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视摄像头线束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81863阅读:1418来源:国知局
汽车后视摄像头线束连接组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后视摄像头线束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汽车倒车后视摄像头的信号线一般采用0.08mm2~0.14mm2的导线,线束比较细。现阶段汽车后视摄像头的信号线已经改进到了0.14mm2,是已无法再改进。而汽车用的防水密封连接器最小压接的标准是0.5mm2,少于这个值就会对防水密封性能有影响,因而无法满足密封连接器压接的最低标准0.5mm2。初期汽车后视摄像头线束的连接工艺借鉴欧洲办法——采用超声波焊接或U型压接的方式在信号线的末端连接0.5mm2的导线。然而在实际的批量生产过程中,这两种连接方式均发生了15%~35%显示不良的故障,经查证问题都出现在线束断裂或接触不良上。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触良好、不易断裂的汽车后视摄像头线束连接组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汽车后视摄像头线束连接组件包括摄像头信号线和与所述摄像头信号线连接的连接器,所述摄像头信号线包括护套和包裹在所述护套内的多股信号导线;所述摄像头信号线与所述连接器连接端的每股所述信号导线旁并行设置有一段增径线;每股所述信号导线与相邻的一段所述增径线外封套有一段第一热塑管,每段所述第一热塑管远离所述护套的一端压接在所述连接器上与所述第一热塑管内的所述信号导线相对应的压接孔内,多个所述第一热塑管靠近所述护套的一端与所述护套靠近所述第一热塑管端外封套有一段第二热塑管。每股所述信号导线包括第一绝缘外皮和包裹在所述第一绝缘外皮内的第一芯线,每段所述增径线包括第二绝缘外皮和包裹在所述第二绝缘外皮内的第二芯线,每股所述信号导线的所述第一芯线末端与相邻的一段所述增径线的所述第二芯线的末端合并并与一根引针压接,每根所述引针伸入所述连接器内并与所述的连接器内对应的针脚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信号导线、所述增径线、所述第一热塑管的径向截断面的面积之和大于所述连接器的最小压接标准值。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信号导线为0.14mm2导线,所述增径线为0.35mm2导线。作为优选方案,每段所述增径线的长度小于所述信号导线超出所述护套部分的长度。作为优选方案,每段所述第一热塑管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绝缘外皮的长度。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热塑管的长度大于所述护套的末端与所述第一热塑管的近端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视摄像头线束连接组件利用增径线来增加信号导线的线径至连接器的压接标准值,并采用热塑管进行对导线封套,实现对摄像头信号线由细到粗的过渡,使得汽车后视摄像头的线束与连接器之间压接连接,保证了接触良好且不易断裂,不但降低了生产中的报废率,同时也减少了产品售后PPM。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汽车后视摄像头线束连接组件的的摄像头信号线的第二热塑管热塑封套前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汽车后视摄像头线束连接组件的连接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汽车后视摄像头线束连接组件的连接器的端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汽车后视摄像头线束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A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部件标号如下:摄像头信号线1(其中,信号导线11、第一绝缘外皮111、第一芯线112、增径线12、第二绝缘外皮121、第二芯线122、第一热塑管13、第二热塑管14、引针15)、连接器2(其中,压接孔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为从根源上解决汽车后视摄像头信号线过细无法满足密封连接器压接的最低标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后视摄像头线束连接组件,其提供一种细线到粗线的转变的结构,使信号线与连接器之间可采用压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后视摄像头线束连接组件包括从汽车后视摄像头引出的摄像头信号线1和与摄像头信号线1连接的连接器2。摄像头信号线1包外层的护套和包裹在所述护套内的多股(四股)信号导线11。摄像头信号线1与连接器2连接端的每股信号导线11旁并行设置有一段增径线12。每段增径线12的长度小于信号导线11超出护套部分的长度。每股信号导线11与相邻的一段增径线12外封套有一段第一热塑管13。每段第一热塑管13远离护套的一端压接在连接器2上与第一热塑管13内的信号导线11相对应的压接孔21内。每股信号导线11包括第一绝缘外皮111和包裹在第一绝缘外皮内的第一芯线112。每段所述增径线12包括第二绝缘外皮121和包裹在第二绝缘外皮121内的第二芯线122。每股信号导线11的第一芯线112末端与相邻的一段增径线12的第二芯线122的末端合并并与一根引针15压接。每段第一热塑管13的长度小于第二绝缘外皮121的长度。每根引针15伸入连接器2内并与所述的连接器2内对应的针脚连接。多段第一热塑管13靠近护套的一端与护套靠近第一热塑管13端外封套有一段第二热塑管14。第二热塑管14的长度大于护套的末端与第一热塑管13的近端之间的距离,达到对线束的分叉处进行保护的目的。增径线12的线径根据信号导线11的线径进行选择,信号导线11、增径线12、第一热塑管13的径向截断面的面积之和大于连接器2的最小压接标准值即可。在图示实施例中,信号导线11为0.14mm2导线,故而增径线12选取0.35mm2导线。从引针15的针脚开始,将拨出的信号导线11和增径线12套上第一热塑管13保护好。从这个状态来说,可把套上第一热塑管13的信号导线11和增径线12视作整个一根线束,信号导线11的截面积为0.14mm2加上增径线12的截面积0.35mm2之和为0.49mm2,再加上第一热塑管13的叠加,便可超过连接器2的最小压接要求0.5mm2。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视摄像头线束连接组件在牵引到连接器端口的信号导线(0.14mm2)上,加上增径线0.35mm2的线径,使它们合并在一起,达到最低标准0.5mm2。在与连接器压接的线束那一头,把两个线束并起来进行双压接,如此可保证线束与连接器压接稳定性与防水密封。为了验证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视摄像头线束连接组件的可靠性,采用PSA标致-雪铁龙集团车辆标准B217050《接插器一般技术要求》里的相关密封连接器的实验,特别是防水密封的测试。实验项目结果都全部通过,验证此方案的可行性。表1报废率对比表连接方式超声波焊接U型压接本实用新型报废率35%15%0%通过将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视摄像头线束连接组件的产品与超声波焊接、U型压接的报废率进行对比可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视摄像头线束连接组件的产品的报废率接近于0%,远远低于现有的其它压接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视摄像头线束连接组件应用以来,在整车上装配表现来看,再没有出现由于线束的原因造成的装车不良。现在摄像头的质量完全可以满足批量生产的规格,不但降低了生产中的报废率,同时也减少了产品售后百万不良数PPM(PartsPerMillion)。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