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电池电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7117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次电池电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涉及二次电池领域,具体讲,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电芯。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追求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同时,电池对倍率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放电平台有更高的要求,除了电池材料本身的影响,在电池结构设计上,也可以通过多极耳结构降低电池的阻抗,提高电池的各项性能。如图1所示,已有技术中多极耳卷绕结构的极耳转接采用的是二次弯折极耳,占用了较多的顶部空间,降低了电池的能量密度。

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二次电池电芯。

为了完成本申请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申请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电芯,包括第一转接片、第二转接片和电芯,所述电芯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第一极耳以及第二极耳,与所述第一极片平行的方向为L,在所述电芯的厚度方向(即T-T方向)上的两个端点分别为T1和T3,至少两个第一极片均设置有所述第一极耳,距离T1或T3最远的一个所述第一极耳的位点为T2,所有所述第一极耳层叠设置形成第一多极耳结构,并与所述第一转接片相连接,所述第一多极耳结构和所述第一转接片形成第一转接构件;在所述L方向上,最多具有一层所述第一转接构件。

优选的,所有所述第一极耳位于所述电芯厚度方向上的所述T1至所述T2之间,在所述L方向上最多具有一层所述第一转接构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多极耳结构由背离所述电芯中心弯折的所有所述第一极耳形成,所述第一转接片与朝向所述电芯中心弯折的所述第一多极耳结构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多极耳结构由朝向所述电芯中心弯折的所有所述第一极耳形成,所述第一转接片与背离所述电芯中心弯折的所述第一多极耳结构相连接。

优选的,所有所述第一极耳位于所述电芯厚度方向上的所述T1至所述T2之间,所述第一多极耳结构的弯折点与所有所述第一极耳均位于所述电芯厚度方向上的所述T1至所述T2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极耳转接片和第二极耳转接片相对位置平齐。

优选的,所有所述第一极耳位于所述电芯厚度方向上的所述T1至所述T2之间,所述第一转接片与所述第一多极耳结构的连接位点为第一连接位点,所述第一连接位点与所有所述第一极耳在所述L方向上部分重叠或不重叠。

优选的,所述第一极耳转接片和第二极耳转接片相对位置平齐。

优选的,所述第二极耳的设置与所述第一极耳相同,所述第二转接片的设置与所述第一转接片相同,且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耳不重叠。

优选的,所述电芯为卷绕式电芯、叠片式电芯或卷绕叠片混合式电芯。

优选的,所述第一极片为正极极片,所述第二极片为负极极片;或,所述第一极片为负极极片,所述第二极片为正极极片。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有效减少现有极耳弯折对电池顶部空间的浪费,从弯折效果上也更加稳定,进而提高电池能量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已有技术中的二次电池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某一实施例中的二次电池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某一实施例中的二次电池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某一实施例中的二次电池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某一实施例中的二次电池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某一实施例中的二次电池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卷绕式电芯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叠片式电芯示意图;

其中:

1-第一转接片;

11-第一连接位点;

2-电芯;

21-第一极片;

22-第一极耳;

23-第一多极耳结构;

L-L为与第一极片平行的方向;

