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继电器防水透气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7657发布日期:2018-06-12 21:43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继电器防水透气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配件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继电器防水透气壳。



背景技术:

继电器作为电路中的“自动开关”,已经是诸多电子设备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元件之一;继电器大致包括驱动组件、触点组件及外壳,驱动组件及触点组件均装设在外壳内,驱动组件用于驱动触点组件实现电路的导通或断开。

在继电器的使用过程中,外壳内的温度常常会升高,如此,外壳内的空气就会膨胀;此外,继电器在使用过程中亦会产生额外的气体,实际使用时,需要将外壳与外界连通,以排出外壳内受热膨胀的气体或者额外产生的气体;如果外壳与外界连通,外界溅射到壳体上水就会进入外壳内,进而影响继电器的正常使用,严重者还会导致继电器外壳内的电子元件因短路而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继电器防水透气壳,挡块用于阻挡外界溅射到壳体的侧壁上的水,防止外界的水经由气孔进入容置盲槽内,实现继电器的防水功能;继电器的主体经由容置盲槽、气孔、过气间隙、让位盲槽与外界的空气连通,实现继电器的透气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继电器防水透气壳,包括壳体,壳体设有容置盲槽,容置盲槽自壳体的底壁凹设而成;壳体还设有让位盲槽、气孔及挡块,让位盲槽自壳体的侧壁凹设而成,气孔位于让位盲槽内,气孔连通容置盲槽及让位盲槽,挡块突伸入让位盲槽内,挡块用于遮挡气孔,挡块与气孔之间具有过气间隙。

优选地,所述壳体还设有成型槽,成型槽自壳体的顶壁凹设而成,成型槽连通容置盲槽、气孔及过气间隙。

优选地,所述壳体还设有填充盲槽,填充盲槽自壳体的顶壁凹设而成,成型槽位于填充盲槽内。

优选地,所述成型槽自填充盲槽的底面凹设而成。

优选地,所述气孔自让位盲槽的底面凹设而成。

优选地,所述气孔位于让位盲槽的底面靠近壳体的顶壁的一侧,气孔与让位盲槽远离壳体的顶壁的侧面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挡块自容置盲槽靠近壳体的顶壁的侧面突伸入让位盲槽内。

优选地,所述挡块与容置盲槽远离壳体的顶壁的侧面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壳体呈长方体状或正方体状,让位盲槽位于壳体的侧壁靠近壳体的顶壁一侧的拐角处。

优选地,所述壳体设有位于容置盲槽内的加强块,加强块连接壳体的侧壁及壳体的顶壁,气孔贯穿加强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实际使用时,将壳体套设在继电器的主体的外侧,在继电器的使用过程中,挡块用于阻挡外界溅射到壳体的侧壁上的水,防止外界的水经由气孔进入容置盲槽内,实现继电器的防水功能;继电器的主体经由容置盲槽、气孔、过气间隙、让位盲槽与外界的空气连通,实现继电器的透气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7为图6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壳体 2—容置盲槽 3—让位盲槽

4—气孔 5—挡块 6—过气间隙

7—成型槽 8—填充盲槽 9—加强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6及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继电器防水透气壳,包括壳体1,壳体1设置有容置盲槽2,容置盲槽2自壳体1的底壁的外表面凹设而成,容置盲槽2未贯穿壳体1;壳体1还设置有让位盲槽3、气孔4及挡块5,让位盲槽3自壳体1的侧壁的外表面凹设而成,让位盲槽3未贯穿壳体1的侧壁,气孔4位于让位盲槽3内,气孔4贯穿壳体1的侧壁,气孔4连通容置盲槽2及让位盲槽3,挡块5突伸入让位盲槽3内,挡块5用于遮挡气孔4,优选地,挡块5的横截面面积等于或大于气孔4的横截面面积,确保挡块5可以完全遮挡住气孔4,挡块5与气孔4之间具有过气间隙6,即挡块5与气孔4之间彼此间隔设置。

