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弯折低电阻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3203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电阻电缆。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缆在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弯折,容易造成电缆的过度弯折而断裂。传统的电缆电流的承载能力是由导体(特别是铜)的重量决定的。为了提高电缆的传输效率,不得不增加导体重量,即增加了重量,又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弯折低电阻电缆,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耐弯折低电阻电缆,包括护套以及嵌套在所述护套内的至少两条缆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包括至少四个导线,所述至少四个导线均为中空铜线,所述中空铜线的所述中空铜线的内壁上涂覆有一纤维层,所述纤维层是由胶黏剂和玄武岩纤维线混合而成,所述中空铜线的外壁上设有至少十个呈条状的沟槽;

所述沟槽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中空铜线的中心轴线方向,所述沟槽的深度在0.08mm~0.15mm。

本实用新型通过中空的导线能够减轻导线的重量,通道增加市售的纤维层能够提高导线的柔韧性,抗撕裂、抗拉强度提高。本实用新型通过沟槽既保证了缆芯粗细不变的情况下,因趋肤效应带来的电阻足够小也保证了缆芯的强度。纤维层灌入中空铜线,流经中空铜线后留在中空铜线的内壁构成纤维层。

所述中空铜线内设有一钢丝绳,所述纤维层设置在钢丝绳的外围,所述钢丝绳的外径不小于所述中空铜线的内径的1/3,所述钢丝绳的外径在0.1mm~0.25mm之间。

利用钢丝绳能够增加导线的耐弯折性,在不过多影响原有导线直径、导线电阻的情况下,大大增加了导线的耐弯折性,提高了使用寿命。

所述沟槽围绕所述中空铜线的中心轴线呈放射状排布。

本实用新型优化了沟槽的结构能够增加电流流经的表面积。

所述缆芯包括一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内设有所述至少四个导线,所述绝缘层是由硅橡胶制成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厚度在1mm~3mm。

本实用新型通过市售的硅橡胶不仅能够起到绝缘作用还能起到阻燃的作用。

所述绝缘层的外部设有一缓冲层,所述缓冲层是一带状云母片,所述带状云母片呈螺旋状缠绕在所述绝缘层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通过市售的云母片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带状的云母片能够节约一定的成本。

所述沟槽内镀有一锡层,所述锡层的厚度在0.08mm~0.09mm。能够减少沟槽内的生锈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一种耐弯折低电阻电缆,包括护套1以及嵌套在护套内的至少两条缆芯,缆芯包括至少四个导线3,至少四个导线均为中空铜线,所述中空铜线的所述中空铜线的内壁上涂覆有一纤维层4,所述纤维层是由胶黏剂和玄武岩纤维线混合而成,中空铜线的外壁上设有至少十个呈条状的沟槽6;沟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中空铜线的中心轴线方向,沟槽的深度在0.08mm~0.15mm。本实用新型通过中空的导线能够减轻导线的重量,通道增加市售的纤维层能够提高导线的柔韧性,抗撕裂、抗拉强度提高。本实用新型通过沟槽既保证了缆芯粗细不变的情况下,因趋肤效应带来的电阻足够小也保证了缆芯的强度。纤维层灌入中空铜线,流经中空铜线后留在中空铜线的内壁构成纤维层。中空铜线的外径在0.8mm~0.9mm之间,中空铜线的内径在0.3mm~0.35mm。

中空铜线内设有一钢丝绳5,纤维层设置在钢丝绳的外围,钢丝绳的外径不小于中空铜线的内径的1/3,钢丝绳的外径在0.1mm~0.25mm之间。利用钢丝绳能够增加导线的耐弯折性,在不过多影响原有导线直径、导线电阻的情况下,大大增加了导线的耐弯折性,提高了使用寿命。沟槽围绕中空铜线的中心轴线呈放射状排布。本实用新型优化了沟槽的结构能够增加电流流经的表面积。缆芯包括一绝缘层2,绝缘层内设有至少四个导线,绝缘层是由硅橡胶制成的绝缘层,绝缘层的厚度在1mm~3mm。本实用新型通过硅橡胶不仅能够起到绝缘作用还能起到阻燃的作用。绝缘层的外部设有一缓冲层,缓冲层是一带状云母片,带状云母片呈螺旋状缠绕在绝缘层的外部。本实用新型通过云母片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带状的云母片能够节约一定的成本。沟槽内镀有一锡层,锡层的厚度在0.08mm~0.09mm。能够减少沟槽内的生锈情况。护套的外壁上开设有一环状凹槽,环状凹槽内嵌设有一环状的射频卡,射频卡包括一塑封壳体,塑封壳体内设有射频芯片,塑封壳体是与环状凹槽相匹配的环状体。环状体上设有开口。便于射频卡可拆卸设置在护套上。护套和缆芯之间设有由云母制成的缓冲层7。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