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柱锂电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6300阅读:6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柱锂电池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化学和新能源产品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锂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可移动电子和通讯设备的迅速发展,电池的需求更为迫切,且越来越倾向于密集型、薄型、小型、轻型和高能量密度的电池的开发。在当前资源匮乏,环境日益恶化的的情况下,锂电池的研究对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锂电极在放电介质中的极化和寄生腐蚀反应等问题,严重地制约了锂电池的发展。通过锂合金阳极的微合金化,对电解质及电池结构研究的不断深入将逐渐推动锂电池体系发展,锂电池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现有锂电池的正负极电极接触表面积不够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大正负电极接触表面积的圆柱锂电池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圆柱形锂电池结构,包括锂电池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壳内部黏合有镁负极,所述镁负极内设有隔膜,所述隔膜内套有正极混合物,所述锂电池壳所包围的中间插入有一碳棒,所述锂电池壳中间底部设有底杯,所述正极混合物与碳棒和隔膜之间设有压缩环,锂电池壳上方设有塑料密封圈和固定环,所述塑料密封圈外设有固定环,塑料密封圈上设有透气孔,所述碳棒上设有碳棒帽。

进一步,所述镁负极包含镁金属或镁锂合金;

进一步,所述碳棒为圆柱形碳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塑料密封圈能够保证贮存期间电池不损失水分,同时又能为放电期间由于腐蚀反应产生的氢气提供通路,塑料密封圈上设有透气,塑料密封圈置于固定环中,当固定环受压变形时,可以使得过量的气体通过透气孔排放出来,碳棒有足够的强度、均匀性、对液体和气体的不渗透性以及对电解质的抗腐蚀性,正极混合物填充在镁负极两侧的空间,并与碳棒以及底杯有着优良的接触,由此该结构提供了大的正负电极的接触表面积,大大的提高了锂电池的充放电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塑料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为:1-底杯、2-正极混合物、3-碳棒、4-压缩环、5-碳棒帽、6-塑料密封圈、61-透气孔、7-固定环、8-镁负极、9-隔膜、10-锂电池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1—图3所示,一种圆柱形锂电池结构,锂电池壳10内部黏合有镁负极8,镁负极包含镁金属或镁锂合金,镁负极8内设有隔膜9,隔膜9内套有正极混合物2,锂电池壳10所包围的中间插入一碳棒3,碳棒3为圆柱形碳棒,锂电池壳10中间底部设有底杯1,正极混合物2与碳棒3和隔膜9之间设有压缩环4,锂电池壳10上方设有塑料密封圈6和固定环7,塑料密封圈6外设有固定环7,碳棒3上设有碳棒帽5,正极混合物2由二氧化锰、乙炔黑、铬酸钡和氢氧化镁以及电解质的混合物挤压成型,其中电解质为带有铬酸锂的高氯酸镁水溶液,碳棒3为正极的集流体,隔膜9为有吸液性的纸板。塑料密封圈6能够保证贮存期间电池不损失水分,同时又能为放电期间由于腐蚀反应产生的氢气提供通路,塑料密封圈6上设有透气孔61,塑料密封圈6置于固定环7中,当固定环7受压变形时,可以使得过量的气体通过透气孔61排放出来。这种组合形成的碳结构可以作为电池的容器,其中央插入一个碳棒3,并结合形成一个整体以缩短电流路径,碳棒3有足够的强度、均匀性、对液体和气体的不渗透性以及对电解质的抗腐蚀性。正极混合物2填充在镁负极8两侧的空间,并与碳棒3以及底杯1有着优良的接触,由此该结构提供了大的正负电极的接触表面积,从而大大的提高了锂电池的充放电性能。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