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储存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51047阅读:821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储存转运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储存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在半导体相关组件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半导体组件,如:半导体芯体、半导体晶体等,在车间里的不同位置上进行移动,因此多功能储存转运装置作为半导体材料的转运装置,可进行各种半导体材料的储存和转运,其储存和转运能力作为工厂储放半导体组件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的半导体组件储运机构主要用于而道题组件的储存,解决了企业保护二导体组件,防止其受到污染或者破损等要求,主要应用于机械加工领域;由于二导体组件除了需要储存,有时还需要进行转运,因此能同时实现储存和转运功能的多功能储存转运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同时实现储存和转运功能的多功能储存转运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储存转运装置,用于轨道缓冲区中,包括设有容纳空间的架体、滑动组件、上导轨、下导轨、缓冲组件和在所述上导轨上相对滑动的滑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动座和滑轮组,所述滑动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架体的底座下方,所述滑轮组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座上,所述架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所述上导轨,所述架体的底座上方固定设有所述下导轨,所述缓冲组件均匀分布在所述下导轨上。

进一步的,所述下导轨设置为储料轨道,所述缓冲组件设为若干减震器。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弹簧和两个缓冲块,两个所述缓冲块连接于所述弹簧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架体的两侧均设有保护横杆。

进一步的,所述滑架包括伸缩杆、气缸和对称设置在所述伸缩杆底部两端的夹爪,所述夹爪由所述气缸驱动且所述夹爪与伸缩杆铰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由所述缓冲组件支撑和固定在所述下导轨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抵顶件、抵底件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穿过所述缓冲板与所述抵顶件相连,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抵底件相连。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为了在对半导体组件进行组装的过程中进行很好储存和转运以免发生不必要的损失,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储存转运装置能同时实现储存和转运功能,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储存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储存转运装置,包括设有容纳空间的架体1、滑动组件、上导轨2、下导轨3、缓冲组件4和在上导轨2上相对滑动的滑架5,滑动组件包括滑动座6和滑轮组7,滑动座6固定设置在架体1的底座下方,滑轮组7滑动设置在滑动座6上,架体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上导轨2,架体1的底座上方固定设有下导轨3,缓冲组件4均匀分布在下导轨3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储存转运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多功能储存转运装置中的架体1中的上导轨2上有相对滑动的滑架5,滑架5用于运输和悬挂各种样式的半导体组件或者储存箱,架体1中的下导轨上设有缓冲组件4,因此不管是半导体组件或者储存箱,都能从上导轨2上的滑架5上自由落下并得到一定的缓冲,避免了在转运过程中造成碰撞损伤,而且架体1的底座上设有滑动组件,可以移动架体1到厂房内的各个角落用于转运和储藏半导体组件或者储存箱。

为了方便半导体组件的储放,下导轨3设置为储料轨道,缓冲组件4设为若干减震器;这样,可以形成有效的避震结构。

为了防止自由落下的半导体组件或者储存箱与架体1发生强烈的碰撞使物件发生损坏,缓冲组件4包括弹簧8和两个缓冲块9,两个缓冲9块连接于弹簧8两端;这样,可以有效对物料起到缓冲作用。

为了防止半导体组件或者储藏箱在掉落过程中随着惯性发生倾斜,架体1的两侧均设有保护横杆10;这样,可以防止其冲出架体1。

为了对生产线上的半导体组件或者储存箱进行抓取,滑架5包括伸缩杆11、气缸和对称设置在伸缩杆11底部两端的夹爪12,夹爪12由气缸驱动且夹爪与伸缩杆11铰接;这样,可以通过夹爪12将抓取到的半导体组件或者储放箱放置在架体1内。

为了更加方便储放箱放置在架体1内,多功能储存转运装置还包括缓冲板13,缓冲板13由缓冲组件4支撑和固定在下导轨3上;这样,可以通过缓冲板13和缓冲组件4的配合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缓冲组件4的缓冲作用,缓冲组件4包括抵顶件14、抵底件15和弹性件16,弹性件16的一端穿过缓冲板13与抵顶件14相连,弹性件16的另一端与抵底件15相连。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