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自动复位开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99927阅读:27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自动复位开关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照明领域,特别是一种旋转自动复位开关结构。



背景技术:

常见的移动照明设备(手电筒、自行车灯、头灯或移动照明装置等),的开关形式有按钮式、拨动式、轻触式、旋转铜体式。旋转筒体式的功能单一大多没有亮度的调节功能;也有一些通过电位器、多档开关调节连读,不易单手操控,切无自动复位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旋转自动复位开关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旋转自动复位开关结构,包括主体和第一压环,所述主体内部呈中空结构;且外部呈圆柱机构,所述主体上端面设有配装孔,所述第一压环安装与主体内部开口处,所述第一压环上依次设有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按键柱、固定块和连接件,所述第二电路板、固定块和连接件通过螺丝固定,所述固定块上设有用于配装按键柱的凹槽,所述连接件上设有定位销,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有弹性导电顶针,所述定位销穿过主体上的配装孔,所述主体上端面设有一对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上插装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套装复位杆,所述复位杆之间安装拉簧,所述主体上配装旋转件,所述定位销外壁固定凸轮,所述定位销顶面啮合螺丝,所述旋转件内;且位于连接螺丝顶面依次设有按键复位弹簧和按键,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有多个导电铜皮,所述弹性导电顶针与导电铜皮接触配合,所述弹性导电顶针与导电铜皮接触配合,所述弹性导电顶针包括有第一弹性导电顶针、第二弹性导电顶针及第三弹性导电顶针,所述导电铜皮包括第一导电铜皮、第二导电铜皮;第三导电铜皮及第四导电铜皮,所述第一弹性导电顶针与第一导电铜皮接触,第二弹性导电顶针与第二导电铜皮接触,第三弹性导电顶针与第三导电铜皮接触。

优选的,所述旋转件与主体配合处配装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按键上配装按钮帽,所述按钮帽配装在旋转件上;且边缘处设有一圈限位环。

优选的,所述按钮帽与旋转件配合处嵌装第二压环。

优选的,所述旋转件和按钮帽外壁均设有防滑楞。

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旋转自动复位开关结构,利用一凸轮与凸轮外的两个复位杆及复位杆上的拉簧实现旋转后自动复位,可实现功能多样性、单手(正手或反手)操控便利性及自复位性的结构,实现开、关、调节亮度或再增加一些功能(如SOS)的移动照明设备,很好解决了背景技术的结构弊端,提高了产品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旋转自动复位开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旋转自动复位开关结构的立体剖视示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旋转自动复位开关结构的外部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旋转自动复位开关结构的开关接电原理示意图;

