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国转换器的导电结构及多国转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5332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国转换器的导电结构及多国转换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国转换器的导电结构及多国转换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电器并不区分交流电零线与火线的接入方式也能正常工作,在电气配件的设计时,规范两芯或三芯插座的极性是出于安全考虑。例如:电器开关都要求安装在设备的相线上,开关断开后即可使设备不再带电。如果电源插头或插座极性接反,则失去了这种保护功能。

现有的转接适配器由于电线电气布局复杂、空间安规距离等原因,多采用下面的方案进行布局:在内部,不同标准类型的插头组合在一起,用单边一体铜条连接一侧的组合插销,形成两侧两根铜条,分别连接转换输出插座的L极(对应火线)和N极(对应零线),形成电气输出。如图1所示,在内部设置位于两侧的L极铜条10和N极铜条11(图中以虚线画出);对于澳标插头,需要用到地极12、L极13、N极14,对于英标插头,需要用到地极15,其中N极14与L极16通过铜条10形成电气连接,L极13与N极17通过铜条11形成电气连接,再分别通过电线与转换输出插座的L极和N极连接。也即采用这种转接适配器,当连接英标类型插头时,转换输出插座的“L火”位置输出“L”极性电气,“N零”位置输出“N”极性电气;而当连接澳标类型插头时,转换输出插座的“L火”位置输出“N”极性电气,“N零”位置输出“L”极性电气。可以看出,连接英标和澳标不同标准类型插头时,“L火/N零”位置会发生对调,此时电器开关断开的将是零线而非火线,可能导致安全隐患。换言之,现有的转接适配器虽解决了不同标准类型插头的机械连接问题,但未解决电气连接的极性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国转换器的导电结构,在解决不同国家标准插头的机械连接问题的同时,通过导电板电气连接属性,解决了电气连接的极性问题,使得“L火/N零”位置不发生对调,消除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主要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国转换器的导电结构,应用于多国转换器,所述多国转换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中设置至少一个插头模块,所述插头模块通过一伸缩结构可操作地伸出所述外壳以及缩回所述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结构包括:

第一导电结构,设置有与所述插头模块数量对应的导电结构组,每个所述导电结构组包括一L极导电结构和一N极导电结构,所有所述L极导电结构互连于第一L极连接点,所有所述N极导电结构互连于第一N极连接点;

第二导电结构,设置至少一个输出插套组,每个所述输出插套组包括一L极输出插套和一N极输出插套,每个所述L极输出插套与所述第一L极连接点电连接,每个所述N极输出插套与所述第一N极连接点电连接;

每个所述插头模块包括一插销组,所述插销组包括一L极插销及一N极插销,每个所述插销组对应一所述导电结构组,所述插头模块伸出所述外壳时所述L极插销与对应的所述导电结构组的所述L极导电结构电连接,所述N极插销与对应的所述导电结构组的所述N极导电结构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电结构组为导电插套组,所述L极导电结构为L极导电插套,所述N极导电结构为N极导电插套;以及

所述插销组还包括一对应连接所述L极插销的L极导电插片及一对应连接所述N极插销的N极导电插片,所述插头模块伸出所述外壳时所述L极导电插片随所述插头模块伸出动作插入对应的所述导电插套组的所述L极导电插套,所述N极导电插片随所述插头模块伸出动作插入对应的所述导电插套组的所述N极导电插套。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电结构包括:

第一导电板,所述导电结构组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板上,所述第一导电板还包括供对应所述导电结构组的插销组穿过的通孔;

第一L极导电线路,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板上并连接所述第一L极连接点,每个所述导电结构组中的所述L极导电结构通过所述第一L极导电线路电连接;以及

第一N极导电线路,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板上并连接所述第一N极连接点,每个所述导电结构组中的所述N极导电结构通过所述第一N极导电线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L极导电线路为图案化的铜箔线导电层;和/或

所述第一N极导电线路为图案化的铜箔线导电层。

优选的,所述第二导电结构包括:

插套座,所述输出插套组设置于所述插套座上;

第二L极导电线路,设置于所述插套座上,所述输出插套组中的所述L极输出插套连接所述第二L极导电线路,所述第二L极导电线路设置有一第二L极连接点,所述第二L极连接点与所述第一L极连接点电连接;

