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动力电池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9913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用动力电池壳体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用动力电池壳体。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得到广泛应用,电池安全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插电式强混汽车由于同时具备发动机动力系统和电机动力系统,电池布置空间受限,多布置于汽车行李厢地板下。在汽车行驶及搬运过程中都存在磕碰、撞击风险,可能导致动力电池壳体开裂,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目前大部分解决方案是开发动力电池保护装置对动力电池总成进行保护。参见图3和图4,目前大部分解决方案是开发动力电池护板4,安装在动力电池总成5的下部,对动力电池总成5进行保护,但此方案增加一种零部件开发,装配,增加整车成本,且此种方案并不能解决电池搬运过程中的磕碰、撞击风险。又如CN 204774573U公告的“一种动力电池包体的碰撞保护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上方,所述第二安装板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下表面滑动所述第一安装板固定于副车架,所述第二安装板与车身支架相连接。其中第一安装板(即上安装板)的主要功用是在车底部建立一个平面,第二安装板(下安装板)的主要作用是当与障碍物发生碰撞后,能够实现与车体分离,从而在使障碍物与整车之间形成一个滑动的“滚木”,使整车与障碍物形成滑动,通过整个滑动和摩擦过程,使得撞击力不断改变方向并减小。

CN201975439U公告的“一种动力电池组外壳”,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上的扣手和电源接插件,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与上壳体配合的下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两端固定有前面板和后面板,上壳体截面呈倒U形,下壳体截面呈U形,上壳体两侧设有翻边,下壳体两侧设有与翻边配合的第一折弯,上壳体两端和下壳体两端均设有第二折弯,上壳体通过第二折弯与前面板和后面板固定连接,下壳体通过第二折弯与前面板和后面板固定连接,上、下壳体与前、后面板连接处外套有胶圈。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作业时工作效率高,胶圈遮盖了底壳和上壳与面板的装配螺钉,不仅造型美观,增强了产品的耐震动性能,有效地防止电池组周转过程中碰撞对电池壳体的损坏。该方案是通过设置胶圈来防止电池组周转过程中碰撞对电池壳体的损坏的。毫无疑问,这是所属技术领域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的一种汽车用动力电池壳体,其能够解决电池壳体因汽车行驶过程中存在的磕碰、撞击而导致的安全风险;并且结构简洁,容易制造,生产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用动力电池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与其连接的下壳体,其特征是:在所述下壳体底部的外表面设有橡胶层。

进一步,所述橡胶层通过硫化工艺复合在所述下壳体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是以金属材料为基础,应用现有成熟工艺在动力电池总成的下壳体底部的金属表面上涂覆粘接一层橡胶层,使动力电池总成的壳体具备金属材料的强度、刚度,同时也兼具橡胶材料的耐磨、减震、抗冲击性能,从而提高了动力电池总成的下壳体的可靠性,保障电池使用安全;同时可不再开发电池护板来保护电池,节省布置空间,减少零件装配,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另外,橡胶层在包装运输过程中也可起到保护电池作用,有效防止了搬运过程中的磕碰、震动冲击,降低了运输过程中的损坏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动力电池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装有动力电池护板的动力电池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4为装有动力电池护板的动力电池总成的爆炸图。

图中:1-上壳体,2-下壳体,3-动力电池模组,4-动力电池护板,5-动力电池总成,6-橡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见图1所示的一种汽车用动力电池壳体,包括上壳体1和与其连接的下壳体2,其实质性特点是:在所述下壳体2底部的外表面设有橡胶层6。

所述橡胶层6通过硫化工艺复合在所述下壳体2的底部。

参见图2,将动力电池模组3安装在由上壳体1和下壳体2构成的动力电池壳体内,即构成动力电池总成5。由于在动力电池总成5的下壳体2底部设有(涂覆粘接)橡胶层6,所以动力电池总成的动力电池壳体既具有金属材料的强度、刚度,又具有橡胶材料的耐磨、减震、抗冲击性能,从而提高电池壳体的可靠性,保障动力电池使用安全。

其主要生产工艺分为以下步骤:

1)冲压:电池壳体冲压成型;

2)表面处理:选择抛丸处理,采用这种处理的主要原因是质量稳定,机械化程度高,应用广泛,可以有效去除壳体表面的污染物以及提高壳体表面粗糙度;

3)涂粘合剂:胶粘剂的涂覆、粘接、固化;

4)硫化工艺:使橡胶层与金属表面充分粘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