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胶套自动扩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76985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束胶套自动扩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线束胶套自动扩孔装置。



背景技术:

线束生产过程中,会在线束的接头处或者在线束与卡扣连接处设置线束胶套,在安装线束胶套时,目前都还是人工操作,没有什么工具可以借助,这样就造成了生产效率低下,同时操作比较麻烦,目前有一些的线束胶套扩孔装置,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在完成工作后线束胶套和扩孔装置分离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线束胶套自动扩孔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胶套自动扩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束胶套自动扩孔装置,包括底板和安装在底板表面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侧边设有两滑槽,滑槽内嵌有滑块,滑块在滑槽内可上下移动,所述滑块有两个,且两滑块左侧边均连接支撑件,两个支撑件对称设置,两个支撑件之间通过复位弹簧连接,两个支撑件之间形成圆形通孔,圆形通孔内插接螺杆,所述螺杆的右端贯通支撑板且与摇把连接,左端插接在轴承内壁,轴承内嵌在楔形块的右端面,所述楔形块内置于圆形通孔的左端,所述支撑件的左端面连接支撑组件和顶杆。

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表面设有滑道,滑道内嵌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通过凸块与滑片连接,且滑片置于支撑底板的表面,所述滑动块与滑道的右端之间连接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螺杆与支撑板之间的连接方式是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片两端呈弧形面,且滑片可在支撑底板表面左右滑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同时在完成工作后拔出线束胶套也比较方便,实用性强,增设的滑片,可以相对支撑底板左右滑动,在分离线束胶套时,先从支撑底板上分离,分离后由于滑片较薄,且两端面均为弧形面,在分离滑片与线束胶套时就方便很多,同时滑片可以通过复位弹簧自动回位,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件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件结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顶杆、3支撑组件、4楔形块、5轴承、6支撑件、7滑槽、8支撑板、9摇把、10螺杆、11滑块、12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线束胶套自动扩孔装置,包括底板1和安装在底板表面的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的侧边设有两滑槽7,滑槽7内嵌有滑块11,滑块11在滑槽7内可上下移动,所述滑块11 有两个,且两滑块11左侧边均连接支撑件6,两个支撑件6对称设置,两个支撑件6之间通过复位弹簧12连接,两个支撑件6之间形成圆形通孔,圆形通孔内插接螺杆10,所述螺杆10与支撑板8之间的连接方式是螺纹连接,所述螺杆10的右端贯通支撑板8且与摇把9连接,左端插接在轴承5内壁,轴承5内嵌在楔形块4的右端面,所述楔形块4内置于圆形通孔的左端,所述支撑件6的左端面连接支撑组件3和顶杆2,所述支撑组件3包括支撑底板 33,所述支撑底板33的表面设有滑道34,滑道34内嵌有滑动块35,所述滑动块35通过凸块与滑片31连接,且滑片31置于支撑底板33的表面,所述滑动块35与滑道34的右端之间连接有弹簧32,所述滑片31两端呈弧形面,且滑片31可在支撑底板33表面左右滑动。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使用时,将线束胶套套接在四个支撑组件3的表面,此时手动转动摇把9,由于摇把9与螺杆10连接,且螺杆10与支撑板8 之间是螺纹连接,所以转动摇把9后,螺杆10相对支撑板8会出现“前进”和“后退”的运动,由于螺杆10的左端是连接轴承5的,所以楔形块4会伴随这个螺杆10的“前进”而前进,当楔形块4运动至两个支撑件6之间的圆孔内时,两个支撑件6会相对分离一定距离,此时安装在支撑件6的右端的四个支撑组件3会将线束胶套张开,张开的线束胶套进行与线束组装,组装完成后,手动摇动摇把9,促使楔形块4向左运动,两个支撑件6在复位弹簧 12的作用下复位,此时拔出线束胶套,完成工作,在拔出线束胶套时,由于支撑组件3表面设置的滑片31,且滑片31相对支撑底板33可以移动,同时滑片31厚度小于支撑底板33的厚度,可以减小线束胶套和支撑组件3之间的摩擦力,方便拔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同时在完成工作后拔出线束胶套也比较方便,实用性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