,以及一个第二线圈112,该第一线圈111具有一个第一线架113,以及两条绕设在该第一线架113上的第一导线114,每条第一导线114都具有两个线段115,该第二线圈112具有一个第二线架116,以及两条绕设在该第二线架116上的第二导线117。

该封装盒10包括一个基座12,以及至少一个安装在该基座12上的端子单元13,该端子单元13的数量与该线圈单元11配合,通常是数个。该基座12具有一个底壁121,以及一个由该底壁121外周围往上突出的外周壁122,在该底壁121及该外周壁122之间界定出一个用来容装该线圈单元11的容室123,该外周壁122并具有位于该容室123相反侧的一个第一面124、一个第二面125。该端子单元13具有两个间隔并突出该第一面124的第一端子131、两个间隔并突出该第二面125的第二端子132、两个分别突出于该第一面124及该第二面125的接地端子133、134,以及两个分别突出于该第二面125的连接端子135。

组装时,将该线圈单元11摆放在该基座12的该容室123内,接着,将其中一条该第一导线114的所述线段115的其中一个线头分别系结在所述第一端子131上,所述线段115的另一个线头则是绞接后系结在该接地端子133上。另一条第一导线114的所述线段115的其中一个线头相绞接后系结在该接地端子134上,所述线段115的另一个线头则分别与所述第二导线117的其中一个线头绞接,并分别系结在所述连接端子135上,前述第二导线117的另一个线头分别系结在所述第二端子132上。

现有电子装置在组装时,由于所述第一端子131、所述第二端子132、所述接地端子133、134,以及所述连接端子135的一端,都突出于该基座12的同侧,因此,组装人员要将所述第一导线114及所述第二导线117正确的绞接并安装在正确的位置比较困难,组装时容易出错。此外,以人工绕设方式,将所述第一导线114及所述第二导线117结合在该端子单元13上,不但组装缓慢,也可能因为系结不确实导致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能够克服先前技术的至少一个缺点的电子装置的封装盒。

本实用新型的封装盒可供至少一个电子零件安装,并和一个电路板电连接,该封装盒包含一个基座,以及至少一个与该电子零件电连接的安装在该基座上的端子单元,该端子单元具有两支连接端子、两支第一端子,以及两支第二端子,该基座具有一个第一基壁、一个与该第一基壁上下间隔的第二基壁、一个介于该第一基壁及该第二基壁之间的分隔壁、一个连接该第一基壁及该分隔壁并共同界定出一个第一容室的第一连壁,以及一个连接该第二基壁及该分隔壁并共同界定出一个第二容室的第二连壁,该第一容室具有一个第一侧开口,该第二容室具有一个与该第一侧开口朝相反侧的第二侧开口,该第一基壁具有一个邻近该第一侧开口的第一侧面,该第二基壁具有一个邻近该第二侧开口的第二侧面,该分隔壁具有一个邻近该第一侧开口的第三侧面,以及一个邻近该第二侧开口的第四侧面。

而每支连接端子都具有一个突出于该第二侧面的第一连接端,以及一个突出于该第三侧面的第二连接端,每支第一端子都具有一个突出于该第一侧面的第一接线端,每支第二端子都具有一个突出于第四侧面的第二接线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封装盒,该第一基壁的该第一侧面及该分隔壁的该第三侧面,分别位于该第一容室的该第一侧开口的上方及下方,而该第二基壁的该第二侧面及该分隔壁的该第四侧面,分别位于该第二容室的该第二侧开口的上方及下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封装盒,该基座的该第一基壁还具有一个与该第一侧面间隔的相对面,以及一个连接在该第一侧面及该相对面之间并邻近该电路板的突脚面,每支第一端子还都具有一个突出于该突脚面的第一结合端,每支第二端子还都具有一个突出于该突脚面的第二结合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封装盒,该封装盒还包含一个包覆该基座的外壳。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封装盒,该基座的该第一基壁还具有一个与该第一侧面间隔的相对面,以及两个分别设于该第一侧面及该相对面上的卡槽,而该外壳具有两个间隔的侧壁,以及一个连接在所述侧壁间的顶壁,每个侧壁都具有一个分别卡装在该基座的所述卡槽内的卡掣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封装盒,所述电子零件具有数条导线,每个连接端子的该第一连接端、该第二连接端、每个第一端子的该第一接线端,以及每个第二端子的该第二接线端都具有一个夹持相对应的该导线的夹压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封装盒,该端子单元还具有两支接地端子,每支接地端子都具有一个突出于该第一基壁的该第一侧面的第一接地端,以及一个突出于该突脚面的第二接地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封装盒,前述电子零件具有数条导线,而每个连接端子的该第一连接端、该第二连接端、每个第一端子的该第一接线端、每个第二端子的该第二接线端,以及每个接地端子的该第一接地端都具有一个夹持相对应的该导线的夹压部。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功效在于:由于该第一容室的该第一侧开口以及该第二容室的该第二侧开口朝相反侧,且该端子单元预备和该电子零件电连接的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接线端及所述第二接线端,都邻近该第一侧开口或该第二侧开口,所以本实用新型在安装该电子零件时,确实具有提高理线方便性以及组装不易出错的功效。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一种现有电子装置的一个俯视图;

