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可调电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9738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可调电感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感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自动可调电感装置。



背景技术:

高频设备在工作时负载会发生变化,为适应各种的负载变化,高频设备需要调整设备的负载阻抗。调节阻抗的目的就是调节电压电流比使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负载阻抗调整分为电容和电感调整两种模式,但由于谐振回路的电容数量基本固定,采用电容调整模式时需要停机拆装电容;而电感调整采用的是电感线圈的抽头调节,也需要停机来调整抽头匝数来达到调节的目的。因此这两种调整方式均为有级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动可调电感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调节负载阻抗需要停机调整,且仅能实现有级调整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自动可调电感装置,包括均设置在外壳上的过渡汇流排、输出汇流排和调节装置,

所述过渡汇流排和所述输出汇流排通过水冷导流条连接,

所述水冷导流条上方和下方对称设置有两个活动铜板,

所述活动铜板设置在调节装置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丝杆和动力装置,

所述丝杆为正反牙丝杆,两个所述活动铜板分别设置在所述丝杆上部和下部,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电机和控制系统,所述丝杆与所述电机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丝杆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活动铜板两侧,两个丝杆之间通过第一同步带连接,且其中一个丝杆通过第二同步带与所述电机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信号采集板、PLC模块组和继电器,所述继电器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PLC模块组与电源连接,所述继电器包括分别控制所述电机正转和反转的第一继电器组和第二继电器组。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PLC模块组包括均与主机模块连接的扩展模块和模拟量模块,所述信号采集板与所述模拟量模块连接,所述扩展模块与所述继电器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继电器组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一复位继电器和第一工作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组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二复位继电器和第二工作继电器,

所述第一复位继电器和所述第二复位继电器均与所述PLC模块组连接,所述第一工作继电器和所述第二工作继电器均与所述电机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复位继电器和所述第二复位继电器还分别与反并联二极管并联后与地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在两个所述活动铜板之间,且通过顶推装置与所述活动铜板连接,

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外壳或所述水冷导流条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顶推装置为气缸或千斤顶。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过渡汇流排、所述输出汇流排和所述活动铜板上均设置有冷却管。

本实用新型使用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改变了水冷导流条上下方的屏蔽板相对于水冷导流条间距固定的固有模式,创新性的设计了一款活动铜板作为电感装置的屏蔽板,通过具有无级可调功能的调节装置对铜板与水冷导流条之间的间距进行灵活可调,有效实现了活动铜板位置的无级调整,使得用户可以根据使用过程中负载变化情况,通过控制调节装置工作状态对电感装置所产生电感情况进行调整,无需停机进行手动调节,且实现了电感的无级调整,可以更好的满足装置的使用需求,设置科学合理。

2、本实用新型调节装置可以有多种形式,包括具有自动顶推功能的气缸、千斤顶等多种形式,为了更好的满足设备的生产成本和结构稳定性要求,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款机械运转与电动控制相结合的调节装置,由控制电路对设备中负载运转情况进行监控,并将结果反馈给电机,由电机带动丝杆旋转,进而带动两个活动铜板的同步无级移动,这一设置结构简单,运行稳定,且易维修,生产、购买成本较低,同时实现了电感装置的全自动化调节,有效确保了设备的使用需求,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设备发生故障的频率,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设置科学合理。

3、本实用新型丝杆可以为一个、两个或多个,将丝杆设为两个即可保证设备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又可避免过多丝杆设置而导致的原料浪费、成本增加和占地空间大等问题发生,设置科学合理。

同时单一丝杆与电机连接,更容易保证不同丝杆间运动的同步性,实现活动铜板运行的稳定性,进而确保活动铜板与水冷导流条间始终保持平行关系,

活动铜板通过连接件与丝杆连接,避免了活动铜板直接与丝杆接触易造成磨损的现象发生,同时连接件可选用耐磨性能优于活动铜板的其他材质,这一设置有效增加设备维修的便捷性,确保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过渡汇流排、输出汇流排和活动铜板上均设置有冷却管。冷却管的设置增加了设备的散热性,进一步确保了设备使用性能的稳定性和设备较长的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电路与电机、丝杆等部件的相互配合实现了谐振回路用自动可调电感系统,实现了电感的自动无级调节,省去了停机后人工有级调节,使用方便。电流调节率为10%,为设备减少停机率和人员操作提供了便利。其中可控制自动调整电感装置自动运转的电路有多种形式,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电路设计简单,安装、维修简便,工作性能稳定,符合设备使用需求。

同时,反并联二极管的设置有效防止了电感装置在突然断电时产生的感应电势回流到电路中损坏电路,确保了设备使用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5、本实用新型采用自动化较强的顶推装置(气缸或千斤顶)来对活动铜板的位置进行调节,这一设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便于维修,与相应的传感装置或监测装置配合使用可实现调节装置的自动、无级调节,操作方便,设备磨损率低,反应迅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同步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控制系统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电源,2-调节装置,21-丝杆,22-动力装置,221-电机,222-控制系统,3-过渡汇流排,4-输出汇流排,5-水冷导流条,6-活动铜板,7-第一同步带,8-PLC模块组,81-主机模块,82-扩展模块,83-模拟量模块,9-继电器,91-第一继电器组,911-第一复位继电器,912-第一工作继电器,92-第二继电器组,921-第二复位继电器,922-第二工作继电器,10-冷却管,11-第二同步带,12-反并联二极管,13-信号采集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动可调电感装置,包括均设置在外壳上的过渡汇流排3、输出汇流排4和调节装置2,

