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率改善型吸收电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14102阅读:7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功率改善型吸收电容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元器件,尤其涉及一种功率改善型吸收电容。



背景技术:

吸收电容广泛应用于变频器、svg、混合动力车、逆变焊机、太阳能风能发电变流器等行业中的功率线路设计中,适用于绝缘栅双极晶体管模块区域尖峰电压的吸收与保护,吸收电容在电路中的作用类似于低通过滤器,可以吸收掉尖峰电压,通常在有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大功率电源中,消除由于母排的杂散电感引起的电压不稳,避免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损坏。因此吸收电容在大功率开关电源上对于保护功率元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有的吸收电容成本高,无法长时间承受高脉冲电压,极间耐电压范围小,自愈性差,因此其使用寿命短,无法满足越来越复杂的电器安全保护线路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功率改善型吸收电容,能承受高脉冲电压,损耗因数低,使用寿命长。

为达到上述目的,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功率改善型吸收电容,包括壳体、绝缘内胆、绝缘填充料和电容元件,所述绝缘内胆配装在壳体内侧,所述电容元件处在绝缘内胆内部,所述绝缘填充料处在壳体内并且填充在所述绝缘内胆和所述电容元件之间,所述电容元件包括限流电阻、卷芯、电极和两根引出导线,所述电极的端面分别连接各自的引出导线,所述电极两端通过电容芯连接,所述卷芯所述引出导线分别连接设在壳体外的两个接线引脚上,所述限流电阻与电容芯并联,所述限流电阻处在电容芯外侧,所述限流电阻两端通过导线连接电极端面,所述卷芯卷绕在电容芯外侧,所述接线引脚处通过环氧包封料密封,所述接线引脚上设有安装孔,所述接线引脚在与壳体接触的棱边两侧处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为接线引脚的两侧一部分向上竖起形成。

在上述的一种功率改善型吸收电容中,所述卷芯包括三层薄膜卷绕而成,由内到外分别是单面双留边铝特殊金属化聚丙烯薄膜、铝金属化双面蒸镀聚酯膜以及opp膜。

在上述的一种功率改善型吸收电容中,所述卷芯可采用多串波浪分切结构,采用铝金属化蒸镀聚丙烯薄膜波浪分切,端面设有喷金层。

在上述的一种功率改善型吸收电容中,所述接线引脚可以设置为长边单侧并列平行设置。

在上述的一种功率改善型吸收电容中,所述接线引脚可以设置为长边单侧并列垂直设置。

在上述的一种功率改善型吸收电容中,所述接线引脚可以设置为短边两侧平行设置。

在上述的一种功率改善型吸收电容中,所述接线引脚可以设置为短边双侧平行不等高设置。

在上述的一种功率改善型吸收电容中,所述壳体采用阻燃塑料封装壳。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分别按照电容器的容量和耐压,在电压700vdc-1000vdc时,采用多层薄膜卷绕结构,在电压为1200vdc-3000vdc时采用多串波浪分切结构,在电容器端面增加喷金层,实际接触面积远大于几何面积,增加附着力,降低esr,具有更好的dv/dt,能承受高脉冲电压,壳体采用阻燃塑料封装壳,无极性,引出的接线引脚采用镀锡铜片,并开有加强筋,增强接线引脚的稳定性,具有可靠的过流能力,整体结构为无感结构,低等效串联电感,低esr,低erl,低损耗因数,自愈性好,按照电压等级设计电弧距离,能有效吸收尖峰电压,保护线路安全,电容中空气被排出,延缓电容器氧化过程,降低容衰,增加电容器的有效工作环境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发明的接线引脚的结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发明的接线引脚的结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发明的接线引脚的结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发明的接线引脚的结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发明的接线引脚的结一种结构侧视图;

图7为发明的卷芯一种结构侧视图;