第二N极导电线路,设置于所述插套座上,所述输出插套组中的所述N极输出插套连接所述第二N极导电线路,所述第二N极导电线路设置有一第二N极连接点,所述第二N极连接点与所述第一N极连接点电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L极连接点为一第一焊接脚,所述第二L极连接点为一第二焊接脚,所述第一焊接脚和所述第二焊接脚之间通过一L极连接线路电连接;

所述第一N极连接点为一第三焊接脚,所述第二N极连接点为一第四焊接脚,所述第三焊接脚和所述第四焊接脚之间通过一N极连接线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L极连接线路为设置于一第二导电板上的图案化的铜箔线导电层,所述N极连接线路为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板上的图案化的铜箔线导电层;或者

所述L极连接线路和所述N极连接线路为跳线。

优选的,上述的导电结构还包括一设置有USB接口的第四导电结构,与所述第一导电结构电连接;其中

所述第一L极连接点为一第一插套,所述第四导电结构包括一第一插销,所述第一插销插入所述第一插套形成电连接;和/或

所述第一N极连接点为一第二插套,所述第四导电结构包括一第二插销,所述第二插销插入所述第二插套形成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插头模块包括英国标准插头、意大利标准插头、澳大利亚标准插头以及美国标准插头。

优选的,所述至少一个输出插套组包括一组两孔插输出插套组和一组三孔插输出插套组,且所述两孔插输出插套组的L极输出插套和所述三孔插输出插套组的L极输出插套一体成型,所述两孔插输出插套组的N极输出插套和所述三孔插输出插套组的N极输出插套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多国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的导电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多国转换器的导电结构,通过将所有的L极导电结构电连接后与L极输出插套电连接,并将所有的N极导电结构电连接后与N极输出插套电连接,使得不同国家标准插头插入插座时,L极通过L极导电结构与L极输出插套电连接,N极通过N极导电结构与N极输出插套电连接,能够保证输出插套的极性始终是“L火/N零”,消除了“L火/N零”位置对调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参考所附附图,以更加充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然而,所附附图仅用于说明和阐述,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

图1是现有技术中多国转换器的导电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导电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导电结构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导电结构的立体图;

图6~图9分别是与本实用新型的多国转换器的多个插头模块对应的不同国家标准插头的结构图;

图10和图11是图6中的澳标插头插入第一导电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方案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的多国转换器的导电结构,应用于多国转换器,多国转换器包括外壳,外壳中设置至少一个插头模块,插头模块通过一伸缩结构可操作地伸出外壳以及缩回外壳,其中,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结构包括:

第一导电结构2,设置有与插头模块数量对应的导电结构组,每个导电结构组包括一L极导电结构和一N极导电结构,所有的L极导电结构互连于第一L极连接点24,所有的N极导电结构互连于第一N极连接点34;

第二导电结构3,设置至少一个输出插套组,每个输出插套组包括一L极输出插套和一N极输出插套,每个L极输出插套与第一L极连接点24电连接,每个N极输出插套与第一N极连接点34电连接;

每个插头模块包括一插销组,该插销组包括一L极插销及一N极插销,每个插销组对应一导电结构组,插头模块伸出外壳时L极插销与对应的导电结构组的L极导电结构电连接,N极插销与对应的导电结构组的N极导电结构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所有的L极导电结构电连接并共同连接至第一L极连接点24后与L极输出插套电连接,并将所有的N极导电结构电连接并共同连接至第一N极连接点34后与N极输出插套电连接,使得不同国家标准插头插入插座时,L极通过L极导电结构与L极输出插套电连接,N极通过N极导电结构与N极输出插套电连接,能够保证输出插套的极性始终是“L火/N零”,消除了“L火/N零”位置对调的安全隐患。

实施例二

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参照图3所示,上述的导电结构组为导电插套组,则相应的,L极导电结构为L极导电插套,N极导电结构为N极导电插套;以及

插销组还包括一对应连接L极插销的L极导电插片及一对应连接N极插销的N极导电插片,当插头模块伸出外壳时L极导电插片随插头模块伸出动作插入对应的导电插套组的L极导电插套,N极导电插片随插头模块伸出动作插入对应的导电插套组的N极导电插套。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第一导电结构2上设置有4组导电插套组,分别为第一L极导电插套20和第一N极导电插套30、第二L极导电插套21和第二N极导电插套31、第三L极导电插套22和第三N极导电插套32,及第四L极导电插套23和第四N极导电插套33;其中,第一L极导电插套20、第二L极导电插套21、第三L极导电插套22及第四L极导电插套23互连于第一L极连接点24,第一N极导电插套30、第二N极导电插套31、第三N极导电插套32及第四N极导电插套33互连于第一N极连接点34。