T-T为电芯厚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申请。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而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现有卷绕结构的二次电池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芯的厚度方向(即T-T方向)上的两个端点分别为T1和T3,每一圈集流体引伸出来的一个极耳,距离T1最远的一个第一极耳的位点为T2,第一极耳22和第二极耳均在电池厚度方向上的T1至T2之间引出。在该图中,第一转接构件在电池的一侧发生了两次弯折,从而占用了较大的L方向空间。具体的转接焊方法为:在电芯厚度方向上的T1至T2之间的第一极片21均设置第一极耳22,所有第一极耳22朝向电芯中心弯折延伸,整齐的叠在一起;可先将多个第一极耳22预焊接在一起,然后将尾部不整齐的地方切除,形成第一多极耳结构23,然后转接焊第一转接片1,第一多极耳结构23、第一转接片1形成第一转接构件;焊接后再将第一转接构件在电芯厚度方向的另一侧进行弯折,并沿电芯中心的位置引出第一转接片1,从而与电池铝塑膜冲双坑设计相匹配。在该实施方式中,在电芯2的L方向上具有两层第一转接构件。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二次电池,包括第一转接片1、第二转接片和电芯2,该电芯2包括第一极片21、第二极片、第一极耳22以及第二极耳,电芯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个端点分别为T1和T3;在本申请中,电芯2为多极耳电芯2,即至少两个第一极片21均设置有第一极耳22,所有第一极耳22层叠设置形成第一多极耳结构23,并与第一转接片1连接,优选的,第一极片21均设置第一极耳22(在本实施例中无T2点),其示意图如图2所示,从而更加有效的降低电池阻抗。第一多极耳结构23和第一转接片1形成第一转接构件,在电芯2在L方向上最多具有一层第一转接构件,从而有效减少了多极耳弯折所占用的电池顶部空间,进而提高了二次电池能量密度。第一连接位点与所有第一极耳在L方向上部分重叠或不重叠,并优选不重叠。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电芯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个端点分别为T1和T3,距离T1最远的一个第一极耳的位点为T2,所有第一极耳22位于电芯厚度方向上的T1至T2之间。所有第一极耳22背离电芯中心弯折形成第一多极耳结构23,第一多极耳结构23朝向电芯中心弯折,然后与第一转接片1相连接。其中,第一连接位点11可位于厚度方向上的T1至T2之间或T2至T3之间。

当位于电芯2的T1至T2之间时,如图3所示,具体的转接焊方法为:在T1至T2之间的第一极片21均设置第一极耳22,所有第一极耳22背离电芯中心弯折延伸并整齐的叠在一起,形成第一多极耳结构23,然后转接焊第一转接片1;焊接后再将第一转接构件在T2位点朝向电芯中心弯折,并沿电芯中心的位置引出第一转接片1,从而与电池铝塑膜冲双坑设计相匹配。在该实施方式中,在电芯2的L方向上仅有一层第一转接构件,且相对于第一极片21,电芯厚度方向上T2至T3之间没有第一转接构件,从而大大节约了电池顶部的空间。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第一多极耳结构23与第一转接片1的连接位点可沿电芯的厚度方向继续延伸,位于电芯厚度方向上的T2至T3之间,即第一连接位点11位于电芯厚度方向上的T2至T3之间,而在电芯厚度方向上的T1至T2之间的第一极片21均设置第一极耳22,从而可进一步减小第一转接构件与电芯2之间的间隙宽度。该实施方式中,在电芯的L方向上,仅具有一层第一转接构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电芯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个端点分别为T1和T3,距离T1最远的一个第一极耳的位点为T2,在电芯厚度方向上的T1至T2之间的第一极片21均设置第一极耳22,所有第一极耳22朝向电芯中心弯折,形成第一多极耳结构23,第一多极耳结构23背离所述电芯中心弯折,然后与第一转接片1相连接,第一多极耳结构23的弯折点与所有第一极耳22均位于电芯厚度方向上的T1至T2之间。该实施方式中,第一转接片1沿与第一极耳22相同的一侧引出,适用于电池外包装膜为单坑设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电芯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个端点分别为T1和T3,距离T1最远的一个第一极耳的位点为T2,在电芯厚度方向上的T1至T2之间的第一极片21均设置第一极耳22,所有第一极耳22朝向电芯中心弯折,形成第一多极耳结构23,第一转接片1直接与第一多极耳结构23相连接。在电芯的L方向上,仅具有一层的第一转接构件。具体的转接焊方法为:所有第一极耳22朝向电芯中心弯折延伸并整齐的叠在一起,形成第一多极耳结构23,然后转接焊第一转接片1,焊接后引出第一转接片1,在L方向上,仅具有一层第一转接构件。第一连接位点11位于厚度方向上的T2至T3之间。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极耳的设置与第一极耳22相同,第二转接片的设置与第一转接片1相同。进一步优选的,第一极耳转接片和第二极耳转接片相对位置平齐,从而可采用同极耳胶的第一第二转接极耳进行一次性连接正负极耳,从而可保证极耳间距,有利于封装。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电芯2为可为如图7所示的卷绕式电芯,也可为如图8所示的叠片式电芯,还可为叠片卷绕混合式电芯。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极片21为正极极片,第二极片为负极极片;或,第一极片21为负极极片,第二极片为正极极片。

本申请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并不是用来限定权利要求,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都可以做出若干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