图2是该现有电子装置的一个配线示意图;

图3是该现有电子装置的一个不完整立体图,说明该电子装置的一个端子单元及一个线圈单元的结合关系;

图4是本实用新型封装盒的一个第一实施例的一个不完整立体图;

图5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个剖视示意图,同时说明该封装盒与一个电子零件及一个电路板的相对关系;

图6该第一实施例的一个配线示意图,说明该封装盒的一个端子单元及该电子零件;

图7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个不完整的立体图,主要说明该端子单元的一个第二端子;

图8是本实用新型封装盒的一个第二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之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4、5、6,本实用新型封装盒的一个第一实施例是一种双列直插式(double in-line package,简称DIP),其可供数个电子零件2电连接的组装,并以插接方式安装在一个电路板20上,图5、6都只示意一个电子零件2。每个电子零件2都具有一个第一线圈21,以及一个第二线圈22,该第一线圈21具有一个第一线架211,以及两条同时绕设在该第一线架211上的第一导线212,每条第一导线212都具有两个线段213,该第二线圈22具有一个第二线架221,以及两条同时绕设在该第二线架221上的第二导线222。

而该封装盒包含一个基座3、数个安装在该基座3上的端子单元4,以及一个框套在该基座3外部的外壳5,每个端子单元4都与相对应的该电子零件2电连接,在设计上,该封装盒只要具有一个端子单元4,就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该基座3具有一片沿着一个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基壁31、一片与该第一基壁31上下平行的第二基壁32、一片介于该第一基壁31及该第二基壁32之间的分隔壁33、一片垂直连接在该分隔壁33及该第一基壁31之间并共同界定出一个第一容室36的第一连壁34,以及一片垂直连接在该分隔壁33及该第二基壁32之间并共同界定出一个第二容室37的第二连壁35。

该第一基壁31具有一个垂直于该电路板20的第一侧面311、一个与该第一侧面311左右平行的相对面312、一个平行于该电路板20并连接在该第一侧面311及该相对面312底缘间的突脚面313,以及两个左右设置并沿着该长度方向设置的卡槽314,前述卡槽314分别设在该第一侧面311及该相对面312上。而该第二基壁32具有一个与该相对面312位于同侧且上下平齐的第二侧面321,该分隔壁33具有一个位于该第一侧面311上方并平齐的第三侧面331,以及一个位于该第二侧面321下方且平齐的第四侧面332。

而该第一容室36具有一个介于该第一侧面311及该第三侧面331之间的第一侧开口361,该第二容室37位于该第一容室36上方,并具有一个介于该第二侧面321及该第四侧面332之间的第二侧开口371,该第一侧开口361及该第二侧开口371朝相反侧。

每个端子单元4都具有两支连接端子41、两支第一端子42、两支第二端子43,以及两支接地端子44。所述连接端子41是沿着该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连续弯折状的穿出该第二基壁32及该分隔壁33,每支连接端子41都具有一个突出于该第二基壁32的该第二侧面321的第一连接端411,以及一个突出于该分隔壁33的该第三侧面331的第二连接端412。所述第一端子42也是沿着长度方向间隔,每支第一端子42都具有一个突出于该第一侧面311的第一接线端421,以及一个突出于该突脚面313的第一结合端422。

所述第二端子43也是沿着该长度方向间隔,每支第二端子43都具有一个突出于该分隔壁33的该第四侧面332的第二接线端431,以及一个突出于该第一基壁31的该突脚面313的第二结合端432。所述接地端子44安装的位置与所述第一端子42相同,只是沿着该长度方向间隔,每支接地端子44都具有一个突出于该第一基壁31的该第一侧面311的第一接地端441,以及一个突出于该第一基壁31的该突脚面313的第二接地端442。