实际使用时,将壳体1套设在继电器的主体的外侧,在继电器的使用过程中,挡块5用于阻挡外界溅射到壳体1的侧壁上的水,防止外界的水经由气孔4进入容置盲槽2内,进而实现继电器的防水功能;继电器的主体经由容置盲槽2、气孔4、过气间隙6、让位盲槽3与外界的空气连通,如此,壳体1内受热膨胀的气体或者继电器在使用过程中额外产生的气体即可经由容置盲槽2、气孔4、过气间隙6、让位盲槽3排出到壳体1之外,进而实现继电器的透气功能。当然,根据实际需要,本实用新型的防水透气壳还可以作为其它元件的外壳使用,例如,作为电表的外壳、作为熔断器的外壳或者作为连接器的外壳等。

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所述壳体1还设置有成型槽7,成型槽7自壳体1的顶壁凹设而成,成型槽7连通容置盲槽2、气孔4及过气间隙6;实际制造时,壳体1经由注塑模具一体注塑成型,形成让位盲槽3的第一抽芯、形成成型槽7的第二抽芯均突伸入注塑模具的模腔内,然后向注塑模具的模腔内注入熔融塑料,待壳体1注塑成型后,即可将第一抽芯、第二抽芯从注塑模具上抽出,简化壳体1上的气孔4、挡块5及过气间隙6的制造工艺,提升壳体1的制造效率。待壳体1注塑成型后,在将成型槽7封口即可,避免容置盲槽2经由成型槽7与外界的空气连通。

所述壳体1还设置有填充盲槽8,填充盲槽8自壳体1的顶壁的外表面凹设而成,成型槽7位于填充盲槽8内。壳体1注塑成型后,将塑料填充到填充盲槽8内,进而实现对成型槽7的封口,相较于塑料填充到成型槽7内对成型槽7进行封口,避免用于封口的塑料堵塞气孔4,提升壳体1的制造良率。例如,进行封口作业时,将塑料板(图中未示出)装入到填充盲槽8内,利用塑料板遮盖成型槽7,然后再将塑料板与壳体1之间的间隙密封即可。

所述成型槽7自填充盲槽8的底面凹设而成,在外界的塑料板装入到填充盲槽8内时,利用填充盲槽8的底面抵触塑料板,防止塑料板过度插入,同时确保塑料板快速安装到所需的预定位置,提升成型槽7的封口效率,辅助提升壳体1的制造效率。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6及图7所示,所述气孔4自让位盲槽3的底面凹设而成,相较于气孔4自让位盲槽3的侧壁凹设而成,简化用于成型让位盲槽3的第一抽芯的构造设计,辅助提升让位盲槽3的成型效率。

所述气孔4位于让位盲槽3的底面靠近壳体1的顶壁的一侧,气孔4与让位盲槽3远离壳体1的顶壁的侧面间隔设置,当外界的水溅射到让位盲槽3内之后,水即可在重力作用下自动落到让位盲槽3远离壳体1的顶壁的侧面上,如此,水就不会经由气孔4进入容置盲槽2内,进一步提升壳体1的防水效果。

所述挡块5自容置盲槽2靠近壳体1的顶壁的侧面突伸入让位盲槽3内,挡块5与容置盲槽2远离壳体1的顶壁的侧面间隔设置,实际使用时,容置盲槽2内的气体可以经由气孔4、过气间隙6、让位盲槽3逸出到壳体1之外;当外界溅射入让位盲槽3内的水经由挡块5与容置盲槽2远离壳体1的顶壁的侧面之间的间隙时,水在重力作用下自动落在容置盲槽2远离壳体1的顶壁的侧面上,相较于挡块5与容置盲槽2靠近壳体1的顶壁的侧面之间间隔设置,进一步降低水经由气孔4进入容置盲槽2内的风险。

所述壳体1呈长方体状或正方体状,让位盲槽3位于壳体1的侧壁靠近壳体1的顶壁一侧的拐角处,相较于让位盲槽3设置在壳体1的侧壁的中部位置,增加壳体1的设计美观性,降低因在壳体1的侧壁上设置气孔4而对壳体1造成的强度降低风险。

所述壳体1设置有位于容置盲槽2内的加强块9,加强块9连接壳体1的侧壁及壳体1的顶壁,气孔4贯穿加强块9。通过在壳体1内增设加强块9,增强壳体1的强度,避免壳体1因设置气孔4及让位盲槽3而导致强度降低,延长壳体1的使用寿命。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