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JY‑JLRX/F复合芯导线防粘连接续金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97428阅读:698来源:国知局
一种JY‑JLRX/F复合芯导线防粘连接续金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JY-JLRX/F复合芯导线防粘连接续金具,属于电力输送系统中电力金具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架空输电线路中存在导线长度不够、导线磨损断裂等现象,因此需要对导线进行连接固定。国内输电线路现已大力推广碳纤维复合芯导线,但由于JLRX/F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质量轻、质地脆,在径向受力不均匀的情况下易对导线造成损伤甚至断裂,从而降低导线复合芯承载力,目前普通的接续金具很难满足要求。现有导线接续管由导流管连接衬套、锥套、弹性锥芯、连接套和均力套管组成整体结构,可基本满足导线间的连接固定。

当锥芯选择较大锥度时,锥套最大直径偏大,造成产品重量大,生产成本高。产品安装过程中,螺纹连接处容易发生粘连,使得螺纹连接处破坏甚至产品报废,产品无法重复安装。在接续管实际安装过程中,因弹性锥芯粗端长出锥套,压接导流管时会在弹性锥芯上产生压痕,在弹性锥芯受力过程中会导致复合芯从弹性锥芯中抽出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JY-JLRX/F复合芯导线防粘连接续金具,能够有效解决产品重量大、螺纹连接处容易发生粘连等技术难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JY-JLRX/F复合芯导线防粘连接续金具,包括导流管、连接套、均力套管、左右两个弹性锥芯和左右两个锥套,所述连接套内置于导流管内,所述均力套管内置于连接套内,所述左右两个弹性锥芯分别设置在均力套管的两端,所述左右两个锥套分别设置在连接套和弹性锥芯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力套管的中间设有通孔,所述连接套的中间设有内圆孔,所述连接套的内螺纹进口处设有便于螺纹连接的导向槽,所述锥套的最大外径比连接套的最大外径小2-10mm,所述锥套与连接套形成阶梯式的结构。

所述导向槽的深度为2-5mm。

所述锥套的外螺纹和连接套的内螺纹采用不粘连工艺加工而成。

所述弹性锥芯的粗端在压接时与锥套的外螺纹端口齐平。

所述弹性锥芯的两端相对交叉均匀设置4个伸缩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改变接续金具的结构尺寸和增加不粘连处理工艺,能够减小产品重量、可重复安装、避免弹性锥芯在压接过程中产生压痕等,具有设计科学、稳定性强、防粘连性能好、质量轻、成本低、施工安装方便高效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套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均力套管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左右两个锥套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左右两个弹性锥芯的剖视图;

其中:1、导流管;2、连接套;21、内螺纹;22、导向槽;23、内圆孔;3、均力套管;31、通孔;4、锥套;41、外螺纹;5、弹性锥芯;51、伸缩槽;6、复合芯;7、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JY-JLRX/F复合芯导线防粘连接续金具,包括导流管1、连接套2、均力套管3、左右两个弹性锥芯5和左右两个锥套4,弹性锥芯5的两端相对交叉均匀设置4个伸缩槽51。连接套2内置于导流管1内,均力套管3内置于连接套2内,左右两个弹性锥芯5分别设置在均力套管3的两端,左右两个锥套4分别设置在连接套2和弹性锥芯5之间。均力套管3的中间设有通孔31。连接套2的中间设有内圆孔23,在内螺纹21进口处设有便于螺纹连接的导向槽22。左右两个锥套4的最大外径比连接套2的最大外径小2-10mm,锥套4与连接套2形成阶梯式结构,从而减轻了产品重量,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优选地,经过重复试验,内螺纹进口处的导向槽22的深度为2-5mm,便于进行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左右两个锥套4的外螺纹41和连接套2的内螺纹21采用不粘连工艺加工而成,提高螺纹硬度,从而改善了螺纹的旋合性,可重复安装。

进一步地,左右两个弹性锥芯4的粗端在压接时与锥套4的外螺纹41端口齐平,缩短了弹性锥芯的长度,从而避免了压接时锥套在弹性锥芯上留有压痕,进而保证产品施工安装质量。

压接时,连接套2内部设置均力套管3,两端分别左右锥套4,左右锥套4中间通过左右弹性锥芯5,复合芯6穿过左右弹性锥芯5内部,通过径向应力,使左右弹性锥芯5与左右锥套4自动夹紧,锁紧复合芯,最后导流管1经过液压,将两端的导线固定连接在一起。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