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OBD接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50180阅读:1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OBD接口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子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OBD接口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车辆安全成为每一位车主最关心的话题,OBD系统是各汽车制造厂必须在车辆上配备的全功能的控制和诊断系统,而OBD接口则用于车辆内部信息与外界的沟通,当系统出现故障时,故障警告灯亮,同时动力总成控制模块(PCM)将故障信息存入存储器,通过连接OBD接口可将故障码等数据从系统中读出,根据故障码的提示,维修人员能迅速准确地确定故障的性质和部位。

目前,OBD接口的固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钣金、螺栓等附件直接固定在车身上,另一种则是通过直插式挂接结构固定在车身上;然而,由于OBD接口的端口是直接暴露在外面的,很容易受到外界灰尘或污垢的侵扰,从而影响了OBD接口的功能并减少了其使用寿命;同时,由于缺少必要的辅助功能,导致OBD接口在处于拔插模式时,很容易因外部插头插接方向不正确或者用力过大,而造成接口内的排针出现弯折或脱落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OBD接口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OBD接口结构,它包括:

一排针固定座,所述排针固定座包括轮廓形状呈方形的内座部和形成于内座部的外端面上且轮廓形状呈类梯形的外座部,所述内座部的左侧面的上下两端分别向左延伸后、右侧面的上下两端分别向右延伸后均形成有一导向柱部,四个所述导向柱部的结构相同且相邻的两个导向柱部之间相互对称,所述内座部的内端面的四个边角处向外延伸后分别形成有一与对应的导向柱部连为一体的限位板部,所述内座部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且位于两个导向柱部之间还设置有L形弹臂部,每个所述L形弹臂部的外表面上均形成有一阶梯台面;

一护套壳,所述护套壳的内端口的端面上开设有用于供限位板部对位嵌合的限位槽,且所述护套壳的内端部的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一用于供阶梯台面对位嵌合的第一锁位槽;

一外护盖,所述外护盖由护套壳的外端口侧将外座部封盖于护套壳的外端部内,且所述外护盖的一端与护套壳的外端轴转连接、另一端与护套壳的外端卡扣连接。

优选地,所述护套壳的内端部的上侧内壁和下侧内壁上且与导向柱部相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一第二锁位槽,每个所述导向柱部上均开设有一贯穿于对应的限位板部分布的U形槽,每个所述U形槽内均设置有一对位卡合于第二锁位槽内的第一弹性卡舌。

优选地,所述护套壳的外端部的上侧壁上和下侧壁上均设置有若干个相互间呈左右并行分布的第二弹性卡舌,且所述护套壳的外端口的左右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后均形成有一连接耳。

优选地,所述外座部的外端面开设有一对接槽,所述对接槽的槽口上端面上和槽口下端面上均开设有若干个相互间呈左右并行分布的排针收容口,所述对接槽内且位于相邻的两个排针收容口之间均设置有一整体形状呈“凸”字形的定位柱。

优选地,所述外座部的上侧外壁和下侧外壁上均开设有若干个相互间呈左右并行分布的导向槽,且所述外座部的上侧外壁上还设置有一扣环。

优选地,所述内座部的外端面上还镶嵌有若干颗环绕外座部分布的LED灯珠。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利用护套壳则作为接口的安装载体以便将其装配到车体上,利用外护盖对外露于外座部的排针形成保护以避免受到外界的灰尘或污垢的侵扰,护套壳与排针固定座之间具有稳固插套装配关系,可避免固定座在受到外力的情况下发生晃动或偏位;其结构简单紧凑、安装方便且结构牢固、功能丰富,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排针固定座和护套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排针固定座与护套壳的结构装配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排针固定座与护套壳的结构装配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OBD接口结构,它包括:

一用于供排针穿设放置的排针固定座,其包括轮廓形状呈方形的内座部10和形成于内座部10的外端面上且轮廓形状呈类梯形的外座部20(其主要用于连接外部插头),排针由内座部10侧穿入并外露于外座部20的外端面;其中,内座部10的左侧面的上下两端分别向左延伸后、右侧面的上下两端分别向右延伸后均形成有一导向柱部11(可以理解为:其是位于内座部10的边角处的),四个导向柱部11的结构相同且相邻的两个导向柱部11之间相互对称,同时,内座部10的内端面的四个边角处向外延伸后分别形成有一与对应的导向柱部11连为一体的限位板部12,在内座部10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且位于两个导向柱部11之间还设置有L形弹臂部13,在每个L形弹臂部13的外表面上均形成有一阶梯台面14;