过渡汇流排3和输出汇流排4通过水冷导流条5连接,

水冷导流条5上方和下方对称设置有两个活动铜板6,

活动铜板6设置在调节装置2上。

使用时,当高频设备中的负载发生变化时,系统控制调节装置2工作,带动活动铜板6向中部的水冷导流条5靠近(或远离),从而实现电感装置的电感大小,实现设备的负载阻抗,使得设备工作状态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之下。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水冷导流条5上下方的屏蔽板相对于水冷导流条5间距固定的固有模式,创新性的设计了一款活动铜板6作为电感装置的屏蔽板,通过具有无级可调功能的调节装置2对铜板与水冷导流条5之间的间距进行灵活可调,有效实现了活动铜板6位置的无级调整,使得用户可以根据使用过程中负载变化情况,通过控制调节装置2工作状态对电感装置所产生电感情况进行调整,无需停机进行手动调节,且实现了电感的无级调整,可以更好的满足装置的使用需求,设置科学合理。

进一步,调节装置2包括相互连接的丝杆21和动力装置22,

丝杆21为正反牙丝杆,两个活动铜板6分别设置在丝杆21上部和下部,

动力装置22包括相互连接的电机221和控制系统222,丝杆21与电机221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使用时,当高频设备中的负载发生变化时,系统控制电机221进行正转或反转,其中电机221正转(或反转)时,丝杆21随之进行正转(或反转),带动两个活动铜板6向中部的水冷导流条5靠近(或远离),从而实现电感装置的电感大小,实现设备的负载阻抗,使得设备工作状态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之下。

调节装置2可以有多种形式,包括具有自动顶推功能的气缸、千斤顶等多种形式,为了更好的满足设备的生产成本和结构稳定性要求,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款机械运转与电动控制相结合的调节装置2,由控制电路222对设备中负载运转情况进行监控,并将结果反馈给电机221,由电机221带动丝杆21旋转,进而带动两个活动铜板6的同步无级移动,这一设置结构简单,运行稳定,且易维修,生产、购买成本较低,同时实现了电感装置的全自动化调节,有效确保了设备的使用需求,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设备发生故障的频率,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设置科学合理。

进一步,丝杆21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活动铜板6两侧,两个丝杆21之间通过第一同步带7连接,且其中一个丝杆21通过第二同步带11与电机221连接。

丝杆21可以为一个、两个或多个,将丝杆21设为两个即可保证设备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又可避免过多丝杆21设置而导致的原料浪费、成本增加和占地空间大等问题发生,设置科学合理。

同时单一丝杆21与电机221连接,更容易保证不同丝杆21间运动的同步性,实现活动铜板6运行的稳定性,进而确保活动铜板6与水冷导流条5间始终保持平行关系,

进一步,控制系统222包括依次连接的信号采集板13、PLC模块组8和继电器9,继电器9与电机221连接,PLC模块组8与电源1连接,继电器9包括分别控制电机221正转和反转的第一继电器组91和第二继电器组92。

进一步,PLC模块组8包括均与主机模块81连接的扩展模块82和模拟量模块83,信号采集板13与模拟量模块83连接,扩展模块82与继电器9连接。

进一步,第一继电器组91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一复位继电器911和第一工作继电器912,第二继电器组92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二复位继电器921和第二工作继电器922,

第一复位继电器911和第二复位继电器921均与PLC模块组8连接,第一工作继电器912和第二工作继电器922均与电机221连接。

进一步,第一复位继电器911和第二复位继电器921还分别与反并联二极管12并联后与地连接。

工作时,信号采集板13对高频设备中的负载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并将采集到的电路信号转化为电压/电流模拟量信号(电压0~10V、电流0~10V)传送至PLC模块组8中的模拟量模块83,并经模拟量模块83传送至主机模块81,经过程序运算如果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大于设定值a倍(设定值电压/电流比为“1”),即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大于a时,主机模块81控制扩展模块82输出电机221正转信号,电机221正转带动活动铜板6向水冷导流条5方向运动,这时谐振的电感量减小,阻抗减小,电流增大。当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大于b小于a时,扩展模块82停止输出,电感调节停止。

当压与电流的比值小于b时,主机模块81控制扩展模块82输出电机221反转信号,电机221反转带动活动铜板6向远离水冷导流条5的方向运动,这时谐振的电感量增大,阻抗增大,电流减小。其中,a、b值的大小可根据不同设备的使用需求进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电路与电机、丝杆等部件的相互配合实现了谐振回路用自动可调电感系统,实现了电感的自动无级调节,省去了停机后人工有级调节,使用方便。电流调节率为10%,为设备减少停机率和人员操作提供了便利。其中可控制自动调整电感装置自动运转的电路有多种形式,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电路设计简单,安装、维修简便,工作性能稳定,符合设备使用需求。

同时,反并联二极管12的设置有效防止了电感装置在突然断电时产生的感应电势回流到电路中损坏电路,确保了设备使用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调节装置2包括连接件,连接件设置在两个活动铜板6之间,且通过顶推装置与活动铜板6连接,

连接件与外壳或水冷导流条5连接。

进一步,顶推装置为气缸或千斤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为,采用自动化较强的顶推装置(气缸或千斤顶)来对活动铜板6的位置进行调节,这一设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便于维修,与相应的传感装置或监测装置配合使用可实现调节装置2的自动、无级调节,操作方便,设备磨损率低,反应迅速。

进一步,过渡汇流排3、输出汇流排4和活动铜板6上均设置有冷却管10。

冷却管10的设置增加了设备的散热性,进一步确保了设备使用性能的稳定性和设备较长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