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的连接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22232发布日期:2018-10-09 22:16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端子的连接构造,例如电动工具的中继端子的连接构造。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电动工具的中继端子的连接构造,具有与辅助绕组串联连接的正特性热敏电阻和在与可插脱的连接销间进行电连接的插座端子,在由主绕组及辅助绕组构成的单相感应电动机的起动装置其中,所述插座端子具备:将连接销的向轴方向的侧方延伸的一对板部向内侧弯曲,以可使前端与连接销的圆柱形状一致的方式形成圆弧状,并且,使前端彼此分离而成的连接销保持部,所述连接销保持部通过与连接销的轴方向垂直方向的狭缝被分割成前端侧的第一部位和背侧的第二部位。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73329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的中继端子的连接构造中,只不过公示有在单相感应电动机上连接起动装置10的结构。因此,根据多个顾客的要求以不同的连接式样连接时,需要设计变更起动装置10。另外,对于每个顾客,存在必须库存具备不同的中继端子的连接构造的单相感应电动机100的中间制品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问题点而创立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应各种各样的连接方法的端子的连接构造。

作为本发明的端子的连接构造,为解决上述课题,在收纳于壳体的基体上设置一对接头端子,并且,使所述接头端子的并设的一对端子部以能够分别与外部端子连接的方式从所述壳体露出,其中,在所述基体上可更换以用一对所述接头端子夹持端子板的方式配置的端子单元。

根据本发明,可更换配置有一对接头端子的端子单元,因此,与顾客的需求相吻合能够选择一对接头端子。因此,能够不设计变更基体而连接外部端子,非常便利。

另外,能够共用除去了端子单元的基体,因此,不需要对每个顾客的需求库存中间制品,容易进行库存管理。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对所述接头端子的端子部也可以以与所述壳体的表面交叉的方式延伸。

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在壳体的表面以推压外部端子的方式进行连接,外部端子的连接作业容易。

作为本发明的其它的实施方式,一对所述接头端子的端子部也可以以沿着所述壳体的表面的方式延伸。

根据本实施方式,外部端子的连接方法的选择范围广泛,设计的自由度变大。

作为本发明的其它的实施方式,也可以通过在一对所述接头端子的端子部间配置一对螺母,将所述外部端子经由所述螺母拧紧在所述端子部上。

根据本实施方式,接头端子和外部端子的连接强度变大,可获得可靠性高的端子的连接构造。

另外,含有螺母的容积增大,因此,电阻变小,能够抑制接头端子中流过的电流导致的发热量,并且,散热性也优异。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也可以通过在一对所述接头端子的端子部间配置一对弹簧部件,利用所述弹簧部件的弹簧力将所述外部端子压接在所述端子部上。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接头端子的端子部和弹簧部件间仅压入外部端子就能够连接,因此,可以以一次操作进行连接,可获得连接作业简单的端子的连接构造。

作为本发明的新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在一对所述接头端子的端子部间配置绝缘壁。

根据本实施方式,绝缘距离变长,能够获得安全性高的端子的连接构造。

作为本发明不同的实施方式,所述绝缘壁也可以与截面门型的绝缘部件的顶面一体成形。

根据本实施方式,可获得底面积小的端子单元,可获得占有空间小的端子的连接构造。

作为本发明的其它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将一对所述接头端子的端子部插入设于位置限制板的一对端子孔进行位置限制。

根据本实施方式,可获得一对端子部的定位精度变高,在与外部端子的连接作业中具有没有偏差的端子的连接构造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触发开关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触发开关的正面剖面图;

图3是图1所示的触发开关的右侧面的部分截面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的触发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分解立体图的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6是表示从图1所示的触发开关除去了壳体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图1所示的触发开关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8(a)、(b)是图1所示的触发开关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9(a)、(b)是图1所示的触发开关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10(a)、(b)是图1所示的触发开关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触发开关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触发开关的正面剖面图;

图13是图11所示的触发开关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表示从图11所示的触发开关除去了壳体等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15是图11所示的触发器开关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触发开关的立体图;

图17是图16所示的触发开关的正面剖面图;

图18是图16所示的触发开关的右侧面的部分剖面图;

图19是图16所示的触发开关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20是表示从图16所示的触发开关除去了壳体等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1(a)、(b)是图16所示的触发开关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触发开关的立体图;

