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网柜用的出线操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36215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网柜用的出线操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网柜用的出线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任务是提供高质量和高可靠性的电能控制。电力控制必须依靠着开关系统以及操作机构,操作机构的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影响电力控制的可靠性与可行性。就目前情况而言,在出线环网柜里使用的操作机构多半为“盘簧式的操作机构”。由于“盘簧式的操作机构”合分闸时的刚合、刚分速度难以保证,从而产生高压放电的现象,危及到用电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动离合的环网柜中的出线操作装置。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网柜用的出线操作装置,出线操作装置包括壳体、离合机构、合闸机构、分闸机构与传动机构,壳体包括上板、中板与下板,上板与中板固定连接,中板与下板固定连接,离合机构包括旋转轴、拨板、储能拉杆组件、储能摆臂组件、轨迹板,旋转轴包括第一圆柱部与第二圆柱部,第一圆柱部与第二圆柱部为同轴设置,平行于第一圆柱部的轴线且自第二圆柱部指向第一圆柱部的方向为第一方向,第一圆柱部为自第二圆柱部的端面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第二圆柱部包括隔离主轴腔,隔离主轴腔为圆柱腔,隔离主轴腔与第二圆柱部为同轴设置,第二圆柱部的外壁设置有轴销孔,轴销孔的数量为两个,轴销孔沿着第二圆柱部的径向而相对设置,第二圆柱部包括配合槽,配合槽位于第二圆柱部的外壁内,配合槽沿着第一方向自第二圆柱部的底面延伸至第二圆柱部的端面;拨板包括旋转轴孔、配合柱,旋转轴孔为圆孔,旋转轴孔贯穿拨板,旋转轴孔与第二圆柱部为同轴设置,配合柱位于旋转轴孔内,配合柱自旋转轴孔的内壁沿着旋转轴孔的径向延伸,配合柱的延伸长度小于旋转轴孔的半径,拨板的端部形成有接触部,接触部为弧形内凹,第二圆柱部位于旋转轴孔内,配合柱固定于配合槽内,在第一方向上,第一圆柱部的位置高于拨板的位置;储能拉杆组件包括摆臂轴、滚动轴、第一滚动件、第二滚动件与拉杆件,滚动轴穿过拉杆件,第一滚动件与第二滚动件分别位于滚动轴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摆臂轴固定于拉杆件的安装孔内,安装孔为圆孔;摆臂组件包括摆臂件、摆臂套,摆臂件包括摆臂轴孔与摆臂套孔,摆臂轴孔为圆孔,摆臂轴装配于摆臂轴孔内,摆臂套固定于摆臂套孔内,在第一方向上,摆臂件的位置高于拉杆件的位置;轨迹板固定装配于上板上,第一滚动件位于轨迹板内;合闸机构包括主轴、限位偏心轮、储能弹簧组件、隔离主轴,主轴可转动地装配于下板上,主轴穿过上板与中板;隔离主轴可转动地装配于下板上,隔离主轴穿过上板与中板;限位偏心轮包括隔离主轴孔,隔离主轴穿过隔离主轴孔,限位偏心轮与隔离主轴相对固定连接;储能弹簧组件包括储能弹簧、第一导向件、第二导向件,第一导向件与第二导向件相互固定设置,弹簧的第一端固定于第一导向件内,弹簧的第二端固定于第二导向件内,第一导向件与偏心轮相互固定连接;分闸机构包括主扭簧、副扭簧、主扭簧齿轮、副扭簧齿轮、主扭簧轴、副扭簧轴、凸轮、分闸轮、分闸释放轴、分闸轮轴、分闸轮夹板、分闸杆,主扭簧轴与中板相互固定设置,副扭簧轴与中板相互固定设置,主扭簧与上板相互固定设置,副扭簧轴与上板相互固定设置,主扭簧齿与主扭簧轴相互固定连接, 主扭簧轴穿过主扭簧,主扭簧的第一端与主扭簧齿固定连接,副扭簧齿与副扭簧轴相互固定连接, 副扭簧轴穿过副扭簧,副扭簧的第一端与副扭簧齿固定连接;凸轮与主扭簧轴相互固定连接,分闸轮与分闸夹板活动连接,分闸夹板与分闸轮轴相互固定连接,分闸释放轴可活动连接于中板,分闸释放轴穿过上板; 主扭簧轴与摆臂套相互固定连接;传动机构包括主轴摇臂、主轴拉杆、输出轴摇臂、输出轴、输出轴齿轮、输入齿轮,主轴摇臂与隔离主轴相互固定连接,主轴拉杆与输出轴摇臂可活动连接,主轴拉杆的第一端与输出轴摇臂固定连接,输出轴摇臂与输出轴齿轮均固定装配于输出轴外壁,输入齿轮固定装配于主轴外壁。

