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44031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传输线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输线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可发光的传输线结构。



背景技术:

通用串行总线(USB)是一种输入输出接口的技术标准,其应用相当广泛。举例来说,USB传输线包含电源端接头及装置端接头,电源端接头可连接于供电装置,例如变压器或电脑,装置端接头可连接于受电装置,例如相机、手机、平板或个人行动助理(PDA),以供电装置及受电装置分别为个人电脑及手机为例,当前述的两接头分别连接于个人电脑及手机时,USB传输线除了可将电源由个人电脑传送至手机的外,USB传输线亦可将手机所储存的资料传送至电脑,USB传输线兼具电源与资料传输,使用上相当方便。

然而,若USB传输线设置在光源不足的环境下,使用者不容易找到装置端接头,或是在找到装置端接头的后无法将装置端接头准确地插入受电装置的连接端口中,例如在黑暗中无法辨识出装置端接头的正面或反面而需尝试多次之后才能顺利地将装置端接头插入受电装置,若辨识错误将造成USB传输线无法正常运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传输线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一种传输线结构包含缆线、第一接头、第二接头、控制电路及发光电路。缆线内设置有至少一导线。第一接头包含本体部及连接部,本体部连接于缆线的一端。第二接头连接于缆线的另一端。控制电路设置于本体部,控制电路电性连接于前述导线,以根据导线的等效电容值产生发光信号。发光电路设置于本体部,发光电路耦接于控制电路以根据发光信号发出一光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前述缆线内还设置有一导光条,导光条连接于发光电路,且导光条自第一接头延伸至第二接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一接头、缆线及第二接头包含透光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当前述导线的等效电容大于预设电容值时,控制电路产生发光信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前述控制电路包含一充放电电路、一计数器及一比较器,充放电电路耦接于前述导线,充放电电路根据导线的等效电容值进行充放电,计数器统计充放电电路的充放电次数以产生一计数值,比较器比较计数值与一预设值以产生发光信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一接头通过连接部连接于一电源装置,第二接头连接于一受电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一接头通过连接部连接于一受电装置,第二接头连接于一电源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前述发光电路于一预设时间内持续发光或于前述预设时间内闪烁发光。

综上所述,根据本案的传输线结构的一实施例,传输线结构的一端的接头中设置有控制电路及发光电路,当使用者触碰缆线或是缆线两端的接头时,控制电路可驱使发光电路发光。于是,即便在光源不足的环境中,使用者也可通过前述光源找到装置端接头,并可将装置端接头准确地插入电子装置的对应连接端口中,提升传输线结构的使用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传输线结构的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传输线结构的一使用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传输线结构的第一接头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传输线结构的第一接头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及图4的控制电路的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图。

其中,附图标记

1 传输线结构

11 第一接头

111 本体部

112 连接部

113 电路板

12 缆线

12A 第一端

12B 第二端

121 导线

122 导光条

13 第二接头

14 控制电路

141 计数器

142 比较器

143 充放电电路

15 发光电路

2 供电装置

3 受电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传输线结构1的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图1的传输线结构1的一使用示意图。图3为图1的传输线结构1的第一接头11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此,图1至图3是以传输线结构1为USB传输线为例,且以第一接头11及第二接头13分别为电源端接头及装置端接头为例。

请参照图1至图3。传输线结构1包含第一接头11、缆线12、第二接头13、控制电路14及发光电路15。缆线12的第一端12A连接于第一接头11,缆线12的第二端12B连接于第二接头13。

如图3所示,缆线12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一导线121,导线121可为USB传输线中的电源线、资料线或接地线,但不以此为限。导线121从第一接头11延伸至第二接头13,以将资料或电源从第一接头11传递至第二接头13。

第一接头11包含本体部111及连接部112。本体部111连接于缆线12的第一端12A。本体部111中设置有控制电路14及发光电路15。如图2所示,第一接头11的连接部112可插入供电装置2例如变压器或电脑的USB插孔中,连接部112可接收来自变压器或电脑的电源。