图23是图22所示的触发开关的正面剖面图;

图24是图22所示的触发开关的右侧面的部分剖面图;

图25(a)、(b)是图22所示的触发开关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及绝缘部件的立体图;

图26(a)、(b)是图22所示的触发开关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符号说明

10壳体

11第一盖

13切口部

16第二盖

18切口部

20基体

21定位凹部

22台阶部

30第一中继端子

30a固定触点部

30b固定触点

31可动接触片

32电子零件

33第二中继端子

33a固定触点部

34施力弹簧

35第一电源端子

36第二电源端子

40柱塞

41操作轴

42滑动件

43小螺旋弹簧

44可动接触片

45大螺旋弹簧

46波纹状筒体

50印刷基板

55触发器

60端子单元

61端子板

61a支轴部

61b端子孔

61c点击感用突起

61d突条

61e端子狭缝

62接头端子

62a第一固定触点部

62b第二固定触点部

62c端子部

63共通接头端子

63a共通固定触点部

63b贯通孔

63c端子部

64位置限制板

64a贯通孔

64b端子孔

64c端子孔

64d位置限制板

65绝缘部件

65a绝缘壁

65b端子孔

65c狭缝

67弹簧部件

67a弹簧部

70操作杆

70a转动轴部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图26的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端子的连接构造。

如图1~图10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端子的连接构造为适用于电动工具用触发开关的情况,特别是将向上方突出的电动机用接头端子单元化的情况。

即,如图4及图5所示,上述触发开关在组合第一盖11和第二盖16而形成的壳体10内,组装基体20、柱塞40、印刷基板50等内部构成零件,并且装配有触发器55、端子单元60及操作杆70。另外,在上述印刷基板50等内部构成零件上经由引线18a、18b、18c连接有插座19。

如图4所示,第一盖11在其上面的一方侧设有用于支承后述的操作杆70的半圆形的嵌合凹部12,并且,在其上面的另一方侧设有露出后述的端子单元60的切口部13。另外,上述第一盖11在其一侧的外侧面设有用于支承上述触发器55的操作轴41的半圆形肋14,并且,在侧方突设有导向片15。

如图4所示,第二盖16具有与上述第一盖11可对接的正面形状,在其上面的一方侧设有用于支承后述的操作杆70的嵌合凹部(未图示)及用于止脱的半圆形的肋17。另外,上述第二盖16在其上面另一侧设有露出后述的端子单元60的切口部18。而且,上述第二盖16在其一侧的外侧面设有用于支承上述柱塞40的操作轴41的半圆形肋(未图示)。

此外,上述第二盖16的接合面中的除安装后述的柱塞40的操作轴41、端子单元60及操作杆70的部分以外的接合面与上述第一盖11通过超声波焊接或粘接剂一体化。

如图4所示,上述基体20为正面大致コ字形状的箱形状,在其上面设置定位凹部21,并且,设置与上述定位凹部21连通的台阶部22。另外,上述基体20在其内部组装第一中继端子30,并且,在其下端部装配有第一、第二电源端子35、36。

上述第一中继端子30将位于其上端部的固定触点部30a配置于上述基体20的上面一侧缘部(图7),另一方面,在其下端部支承可动接触片31使其可转动,并且,经由电子零件32与第二中继端子33的下端部连接。另外,在上述第一中继端子30的侧面设有固定触点30b,另一方面,上述可动接触片31经由施力弹簧34向下方侧施力。而且,固定于上述可动接触片31的一端部的可动触点31a与安装于上述第一电源端子35的固定触点35a相对并可接触分离。

上述第二中继端子33安装于上述基体20的外侧面,将位于其上端部的固定触点部33a配置于上述基体20的上面一侧缘部,与上述固定触点部30a并设(图7)。

如图4所示,上述柱塞40具备向侧方突出的操作轴41,并且,在其外侧面组装入一对滑动件42、42。另外,如图7所示,上述柱塞40经由小螺旋弹簧43组装入可动接触片44。上述可动接触片44在柱塞40返回时与设于上述第一中继端子30的固定触点30b接触,由此,在电动机中流过使其逆转的电流,具有使其紧急停止的功能。

而且,如图2所示,上述柱塞40经由大螺旋弹簧45沿轴心方向可滑动地嵌合于上述基体20内。因此,通过使上述柱塞40滑动移动,安装于上述柱塞40的一对上述滑动件42、42沿着后述的印刷基板50的未图示的滑动电阻体滑动,使电阻值变化。

