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材打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5773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线材打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力线材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线材打扣装置。



背景技术:

在原始手工对线材打两个卡口的作业过程中,需要先在下模的左侧画好打两个端子的标记,操作员拿起需打扣件的线材,比好第一个扣件的标记,踩下脚踏开关设备启动,打下第一个扣件;再将线材移动到第二个扣件的标记,踩下脚踏开关设备启动,打下第二个扣件。这样就在一条线材打上两个定位间距的扣件。

现有的原始作业方法存在有以下缺点:

A、在同一根线材打两个扣件时一次只能打一个,效率低下;

B、线材再打第二个扣件时,需要向左移动对标记尺寸,容易刮伤线材;

C、线材上打两个精确间隔的端子时,难以控制品质,不能达到一致性;

D、由于效率低下,作业员重复动作易疲劳,劳动强度高,存在不安全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品质,降低作业强度的线材打扣装置,可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线材打扣装置,包括装料模组、给料模组、上模模组、下模模组、动力模组和底座;装料模组位于给料模组的上方,装料模组包括第一装料装置和第二装料装置;给料模组位于上模模组的一侧,给料模组包括第一给料装置和第二给料装置,第一给料装置和第二给料装置相向转动;上模模组位于下模模组的上方,上模模组包括上模座以及位于上模座下方的第一上模、第二上模、切料模、第一U型模和第二U型模,第一U型模和第二U型模相对设置于切料模的同一侧,第一上模和第二上模相对设置于第一U型模和第二U型模的下方;下模模组位于底座上,下模模组包括下模座以及位于下模座上方的第一下模和第二下模,第一下模与第一上模相对应,第二下模与第二上模相对应;动力模组位于底座上方,动力模组与给料模组和上模模组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装料模组、给料模组、上模模组和下模模组,每一模组都将两组模具组合在一起,因此可以同时完成两个扣件的成型,从而可以一次在线材上打上两个扣件,由此大大提高了线材加工效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同时,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使用本装置对线材进行打扣,不易刮伤线材,易于产品品质的控制,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装料装置和第二装料装置均为两端粗、中间细的轴状装置。由此,便于扣件原料的存放与输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给料装置和第二给料装置均为环状装置。由此,便于向上模模组输送扣件原料,提高了本装置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给料模组的上方设有导向装置,导向装置的顶端设有通孔。由此,可以为放置于装料模组上的扣件原料提供导向,使之可以顺利的进入给料模组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给料模组的下方设有用于定位扣件原料的第一定位装置,第一定位装置的下方设有一对相对设置的给料通道。由此,可以为扣件原料的输送提供便利,使扣件原料沿着一定的轨迹运动,确保扣件原料能够顺利进入上模模组中。进一步地,给料通道的下方设有用于定位扣件原料的第二定位装置。由此,可以进一步为扣件原料的输送提供便利,使扣件原料沿着一定的轨迹运动,确保扣件原料能够顺利进入上模模组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下模模组还包括定位块,定位块位于第一下模和第二下模之间。通过设置定位块,可以保证第一下模和第二下模之间的间距,提高下模模组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下模和第二下模的顶端均设有卡口。通过设置卡口,可以使待加工线材牢固的安放在下模模组上,从而保证线材打扣件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操作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动力模组包括电机和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皮带和飞轮,电机和飞轮通过皮带连接。由此,动力模组可以更加方便的为整个装置提供动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脚踏开关,脚踏开关与底座相连。通过使用脚踏开关来控制整个装置的启停,更加便于工人的操作,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线材打扣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线材打扣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线材打扣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至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线材打扣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该装置装料模组1、给料模组2、上模模组3、下模模组4、动力模组5和底座6。

其中动力模组5位于底座6上方,动力模组5与给料模组2和上模模组3相连。为了可以更加方便的为整个装置提供动力,动力模组5可包括电机51和传动机构52,传动机构52包括皮带521和飞轮522,电机51和飞轮522通过皮带521连接。此种设置结构更加简单。

装料模组1位于给料模组2的上方,装料模组1包括第一装料装置11和第二装料装置12。装料模组1可以为扣件原料提供放置起点,并且可以同时放置两组扣件原料,为后续一次加工两个扣件提供支持。为了便于扣件原料的存放与输送,第一装料装置11和第二装料装置12可均为两端粗、中间细的轴状装置。

给料模组2位于上模模组3的一侧,给料模组2包括第一给料装置21和第二给料装置22,第一给料装置21和第二给料装置22相向转动,从而可以向上模模组3输送一定长度的扣件原料。第一给料装置21和第二给料装置22的宽度根据两个扣件的间距来确定。为了便于向上模模组3输送扣件原料,以提高本装置的稳定性,第一给料装置21和第二给料装置22可均为环状装置。为了使扣件原料顺利的进入给料模组2中,给料模组2的上方可设有导向装置7,导向装置7的顶端设有通孔71,放置于装料模组1上的扣件原料通过此通孔71,可以沿着导向装置7按一定的轨迹移动。

为了更进一步的为扣件原料的输送提供便利,使扣件原料沿着一定的轨迹运动,确保扣件原料能够顺利进入上模模组3中,给料模组2的下方设有用于定位扣件原料的第一定位装置8,第一定位装置8的下方设有一对相对设置的给料通道9。通过此第一定位装置8,可以为扣件原料的移动提供向下的拉力,使之可以顺利的沿着给料通道9移动。给料通道9的下方还可设有用于定位扣件原料的第二定位装置10。通过第二定位装置10,可以更进一步使扣件原料顺利进入上模模组3中。

上模模组3位于下模模组4的上方,上模模组3包括上模座31以及位于上模座31下方的第一上模32、第二上模33、切料模34、第一U型模35和第二U型模36,第一U型模35和第二U型模36相对设置于切料模34的同一侧,第一上模32和第二上模33相对设置于第一U型模35和第二U型模36的下方。切料模34将通过给料模组2输送来的扣件原料切断,第一U型模35和第二U型模36将被切下的两段具有一定长度的扣件原料折成U字型,从而一次完成两个扣件的成型,成型的两个扣件分别进入第一上模32和第二上模33中。

下模模组4位于底座6上,下模模组4包括下模座41以及位于下模座41上方的第一下模42和第二下模43,第一下模42与第一上模32相对应,第二下模43与第二上模33相对应。下模模组4的主要功能是与上模模组3相配合,将位于上模模组3中的扣件牢固的打在线材上。保证第一下模42和第二下模43之间的间距,提高下模模组4的稳定性,下模模组4还包括定位块44,定位块44位于第一下模42和第二下模43之间。为了使待加工线材牢固的安放在下模模组4上,从而保证线材打扣件的顺利进行,第一下模42和第二下模43的顶端均设有卡口45,通过设置卡口45,大大提高了操作的稳定性。

作为一种优选,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脚踏开关13,脚踏开关13与底座6相连。通过使用脚踏开关13来控制整个装置的启停,更加便于工人的操作,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操作人员将需要打两个扣件的线材放入下模模组4中,启动动力模组5,带动给料模组2转动,从而向上模模组3输送一定长度的扣件原料,上模模组3将扣件原料切断,并折成U字型,再向下模模组4运行,通过上模模组3与下模模组4的配合,两个扣件被牢固的卡在线材上,从而可以大大提高线材的加工效率。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