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ub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97608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D‑Sub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D-Sub连接器。



背景技术:

D-Sub连接器是一种常见的输入端/输出端连接器,广泛应用于通信设备。D-Sub连接器具有外壳体,外壳体用于固定插芯,使插芯具有Pin针或母头的一端暴露在外,使插芯具有连接导线的另一端设置在外壳体所围成的容纳腔内。外壳体具有连通容纳腔和外界的开口,多根连接导线在容纳腔中被汇聚成一束后从所述开口中导出,用以连接其他电气元件。

现有技术中,外壳体通常仅具有一个开口,因此,汇聚多根连接导线的线束仅能从该开口中导出;而且,线束由于汇集多根连接导线而使其不易弯折,从而使得D-Sub连接器仅能够应用于特定位置的电气元件。当电气元件的位置发生变化时,往往需要开发新的D-Sub连接器,使外壳体的开口与当前的电气元件相对,从而使线束从开口中引出后能够方便的连接电气元件。因此,开发一种能够使线束能够从多个方向引出的D-Sub连接器是现有技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D-Sub连接器中的线束仅能从一个方向引出,限制了线束与电气元件的连接。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D-Sub连接器,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围成容纳腔,所述外壳体具有连通所述容纳腔和外界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固定设置插芯,所述外壳体还具有连通所述容纳腔与外界的多个第二开口,其中,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开口具有不同的朝向。

可选的,所述第一开口、多个所述第二开口沿所述容纳腔的周向分布。

可选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设置。

可选的,所述外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底壁、顶壁和位于所述底壁、顶壁之间的侧壁,所述底壁、侧壁和顶壁围成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均设置在所述侧壁上。

可选的,所述顶壁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侧壁上。

可选的,所述D-Sub连接器还包括多个与所述第二开口对应设置的屏蔽环,所述屏蔽环与所述底壁之间围成孔,所述孔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开口相对设置。

可选的,所述底壁上设有朝向所述顶壁的多个凸起,所述屏蔽环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所述凸起上。

可选的,所述凸起上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D-Sub连接器还包括螺钉,所述屏蔽环通过所述第二螺纹孔、螺钉固定设置在所述凸起上。

可选的,相邻两个屏蔽环共用一个所述第二螺纹孔。

可选的,所述D-Sub连接器还包括多个与所述第二开口对应设置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可拆卸的固定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第二开口上,用于隔离所述容纳腔与外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技术方案的D-Sub连接器,通过在外壳体上设置连通容纳腔与外界的多个第二开口,并使至少两个第二开口具有不同的朝向。因此,使位于容纳腔内的汇聚多根导线的线束可以从不同朝向的第二开口中引出,当与线束连接的电气元件的位置发生变化时,通过调整线束所引出的第二开口,使所引出的线束的第二开口的朝向与电气元件所处的位置相对应,则能够使线束方便的连接电气元件,无需开发新的D-Sub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D-Sub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D-Sub连接器外壳体的底壁和侧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D-Sub连接器外壳体的顶壁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D-Sub连接器外壳体的底壁和屏蔽环连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一种D-Sub连接器,包括外壳体100,外壳体100围成容纳腔AA,外壳体100具有连通容纳腔AA和外界的第一开口aa、连通容纳腔AA和外界的第二开口bb。其中,第一开口aa用于固定设置插芯。插芯的一端具有多个Pin针或母头,另一端具有与多个Pin针或母头电连接的连接导线。当将插芯固定至第一开口aa上时,插芯具有多个Pin针或母头的一端朝向外界,使其能够与其他电气元件相对应的接口插接连接;插芯具有连接导线的一端设置在容纳腔AA内,多根连接导线在容纳腔AA中被汇聚成一束线束后从第二开口bb中导出,用以连接其他电气元件。

本实施例中,外壳体100具有连通容纳腔AA与外界的多个第二开口bb,其中,至少两个第二开口bb具有不同的朝向。因此,位于容纳腔AA内的汇聚多根连接导线的线束可以从不同朝向的第二开口bb中引出,当与线束连接的电气元件的位置发生变化时,通过调整线束所引出的第二开口bb,使所引出的线束的第二开口bb的朝向与电气元件所处的位置相对应,则能够使线束方便的连接电气元件。相较于现有技术,无需开发新的D-Sub连接器。本实施例中的D-Sub连接器应用更为广泛,能够降低开发成本。

虽然外壳体100具有连通容纳腔AA与外界的多个第二开口bb,但是,在具体应用中,一般只选择其中一个第二开口bb用于引出位于容纳腔AA内的线束。为了防止外界水汽等杂质通过其他第二开口bb进入容纳腔AA,腐蚀插芯和连接导线,D-Sub连接器还包括多个与第二开口bb对应设置的分隔板200,分隔板200可拆卸的固定设置在对应的第二开口bb上,用于隔离容纳腔AA与外界。

