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51764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线端子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现有目前行业内普遍使用的线束端子均是金属指针外露的形式,方便插装和拆卸,但在客户使用过程中当人体带有静电或其他高压物体与端子接触后易出现静电放电的现象,并通过传导至端子另一端(往往连接至控制器电路板上),对板上元器件造成静电损伤,为解决该问题,通常在端子上贴上防静电胶纸或套上静电指套解决,但是这样又会影响接线端子与其他电器元件的插接配合、影响正常的工作运行;并且接线端子通常会设置有用于观察和检测维修插槽内部指针及插槽的开窗结构,但是由于开窗结构的存在往往会造成外界的静电离子会通过开窗进入到端子内部中,从而造成端子及与端子相连的电子元器件被静电损伤。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接线端子存在开窗结构及指针外露带来的静电隐患和静电损伤、或者会影响接线端子的正常插接配合等技术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研究设计出一种接线端子。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接线端子存在静电隐患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接线端子。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线端子,其包括外壳和指针,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指针的插槽,且在所述外壳上、与插槽相对应的位置还设有用于观察和/或检修的开窗,并且在所述外壳上位于所述开窗的位置还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开窗以防止开窗处窜电的防静电结构。

优选地,所述防静电结构为绝缘防静电片,且与所述外壳一体注塑成型。

优选地,所述绝缘防静电片的厚度为0.1-0.5mm。

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插槽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一侧面的位置、所述开窗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上,且所述开窗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插槽的延伸方向相同。

优选地,在所述插槽的上端所在的端子端面上还设置有靠近所述第二侧面、且与所述插槽的延伸方向相同的至少一个密封槽。

优选地,在所述第二侧面上沿着所述开窗的周缘位置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开窗加工进行定位的定位凹槽和/或油墨喷印线。

优选地,所述第二侧面上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侧面的方向凹陷的至少一个定位槽,且所述定位槽沿着与所述插槽相同的延伸方向进行延伸。

优选地,所述定位槽的深度为0.1-0.2mm。

优选地,所述指针为多个、所述插槽也为多个,且所述插槽与所述指针一一对应,所述开窗也为多个、且与所述插槽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开窗处均设置一个所述防静电结构;

多个所述指针成一列间隔地排布,多个所述插槽也成一列间隔地排布,多个所述开窗也成一列间隔地排布。

优选地,当包括密封槽时,所述密封槽为多个,且在所述端子端面上布置成与多个所述插槽排布方向相同的一列间隔的排布;

和/或,当包括定位凹槽和/或油墨喷印线时,定位凹槽或油墨喷印线为多个,且在每个所述开窗的周缘位置均设置有一个定位凹槽和/或油墨喷印线;

和/或,当包括定位槽时,所述定位槽为多个,且在相邻的所述开窗之间均设置一个所述定位槽。

优选地,所述指针被设置为完全容纳于与之相对应的所述插槽中。

优选地,所述指针的自由端与所述插槽的端面间隔一预设距离或与其相平齐。

优选地,所述外壳为绝缘塑料外壳,所述指针为金属指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接线端子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端子,通过在所述外壳上位于所述开窗的位置还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开窗以防止开窗处窜电的防静电结构,能够有效地对开窗位置进行端子与外界的隔绝,防止外界的静电通过开窗的位置窜入端子内部、从而导致端子及与端子相连的电子元器件被静电损伤,有效地降低接线端子的静电隐患,提高接线端子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2.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端子,通过将防静电结构与外壳一体注塑成型,能够减小加工装配工艺、且提高防静电结构的密封性能和密封效果,在需要利用开窗对端子内部进行检测、观察或维修时,只需要划开防静电片即可进行上述的操作,简单方便;

3.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端子,通过在插槽的上端所在的端子端面上还设置有靠近所述第二侧面、且与所述插槽的延伸方向相同的至少一个密封槽,能够通过密封槽的开设使得端子中原属于该密封槽部位的材料被挤压至开窗的位置处,从而有效地完成了对开窗位置空穴的填充作用,从而起到了对开窗进一步的密封、封闭的作用,进一步实现了防止静电的作用,降低接线端子的静电隐患,提高接线端子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4.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端子,在所述第二侧面上沿着所述开窗的周缘位置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开窗加工进行定位的定位凹槽和/或油墨喷印线,能够对开窗的位置起到进行定位和标注的作用,使得在开设加工开窗时能够正确且准确地加工出合适位置的开窗,以满足观察、检修的目的和效果;