其中,该些导电插套(包括所有的L极导电插套和N极导电插套)均可由铜片弯折形成,在每个导电插套旁可设置对应该导电插套的焊接脚(例如在第一L极导电插套20旁设置第一L极焊接脚,在第一N极导电插套30旁设置第一N极焊接脚,以此类推),然后通过L极跳线将所有的L极导电插套互连于第一L极连接点24,通过N极跳线将所有的N极导电插套互连于第一N极连接点34。

在本实施例中,将所有的L极导电插套(20~23)电连接后互连于第一L极连接点24,以由插头模块的L极插销插入任一L极导电插套取电,经第一L极连接点24形成电气输出至L极输出插套;将所有的N极导电插套(30~33)电连接后互连于第一N极连接点34,以由插头模块的N极插销插入任一N极导电插套取电,经第一N极连接点34形成电气输出至N极输出插套,使得不同国家标准插头插入输出插套时,L极始终通过L极输出插套由L极导电插套中L极插销的L极导电插片取电,N极始终通过N极输出插套由N极导电插套中N极插销的N极导电插片取电,从而确保输出插套的极性不会互换。

实施例三

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参照图3以及图4所示,第一导电结构2包括:

第一导电板2(1),上述的导电插套组设置于第一导电板2(1)上,该第一导电板2(1)还包括供对应导电插套组的插销组穿过的通孔;

第一L极导电线路200,设置于第一导电板2(1)上并连接第一L极连接点24,每个导电插套组中的L极导电插套通过该第一L极导电线路200电连接;以及

第一N极导电线路300,设置于第一导电板2(1)上并连接第一N极连接点34,每个导电插套组中的N极导电插套通过该第一N极导电线路300电连接。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第一L极导电线路200为图案化的铜箔线导电层。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第一N极导电线路300为图案化的铜箔线导电层。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第一L极导电线路200以及第一N极导电线路300均为图案化的铜箔线导电层。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导电插套组中的L极导电插套通过第一L极导电线路200电连接并互连于第一L极连接点24,可以实现较好的L极电气属性连接;同理,每个导电插套组中的N极导电插套通过第一N极导电线路300电连接并互连于第一N极连接点34,可以实现较好的N极电气属性连接。

实施例四

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参照图5所示,第二导电结构3包括:

插套座3(1),输出插套组设置于该插套座3(1)上;

第二L极导电线路201,设置于插套座3(1)上,输出插套组中的L极输出插套202连接该第二L极导电线路201,该第二L极导电线路201设置有一第二L极连接点,该第二L极连接点与上述的第一L极连接点24电连接;

第二N极导电线路301,设置于插套座3(1)上,输出插套组中的N极输出插套302连接第二N极导电线路301,该第二N极导电线路301设置有一第二N极连接点,该第二N极连接点与上述的第一N极连接点34电连接。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第二L极导电线路201为导电金属片。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第二N极导电线路301为导电金属片。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第二L极导电线路201以及第二N极导电线路301均为导电金属片。

在本实施例中,输出插套组的L极输出插套202通过第二L极导电线路201,经由第一L极连接点24与一个L极导电插套(20~23中任一个)形成电气连接,N极输出插套302通过第二N极导电线路301,经由第一N极连接点34与一个N极导电插套(30~33中任一个)形成电气连接,使得不同国家标准插头插入输出插套时,输出插套的极性始终保持“L火/N零”。

实施例五

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L极连接点24为一第一焊接脚,上述的第二L极连接点为一第二焊接脚,该第一焊接脚和该第二焊接脚之间通过一L极连接线路电连接;

同时,上述的第一N极连接点34为一第三焊接脚,上述的第二N极连接点为一第四焊接脚,该第三焊接脚和该第四焊接脚之间通过一N极连接线路电连接。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该L极连接线路可以为设置于一第二导电板上的图案化的铜箔线导电层,该N极连接线路也可为设置于第二导电板上的图案化的铜箔线导电层;或者

该L极连接线路和该N极连接线路均为连接两个焊接脚的跳线,即单独设置为实现电连接的导线而不采用第二导电板。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L极连接线路将第一导电结构2的第一L极连接点24与第二导电结构3的第二L极导电线路201连接,从而在第一导电结构2与第二导电结构3之间形成一条L极电气属性通路,通过N极连接线路将第一导电结构2的第一N极连接点34与第二导电结构3的第二N极导电线路301连接,从而在第一导电结构2与第二导电结构3之间形成一条N极电气属性通路,使得不同国家标准插头插入输出插套时,输出插套的极性始终保持“L火/N零”。