而该外壳5具有两片左右间隔的侧壁51,以及一个连接所述侧壁51的顶壁52,每个侧壁51都具有一个分别卡掣在该基座3的所述卡槽314内的卡掣条511。

本实施例该封装盒在制造时,该端子单元4是在该基座3成型时,直接埋设在该基座3内,因此,在制造后,每支连接端子41的该第一连接端411都突出于该基座3的该第二侧面321,每支连接端子41的该第二连接端412都突出于该基座3的该第三侧面331,每个第一端子42的该第一接线端421,以及每个接地端子44的该第一接地端441都突出于该基座3的该第一侧面311,并且沿着长度方向间隔,每个第二端子43的该第二接线端431则是突出于该基座3的该第四侧面332,并沿着长度方向间隔。又每个第一端子42的该第一结合端422、每个第二端子43的该第二结合端432,以及每个接地端子44的该第二接地端442,则是突出于基座3的该突脚面313,并排列成两排。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该封装盒在制造后,预备与每个电子零件2的该第一线圈21电连接的所述第二连接端412、所述第一接线端421及所述第一接地端441都邻近该第一容室36的该第一侧开口361,并且上下设置,而预备与每个电子零件2的该第二线圈22电连接的所述第一连接端411及所述第二接线端431,也是邻近该第二容室37的该第二侧开口371,并且上下设置。

使用时,每个电子零件2的该第一线圈21都收纳在该基座3的该第一容室36内,该第一线圈21的每条第一导线212的所述线段213的其中一个线头在绞接后分别结合在每个接地端子44的该第一接地端441处,前述线段213的另一个线头分别结合在相对应的该第一端子42的该第一接线端421,以及所述连接端子41的该第二连接端412上。由于每个连接端子41的第二连接端412、每个第一端子42的该第一接线端421,以及每个接地端子44的第一接地端441,都邻近该第一容室36的该第一侧开口361并且上下设置,所以本实施例在供所述电子零件2安装时,确实具有理线方便及不易出错的功效。

同理,每个电子零件2的该第二线圈22都收纳在该基座3的该第二容室37内,该第二线圈22的每条第二导线222的一个线头分别结合在相对应的该端子单元4的所述连接端子41的该第一连接端411,另一个线头则分别结合在相对应的所述第二端子43的该第二接线端431上,由于每个连接端子41的该第一连接端411以及每个第二端子43的该第二接线端431,都邻近该第二容室37的该第二侧开口371并且上下设置,所以在供所述电子零件2安装时,理线上相当的方便。安装后将该外壳5套装在该基座3的外部,就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组合体。

参阅图4、5、7,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为了提高该端子单元4与所述第一导线212及所述第二导线222组装后的稳固性及组装速度,其主要采用冲压技术的配合,来夹压所述第一导线212及所述第二导线222,由于夹压结合的方式都相同,以下只以其中一条第二导线222及相对应的该第二端子43作说明。也就是说,该第二端子43的该第二接线端431在制造后突出于该基座3的该第四侧面332,安装时,相对应的该第二导线222的其中一个线头绕过该第二端子43的该第二接线端431后,以冲压方式让该第二接线端431往该第四侧面332弯折,并成为一个弯折的夹压部433,如此一来,该第二导线222的该线头就可以被稳固的夹压在该夹压部433内。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每个连接端子41的该第一连接端411、该第二连接端412、每个第一端子42的该第一接线端421、每个第二端子43的该第二接线端431,以及每个接地端子44的该第一接地端441,都以冲压方式形成结构相同的夹压部。

参阅图8,本实用新型封装盒的一个第二实施例是一种表面接着式(surface mounted device,简称SMD),其构造与第一实施例类似,不同的地方在于:该第二实施例的每个第一端子42的该第一结合端422,以及每个第二端子43的该第二结合端432都往侧边延伸,并与该电路板20平行,而图8未示出的所述接地端子44的该第二接地端442(参见图4)的结构也相同,不再以图式作说明。

由以上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在该基座3上设置上下间隔的该第一容室36及该第二容室37,并使该第一容室36的该第一侧开口361及该第二容室37的该第二侧开口371朝相反侧,同时将该端子单元4的接线部位分别设在邻近该第一侧开口361及该第二侧开口371的结构不但新颖,在供所述电子零件2安装时,也具有理线方便,以及接线不易出错的功效,而本实用新型以夹压方式结合所述第一导线212及所述第二导线222,也具有安装快速、稳固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