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式变压器保护外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6442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保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式变压器保护外罩。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电网改造力度的加大和用户对环保、节能等性能方便的要求,干式变压器产品在市场上得到广泛的普及和应用。行业内根据市场的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干式变压器的相关配套产品,也越来越得到用户的任何和欢迎。目前,出于安全和美观考虑,用户订购干式变压器时,一般要给变压器配套相适应的保护外罩,在不同环境下起到防尘防雨等作用,同时还要考虑散热的性能,传统的变压器外罩一般采用整体焊接式及固定模块,其安全性、防晒性较差,且散热性能较差。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干式变压器保护外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干式变压器保护外罩,所述干式变压器保护外罩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罩体、设置于所述罩体上的挡板装置、卡扣装置、位于所述罩体上方的过滤装置、收容于所述罩体内的分散装置、位于所述分散装置右侧的干燥装置及位于所述罩体左侧的进气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上方左右两侧的第一固定块,所述罩体上设有位于其上表面的第一通孔、位于其左表面的第二通孔、位于其右表面的方孔、收容于其内部的第一限定块及设置于所述罩体内表面上的第一过滤网,所述挡板装置包括挡板、位于所述挡板右侧的握持架、位于所述挡板左侧的第一竖杆、位于所述第一竖杆左侧的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第一竖杆下方的第一定位杆及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上方的第一弹簧,所述卡扣装置包括卡扣架、位于所述卡扣架上方的第一移动杆、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杆上方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上方的握持环、位于所述第一横杆下方的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弹簧下方的第二横杆及位于所述第二横杆下方的第一支撑杆,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第一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上的第一阀门、位于所述第一管道左右两侧的第二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的第一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一管道上方的第一框体、收容于所述第一框体内的第二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网上方的第三过滤网及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网左右两侧的第三弹簧,所述分散装置包括分散框、设置于所述分散框内的若干第二固定块、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块左侧的第四过滤网及位于所述分散框上下两侧的第三固定块,所述干燥装置包括干燥框、收容于所述干燥框内的第五过滤网,所述进气装置包括第二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上的第四固定块、收容于所述第二管道内的第六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二管道左侧的第三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三管道上的风机、位于所述风机上方的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四弹簧、第二固定杆及位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方的第三固定杆。

所述第一固定块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位于所述罩体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侧面与所述罩体的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通孔设有两个,所述第一限定块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限定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罩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呈圆形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上表面与所述罩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下方,

所述挡板呈长方体,所述挡板收容于所述方孔内且与所述罩体滑动连接,所述握持架呈凹字形,所述握持架的两端与所述挡板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竖杆的上端与所述罩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罩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限定杆的右端顶靠在所述挡板的左表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竖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右端与所述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一竖杆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罩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握持环呈半圆环状,所述握持环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杆呈圆柱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移动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杆贯穿所述第二横杆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杆的下端与所述卡扣架固定连接,所述卡扣架呈凹字形,所述卡扣架的上端顶靠在所述罩体的右表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卡扣架的下端顶靠在所述挡板的右表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管道呈竖直状,所述第一管道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罩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罩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罩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框体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框体的下表面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管道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三通孔且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呈空心的半球状,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三通孔的上方,所述第三过滤网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过滤网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三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三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三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框体固定连接。

所述分散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分散框的左表面与所述罩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分散框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右侧,所述分散框罩住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分散框的右表面设有若干第四通孔,所述第二固定块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二固定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右端与所述分散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左端与所述第四过滤网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过滤网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四过滤网与所述分散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块设有两个,所述第三固定块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三固定块的一端与所述罩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块的另一端与所述分散框固定连接。

所述干燥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干燥框的下表面与所述罩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干燥框的左右表面设有第五通孔,所述第五过滤网设有两个,所述第五过滤网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五过滤网的下端与所述罩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过滤网的上端与所述干燥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过滤网之间放置有干燥粉。

所述第二管道的端部对准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罩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第六通孔,所述第四固定块设有若干个,所述第四固定块呈水平状,所述第四固定块的右端与所述罩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块的左端与所述第二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六过滤网设有两个,所述第六过滤网收容于所述第二管道内且与所述第二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管道的右端对准所述第六通孔且与所述第二管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风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罩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右端与所述第二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三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罩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干式变压器保护外罩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的保护干式变压器,防尘防雨,同时散热性能较好,防止温度过高对变压器造成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干式变压器保护外罩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干式变压器保护外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干式变压器保护外罩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罩体2、设置于所述罩体2上的挡板装置3、卡扣装置4、位于所述罩体2上方的过滤装置5、收容于所述罩体2内的分散装置6、位于所述分散装置6右侧的干燥装置7及位于所述罩体2左侧的进气装置8。