如图6所示,上述印刷基板50具有可覆盖上述基体20的开口部的正面形状,在其内向面上印刷未图示的滑动电阻体。而且,上述印刷基板50通过嵌入组装于收纳有上述柱塞40的基体20,与上述基体20一体化。

如图2所示,上述触发器55与上述柱塞40的操作轴41的自由端部卡合。因此,上述触发器55及上述柱塞40经由上述大螺旋弹簧45被施力以使其从上述壳体10向外方推出。

此外,插通在上述操作轴41上的波纹状筒体46,其一端部经由止脱线圈环47在上述触发器55上止脱,另一方面,其另一端部与第一、第二盖11、16的半圆形肋14卡合。

如图5所示,端子单元60由端子板61、接头端子62、共通接头端子63、位置限制板64、绝缘部件65构成。

即,上述端子板61,在其上面中央突设的支轴部61a的一侧设有端子孔61b,并且,在另一侧缘部突设有一对点击感用突起61c、61c,另一方面,在其下面突设有突条61d。另外,上述接头端子62使一对第一、第二固定触点部62a、62b平行延伸,并且,使端子部62c弯起。而且,上述接头端子62使其端子部62c从下方侧向上述端子板61的端子孔61b插入而装配。而且,上述共通接头端子63在其水平部的前端具有共通固定触点部63a,并且,在其水平部的中央设有贯通孔63b,另一方面,使端子部63c弯起。再者,上述位置限制板64在其中央设有贯通孔64a,并且,在其两侧设有端子孔64b、64c。接着,上述绝缘部件65具有可载置于上述位置限制板64的平面大致h字形状,且在其中央具有绝缘壁65a。

因此,上述端子单元60使接头端子62的端子部62c从下方侧向端子板61的端子孔61b插入,另一方面,使共通接头端子63的贯通孔63b与上述端子板61的支轴部61a嵌合。接着,在上述端子部62c、63c分别嵌合位置限制板64的端子孔64c、64b进行位置限制后,在上述位置限制板64上载置平面大致h字形状的绝缘部件65,由此,上述端子部62c、63c由上述绝缘部件65的绝缘壁65a隔开(图3),完成上述端子单元60的组装作业。

如图4及图5所示,操作杆70在其一端部经由操作杆用螺旋弹簧71以向外方施力的方式装配钢珠72,并且,在其一端侧的下面经由切换用螺旋弹簧73、74装配一对第一、第二转动接触片75、76。

而且,上述操作杆70将突设于其锷部的正下方的转动轴部70a经由密封环77通过上述第一、第二盖11、16的半圆形的嵌合凹部12可转动地支承。因此,在将上述操作杆70以上述转动轴部70a为支点转动时,如图7所示,第一、第二转动接触片75、76转动。其结果,第一、第二中继端子30、33的固定触点部30a、33a、接头端子62的第一、第二固定触点部62a、62b及共通接头端子63的共通固定触点部63a交互地切换,能够使电动机的旋转方向逆转。

作为组装方法,首先,在上述基体20装配上述第一、第二中继端子30、33,并且,装配安装了触发器55及波纹状筒体46的柱塞40、印刷基板50。进而,在设于上述基体20的上面的定位凹部21设置端子单元60。由此,端子板61的突条61d与上述定位凹部21的底面抵接,并且,一端缘部载置于基体20的台阶部22上。因此,上述第一、第二中继端子30、33的固定触点部30a、33a、上述接头端子62的第一、第二固定触点部62a、62b和上述共通接头端子63的共通固定触点部63a成为一个面。

另一方面,在操作杆70上分别组装入切换用螺旋弹簧73、74及第一、第二转动接触片75、76,同时组装入操作杆用螺旋弹簧71及钢珠72。而且,在将上述操作杆70装配到基体20上后,从上述基体20的两侧装配第一、第二盖11、16,由此,将上述柱塞40、上述端子单元60及上述操作杆70止脱。接着,通过超声波焊接或粘接剂将上述第一、第二盖11、16接合一体化,由此完成组装作业。

