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锂电池加热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54452阅读:3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式锂电池加热膜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加热膜领域,尤其是针对软包锂电池电芯,使之具有低温环境下加热功能的电热膜。



背景技术:

电热膜是是一种通电后能发热的半透明聚酯薄膜,由可导电的特制油墨、金属载流条经加工、热压在绝缘聚酯薄膜间制成。工作时以电热膜为发热体,将热量以辐射的形式送入空间,使被加热物体获得热量,从而提高温度,由于电热膜为纯电阻电路,故其转换效率高,除一小部分损失,绝大部分被转化成热能。传统加热膜用于锂电池加热,无法在短时间内均匀的提升锂电池组内部各电芯的温度。

此外,随着新能源车、锂电池蓄电池组的不断普及,由于容量要求组成锂电池组的电芯数量不断加大,数量众多的电芯如果长期处于工作温度下限将大大影响电池组的输出功率和输出容量,甚至无法正常充电和放电。现有加热膜及温度传感器的安装,无法满足电池组长期处于振动、高温等不利环境中使用。且大批量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一致性又难以得到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一体式锂电池加热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式锂电池加热膜,包括:聚酰亚胺基板下层的金属箔电热丝和上层的导热涂层,以及内层温度传感器、外层温度传感器、胶膜、驱动线缆、温度传感器导线、传感器线缆、缓冲区、矩形孔;金属箔电热丝通过印刷附着在聚酰亚胺基板背面,内层温度传感器和外层温度传感器固定在聚酰亚胺基板正面,在聚酰亚氨基板正面印刷内层温度传感器和外层温度传感器的导线,将温度传感器导线和金属箔电热丝导线分别与传感器线缆和驱动线缆焊接,在聚酰亚胺基板正面中间区域涂覆导热涂层,在聚酰亚胺基板正面上下边缘区域粘接胶膜,通过在聚酰亚胺基板上开矩形孔使上下边缘区域形成缓冲区。

位于聚酰亚胺基板上无金属箔电热丝区域的外层温度传感器和位于金属箔加热丝区域的内层温度传感器粘接固定。

位于聚酰亚胺基板上层的导热涂层与下层的金属箔电热丝区域重叠。

位于聚酰亚胺基板上层上下边缘区域粘接胶膜。

聚酰亚胺基板上的金属箔电热丝区域被矩形孔分隔,形成缓冲区。

聚酰亚胺基板对角位置分别引出驱动线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使用本发明,能够快速铺设加热单元和温度传感器,使加热单元能够准确的覆盖在锂电池电芯均一位置,生产效率高,操作简单,一致性好,对于不同厚度的电芯具有缓冲区自适应能力,只需按照电芯需加热区域采用缠绕式或平铺式统一粘贴即可,对于不同数目的电芯配组可根据单张加热数量自由裁剪加热膜。加热丝对应区域的导热涂层设计和整体对角接线可以满足电芯快速均匀加热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式锂电池加热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式锂电池加热膜的反面结构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式锂电池加热膜的正面结构视图;

图中,金属箔电热丝1、内层温度传感器2、聚酰亚胺基板3、胶膜4、驱动线缆5、缓冲区6、导热涂层7、矩形孔8、外层温度传感器9、温度传感器导线10、传感器线缆1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一体式锂电池加热膜,包括聚酰亚胺基板3下层的金属箔电热丝1和上层的导热涂层7,以及内层温度传感器2、外层温度传感器9、胶膜4、驱动线缆5、温度传感器导线10、传感器线缆11、缓冲区6、矩形孔8;金属箔电热丝1通过印刷附着在聚酰亚胺基板3背面,内层温度传感器2和外层温度传感器9固定在聚酰亚胺基板3正面,在聚酰亚氨基板3正面印刷内层温度传感器2和外层温度传感器9的导线,将温度传感器导线10和金属箔电热丝1导线分别与传感器线缆11和驱动线缆5焊接,在聚酰亚胺基板3正面中间区域涂覆导热涂层7,在聚酰亚胺基板3正面上下边缘区域粘接胶膜4,通过在聚酰亚胺基板3上开矩形孔8使上下边缘区域形成缓冲区6。

如图1、2所示,将位于聚酰亚胺基板3上无金属箔电热丝1区域的外层温度传感器9和位于金属箔加热丝1区域的内层温度传感器2粘接固定。

如图1、3所示,位于聚酰亚胺基板3上层的导热涂层7与下层的金属箔电热丝1区域重叠。位于聚酰亚胺基板3上层上下边缘区域粘接胶膜4。

如图1所示,聚酰亚胺基板3上的金属箔电热丝1区域被矩形孔8分隔,形成缓冲区6。在聚酰亚胺基板3对角位置分别引出驱动线缆5。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