5.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端子,通过将防静电结构的外壁(即远离外壳的一侧壁面)设置成朝向所述第二侧面的方向凹陷以形成定位槽,能够通过定位槽使得两个端子相互对接时实现相对定位的作用,使得二者完成正确位置的装配,防止错装或反装;

6.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端子,通过将所述指针被设置为完全容纳于与之相对应的所述插槽中,能够将指针完全收纳于插槽中,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指针露在端子外面、而导致其与其他物体发生不必要的接触而带来静电损伤以及静电隐患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接线端子正常工作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端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外壳,2—插槽,3—开窗,4—防静电结构,5—第一侧面,6—第二侧面,7—密封槽,8—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线端子,其包括外壳1和指针(优选为金属指针),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指针的插槽2,且在所述外壳1上、与插槽2相对应的位置还设有用于观察和/或检修所述插槽3和/或指针2的开窗3,并且在所述外壳1上位于所述开窗3的位置还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开窗3以防止开窗处窜电的防静电结构4。

通过在外壳上位于所述开窗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密封开窗以防止开窗处窜电的防静电结构,能够有效地对开窗位置进行端子与外界的隔绝,防止外界的静电通过开窗的位置窜入端子内部、从而导致端子及与端子相连的电子元器件被静电损伤,有效地降低接线端子的静电隐患,提高接线端子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优选地,所述防静电结构4为绝缘防静电片,且与所述外壳1一体注塑成型,起到封堵住开窗即可。通过将防静电结构选择为绝缘防静电片,能够有效地起到绝缘的作用、进而提高其防静电的能力、有效降低静电损伤端子的隐患;同时将防静电结构与外壳一体注塑成型,能够减小加工装配工艺、且提高防静电结构的密封性能和密封效果,在需要利用开窗对端子内部进行检测、观察或维修时,只需要划开防静电片即可进行上述的操作,简单方便。

优选地,所述绝缘防静电片的厚度为0.1-0.5mm。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绝缘防静电片的优选厚度范围,通过实验研究表明,将绝缘防静电片的厚度设置并加工为以上厚度范围,能够在有效地起到绝缘防静电的作用的同时,还能降低其生产加工成本(用不着做得太厚)。

优选地,所述外壳1包括相对的第一侧面5和第二侧面6,所述插槽2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一侧面5的位置、所述开窗3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6上,所述开窗与其对应的插槽所正对,所述开窗3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插槽2的延伸方向相同。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开窗的端子中的端子的优选设置位置和设置形式,通过将其设置于远离插槽的另一侧面,能够不影响插槽、指针结构强度以及不影响指针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还能对插槽、指针的结构进行观察、检测以及维修;将开窗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插槽的延伸方向设置为相同也是为了更好地对插槽、指针的结构进行观察、检测以及维修。

优选地,在所述插槽2的上端(从图上看即开槽向下延伸的起始端)所在的端子端面上还设置有靠近所述第二侧面6、且与所述插槽2的延伸方向相同的至少一个密封槽7(每个密封槽在从第一到第二侧面的方向上与每个开窗正对)。通过在端子端面上还设置有靠近所述第二侧面、且与所述插槽的延伸方向相同的至少一个密封槽,能够通过密封槽的开设使得端子中原属于该密封槽部位的材料被挤压至开窗的位置处,从而有效地完成了对开窗位置空穴的填充作用,从而起到了对开窗进一步的密封、封闭的作用,进一步实现了防止静电的作用,降低接线端子的静电隐患,提高接线端子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优选地,在所述第二侧面6上沿着所述开窗3的周缘位置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开窗3加工进行定位的定位凹槽(图中未有详细画出)和/或油墨喷印线(从图中看是开窗的边缘虚线线框)。通过在上述位置设置定位凹槽和/或油墨喷印线的结构形式,能够对开窗的位置起到进行定位和标注的作用,使得在开设加工开窗时能够正确且准确地加工出合适位置的开窗,以满足观察、检修的目的和效果。

优选地,在所述第二侧面6上还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侧面5的方向凹陷的至少一个定位槽8,且所述定位槽8沿着与所述插槽3相同的延伸方向进行延伸。通过在第二侧面上设置上述凹陷的定位槽,能够通过定位槽使得两个端子相互对接时实现相对定位的作用,使得二者完成正确位置的装配,防止错装或反装。