下面,简单地说明触发开关的操作。

当操作杆70位于图6所示的中立位置时,操作杆70的一端部与触发器55的中央突部抵接,由此,不扣动触发器55而防止误操作。

而且,从图7所示的状态,使上述操作杆70逆时针旋转,由此,第一转动接触片75与固定触点部30a及共通固定触点部63a接触,并且,第二转动接触片76与固定触点部33a及第二固定触点部62b接触。接着,在扣动触发器55之前,滑动件42、42与印刷基板50的滑动电阻体(未图示)接触且以最大电阻值接触。另一方面,可动接触片31由被大螺旋弹簧45施力的柱塞40进行位置限制,可动触点31a从固定触点35a离开,另一方面,可动接触片44通过小螺旋弹簧43的弹簧力与固定触点30b接触。

首先,作业者稍微扣动触发器55时,与操作轴41卡合的柱塞40进行滑动移动。这时,可动接触片31转动,可动触点31a与固定触点35a接触,由此在电路中开始通电。

而且,扣动触发器55,在装配于上述柱塞40的滑动件42、42与印刷基板50的滑动电阻体上接触的时刻,未图示的电动机以低速开始旋转。而且,随着上述滑动件42、42滑动,电阻变小,流过的电流增加,电动机的转速增大。

另外,在扣动触发器55,操作轴41被压入到基体20的里侧时,滑动电阻值为零附近,流过最大电流,且电动机的转速为最大。

接着,在作业者减缓对触发器55的扣动力时,由于大螺旋弹簧45的弹簧力而柱塞40及操作轴41被推回,电动机的旋转逐渐变缓。而且,在返回到原始状态时,在可动接触片31的可动触点31a从固定触点35a离开后,可动接触片44与固定触点30b接触,流过使电动机向反方向旋转的电流,电动机可靠地停止。

另外,通过使上述操作杆70以转动轴部70a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第一转动接触片75跨过点击感用突起61c,与固定触点部30a及第一固定触点部62a接触。另一方面,第二转动接触片76跨过点击感用突起61c,与固定触点部33a及共通固定触点部63a接触。因此,与上述同样,扣动触发器55时,电动机逆旋转。

如图11~图15所示,第二实施方式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大的不同点是将接头端子的突出方向设为侧方这一点。

即,如图13所示,端子单元60的端子板61在其上面一侧缘部设有大致l字形状的端子狭缝61e,并且,在另一侧侧缘部突设有一对点击感用突起61c、61c。另外,上述接头端子62使其一端向水平方向延伸,且弯曲为大致コ字形,由此,平行地形成一对第一、第二固定触点部62a、62b,并且,将端子部62c弯曲为平面大致l字形状。而且,上述接头端子62使其端子部62c向上述端子板61的端子狭缝61e插入来装配。另外,上述共通接头端子63在其水平部的前端具有共通固定触点部63a,并且,将其垂直部弯曲为平面大致l字形状而形成端子部63c。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没有设置上述位置限制板,但是,设有绝缘部件65。上述绝缘部件65在平面大致コ字形状的框架体中一体成形有平面大致l字形状的绝缘壁65a。

因此,上述端子单元60使接头端子62的端子部62c从下方侧向端子板61的端子狭缝61e插入。再在上述端子板61的上面载置共通接头端子63并定位,接着,通过载置上述绝缘部件65,用上述绝缘壁65a隔开上述端子部62c、63c(图12)。其它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同样地进行装配,由此完成组装作业。

此外,其它的部件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对同一部分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说明。

根据本实施方式,从侧方能够压入外部插座与上述接头端子62的端子部62c及共通接头端子63的端子部63c进行连接。因此,对于连接方法而言其选择的范围广泛,不仅变得便利,而且,除了端子单元之外能够共用触发开关主体,因此,具有能够减少触发开关的中间制品的库存的优点。

如图16~图21所示,第三实施方式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大的不同点是将接头端子设为螺母端子这一点。

即,如图19所示,端子单元60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由端子板61、接头端子62、共通接头端子63、位置限制板64、绝缘部件65构成。