实施例六

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设置有USB接口(图中未详细标示)的第四导电结构4,与所述第一导电结构2电连接;该第四导电结构4包括L极连接线路41,该L极连接线路41与第一L极连接点24连接;第四导电结构4还包括N极连接线路42,与第一N极连接点34连接。

其中,第一L极连接点24为一第一插套,该第四导电结构4包括一连接L极连接线41的第一插销,该第一插销插入第一插套24形成电连接;

可替换的,该第一L极连接点24也可为一第一插销,第四导电结构4包括一连接L极连接线41的第一插套,该第一插销插入第一插套形成电连接。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N极连接点34为一第二插套,第四导电结构4包括一连接N极连接线42的第二插销,该第二插销插入第二插套34形成电连接;

可替换的,第一N极连接点34也可为一第二插销,第四导电结构4包括一连接N极连接线42的第二插套,该第二插销插入第二插套形成电连接。进一步的,在第四导电结构4上设置有一与USB接口连接的整流变压器(图中未标示),该整流变压器将第四导电结构4通过第一导电结构2获取的市电转换为5V直流电压输出至USB接口。因该整流变压器的电压转换原理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四导电结构4与第一导电结构2之间通过插销与插套的方式连接,可以使得第四导电结构4与第一导电结构2之间连接更加灵活,一旦出现连接处的损坏,通过更换用于连接的插销/插套即可修补;并且,用于连接的插销/插套都可设置在导电板上,便于固定和安装。

实施例七

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上述的至少一个输出插套组包括一组两孔插输出插套组和一组三孔插输出插套组,且两孔插输出插套组的L极输出插套和三孔插输出插套组的L极输出插套一体成型,两孔插输出插套组的N极输出插套和三孔插输出插套组的N极输出插套一体成型。

在本实施例中,将输出插套组设置为至少包括一组两孔插输出插套组和一组三孔插输出插套组,以适应不同国家标准的插头模块;并通过将两孔插输出插套组以及三孔插输出插套组的L极、N极分别对应一体成型,使得不同国家标准插头不管插入两孔插输出插套组还是三孔插输出插套组,均能够通过一体成型的L极实现L极电气属性连接,并通过一体成型的N极实现N极电气属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一种多国转换器,其中,包括上述的导电结构。

以下,通过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导电结构的工作原理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以下描述仅用于解释本发明技术方案之可行性,并非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6~图9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国转换器中对应于实施例二所述的4组导电插套组的四个不同国家标准的插头模块。其中,图6为英国标准插头(以下简称英标插头)模块5的结构图,包括L极51、N极52(53为接地保护极);图7为美国标准插头(以下简称美标插头)模块6的结构图,包括L极61、N极62(63为接地保护极);图8为意大利标准插头(以下简称意标插头)模块7的结构图,包括L极71、N极72(73为接地保护极);图9为澳大利亚标准插头(以下简称澳标插头)模块8的结构图,包括L极81、N极82(83为接地保护极)。

以图9所示的澳标插头模块8为例,结合图10和图11:

该澳标插头8包括L极插销81和对应连接该L极插销81的L极导电插片810,及N极插销82和对应连接该N极插销82的N极导电插片820,以及一个接地保护极83。

当使用澳标插头模块8取电时,L极插销81插入L极导电插套20中,以使L极导电插片810与该L极导电插套20接触形成电气连接;而L极导电插套20通过第一导电结构2的第一L极导电线路200经由第一L极连接点24与第二导电结构3的第二L极导电线路201连接,从而与L极输出插套202连接,也即实现了澳标插头模块8的L极插销81与L极输出插套202对应连接。类似的,N极插销82插入N极导电插套30中,以使N极导电插片820与该N极导电插套30接触形成电气连接;而N极导电插套30通过第一导电结构2的第一N极导电线路300经由第一N极连接点34与第二导电结构3的第二N极导电线路301连接,从而与N极输出插套302连接,也即实现了澳标插头模块8的N极插销82与N极输出插套302对应连接。从而实现了澳标插头模块8的L极插销81取电,经由L极通路传输至L极输出插套202,并且N极插销82取电,经由N极通路传输至N极输出插套302,保证了“L火/N零”位置的确定,在使用时不存在安全隐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