图中,1-主体;2-第一压环;3-第一电路板;4-、第二电路板;5-按键柱;6-固定块;7-连接件;8-螺丝;9-定位销;10Ⅰ-第一弹性导电顶针;10Ⅱ-第二弹性导电顶针;10Ⅲ-第三弹性导电顶针;11-固定柱;12-复位杆;13-拉簧;14-旋转件;15-按键复位弹簧;16-按键;17-密封圈;18-按钮帽;19-防滑楞;20-凸轮;21-第二压环;22-连接螺丝;23Ⅰ-第一导电铜皮;23Ⅱ-第二导电铜皮;23Ⅲ-第三导电铜皮;23Ⅳ-第四导电铜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使子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対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対重要性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旋转自动复位开关结构,包括主体1和第一压环2,所述主体1内部呈中空结构;且外部呈圆柱机构,所述主体1上端面设有配装孔,所述第一压环2安装与主体1内部开口处,所述第一压环2上依次设有第一电路板3、第二电路板4、按键柱5、固定块6和连接件7,所述第二电路板4、固定块6和连接件7通过螺丝8固定,所述固定块6上设有用于配装按键柱5的凹槽,所述连接件7上设有定位销9,所述第二电路板4上设有弹性导电顶针,所述定位销9穿过主体1上的配装孔,所述主体1上端面设有一对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上插装固定柱11,所述固定柱11上套装复位杆12,所述复位杆12之间安装拉簧13,所述主体1上配装旋转件14,所述定位销9外壁固定凸轮20,所述定位销9顶面啮合螺丝8,所述旋转件14内;且位于连接螺丝顶面依次设有按键复位弹簧15和按键16,所述第一电路板3上设有导电铜皮,所述弹性导电顶针与导电铜皮接触配合,所述旋转件14顺时真和逆时针旋转运动为开启和关闭,其中,弹性导电顶针与导电铜皮接触配合,所述弹性导电顶针包括有第一弹性导电顶针10Ⅰ、第二弹性导电顶针10Ⅱ及第三弹性导电顶针10Ⅲ,所述导电铜皮包括第一导电铜皮23Ⅰ、第二导电铜皮23Ⅱ;第三导电铜皮23Ⅲ及第四导电铜皮23Ⅳ,所述第一弹性导电顶针10Ⅰ与第一导电铜皮23Ⅰ接触,第二弹性导电顶针10Ⅱ与第二导电铜皮23Ⅱ接触,第三弹性导电顶针10Ⅲ与第三导电铜皮23Ⅲ接触。所述旋转件14与主体1配合处配装密封圈17;所述按键16上配装按钮帽18,所述按钮帽18配装在旋转件14上;且边缘处设有一圈限位环;所述按钮帽18与旋转件14配合处嵌装第二压环21;所述旋转件14和按钮帽18外壁均设有防滑楞19。

具体使用时:首先整体的弹性导电顶针与第二电路板4焊接一起,第二电路板4与固定块6、连接件7用螺丝8固定在一起,旋转件14、连接件7与凸轮20之间用定位销9限位并用连接螺丝22固定在一起,按键柱5、按键16、按键复位弹簧15、按键帽18、第一压环21与旋转件14固定在一起,以上零件形成一个相对静止的一号组件;复位杆12与主体1用固定柱11连接在一起,复位杆12可相对固定柱11转动,拉簧13挂在两个复位杆12上使两个复位杆12存在向内的夹紧力,第一电路板3与主体1靠第一压环2紧固在一起,以上零件形成一个二号组件;一号组件与二号组件之间靠连接件7连接在一起,并可相对转动;固定柱11深入旋转件14内部的一个限位槽,用于限制一号组件相对二号组件之间的转动角度;转动旋转件14会带动弹性导电顶针在第一电路板3的断续的导电铜皮上滑动,形成接通与断开的信号;按压按键帽18时按键柱5会触发第二电路板4上的锅仔片开关,形成接通信号,旋转件14正手(顺时针)、反手(逆时针)旋转旋转件14时能实现开关功能,且松开后旋转件14带动与旋转件14固定在一起的零件恢复到自然状态的位置(即每次旋转操作可实现轻触开关的效果),因为有限位槽的作用,第一弹性导电顶针10Ⅰ始终在第一导电铜皮23Ⅰ滑动(即此处始终为导通的一个回路);在自然状态下:第二弹性导电顶针10Ⅱ与第二导电铜皮23Ⅱ接触、第三弹性导电顶针10Ⅲ与第三导电铜皮23Ⅲ接触,当顺时针旋转时(正手操作):第二弹性导电顶针10Ⅱ与第二导电铜皮23Ⅱ接触、第三弹性导电顶针10Ⅲ与第四导电铜皮23Ⅳ接触(此时会形成一个变动的信号),松开后所有弹性导电顶针10自动恢复到自然状态的位置。当逆时针旋转时(反手操作):第二弹性导电顶针10Ⅱ与第四导电铜皮23Ⅳ接触、第三弹性导电顶针10Ⅲ与第三导电铜皮23Ⅲ接触(此时会形成一个变动的信号),松开后所有弹性导电顶针10自动恢复到自然状态的位置,旋转开关的工作原理就是第二弹性导电顶针10Ⅱ、第三弹性导电顶针10Ⅲ在铜皮间滑动产生变动的信号(或回路)而实现开关或其他变换功能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