如图1所示,外壳体100具有两个第二开口bb,且第一开口aa、两个第二开口bb沿容纳腔AA的周向分布。也就是说,第一开口aa、第二开口bb均位于同一平面上,能够方便线束从第二开口bb中引出。

具体的,其中一个第二开口bb与第一开口aa相对设置,另一个第二开口bb的开口方向与第一开口aa的开口方向之间具有夹角。当利用D-Sub连接器连接的两个电气元件相对设置时,使线束从与第一开口aa相对设置的第二开口bb中引出,此时能够方便线束与电气元件的连接;当利用D-Sub连接器连接的两个电气元件呈一定角度时,使线束从与第一开口aa具有夹角的第二开口bb中引出,此时同样能够方便线束与电气元件的连接。

继续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与第一开口aa相对设置的第二开口bb不设有分隔板200,位于容纳腔AA中的线束从该第二开口bb中引出;与第一开口aa具有夹角的第二开口bb上设有分隔板200,用于隔离容纳腔AA与外界,防止水汽等杂质从外界进入容纳腔AA中。

参照图2、图3,结合图1,外壳体100包括相对设置的底壁10、顶壁30和位于底壁10、顶壁30之间的侧壁20,底壁10、侧壁20和顶壁30围成容纳腔AA,第一开口aa、第二开口bb均设置在侧壁20上。其中,侧壁20与底壁10一体成型,顶壁30可拆卸的固定在侧壁20上。具体的,顶壁30具有多个连接孔31,侧壁20具有与多个连接孔31对应设置的第一螺纹孔21,顶壁30通过连接孔31、第一螺纹孔21和螺钉固定设置在侧壁20上。

进一步的,顶壁30上还设有朝向底壁10的环状凸起32,侧壁20上还设有与上述环状凸起32相配合的环状凹槽22。当顶壁30固定至侧壁20上时,环状凸起32与环状凹槽22相配合,使连接孔31、第一螺纹孔21能够快速对准,方便安装;另外,环状凸起32与环状凹槽22相配合,还能够在侧壁20、顶壁30之间起到较好的密封效果。

参照图4,D-Sub连接器还包括屏蔽环300,屏蔽环300为多个,与第二开口bb对应设置。屏蔽环300固定设置在容纳腔AA内,且与底壁10之间围成孔cc,孔cc与屏蔽环300所对应的第二开口bb相对设置。

位于容纳腔AA内的多根导线在汇聚成线束后,并从第二开口bb引出之前,需先经过孔cc。屏蔽环300的作用在于使线束能够被固定在孔cc内,从而方便线束的引出,同时能够防止线束因外部作用力拉扯而导致连接导线与插芯接触不良。另外,屏蔽环300、底壁10由金属材料制成,线束在其外层具有包裹多根连接导线的屏蔽层,屏蔽环300的作用还在于能够压紧线束使线束的屏蔽层与屏蔽环300或底壁10接触,从而起到屏蔽作用,防止处于屏蔽层包裹内的多根导线受到电磁干扰。

图4示出了固定设置在容纳腔AA内的两个屏蔽环300,分别对应两个第二开口bb,这只是为了显示屏蔽环300的固定方式以及固定位置。在一般应用中,线束只从其中一个第二开口bb中引出,因此,在此种情形下,在容纳腔AA内只需设置一个屏蔽环300即可。不过,当线束需要同时从两个第二开口bb中引出时,则需要在容纳腔AA内设置两个屏蔽环300。

参照图4、结合图2,屏蔽环300具有两个固定端,底壁10上设有朝向顶壁30的多个凸起13,屏蔽环300的两个固定端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凸起13上,即屏蔽环300、凸起13和底壁10围成所述孔cc,用以固定线束。

具体的,凸起13上设有第二螺纹孔13a,D-Sub连接器还包括螺钉13b,屏蔽环300通过第二螺纹孔13a和螺钉13b固定设置在凸起13上。本实施例中,共设置四个第二螺纹孔13a用以固定屏蔽环300,其中两个第二螺纹孔13a固定其中一个屏蔽环300,另外两个第二螺纹孔13a固定另外一个屏蔽环300。由于容纳腔AA内空间有限,在其他实施例中,若线束只从其中一个第二开口bb中引出,则也可以使相邻两个屏蔽环300共用一个第二螺纹孔13。但是,若线束需要同时从其两个第二开口bb中引出,可选的,使两个屏蔽环300各自具有不同的第二螺纹孔13,以有效的同时对两个屏蔽环300进行固定。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