即,上述端子板61在突设于其上面中央的支轴部61a的一侧设有端子孔61b,并且,在其一侧缘部突设有一对点击感用突起61c、61c。另一方面,在其下面突设有突条61d。另外,上述接头端子62平行地延伸出一对第一、第二固定触点部62a、62b,并且。弯起端子部62c。而且,上述接头端子62使其端子部62c从下方侧插入上述端子板61的端子孔61b进行装配。再者,上述共通接头端子63在其水平部的前端具有共通固定触点部63a,并且,在其水平部的中央设有贯通孔63b,另一方面,弯曲形成端子部63c。另外,上述位置限制板64在其中央设置贯通孔64a,并且,在其两侧设有端子孔64b、64c。接着,上述绝缘部件65为可载置于上述位置限制板64的门型框架体,从其顶面向下方侧突设绝缘壁65a(图18)。

因此,上述端子单元60使接头端子62的端子部62c从下方侧向端子板61的端子孔61b插入,另一方面,使共通接头端子63的贯通孔63b与上述端子板61的支轴部61a嵌合。另外,位置限制板64的端子孔64c、64b与上述端子部62c、63c分别嵌合进行位置限制。接着,在上述端子部62c、63c间配置一对螺母66、66,并且,通过在上述位置限制板64的上面载置绝缘部件65,上述螺母66、66由上述绝缘部件65的绝缘壁隔开(图18)。

此外,其它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由此,对同一部分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说明。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接头端子62及共通接头端子63上,经由与上述螺母66、66分别螺合的螺栓(未图示)能够连接外部端子(未图示)。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牢固地连接上述外部端子,可获得可靠性高的连接构造。另外,含有螺母66及螺栓的容积增大,因此,电气电阻变小,能够抑制在接头端子中流过的电流导致的发热量,并且,散热性也优异。

如图22~图26所示,第四实施方式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大的不同点是将接头端子设为推入(push-in)构造这一点。

即,如图25所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由端子板61、接头端子62、共通接头端子63、位置限制板64、绝缘部件65构成。

上述端子板61在其上面中央突设的支轴部61a的一侧设有端子孔61b,并且,在另一侧缘部突设有一对点击感用突起61c、61c,另一方面,在其下面突设有突条61d。

另外,上述接头端子62平行地延伸出一对第一、第二固定触点部62a、62b,并且,弯起端子部62c。而且,上述接头端子62使其端子部62c从下方侧插入上述端子板61的端子孔61b进行装配。

而且,上述共通接头端子63在其水平部的前端具有共通固定触点部63a,并且,在其水平部的中央设有贯通孔63b,另一方面,弯起形成端子部63c。

另外,上述位置限制板64在其中央设有贯通孔64a,并且,在其两侧设有端子孔64b、64c。

接着,上述绝缘部件65为可载置于上述位置限制板64的箱形状,在其顶面,向下方侧突设有绝缘壁65a(图25b),并且,在其上面具有一对端子孔65b、65b。另外,上述绝缘部件65设有从其一侧开口部可压入的截面大致t字形状的狭缝65c、65c。

因此,上述端子单元60使接头端子62的端子部62c从下方侧向端子板61的端子孔61b插入,另一方面,使共通接头端子的贯通孔63b与上述端子板61的支轴部61a嵌合。另外,在上述端子部62c、63c上嵌合位置限制板64的端子孔64c、64b进行位置限制。接着,在上述端子部62c、63c间配置一对弹簧部件67、67,并且,在位置限制板64的上面载置绝缘部件65,由此,上述弹簧部件67、67间用上述绝缘部件65的绝缘壁65a隔开(图24)。

此外,其它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对同一部分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说明。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从外部将销端子(未图示)插入绝缘部件65的端子孔65b、65b时,上述销端子由上述端子部62c、63c和上述弹簧部件67、67的弹簧部67a、67a分别夹持。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以一次操作能够连接销端子,可获得作业性良好的端子的连接构造。

另外,推入方式的端子的连接构造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不仅适用于向上的接头端子,当然也可以适用于第二实施方式那样的横向的接头端子。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用第一、第二转动接触片75、76交互地切换两根第一、第二中继端子30、33的固定触点部30a、33a,接头端子62的第一、第二固定触点部62a、62b及共通接头端子63的共通固定触点部63a的情况进行了说明。

但是,未必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用一个转动接触片切换一根中继端子的固定触点部、接头端子的固定触点部及共通接头端子的共通固定触点部。

另外,也可以用第一、第二转动接触片切换两根第一、第二中继端子的固定触点部、接头端子的固定触点部及共通接头端子的共通固定触点部。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端子的连接构造不仅限于适用于电动工具用触发开关的情况,当然也可使用于其它的电气设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