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线转接辅助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91891发布日期:2019-10-15 22:01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线转接辅助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气装联工艺和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线搭焊转接过程中缠绕镀银线时对导线和转接线的辅助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在雷达系统整机电气装联过程中,当导线1与元器件接线端子不匹配时需要进行导线1转接的操作,转接线2的截面积应与元器件接线端子相匹配。常用的导线1转接的方法包括压接接头导线转接、勾焊转接、绞合焊转接、搭焊转接、并焊转接等。

以导线1搭焊转接为例:当导线1线芯截面积大于电连接器的接线端子时,进行“一转一”操作,即选取一根与接线端子匹配的转接线2和导线1进行搭焊转接,线芯搭接处用φ0.2~φ0.3镀银铜线4缠紧并锡焊,外套热缩套管3内填充热熔胶密封,如图1所示;当多根导线1同时焊接于电连接器的同一接线端子,或线芯总截面积大于接线端子,需进行“多转一”操作,选取一根与接线端子匹配的转接线2进行搭焊转接,线芯搭接处用φ0.2~φ0.3镀银铜线4缠紧并锡焊,外套热缩套管3内填充热熔胶密封,如图2所示。

目前,搭焊转接的主要操作方法是手持导线1和转接线2使其靠在一起,然后在导线1和转接线2的重合处缠绕镀银铜线4。这个过程需要对导线、转接线、镀银线同时进行操作,导线配合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导线转接辅助夹持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导线转接辅助夹持装置,包括底板、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或/和第二支架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支架顶部连接有第一夹持机构,所述第二支架顶部连接有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或/和第二夹持机构能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以进行相对夹持位置调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能够相对移动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可以调整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的位置,进而第一夹持机构以及第二夹持机构上的导线和转接线之间纵向的位置;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能够相对移动,可以调整导线和转接线之间横向的位置,这样本发明的夹持装置就能调整导线和转接线之间的上下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使操作人员在缠绕镀银线时不必再同时手持导线和转接线,降低了转接过程的操作难度,使用更灵活方便,提高转接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顶部分别形成有相对且平行布置的翼板一和翼板二,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贯穿翼板一设置;

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分别包括滑动杆、弹性件和滑动块,所述滑动杆穿设并滑动连接在所述翼板二上,所述滑动杆位于所述翼板一和翼板二之间的一端与所述滑动块连接,所述弹性件两端分别止抵在翼板一和所述滑动块上,使所述滑动块止抵在所述调节件或翼板一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需要夹持导线或转接线时,可移动滑动块及其上的滑动杆,使弹性件压缩,将导线或转接线放置在滑动块与翼板一或调节件之间,松开滑动块,使滑动块与翼板一或滑动块与调节件对导线或转接线进行夹紧。调节件的设置,可以调整滑动块与翼板一或翼板二之间的位置,进而实现被夹持的导线或转接线位置的调整。

进一步,还包括夹持把手,所述夹持把手穿设并滑动连接在所述翼板一上,所述夹持把手位于所述翼板一和翼板二之间的一端与所述滑动块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夹持把手的设置,可方便带动滑动块移动。

进一步,还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贯穿所述翼板一和对应的翼板二设置,位于所述翼板一与对应的翼板二之间的滑动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杆上,或位于所述翼板一与对应的翼板二之间的滑动块以及调节件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杆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导向杆的设置,可为滑动块以及调节块的移动提供支撑导向作用,防止夹持机构移动过程发生偏移等。

进一步,所述滑动块或/和所述调节件或/和与滑动块止抵的翼板一上设有对夹持导线或转接线保护的橡胶垫。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橡胶垫的设置可对被夹持的导线或转接线起到保护作用。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还分别包括一体弯折成型的支撑段和连接段,所述支撑段垂直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连接段位于所述支撑段上端且水平布置;所述连接段的两侧分别延伸并向上弯折形成所述翼板一和翼板二。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弯折形成一体设置的支撑段、连接段以及翼板一和翼板二,方便成型,成本低。

进一步,所述调节件包括调节把手,所述调节把手螺纹连接在所述翼板二上,并通过拧动所述调节把手调节滑动块的位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拧动调节把手即可调整滑动块的位置,十分方便。

进一步,所述翼板二上固定有把手块,所述把手块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翼板二上与所述螺纹孔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滑孔,所述调节把手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孔内并穿过所述滑孔与所述滑动块抵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把手块的设置,为调节把手提供足够的螺纹连接长度,保证调节把手的稳定调整。