由以上方案可见,合闸时,旋转轴旋转带动主扭簧与副扭簧旋转储能,分闸释放轴抵接分闸夹板以停止主扭簧与副扭簧的旋转,拉杆件解除与拨板的抵接状态,旋转轴带动隔离主轴旋转,从而压缩储能弹簧后释放储能弹簧以完成合闸;分闸时,旋转分闸释放轴,解除分闸夹板与限制部的抵接状态,释放主扭簧与副扭簧,从而带动偏心轮旋转压缩储能弹簧,随后释放储能弹簧,带动主轴旋转以完成分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轴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拨板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能拉杆组件的结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能摆臂组件的结构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合闸机构的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闸机构的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传动机构的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出线操作装置58包括壳体5、离合机构1、合闸机构2、分闸机构3与传动机构4,壳体5包括上板6、中板7与下板8,上板与中板固定连接,中板与下板固定连接。

参见图1至图5,离合机构1包括旋转轴9、拨板10、储能拉杆组件11、储能摆臂组件12、轨迹板13,旋转轴9包括第一圆柱部14与第二圆柱部15,第一圆柱部14与第二圆柱部15为同轴设置,平行于第一圆柱部14的轴线且自第二圆柱部15指向第一圆柱部14的方向为第一方向,第一圆柱部14为自第二圆柱部15的端面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第二圆柱部15包括隔离主轴腔16,隔离主轴腔16为圆柱腔,隔离主轴腔16与第二圆柱部15为同轴设置,第二圆柱部15的外壁设置有轴销孔17,轴销孔17的数量为两个,轴销孔17沿着第二圆柱部15的径向而相对设置,第二圆柱部15包括配合槽18,配合槽18位于第二圆柱部15的外壁内,配合槽18沿着第一方向自第二圆柱部15的底面延伸至第二圆柱部15的端面。

拨板10包括旋转轴孔19、配合柱20,旋转轴孔19为圆孔,旋转轴孔19贯穿拨板10,旋转轴孔19与第二圆柱部15为同轴设置,配合柱20位于旋转轴孔19内,配合柱20自旋转轴孔19的内壁沿着旋转轴孔19的径向延伸,配合柱20的延伸长度小于旋转轴孔19的半径,拨板10的端部形成有接触部31,接触部为弧形内凹,第二圆柱部15位于旋转轴孔19内,配合柱20固定于配合槽18内,在第一方向上,第一圆柱部14的位置高于拨板10的位置。

储能拉杆组件11包括摆臂轴21、滚动轴22、第一滚动件23、第二滚动件24与拉杆件25,滚动轴22穿过拉杆件25,第一滚动件23与第二滚动件24分别位于滚动轴22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摆臂轴21固定于拉杆件25的安装孔内,安装孔为圆孔。

储能摆臂组件12包括摆臂件26、摆臂套27,摆臂件26包括摆臂轴孔28与摆臂套孔29,摆臂轴孔28为圆孔,摆臂轴21装配于摆臂轴孔28内,摆臂套27固定于摆臂套孔29内,在第一方向上,摆臂件26的位置高于拉杆件25的位置,

轨迹板13固定装配于上板6上,第一滚动件23位于轨迹板13内;轨迹板13包括轨迹槽30,第一滚动件23位于轨迹槽30内,第二滚动件24抵接于接触部31。

参见图6,合闸机构2包括主轴32、限位偏心轮33、储能弹簧组件34、隔离主轴35,主轴32可转动地装配于下板8上,主轴32穿过上板6与中板7。隔离主轴35可转动地装配于下板8上,隔离主轴35穿过上板6与中板7。限位偏心轮33包括隔离主轴孔,隔离主轴35穿过隔离主轴孔,限位偏心轮33与隔离主轴35相对固定连接。储能弹簧组件包括储能弹簧36、第一导向件37、第二导向件38,第一导向件37与第二导向件38相互固定设置,储能弹簧的第一端固定于第一导向件37内,储能弹簧的第二端固定于第二导向件38内,第一导向件37与限位偏心轮33相互固定连接。

