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94415发布日期:2018-08-17 22:39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的电源连接器仅能够与两孔或三孔电源接口相配合使用,对于一些类似于和RJ45配合使用的设置有多条线材的电源接口,采用现有技术下的电源连接器很难与其配合,因此亟待开发一种新型电源连接器与之配合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可靠,方便与对接连接器的电源接口相配合的电源连接器。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源连接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的芯部,所述芯部包括端子头,以及设置于所述端子头尾部的接线部,所述端子头包括端子壳、沿所述端子壳宽度方向并排开设的多个长槽、以及分别与多个所述长槽相配合的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的前端分别间隔设置有收容于所述长槽的若干导电接触部,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的后端延伸于接线部内,用以与外部导线电连接。

其中,所述接线部包括接线座、收容于所述接线座内的接线框、贯穿设置于所述接线座和所述接线框用于压紧所述接线框内的导线的锁紧件、以及固定于所述接线座顶部下压所述锁紧件的防脱板。

其中,所述锁紧件设置为压线螺丝,所述压线螺丝与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的后端之间夹紧有防止正极片和负极片变形的不锈钢垫片。

其中,所述接线座的顶面凹设有卡槽,所述锁紧件卡接于所述卡槽。

其中,所述接线框设有供导线插入后与所述正极片及所述负极片连接的通孔,所述接线座设有与通孔前后连通的锥形孔,用以导引导线插入通孔。

其中,所述接线框的通孔与导线相贴合的一侧面向上拱起且呈弧面设置。

其中,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的后端设有被接线座与接线框前后夹紧的直立部及从直立部顶部向后延伸的水平部,所述接线座设有供水平部插入定位的定位孔。

其中,所述下壳体设置于所述接线座的下方且与所述接线座相配合,所述上壳体盖设于所述端子头的上方且与下方的所述下壳体相铰接,所述下壳体的端部设置有用于该电源连接器与外部接口相配合的锁紧机构。

其中,所述端子壳设置有用于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上下间隔设置的台阶。

其中,所述导电接触部为间隔设置于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前端呈弯折设置的接触条,所述接触条与所述长槽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的芯部,所述芯部包括端子头,以及设置于所述端子头尾部的接线部,所述端子头包括端子壳、沿所述端子壳宽度方向并排开设的多个长槽、以及分别与多个所述长槽相配合的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的前端分别间隔设置有收容于所述长槽的若干导电接触部,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的后端延伸于接线部内,用以与外部导线电连接。以此结构设计,能够通过设置于正极片和负极片前端的多个导电接触部与对接连接器电连接,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的后端在接线部内与外部导线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可靠,方便与对接连接器相配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源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2是图1中端子壳与正极片、负极片配合后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源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4是图3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电源连接器,包括上壳体4、下壳体3、以及设置于上壳体4和下壳体3之间的芯部,本实施例中芯部包括端子头1,以及设置于端子头1尾部的接线部2,端子头1包括端子壳11、沿端子壳11宽度方向并排开设的多个长槽111、以及分别与多个长槽111相配合的正极片12和负极片13,正极片12和负极片13的前端均间隔设置有一一收容于长槽111内的导电接触部14,正极片12和负极片13的后端延伸于接线部2内,用以与外部导线(图中未标示)电连接。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接线部2包括接线座21、收容于接线座21内的接线框22、贯穿设置于接线座21和接线框22用于压紧所述接线框22内的导线的锁紧件23、以及固定于接线座21顶部下压锁紧件23的防脱板24,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的锁紧件23设置为压线螺丝,压线螺丝的压线端与正极片12和负极片13的后端之间均设置有防止正极片12和负极片13变形的不锈钢垫片。

为了防止压线螺丝松脱,本实施例中,接线座21的顶面凹设有卡槽212,防脱板24压设于锁紧件23且与卡槽212相卡接,作为优选,结合图1所示,防脱板24的端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开口,两个开口分别压设于正、负极的两个压线螺丝的凸缘上,通过设置于卡槽212底部的卡勾与防脱板24卡接。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接线框22设置为两个,为了使得导线压设的更加稳定可靠,接线框22的通孔与导线相贴合的一侧面向上拱起且呈弧面设置,且接线框22的通孔与开设于接线座21的锥形孔211相对设置。本实施例中,接线框22的通孔供导线插入后与正极片12和负极片13连接,为了便于导引导线插入,本实施例设置有与通孔前后连通的锥形孔211。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示,正极片12和负极片13的后端设有被接线座21与接线框22前后夹紧的直立部15及从直立部15顶部向后延伸的水平部16,接线座21设有供水平部16插入定位的定位孔25。正极片12和负极片13的前端的导电接触部14均为间隔设置于正极片12和负极片13前端呈弯折设置的接触条,接触条与所述长槽111相配合。为了方便正极片12和负极片13之间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端子壳11设置有用于正极片12和负极片13上下间隔设置的台阶112。

本实施例中,下壳体3设置于接线座21的下方且与接线座21相配合,上壳体4盖设于端子头1的上方且与下方的下壳体3相铰接,下壳体3的端部设置有用于该电源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相配合的锁紧机构5。由于现有技术中对该部分结构有所公开,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