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耐候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51153阅读:837来源:国知局
高耐候光伏组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高耐候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常规的光伏组件是一个层压件结构,其包括盖板、背板及位于盖板和背板之间的光伏电池片和封装胶膜,经过层压后形成一个组件整体,在光伏组件中,光伏电池片占据着十分关键地位,其可靠性直接影响着整个光伏组件的工作效率,而背板在整个组件中充当着光伏电池片的保护盾,背板材料的好坏,决定了光伏电池片的使用寿命和发电效果,例如,背板的透水性会造成内部的封装胶膜(EVA)的分解老化,造成电池片氧化腐蚀;背板的耐候性不佳则会在使用的过程中老化腐蚀,会加剧水汽的渗透,导致对电池片的保护失效;背板的散热性能决定了电池片能否处于较佳的发电状态。除此之外,背板在光伏组件的使用中也担负着绝缘保护的作用,防止漏电造成对人身的伤害。

背板作为整个光伏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实际上是一个复合层结构,由不同材质的多层结构构成,而为了提高背板本身材料的耐候性,目前业界所使用的背板中一般都选用含氟材料,比如说氟膜、氟涂层等,而氟材料作为具有优良耐候性的材料,能够较好的保护背板内部的PET材料层等,但是由于本身的耐腐蚀性好,自然降解的周期很长,因此光伏组件报废之后也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负担。而背板中除了氟膜之外的其他材料层,通常由于其本身的耐候性比较有限,虽然能降低环境的负担,但是无法始终长效如一的保护光伏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耐候光伏组件,以提高光伏组件的耐候性能。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高耐候光伏组件,包括盖板、背板、设于盖板和背板之间的光伏电池片和封装胶膜以及安装于所述背板背面的接线盒;所述背板包括与封装胶膜相邻的PE层、与外界大气相邻的铝箔层以及位于PE层和铝箔层之间的PET层。

进一步地,所述背板为三层结构,所述铝箔层的厚度为3-200μm,所述PET层的厚度为100-600μm,所述PE层的厚度为3-150μm。

进一步地,所述光伏电池片通过引出线连接至所述接线盒,所述背板的铝箔层上开设有与所述接线盒对应的矩形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背板上开设有供引出线穿出的槽口,所述槽口位于所述开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槽口距离所述开口边缘的横向距离和纵向距离均不小于5mm。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四周的表面区域设有经电晕处理而形成的粗糙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含有铝箔层的背板,可大大降低对氟材料的需求量,提高光伏组件的防水性能及背板的耐候性,同时由于铝箔层为金属材料,也具有更加的散热效果,能保障光伏组件稳定的发电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耐候光伏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高耐候光伏组件的背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高耐候光伏组件的背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高耐候光伏组件的背板在接线盒安装位置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实用新型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耐候光伏组件,包括盖板10、背板20、设于盖板10和背板20之间的光伏电池片30和封装胶膜40以及安装于所述背板20背面的接线盒50,所述封装胶膜40设有两层,其分别位于光伏电池片30的上侧和下侧,所述盖板10、背板20、电池片30和封装胶膜40经过层压设备的层压后形成一整体,然后利用硅胶将所述接线盒50粘结至背板20上,使光伏组件内的引出线60能够接入所述接线盒50内,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光伏组件。以下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背板20至少包括由内向外设置的三层结构,其分别为:位于内侧的PE(即聚乙烯/Polyethylene)层21、PET(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层22、位于外侧的铝箔层23,所述PET层22介于PE层21和铝箔层23之间,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铝箔层23位于整个背板20的最外层,直接与外界大气接触,且经过大量试验,所述铝箔层23的厚度采用3-200μm为宜,其具有非常好的阻水效果,可以有效防止水汽渗透入背板20的内部,杜绝了封装胶膜40发生水解反应;所述PET层22为背板20的中间层,其厚度采用100-600μm为宜,其主要起到绝缘保护作用,防止光伏组件内部光伏电池片30与外界绝缘隔离;所述PE层21为背板20的内层,其厚度采用3-150μm为宜,其直接与光伏组件内的封装胶膜40相邻接触。所述PE层21、PET层22、铝箔层23经过胶水粘合工艺或热压共挤工艺成型,铝箔可采用已成型的卷状款,其与另外两层材料熔融状态下挤压出来后复合在一起。

另外,为了与所述接线盒50连接,所述背板20的铝箔层23上开设有与所述接线盒50对应的开口24,如图4所示,所述开口24呈矩形,该开口24内的铝箔层23被切掉以供光伏组件内的引出线60引出至接线盒50内,所述引出线60具有四条,其自光伏电池片30处向外引出,并依次由内向外穿过所述背板20的内层(即PE层21)、中间层(即PET层22)和外层(即铝箔层23),最后进入所述接线盒50内部,其中,所述背板20上开设有供引出线60穿出的槽口25,所述引出线60穿过槽口25进入所述铝箔层23的矩形开口24内,且所述槽口25距离所述开口24边缘的横向距离L1和纵向距离L2均不小于5mm,这样设置的目的,可以保证爬电距离的要求,且所述开口24四周的表面区域进行电晕处理或涂覆表面能更高的材料,在表面形成粗糙结构,以提高与硅胶材料的粘结效果,使得接线盒50能够利用硅胶的粘结力更好的固定在背板20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含有铝箔层23的背板20,可大大降低对氟材料的需求量,提高光伏组件的防水性能及背板20的耐候性,同时,由于铝箔层23为金属材料,也具有更加的散热效果,能保障光伏组件稳定的发电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