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包电芯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81208阅读:2386来源:国知局
软包电芯的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包电芯的固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软包电芯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软包电芯在工艺安装和焊接上不能统一。各家电芯供应商或制造商的组装工艺及焊接不尽相同。一般的电芯厂家都是支持电芯并联型,而没有支持单一电池包中电芯之间串联使用。不能有效解决电芯之间串并联连接方式,不具有通用性,设计成本高、安装复杂。单个电池模组安装不够便利,不能可靠采集各电压电芯参数。单个电池模组不能独立从应用系统中分拆提取,不利于后期产品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软包电芯的固定装置,采用可拆卸模块化设计,结构简单,并且该固定装置可以灵活支持软包电芯串联及并联组成方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包电芯的固定装置,包括电池模组固定件以及电池模组上盖;所述电池模组固定件为上部设置有开口的空腔体;所述电池模组上盖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电池模组固定件的上部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模组固定件包括底板以及两块侧板;

所述底板上端竖直对立设置两块侧板,组成一个两侧以及上部为开口的空腔体。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模组固定件还包括长螺钉、上挂耳以及下挂耳;

所述侧板上均固定设置有上挂耳以及下挂耳,所述上挂耳以及下挂耳竖直位置对应设置,所述长螺钉穿过所述上挂耳以及下挂耳将所述电池模组固定件固定于外部平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模组上盖包括压盖以及提手,所述提手通过螺丝固定 于所述压盖中部;所述压盖覆盖于所述电池模组固定件上部开口并通过螺丝与所述侧板的上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提手包括拉手以及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固定于所述压盖中部,所述拉手与所述固定柱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提手通过平头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压盖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两块侧板、上挂耳、下挂耳、提手以及压盖均为钣金件。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采集参数的采集组件;

所述采集组件一端通过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电池模组固定件侧面开口的底板上,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侧面开口对应的压盖上。

进一步地,所述采集组件包括PCB板、温度采集插头以及电压采集插头;

所述PCB板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电池模组固定件的底板以及所述电池模组上盖的压盖上,所述PCB板上设置用于采集温度以及电压的温度采集插头以及电压采集插头。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模组固定件为长方体形状。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软包电芯的固定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软包电芯的固定装置,采用可拆卸模块化设计的结构,结构简单,方便拆卸,后续维护方便快捷,可快速更换软包电芯电池包,并可以灵活支持软包电芯串联及并联组成方式,通用性高;电池模组上盖上设置提手,方便将整体固定装置从应用系统中提起,便于维护;将软包电芯放置于固定装置中,并安装设置温度采集插头以及电压采集插头,可独立采集温度以及电压参数,使其作为一个独立的电池模组个体;通过上挂耳及下挂耳将固定装置固定于平台或系统中,安装拆卸方便;软包电芯的固定装置各个结构件均采用钣金件,不仅经济效益高,组装方便,而且整体结构简单,减轻装置重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池模组固定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池模组上盖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软包电芯的固定装置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软包电芯的固定装置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软包电芯的固定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软包电芯的固定装置,包括电池模组固定件以及电池模组上盖;上述电池模组固定件为上部设置有开口的空腔体;上述电池模组上盖可拆卸连接于上述电池模组固定件的上部开口。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模组固定件内部为空腔,可将软包电芯放置在其中,组装单个电池模组,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电池模组固定件以及电池模组上盖采用可拆卸模块化设计,方便打开电池模组上盖进行维护,可快速更换软包电芯电池包,并可灵活支持软包电芯串联及并联组成方式;电池模组固定件以及电池模组上盖结构尺寸根据实际需求而定,通用性高,且各部件均使用钣金件,无需开模,结构稳定,经济效益,降低成本,减轻重量。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池模组固定件结构示意图。

上述电池模组固定件包括底板1以及两块侧板2;

上述底板1上端竖直对立设置两块侧板2,组成一个两侧以及上部为开口的空腔体。上部开口上端连接电池模组上盖。

进一步地,上述电池模组固定件为长方体形状。

上述电池模组固定件还包括长螺钉12(参照图5)、上挂耳3以及下挂耳4。

上述侧板2上均固定设置有上挂耳3以及下挂耳4,上述上挂耳3以及下挂耳4竖直位置对应设置,上述长螺钉12穿过上述上挂耳3以及下挂耳4将上述电池模组固定件固定于外部平台上。上述侧板2上还设置有第一螺孔5,通过螺孔5与电池模组上盖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侧板2上均焊接有两个上挂耳3以及两个下挂耳4,上挂耳3以及下挂耳4的位置竖直对应;上挂耳3的位置在同一水平位置,下挂耳3的位置在同一水平位置。上述电池模组固定件可通过4个长螺钉12穿过上述上挂耳3以及下挂耳4固定在电池箱体中,无需其他附加固定方式,固定方式简单方便。