进一步,所述调节件还包括调节块,所述调节块固定在所述调节把手位于所述翼板一和翼板二之间的一端上,所述调节块与所述滑动块适配夹紧。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调节块与滑动块配合,可对导线或转接线提供稳定有效的夹持效果。

进一步,所述底板上表面设有两条导轨,两条导轨相对的一侧面上分别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支架底部和/或第二支架底部分别弯折形成有水平布置的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两端分别与两个滑槽适配滑动配合。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滑动板与两个滑槽配合,可以实现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稳定移动。

进一步,所述滑动板上螺纹连接有止动螺栓。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止动螺栓可以将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在合适的位置进行锁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导线转接辅助夹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导线转接辅助夹持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导线转接辅助夹持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导线转接辅助夹持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导线;2、转接线;3、热缩套管;4、镀银铜线;

100、底板;101、导轨;102、滑槽;

200、第一支架;201、翼板一;202、翼板二;203、支撑段;204、连接段;205、第一固定板;206、第二固定板;

300、第二支架;301、滑动板;302、滑杆;303、止动螺栓;

400、第一夹持机构;401、滑动杆;402、弹性件;403、滑动块;404、导向杆;

500、第二夹持机构;600、夹持把手;

700、调节把手;701、调节块;702、把手块;800、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图6所示,一种导线转接辅助夹持装置,包括底板100、第一支架200、第二支架300,所述第一支架200或/和第二支架300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底板100上,使第一支架200和第二支架300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支架200顶部连接有第一夹持机构400,所述第二支架300顶部连接有第二夹持机构500,所述第一夹持机构400或/和第二夹持机构500能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架200与第二支架300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以进行相对夹持位置调整。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能够相对移动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可以调整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的位置,进而第一夹持机构以及第二夹持机构上的导线和转接线之间纵向的位置;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能够相对移动,可以调整导线和转接线之间横向的位置,这样本发明的夹持装置就能调整导线和转接线之间的上下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使操作人员在缠绕镀银线时不必再同时手持导线和转接线,降低了转接过程的操作难度,使用更灵活方便,提高转接效率。

其中,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支架200和第二支架300顶部分别形成有相对且平行布置的翼板一201和翼板二202,所述第一支架200和第二支架300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贯穿翼板一201设置;所述第一夹持机构400和第二夹持机构500分别包括滑动杆401、弹性件402和滑动块403,所述滑动杆401穿设并滑动连接在所述翼板二202上,所述滑动杆401位于所述翼板一201和翼板二202之间的一端与所述滑动块403连接,所述弹性件402两端分别止抵在翼板一201和所述滑动块403上,使所述滑动块403止抵在所述调节件或翼板一201上。

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所述弹性件402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滑动杆401上,所述弹簧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滑动块403和所述翼板二202上。所述第一支架200和第二支架300上分别设有四根滑杆302,四根滑杆302相互平行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架200或第二支架300上的任意一根或几根滑杆302伸出翼板二202的一端固定有限位件或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

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为,如图1、图2和图4所示,还包括导向杆404,所述导向杆404贯穿所述翼板一201和对应的翼板二202设置,位于所述翼板一201与对应的翼板二202之间的滑动块403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杆404上,或位于所述翼板一201与对应的翼板二202之间的滑动块403以及调节件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杆404上。导向杆的设置,可为滑动块以及调节块的移动提供支撑导向作用,防止夹持机构移动过程发生偏移等。

当需要夹持导线1或转接线2时,可移动滑动块及其上的滑动杆,使弹性件402压缩,将导线1或转接线2放置在滑动块403与翼板一201或调节件之间,松开滑动块,使滑动块403与翼板一201或滑动块403与调节件对导线1或转接线2进行夹紧。调节件的设置,可以调整滑动块403与翼板一201或翼板二202之间的位置,进而实现被夹持的导线1或转接线2位置的调整。

其中,如图1-图6所示,当第一支架200或第二支架300与底板100进行固定时,第一支架200或第二支架300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100上。具体为,所述第一支架200或第二支架300底端中部向一侧垂直弯折形成第一固定板205,两侧向另一侧垂直弯折形成两个第二固定板206,第一固定板205位于两个第二固定板206之间,第一固定板205和第二固定板206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100上;