于此,控制电路14可耦接于连接部112中的电源线,以供给控制电路14运作所需的电源。控制电路14连接于缆线12中的导线121。导线121具有一等效电容值,控制电路14根据导线121的等效电容值产生发光信号。发光电路15连接于控制电路14,以接收控制电路14产生的发光信号,发光电路15根据发光信号发光而产生光线。在实作上,发光电路15可包含发光二极管(LED)。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4可侦测导线121的等效电容值是否发生变化,当前述变化大于一预设值时,表示导线121受物体触碰,或物体接近导线121而导致导线121的等效电容值改变,此时控制电路14驱使发光电路15发光。

于是,相较于先前技术,即便传输线结构1设置于光源不足的环境中,由于导线121从第一接头11延伸至第二接头13,使用者只要触碰第一接头11、缆线12及第二接头13中的任意一部位,或是使用者邻近于第一接头11、缆线12及第二接头13中的任意一部位,控制电路14即可侦测出导线121的等效电容值改变而驱使发光电路15发光。于是,使用者可通过电源端接头处提供的光源找到为装置端接头的第二接头13,并通过前述光源将第二接头13插入电子装置相应的连接端口中,以进行资料或电源的传输。

在实际制作中,图3是以控制电路14及发光电路15分别焊接于本体部111中的电路板113的相同表面为例,但不以此为限,控制电路14及发光电路15也可焊接于电路板113的不同表面。

图4为图1的传输线结构1的第一接头11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接头11可为装置端接头,也就是说,控制电路14及发光电路15也可设置于装置端接头。此时,导线121可为电源线,控制电路14可耦接导线121以接收来自电源端接头(即,第二接头13)的电源而运作。当导线121的等效电容值改变时,发光电路15可于装置端接头处进行发光,使用者还可依据光源的位置找到装置端接头,进而连接于受电装置3。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若导线121非电源线,控制电路14可进一步连接于电源线以接收来自电源端接头的电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电路15可在预设时间内持续发光,例如,15秒,使用者可每15秒触碰一次传输线结构1使发光电路持续发光而无需不断地触碰传输线结构1。于此,使用者可具有较充足的时间来连接第二接头13与受电装置3;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发光电路15也可在前述的预设时间内闪烁发光。此外,预设时间的长短可根据实际需求增加或减少。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及图4所示,缆线12内还设有导光条122,导光条122的数量可以实际需求与调整。导光条122的材料可为光纤,导光条122连接于发光电路15,以传递发光电路15产生的光线。导光条122由第一接头11延伸至第二接头13,导光条122可将光线由第一接头11传导至第二接头13。于此,第一接头11的连接部112、缆线12及第二接头13可包含透光材料,使发光电路15产生的光线可由第一接头11、缆线12及第二接头13发射出而不受遮蔽,进而提供使用者更充足的光源。

图5为图3及图4的控制电路14的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图。在实际制作中,请参照图5,控制电路14可包含计数器141、比较器142及充放电电路143。充放电电路143耦接于导线121,计数器141耦接于充放电电路143与比较器142之间。充放电电路143可实时(real-time)地根据导线121的等效电容值进行充放电。计数器141可于一预设时间内统计充放电电路143的充放电次数,并据以输出一计数值。比较器142可耦接计数器141,以接收计数器141产生的计数值。比较器142比较计数值与一预设值,此预设值为与一预设电容值对应的充放电次数,由此判断导线121的等效电容值是否发生变化,进而判断出物体是否接近于导线121。举例来说,以预设值为500为例,当计数值小于500时,例如472,表示导线121的等效电容值因受触碰而上升,导致相同时间内充放电电路143的充放电次数下降。于是,比较器142比较计数值与预设值后可输出为高电位的发光信号,使发光电路15发光。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传输线结构的一实施例,传输线结构的一端的接头中设置有控制电路及发光电路,当使用者触碰缆线或是缆线两端的接头时,控制电路可驱使发光电路发光,于是,即便在光源不足的环境中,使用者也可通过前述光源找到装置端接头,并可将装置端接头准确地插入受电装置的连接端口中,提升传输线结构的使用便利性。

虽然本实用新型以前述的实施例揭露如上,但并非用以限定本新型,任何熟悉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而这些更动与润饰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