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1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底板1上设有位于其上方左右两侧的第一固定块11,所述第一固定块11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固定块11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11位于所述罩体2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固定块11的侧面与所述罩体2的侧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罩体2呈空心的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罩体2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罩体2上设有位于其上表面的第一通孔21、位于其左表面的第二通孔22、位于其右表面的方孔23、收容于其内部的第一限定块24及设置于所述罩体2内表面上的第一过滤网25。所述第一通孔21呈圆形且与所述罩体2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通孔22设有两个,所述第二通孔22呈圆形且与所述罩体2的内部相通,所述方孔23呈方形且与所述罩体2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限定块24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限定块24的下表面与所述罩体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25呈圆形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过滤网25的上表面与所述罩体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25位于所述第一通孔21的下方。

如图1所示,所述挡板装置3包括挡板31、位于所述挡板31右侧的握持架32、位于所述挡板31左侧的第一竖杆33、位于所述第一竖杆33左侧的第一支架34、位于所述第一竖杆33下方的第一定位杆35及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35上方的第一弹簧36。所述挡板31呈长方体,所述挡板31收容于所述方孔23内且与所述罩体2滑动连接,使得所述挡板31可以堵住所述方孔23,所述第一限定块24可以顶靠在所述挡板31的左表面上。所述握持架32呈凹字形,所述握持架32的两端与所述挡板3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方便使用者握住。所述第一竖杆33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竖杆33的上端与所述罩体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34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34的一端与所述罩体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3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杆33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35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限定杆35的右端顶靠在所述挡板31的左表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竖杆33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杆3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36的右端与所述挡板3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36的左端与所述第一竖杆33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卡扣装置4包括卡扣架41、位于所述卡扣架41上方的第一移动杆42、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杆42上方的第一横杆43、位于所述第一横杆43上方的握持环44、位于所述第一横杆43下方的第二弹簧45、位于所述第二弹簧45下方的第二横杆47及位于所述第二横杆47下方的第一支撑杆46。所述第一支撑杆46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46的下端与所述罩体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46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横杆4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47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弹簧45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弹簧45呈竖直状,所述第二弹簧45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杆4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45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杆4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一横杆43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一横杆43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握持环44呈半圆环状,所述握持环44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横杆4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杆42呈圆柱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移动杆42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杆4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杆42贯穿所述第二横杆47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移动杆42可以上下移动,所述第一移动杆42的下端与所述卡扣架41固定连接。所述卡扣架41呈凹字形,所述卡扣架41的上端顶靠在所述罩体2的右表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卡扣架41的下端顶靠在所述挡板31的右表面上且与其滑动连接,使得所述卡扣架41可以上下移动。

如图1所示,所述过滤装置5包括第一管道51、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51上的第一阀门52、位于所述第一管道51左右两侧的第二支撑杆53、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53上的第一固定杆54、位于所述第一管道51上方的第一框体55、收容于所述第一框体55内的第二过滤网56、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网56上方的第三过滤网57及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网56左右两侧的第三弹簧58。所述第一管道51呈竖直状,所述第一管道51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21且与所述罩体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51的内部与所述罩体2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支撑杆53设有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53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53的下端与所述罩体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53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框体5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54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杆54呈倾斜状,所述第一固定杆54的下端与所述罩体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54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框体5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框体55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框体55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第一框体55的下表面设有第三通孔551,所述第三通孔551呈圆形且与所述第一框体55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管道51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三通孔551且与所述第一框体5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51的内部与所述第一框体55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过滤网56呈空心的半球状,所述第二过滤网56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框体55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56位于所述第三通孔551的上方。所述第三过滤网57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过滤网57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框体5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58设有两个,所述第三弹簧58呈竖直状,所述第三弹簧58的上端与所述第三过滤网57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58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框体55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分散装置6包括分散框61、设置于所述分散框61内的若干第二固定块62、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块62左侧的第四过滤网63及位于所述分散框61上下两侧的第三固定块64。所述分散框6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分散框61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分散框61的左表面与所述罩体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分散框61位于所述第二通孔22的右侧,所述分散框61罩住所述第二通孔22,进而使得空气从所述第二通孔22进入到所述分散框61内,所述分散框61的右表面设有若干第四通孔611,所述第四通孔611与所述分散框6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固定块62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二固定块62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固定块62的右端与所述分散框6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62的左端与所述第四过滤网63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过滤网63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四过滤网63与所述分散框6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使得其左侧的空气需要经过第四过滤网63的过滤后进入到其右侧,然后经过第四通孔611排入到罩体2内。所述第三固定块64设有两个,所述第三固定块64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三固定块64的一端与所述罩体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块64的另一端与所述分散框61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干燥装置7包括干燥框71、收容于所述干燥框71内的第五过滤网72。所述干燥框7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干燥框71的横截面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干燥框71的下表面与所述罩体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干燥框71的左右表面设有第五通孔711,所述第五通孔711与所述干燥框7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五过滤网7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干燥框71内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五过滤网72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五过滤网72的下端与所述罩体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过滤网72的上端与所述干燥框7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过滤网72之间放置有干燥粉。