当第一支架200或第二支架300与底板100可移动连接时,如图1-图4所示,所述底板100上表面设有两条导轨101,两条导轨101相对的一侧面上分别开设有滑槽102,所述第一支架200底部和/或第二支架300底部分别弯折形成有水平布置的滑动板301,所述滑动板301两端分别与两个滑槽102适配滑动配合,利用滑动板301与两个滑槽102配合,可以实现第一支架200或第二支架300稳定移动。所述滑动板301上螺纹连接有止动螺栓303,止动螺栓303可以将第一支架200或第二支架300在合适的位置进行锁定。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所述调节件包括调节把手700,所述调节把手700螺纹连接在所述翼板二202上,并通过拧动所述调节把手700调节滑动块403的位置,所述调节把手700位于翼板二202外的一端垂直连接有手持杆。通过拧动调节把手即可调整滑动块的位置,十分方便。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调节件还包括调节块701,所述调节块701固定在所述调节把手700位于所述翼板一201和翼板二202之间的一端上,所述调节块701与所述滑动块403适配夹紧。调节块与滑动块配合,可对导线或转接线提供稳定有效的夹持效果。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第一支架200和第二支架300与底板100的连接方式,以及第一夹持机构400和第二夹持机构500的设置方式可参见以下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架200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100上,第二支架300底部与底板100上设置的导轨101可移动连接;可通过第二支架300沿导轨101移动靠近或远离第一支架200。第一夹持机构400可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架200与第二支架300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以进行相对夹持位置调整,第二夹持机构500位置不动。

其中,如图1-图4所示,第一支架200上设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的调节把手穿过并螺纹连接在第一支架200上的翼板一201上,所述调节把手位于翼板一201和翼板二之间的一端固定有调节块701。所述滑动杆401穿设并滑动连接在翼板一201上,滑动杆401位于翼板一201和翼板二202之间的一端固定有滑动块403;所述调节块701与滑动块403大小相同且适配抵接,可在调节块701与滑动块403之间夹设导线1或转接线2。第二支架300的翼板一201上穿设有滑动杆401,滑动杆401位于翼板一201与翼板二202之间的一端固定有滑动块403;滑动块403与第二支架300的翼板二202的大小相同且适配抵接贴合,可在第二支架300的翼板二202与滑动块403之间架设导线1或转接线2。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导向杆404依次贯穿翼板一、滑动块、调节块以及翼板二,所述导向杆两端分别通过螺母限位在翼板一和翼板二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导向杆404依次贯穿翼板一、滑动块以及翼板二,所述导向杆两端分别通过螺母限位在翼板一和翼板二的外侧壁上。

本实施方式,可通过移动第二支架300调整第二支架300与第一支架200之间的距离,通过移动第一支架200上的调节件调整第一夹持机构400与第二夹持机构500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而使第一夹持机构400以及第二夹持机构500对应夹持的导线1和转接线2重叠一部分并能够进行连接。

实施方式二: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架200底部与底板100上设置的导轨101可移动连接,第二支架300底部与底板100上设置的导轨101可移动连接;可通过第二支架300或第一支架200沿导轨101移动靠近或远离第一支架200。第一夹持机构400可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架200与第二支架300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以进行相对夹持位置调整,第二夹持机构500位置不动。

其中,第一夹持机构400以及第二夹持机构500的具体连接关系与实施方式一相同。

本实施方式未给出具体附图,可参考图1-图6,具体可通过同时移动或移动一个第二支架300和第一支架200,调整第二支架300与第一支架200之间的距离,通过移动第一支架200上的调节件调整第一夹持机构400与第二夹持机构500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而使第一夹持机构400以及第二夹持机构500对应夹持的导线1和转接线2重叠一部分并能够进行连接。

实施方式三: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架200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100上,第二支架300底部与底板100上设置的导轨101可移动连接;可通过第二支架300沿导轨101移动靠近或远离第一支架200。第二夹持机构500可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架200与第二支架300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以进行相对夹持位置调整,第一夹持机构400位置不动。

其中,第二支架200上设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的调节把手穿过并螺纹连接在第二支架200上的翼板一201上,所述调节把手位于翼板一201和翼板二之间的一端固定有调节块701。所述滑动杆401穿设并滑动连接在翼板一201上,滑动杆401位于翼板一201和翼板二202之间的一端固定有滑动块403;所述调节块701与滑动块403大小相同且适配抵接,可在调节块701与滑动块301之间夹设导线1或转接线2。第一支架300的翼板一201上穿设有滑动杆401,滑动杆401位于翼板一201与翼板二202之间的一端固定有滑动块403;滑动块403与第一支架300的翼板二202的大小相同且适配抵接贴合,可在第一支架300的翼板二202与滑动块403之间架设导线1或转接线2。