优选地,所述定位槽8的深度(即从第二侧面以朝向第一侧面凹陷的最大距离)为0.1-0.2mm。这是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端子防静电结构处形成的定位槽的优选深度数值范围,能够有效起到定位装配的作用。进一步优选地,定位槽8在端子上端面上的截面形状为“V”形槽结构,即中部朝向第一侧面凹陷深度最深、两端从第二侧面以斜面的方式逐渐延伸至中部的“V”形底端(如图3所示)。

优选地,所述指针为多个、所述插槽也为多个,且所述插槽与所述指针一一对应,所述开窗也为多个、且与所述插槽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开窗处均设置一个所述防静电结构;

多个所述指针成一列间隔地排布,多个所述插槽也成一列间隔地排布,多个所述开窗也成一列间隔地排布。

这是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端子的插槽、指针、开窗和防静电结构的优选结构形式,通过将其均设置为多个、且均一一对应,能够实现接线端子的多孔插接配合、且对每个插槽均对应地能够进行观察和维修、对每个开窗均能起到防静电的作用;且上述结构均设置为一列间隔地排布的形式,是根据多孔指针插配的结构形式而设置的,能够适配多孔指针的插配结构形式。

优选地,当包括密封槽7时,所述密封槽7为多个,且在所述端子端面上布置成与多个所述插槽2排布方向相同的一列间隔的排布;

和/或,当包括定位凹槽和/或油墨喷印线时,定位凹槽或油墨喷印线为多个,且在每个所述开窗3的周缘位置均设置有一个定位凹槽和/或油墨喷印线;

和/或,当包括定位槽8时,所述定位槽8为多个,且在相邻的所述开窗3之间均设置一个所述定位槽8。

这是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端子当插槽、指针、开窗均为多个时,其相应的密封槽、定位凹槽和/或油墨喷引线、定位槽的优选个数和优选布置形式,均布置成与开窗个数相同、且排布方式相一致的排列方式,以使得对每个开窗都能够起到密封防静电、定位开窗以及定位相邻端子之间的作用和目的。

优选地,所述指针2被设置为完全容纳于与之相对应的所述插槽3中。通过将所述指针被设置为完全容纳于与之相对应的所述插槽中,能够将指针完全收纳于插槽中,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指针露在端子外面、而导致其与其他物体发生不必要的接触而带来静电损伤以及静电隐患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接线端子正常工作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优选地,所述指针2的自由端与所述插槽3的端面间隔一预设距离或与其相平齐。这是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端子的指针完全容纳于插槽中与插槽相配合的具体设置形式和结构形式,能够实现完全容纳、以防止静电损伤的目的和效果。

优选地,所述外壳1为绝缘塑料外壳,所述指针2为金属指针。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壳和指针的优选材料形式,将指针选择为金属指针能够起到良好的导电和电传递的作用、将外壳选择为绝缘塑料外壳能够起到与周围环境及人、物等绝缘的作用,防止漏电。

下面介绍一下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优选实施例。

现有端子内的金属卡爪面开窗,静电易从该处窜入,本实用新型在经过实际验证后将该端子开窗部分在端子注塑成型时即密封起来,同时控制密封的厚度(即防静电结构5),厚度控制在0.5mm。

效果:经在实际产品上验证,在同样的生产条件下(包括作业人员和生产线体),新结构2月内无半导体器件失效,老结构平均每周失效约5单半导体器件(长期观察的数据)。

可通过将端子一次成型(外壳与防静电结构一次注塑成型),新结构运用到对应成熟的导线装配产品及连接易失效的控制器产品中,防止大量的返工或拆卸造成成本损失、产能损失等。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端子结构,对还塑壳形状进行了调整,对金属指针进行一体式包裹,由原先指针外露改为一体式封闭式结构,外部接触不到指针本体,全方位封闭仅预留相应孔位用于指针对插避免指针外露导致的静电隐患;解决了环境中不可控的静电危害通过金属指针传递至电路板后造成损伤的问题,降低质量隐患、提高生产效率。

更改后的端子结构将金属指针完全密封在塑壳中,仅预留相应的孔与外界端子进行对插,杜绝通过金属接触导致电压的串入问题,减少质量隐患。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