如图1所示,所述进气装置8包括第二管道81、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81上的第四固定块82、收容于所述第二管道81内的第六过滤网83、位于所述第二管道81左侧的第三管道84、设置于所述第三管道84上的风机85、位于所述风机85上方的第二支架86、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86上的第四弹簧87、第二固定杆88及位于所述第二支架86上方的第三固定杆89。所述第二管道81的端部对准所述第二通孔22且与所述罩体2的左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管道81的内部与所述分散框6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管道81上设有第六通孔811,所述第六通孔811与所述第二管道8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四固定块82设有若干个,所述第四固定块82呈水平状,所述第四固定块82的右端与所述罩体2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块82的左端与所述第二管道81固定连接。所述第六过滤网83设有两个,所述第六过滤网83收容于所述第二管道81内且与所述第二管道8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管道84的右端对准所述第六通孔811且与所述第二管道8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管道84的内部与所述第二管道81的内部相通。所述风机85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二支架86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86的一端与所述风机8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86的上端与所述罩体2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87的右端与所述第二管道81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87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支架8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88呈竖直状,所述第二固定杆88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支架8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88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管道8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89呈倾斜状,所述第三固定杆89的上端与所述罩体2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89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支架86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本发明干式变压器保护外罩使用时,首先握住握持环44向上移动,使得所述第一横杆43及第一移动杆42向上移动,进而使得所述卡扣架41向上移动,直至卡扣架41移动到所述挡板31的上方,然后握住握持架32,然后向右上方移动,使得所述挡板31离开所述方孔23,从而不再堵住所述方孔23,然后将干式变压器从所述方孔23放入到罩体2内,且放置在所述干燥框71上,然后将挡板31重新收容于所述方孔23内,以便堵住方孔23,防止外界的灰尘进入到所述罩体2内,进而影响变压器,然后向下移动握持环44,使得所述第一横杆43向下移动,进而使得所述第一移动杆42及卡扣架41向下移动,直至卡扣架41的下端顶靠在挡板31的右表面上,由于挡板31同时顶靠在所述第一定位杆35及第一限定块24的右表面上,从而可以对挡板31进行固定。当需要运输时,将其放置在车上即可,运输方便。同时由于干燥框71内且位于所述第五过滤网72之间放置有干燥粉,因此,罩体2内的湿气可以经过所述第五通孔711进入到所述干燥框71内,然后经过第五过滤网72与干燥粉接触,然后湿气被所述干燥粉吸收,进而可以保持罩体2内的干燥。当罩体2内的温度较高时,启动风机85,使得外界温度较低的空气进入到所述第三管道84内,然后进入到所述第二管道81内,经过所述第六过滤网83的过滤后且经过第二通孔22进入到所述分散框61内,由于第四过滤网63的设置,使得空气在所述分散框61内分分散,且充满所述分散框61,然后分别经过所述第四通孔611进入到所述罩体2内,由于第四通孔611设有若干个且分散布置,进而可以使得空气分散的进入到所述罩体2内,散热效果显著。然后空气经过第一过滤网25的过滤且穿过所述第一通看21进入到所述第一管道51内,打开第一阀门52,使得空气进入到所述第一框体55内,然后经过所述第二过滤网56及第三过滤网57的过滤后排出,使得排出的空气环保无污染。至此,本发明干式变压器保护外罩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