一护套壳30,护套壳30的内端口的端面上开设有用于供限位板部12对位嵌合的限位槽31,同时在护套壳30的内端部的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一用于供阶梯台面14对位嵌合的第一锁位槽32;

一外护盖40,外护盖40由护套壳30的外端口侧将外座部20封盖于护套壳30的外端部内,且外护盖40的一端与护套壳30的外端轴转连接、另一端与护套壳40的外端卡扣连接。

基于此,利用在内座部10的四个边角处的导向柱部11可将整个排针固定座顺利地插套于护套壳30内,并利用外护盖40与护套壳30之间的结构关系对外露于外座部20的排针形成保护以避免其因受到外界的灰尘或污垢的侵扰而影响排针的性能,在需要插接外部插头时,只需打开外护盖40即可完成接口与插头的对接;同时利用护套壳30则可作为整个接口的安装载体以便将接口装配到车体上;而在排针固定座与护套壳30插套的过程中,L形弹臂部13会受到护套壳30的内壁的挤压而发生弹性形变,当限位板部12恰好嵌合于限位槽31内后,L形弹臂部13因完全处于第一锁位槽32所处空间内后而使得其受到的挤压力被解除,从而恢复原本形态,此时阶梯台面14恰好可以卡滞在第一锁位槽32内,以此实现排针固定座与护套壳30之间的牢固装配,由于各个结构部位之间存在良好的对位关系可避免两者之间出现位置偏移。

为进一步增强排针固定座与护套壳30插套连接后的结构牢固性,避免因外力的扯拽而导致排针固定座发生脱离或晃动的问题,在护套壳30的内端部的上侧内壁和下侧内壁上且与导向柱部11相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一第二锁位槽33,在每个导向柱部11上均开设有一贯穿于对应的限位板部13分布的U形槽(图中未标注),每个U形槽内均设置有一对位卡合于第二锁位槽33内的第一弹性卡舌15,以此可利用第一弹性卡舌15与第二锁位槽33之间的对位卡合关系对护套壳30和排针固定座作进一步的固定。

为增强整个接口安装的便利性,在护套壳30的外端部的上侧壁上和下侧壁上均设置有若干个相互间呈左右并行分布的第二弹性卡舌34,且护套壳30的外端口的左右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后均形成有一连接耳35;从而可利用穿设于连接耳35上的诸如螺栓、螺钉等五金连接件将接口锁定在车体上,并利用第二弹性卡舌34保证接口安装后的稳固性(如:一般会在车体上开设用于容置接口的槽位空间,当接口插入到槽位空间内后,利用第二弹性卡舌34的弹性作用可与槽位空间的侧壁相抵)。

为保证外部插头能够排针进行良好的对接,避免排针因受到外力而出现弯折等现象,在外座部20的外端面开设有一对接槽21,在对接槽31的槽口上端面上和槽口下端面上均开设有若干个相互间呈左右并行分布的排针收容口22,同时在对接槽21内且位于相邻的两个排针收容口22之间均设置有一整体形状呈“凸”字形的定位柱23;如此,只需要采用与外座部20的结构相匹配的外部接口即可实现与排针的良好对接,由于每根排针均位于单独的一个排针收容口22内,会在各个排针之间形成隔离结构,从而形成保护作用;而定位柱23的设置则可使外部插头只能以特定的方向或者特定的方式插套在外座部20上,有效地起到了防呆的效果。

为增强外部插头与外座部20对位插套后的结构稳固性,避免因外部插头与外座部20发生脱离而造成数据传输中断,在外座部20的上侧外壁和下侧外壁上均开设有若干个相互间呈左右并行分布的导向槽24,同时在外座部20的上侧外壁上还设置有一扣环25。

另外,为增强整个接口的实用功能,在内座部10的外端面上还镶嵌有若干颗环绕外座部20分布的LED灯珠36,以利用LED灯珠36的发光效果在外座部20的周围形成一个光带环或者照亮外座部20所在的区域空间,便于便于操作人员能够将外部插头快速且准确地插套于外座部20上。当然,也可采用如下结构形式,即:在护套壳30的外端部的内壁上还开设有若干个槽口朝向内座部所在方向的楔槽(图中未示出),每个楔槽内均镶嵌有一LED灯珠(其可通过埋设于护套壳30的侧壁内的连接线与供电电源进行连接),同时,在内座部10的外端面上还贴附有一环绕外座部分布的反光板(图中未示出)。由此,接口处于光线不佳的环境内时,LED灯珠所发出的光线可经由反光板的反射在外座部20的周围形成一个光带环或者照亮外座部所在的空间区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