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SASHD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51827阅读:2307来源:国知局
MiniSASHD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MiniSASHD连接器,属于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信号速率的越来越快,背板广泛存在于服务器的各个领域,但是在现有的背板互联领域,没有统一的接口界面,而MINISAS HD连接器是一款标准的通用I/O连接器,常规而言MiniSAS HD是作为I/O连接器使用,子卡端连接器互配的常规为PCB板,其应用的范围被局限于各子卡端的相互连接,用于通信机柜的外部连接通信,适用范围比较局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MiniSASHD连接器,它可同时被应用在各通信机柜的内部连接通信以及各通信机柜的外部连接通信上,有效地扩展了其应用范围,并保证了良好的传输速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MiniSASHD连接器,它包括:

母端连接件,所述母端连接件安装在通信子卡端,所述母端连接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接触柱;

公端连接件,所述公端连接件安装在各背板端,所述公端连接件上具有至少一个接触臂组,所述接触臂组包括两个弹性接触臂,并且两个弹性接触臂之间形成接触柱卡槽,所述接触柱插入相应的接触柱卡槽内。

进一步,所述接触柱上分别与相应的弹性接触臂相接触的面上设置有金属层。

进一步为了使接触柱与接触臂组插接紧密,在同一个接触臂组中的两个弹性接触臂上分别设置有向接触柱卡槽的方向凸出的接触凸起。

进一步为了增加母端连接件和公端连接件连接在一起的强度,所述母端连接件上设置有支撑柱,所述公端连接件上设置有支撑槽,所述支撑柱的头部卡入所述支撑槽内。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公端连接件的弹性接触臂为弹性金属接触臂,母端连接件的接触柱为硬性金属接触臂,并且在其两侧增加设置了金属层,当公端连接件插入母端连接件时,公端连接件的接触臂组因为应力而使两个弹性接触臂张开,使公端连接件与母端连接件刮插固定,并有一定的保持力,同对插安全稳定性,接触柱和接触臂组紧密连接,保证了信号电流流畅通过,接触电阻阻抗满足12G传输速率要求,多口功能添加,允许4x或8x电缆交配的1-by-2或1-by-4集成的连接器,另外通过设计公端连接件取代原来的PCB,公端连接件可固定在各通信背板之上,使这款连接器可同时被应用在各通信机柜的内部连接通信以及各通信机柜的外部连接通信,有效地扩展了该连接器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MiniSASHD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MiniSASHD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MiniSASHD连接器,它包括:

母端连接件1,所述母端连接件1安装在通信子卡端,所述母端连接件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接触柱11;

公端连接件2,所述公端连接件2安装在各背板端,所述公端连接件2上具有至少一个接触臂组,所述接触臂组包括两个弹性接触臂21,并且两个弹性接触臂21之间形成接触柱卡槽211,所述接触柱11插入相应的接触柱卡槽211内;所述接触柱11可以对应多个接触臂组,多个接触臂组成一排设置,所述接触柱11可以插入该排接触臂组的接触柱卡槽211之间。

如图1、2所示,所述接触柱11上分别与相应的弹性接触臂21相接触的面上设置有金属层。

如图1、2所示,在同一个接触臂组中的两个弹性接触臂21上分别设置有向接触柱卡槽211的方向凸出的接触凸起212。

如图1、2所示,所述母端连接件1上设置有支撑柱12,所述公端连接件2上设置有支撑槽22,所述支撑柱12的头部卡入所述支撑槽22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公端连接件2的弹性接触臂21为弹性金属接触臂,母端连接件1的接触柱11为硬性金属接触臂,并且在其两侧增加设置了金属层,当公端连接件2插入母端连接件1时,公端连接件2的接触臂组因为应力而使两个弹性接触臂21张开,使公端连接件2与母端连接件1刮插固定,并有一定的保持力,同对插安全稳定性,接触柱11和接触臂组紧密连接,保证了信号电流流畅通过,接触电阻阻抗满足12G传输速率要求,多口功能添加,允许4x或8x电缆交配的1-by-2或1-by-4集成的连接器,另外通过设计公端连接件2取代原来的PCB,公端连接件2可固定在各通信背板之上,使这款连接器可同时被应用在各通信机柜的内部连接通信以及各通信机柜的外部连接通信,有效地扩展了该连接器的应用范围。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