图8为发明的卷芯一种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功率改善型吸收电容,包括壳体1、绝缘内胆2、绝缘填充料3和电容元件4,所述绝缘内胆2配装在壳体1内侧,所述电容元件4处在绝缘内胆2内部,所述绝缘填充料3处在壳体1内并且填充在所述绝缘内胆2和所述电容元件4之间,所述电容元件4包括限流电阻5、卷芯6、电极7和两根引出导线8,所述电极7的端面分别连接各自的引出导线8,所述电极7两端通过电容芯10连接,所述卷芯6所述引出导线8分别连接设在壳体1外的两个接线引脚9上,所述限流电阻5与电容芯10并联,所述限流电阻5处在电容芯10外侧,所述限流电阻5两端通过导线连接电极7端面,所述卷芯6卷绕在电容芯10外侧,所述接线引脚9处通过环氧包封料11密封,所述接线引脚9上设有安装孔12,所述接线引脚9在与壳体1接触的棱边两侧处设有加强筋13,所述加强筋13为接线引脚9的两侧一部分向上竖起形成,所述接线引脚9可以设置为长边单侧并列平行设置,所述壳体采用阻燃塑料封装壳。

实施例2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功率改善型吸收电容,包括壳体1、绝缘内胆2、绝缘填充料3和电容元件4,所述绝缘内胆2配装在壳体1内侧,所述电容元件4处在绝缘内胆2内部,所述绝缘填充料3处在壳体1内并且填充在所述绝缘内胆2和所述电容元件4之间,所述电容元件4包括限流电阻5、卷芯6、电极7和两根引出导线8,所述电极7的端面分别连接各自的引出导线8,所述电极7两端通过电容芯10连接,所述卷芯6所述引出导线8分别连接设在壳体1外的两个接线引脚9上,所述限流电阻5与电容芯10并联,所述限流电阻5处在电容芯10外侧,所述限流电阻5两端通过导线连接电极7端面,所述卷芯6卷绕在电容芯10外侧,所述接线引脚9处通过环氧包封料11密封,所述接线引脚9上设有安装孔12,所述接线引脚9在与壳体1接触的棱边两侧处设有加强筋13,所述加强筋13为接线引脚9的两侧一部分向上竖起形成,所述接线引脚9可以设置为长边单侧并列垂直设置,所述壳体采用阻燃塑料封装壳。

实施例3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功率改善型吸收电容,包括壳体1、绝缘内胆2、绝缘填充料3和电容元件4,所述绝缘内胆2配装在壳体1内侧,所述电容元件4处在绝缘内胆2内部,所述绝缘填充料3处在壳体1内并且填充在所述绝缘内胆2和所述电容元件4之间,所述电容元件4包括限流电阻5、卷芯6、电极7和两根引出导线8,所述电极7的端面分别连接各自的引出导线8,所述电极7两端通过电容芯10连接,所述卷芯6所述引出导线8分别连接设在壳体1外的两个接线引脚9上,所述限流电阻5与电容芯10并联,所述限流电阻5处在电容芯10外侧,所述限流电阻5两端通过导线连接电极7端面,所述卷芯6卷绕在电容芯10外侧,所述接线引脚9处通过环氧包封料11密封,所述接线引脚9上设有安装孔12,所述接线引脚9在与壳体1接触的棱边两侧处设有加强筋13,所述加强筋13为接线引脚9的两侧一部分向上竖起形成,所述接线引脚9可以设置为短边两侧平行设置,所述壳体采用阻燃塑料封装壳。

实施例4

如图1、图5、图6所示,一种功率改善型吸收电容,包括壳体1、绝缘内胆2、绝缘填充料3和电容元件4,所述绝缘内胆2配装在壳体1内侧,所述电容元件4处在绝缘内胆2内部,所述绝缘填充料3处在壳体1内并且填充在所述绝缘内胆2和所述电容元件4之间,所述电容元件4包括限流电阻5、卷芯6、电极7和两根引出导线8,所述电极7的端面分别连接各自的引出导线8,所述电极7两端通过电容芯10连接,所述卷芯6所述引出导线8分别连接设在壳体1外的两个接线引脚9上,所述限流电阻5与电容芯10并联,所述限流电阻5处在电容芯10外侧,所述限流电阻5两端通过导线连接电极7端面,所述卷芯6卷绕在电容芯10外侧,所述接线引脚9处通过环氧包封料11密封,所述接线引脚9上设有安装孔12,所述接线引脚9在与壳体1接触的棱边两侧处设有加强筋13,所述加强筋13为接线引脚9的两侧一部分向上竖起形成,所述接线引脚9可以设置为短边双侧平行不等高设置,所述壳体采用阻燃塑料封装壳。