参见图7,分闸机构3包括主扭簧39、副扭簧40、主扭簧齿轮41、副扭簧齿轮42、主扭簧轴43、副扭簧轴44、凸轮45、分闸轮46、分闸释放轴47、分闸轮轴48、分闸轮夹板56。主扭簧轴43与中板相互固定设置,副扭簧轴44与中板相互固定设置,主扭簧轴43与上板6相互固定设置,副扭簧轴44与上板6相互固定设置,主扭簧39齿与主扭簧轴43相互固定连接,主扭簧轴43穿过主扭簧39,主扭簧39的第一端与主扭簧齿轮41固定连接,副扭簧齿轮42与副扭簧轴44相互固定连接,副扭簧轴44穿过副扭簧40,副扭簧40的第一端与副扭簧40齿固定连接。

凸轮45与主扭簧轴43相互固定连接,分闸轮46与分闸夹板活动连接,分闸夹板与分闸轮轴48相互固定连接,分闸释放轴47可活动连接于中板,分闸释放轴47穿过上板6; 主扭簧轴43与摆臂套27相互固定连接。

参见图8,传动机构4包括主轴摇臂49、主轴拉杆50、输出轴摇臂51、输出轴52、输出轴齿轮53、输入齿轮54。主轴摇臂49与隔离主轴35相互固定连接,主轴拉杆50与输出轴52摇臂51可活动连接,主轴拉杆50的第一端与输出轴52摇臂51固定连接,输出轴52摇臂51与输出轴齿轮53均固定装配于输出轴52外壁,输入齿轮54固定装配于主轴外壁。主轴32与隔离主轴35相对平行设置。主轴32与输出轴52相互平行设置。分闸机构3包括分闸杆55,分闸杆55与分闸释放轴47相互固定连接。分闸轮轴48与分闸释放轴47相互平行设置。分闸释放轴47包括限制部57,限制部位于分闸释放轴47的外壁。限制部57为矩形内凹。分闸轮夹板56抵接于限制部57。

合闸时,旋转轴9旋转带动拨板10转动,第一滚动件23抵接接触部31,拨板10带动拉杆件25沿着轨迹槽30移动,拉杆件25带动摆臂件26转动,摆臂件26带动主扭簧轴43转动,主扭簧轴43带动主扭簧齿轮41与副扭簧齿轮42旋转,从而令主扭簧39与副扭簧40旋转储能。随着旋转轴9的旋转,凸轮45抵接分闸轮46并带动分闸轮夹板56转动,随后分闸释放轴47的限制部57抵接分闸轮夹板56以停止主扭簧39与副扭簧40的旋转,主扭簧39与副扭簧40完成储能。拉杆件25继续沿着轨迹槽30运动,从而解除与拨板10的抵接状态。旋转轴9继续旋转至预定旋转角度时可带动隔离主轴35旋转,隔离主轴35带动限位偏心轮33旋转,限位偏心轮33压缩储能弹簧36以使储能弹簧36进行储能。当旋转轴9旋转至预定角度时,停止旋转轴9的旋转,储能弹簧36释放能量。此时,主轴摇臂49带动主轴拉杆50,主轴拉杆50带动输出轴摇臂51旋转,输出轴摇臂51带动输出轴52旋转,输出轴52带动输出轴齿轮53旋转,与输出轴齿轮53啮合的输入齿轮54被输出轴齿轮53带动旋转,输入齿轮54带动主轴旋转从而完成合闸。

分闸时,旋转分闸释放轴47,解除分闸轮夹板56与限制部57的抵接状态,释放主扭簧39与副扭簧40,从而带动限位偏心轮33旋转压缩储能弹簧36,随后释放储能弹簧36,带动主轴32旋转以完成分闸。出线操作装置58提升了刚合、刚分速度,具备完善可靠的连锁功能。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