进一步地,参照图2以及图3,上述电池模组上盖包括压盖7以及提手6,上述提手6通过螺丝固定于上述压盖7中部;上述压盖7覆盖于上述电池模组固定件上部开口并通过螺丝9与上述侧板2的上部连接。

上述压盖7的侧面对应于上述侧板2上的第一螺孔5对应设置有第二螺孔8,通过螺丝9以及第一螺孔5、第二螺孔8便可以将上述压盖7固定在电池模组固定件上部开口。

进一步地,上述底板1、两块侧板2、上挂耳3、下挂耳4、提手6以及压盖7均为钣金件,上述提手6为SL503。

上述电池模组固定件以及电池模组上盖采用可拆卸模块化设计,方便打开电池模组上盖进行维护,可快速更换软包电芯电池包,并可灵活支持软包电芯串联及并联组成方式;电池模组固定件以及电池模组上盖结构尺寸根据实际需求而定,通用性高,且各部件均使用钣金件,无需开模,结构稳定,经济效益,降低成本,减轻重量。

进一步地,上述提手6包括拉手以及固定柱,上述固定柱固定于上述压盖7中部,上述拉手与上述固定柱铰接,可自由转动。上述压盖7上还设置有增加强度的横轴。

进一步地,上述压盖上镶嵌有M4铜螺母,用于固定聚碳酸酯PC(或者其他绝缘塑胶件)以及PCB,上述提手6的固定柱通过M5的平头螺丝固定在上述压盖中部。使用平头螺丝,使得组装完成后,上述压盖7表面平滑,无凹凸现象,使得整体外观更加美观协调。

参照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软包电芯的固定装置组合结构示意图。

电池模组上盖的压盖7通过4颗M5*12十字组合螺丝9锁定在电池模组固定件上进行固定。电池模组上盖与电池模组固定件组合成一个整体之后,作为一个单独个体使用,通过电池模组上盖上的提手6可将整体提起,方便从应用系统中独立分拆取出。

进一步地,上述软包电芯的固定装置还包括采集参数的采集组件。

上述采集组件一端可拆卸连接于上述电池模组固定件侧面开口的底板1上,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上述侧面开口对应的压盖7上,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采集组件通过M3*8十字组合螺丝连接上述电池模组固定件以及电池模组上盖,上述电池模组固定件以及电池模组上盖上对应设置有铜螺母。

进一步地,参照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软包电芯使用状态示意图。

上述采集组件包括PCB板10、温度采集插头13以及电压采集插头14。

上述PCB板10通过螺丝固定于上述电池模组固定件的底板1以及上述电池模组上盖的压盖7上,上述PCB板10上设置用于采集温度以及电压的温度采集插头13以及电压采集插头14,进一步地,在上述PCB板10上,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定义添加设置其它用户所需的参数采集插头,例如电流采集插头等。

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侧板2、上挂耳3以及下挂耳4之间的间距可以依据实际电池箱结构高度需求进行选定,底板1的前后面间距和底面结构尺寸也可依据实际单个软包电芯需求而定。单个软包电芯组装电池模组时,先把单个软包电芯倒立放置,将电池模组固定件从下往上套入,把软包电芯固定住,盖上电池模组上盖并通过4颗M5*12十字组合螺丝9固定在电池模组固定件上,再通过螺丝(M3*8十字组合螺丝)把PCB板10锁在聚碳酸酯(或者其他绝缘塑胶件)上,最后锁PCB板10上的各个采集插头的螺丝孔位。单个电池模组组装完成后,可以竖立放置,焊接电极连接片11,焊接完后,把PCB板10固定在电池模组上盖以及电池模组固定件上,PCB板10上的温度采集插头13以及电压采集插头14,可以单独采集电池模组中软包电芯的电压和温度;最后,通过长螺钉12穿过上述上挂耳3以及下挂耳4将上述软包电芯的固定装置固定于应用系统平台上(例如电池箱体中)。

综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软包电芯的固定装置,采用可拆卸模块化设计的结构,结构简单,方便拆卸,后续维护方便快捷,可快速更换软包电芯电池包,并可以灵活支持软包电芯串联及并联组成方式,通用性高;电池模组上盖上设置提手6,便于将整体装置从应用系统中取出进行维护;将软包电芯放置于固定装置中,并安装设置温度采集插头13以及电压采集插头14,可独立采集温度以及电压参数,使其作为一个独立的电池模组个体;通过上挂耳3及下挂耳4将固定装置固定于平台或系统中,安装拆卸方便;软包电芯的固定装置各个结构件均采用钣金件,不仅经济效益高,组装方便,而且整体结构简单,减轻装置重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