实施例5

如图1、图7所示,一种功率改善型吸收电容,包括壳体1、绝缘内胆2、绝缘填充料3和电容元件4,所述绝缘内胆2配装在壳体1内侧,所述电容元件4处在绝缘内胆2内部,所述绝缘填充料3处在壳体1内并且填充在所述绝缘内胆2和所述电容元件4之间,所述电容元件4包括限流电阻5、卷芯6、电极7和两根引出导线8,所述电极7的端面分别连接各自的引出导线8,所述电极7两端通过电容芯10连接,所述卷芯6所述引出导线8分别连接设在壳体1外的两个接线引脚9上,所述限流电阻5与电容芯10并联,所述限流电阻5处在电容芯10外侧,所述限流电阻5两端通过导线连接电极7端面,所述卷芯6卷绕在电容芯10外侧,所述接线引脚9处通过环氧包封料11密封,所述接线引脚9上设有安装孔12,所述接线引脚9在与壳体1接触的棱边两侧处设有加强筋13,所述加强筋13为接线引脚9的两侧一部分向上竖起形成,所述壳体采用阻燃塑料封装壳,所述卷芯包括三层薄膜卷绕而成,由内到外分别是单面双留边铝特殊金属化聚丙烯薄膜、铝金属化双面蒸镀聚酯膜以及opp膜。

实施例6

如图1、图8所示,一种功率改善型吸收电容,包括壳体1、绝缘内胆2、绝缘填充料3和电容元件4,所述绝缘内胆2配装在壳体1内侧,所述电容元件4处在绝缘内胆2内部,所述绝缘填充料3处在壳体1内并且填充在所述绝缘内胆2和所述电容元件4之间,所述电容元件4包括限流电阻5、卷芯6、电极7和两根引出导线8,所述电极7的端面分别连接各自的引出导线8,所述电极7两端通过电容芯10连接,所述卷芯6所述引出导线8分别连接设在壳体1外的两个接线引脚9上,所述限流电阻5与电容芯10并联,所述限流电阻5处在电容芯10外侧,所述限流电阻5两端通过导线连接电极7端面,所述卷芯6卷绕在电容芯10外侧,所述接线引脚9处通过环氧包封料11密封,所述接线引脚9上设有安装孔12,所述接线引脚9在与壳体1接触的棱边两侧处设有加强筋13,所述加强筋13为接线引脚9的两侧一部分向上竖起形成,所述壳体采用阻燃塑料封装壳,所述卷芯6可采用多串波浪分切结构18,采用铝金属化蒸镀聚丙烯薄膜波浪分切,端面设有喷金层17。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分别按照电容器的容量和耐压,在电压700vdc-1000vdc时,采用多层薄膜卷绕结构,在电压为1200vdc-3000vdc时采用多串波浪分切结构,在电容器端面增加喷金层,实际接触面积远大于几何面积,增加附着力,降低esr,具有更好的dv/dt,能承受高脉冲电压,壳体采用阻燃塑料封装壳,无极性,引出的接线引脚采用镀锡铜片,并开有加强筋,增强接线引脚的稳定性,具有可靠的过流能力,整体结构为无感结构,低等效串联电感,低esr,低erl,低损耗因数,自愈性好,按照电压等级设计电弧距离,能有效吸收尖峰电压,保护线路安全,电容中空气被排出,延缓电容器氧化过程,降低容衰,增加电容器的有效工作环境区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