所述第二支架300上,所述导向杆404依次贯穿翼板一201、滑动块403、调节块701以及翼板二202,所述导向杆404两端分别通过螺母限位在翼板一201和翼板二202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支架200上,所述导向杆404依次贯穿翼板一201、滑动块403以及翼板二202,所述导向杆404两端分别通过螺母限位在翼板一201和翼板二202的外侧壁上。

本实施方式未给出具体附图,可参考图1-图6,具体可通过移动第二支架300调整第二支架300与第一支架200之间的距离,通过移动第二支架300上的调节件调整第一夹持机构400与第二夹持机构500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而使第一夹持机构400以及第二夹持机构500对应夹持的导线1和转接线2重叠一部分并能够进行连接。

实施方式四: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架200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100上,第二支架300底部与底板100上设置的导轨101可移动连接;可通过第二支架300沿导轨101移动靠近或远离第一支架200。第二夹持机构500和第一夹持机构400均可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架200与第二支架300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以进行相对夹持位置调整。

其中,第一支架200和第二支架300上均设有调节件,第一支架200以及第二支架300的翼板一201上均螺纹连接有调节件的调节把手,所述第一支架200以及第二支架300的翼板二202上均穿设并滑动连接有滑动杆401,滑动杆401位于翼板一201和翼板二202之间的一端固定有调节块701;所述调节块701与滑动块403大小相同且适配抵接,可在调节块701与滑动块403之间夹设导线1或转接线2。

所述第一支架200以及第二支架300上,所述导向杆404分别依次贯穿翼板一201、滑动块403、调节块701以及翼板二202,所述导向杆404两端分别通过螺母限位在翼板一201和翼板二202的外侧壁上。

本实施方式未给出具体附图,可参考图1-图6,具体可通过移动第二支架300调整第二支架300与第一支架200之间的距离,通过移动第一支架200或/和第二支架300上的调节件调整第一夹持机构400与第二夹持机构500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而使第一夹持机构400以及第二夹持机构500对应夹持的导线1和转接线1重叠一部分并能够进行连接。

本实施例关于第一支架200以及第二支架300、第一夹持机构400以及第二夹持机构500之间的相对移动关系除了上述四种实施方式外,还存在其他实施方式,在此不再一一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夹持装置还包括夹持把手600,所述夹持把手600穿设并滑动连接在所述翼板一201上,所述夹持把手600位于所述翼板一201和翼板二202之间的一端与所述滑动块403连接。所述夹持把手600位于翼板一201外的一端垂直连接有手持杆,夹持把手的设置,可方便带动滑动块移动。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滑动块403或/和所述调节件或/和与滑动块403止抵的翼板一201上设有对夹持导线1或转接线2保护的橡胶垫。橡胶垫的设置可对被夹持的导线或转接线起到保护作用。

进一步方案为,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第一支架200和第二支架300还分别包括一体弯折成型的支撑段203和连接段204,所述支撑段203垂直连接在所述底板100上,所述连接段204位于所述支撑段203上端且水平布置;所述连接段204的两侧分别延伸并向上弯折形成所述翼板一201和翼板二202。第一支架200和第二支架300分别弯折形成一体设置的支撑段203、连接段204以及翼板一201和翼板二202,方便成型,成本低。

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翼板二202上固定有把手块702,所述把手块702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翼板二202上与所述螺纹孔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滑孔,所述调节把手700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孔内并穿过所述滑孔与所述滑动块403抵接。把手块的设置,为调节把手提供足够的螺纹连接长度,保证调节把手的稳定调整。

本实施例的导线转接辅助夹持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为,底板放置于操作人员的工作台面上,用于为本装置提供基本的支撑。底板可采用6mm厚20号钢板制作而成,其上加工有7个螺纹孔,用于第一支架和导轨的安装固定。导轨为凹槽矩形导轨,两个导轨螺联安装于底板上表面前后两侧,可为第二支架提供足够的滑动行程。第一支架由于造型复杂,采用3mm厚钢板折弯而成,第一支架螺接联安装于底板上,顶部前后两翼板加工若干通孔,用于导向杆、滑动杆、把手块以及调节把手和夹持把手的安装。操作人员在使用时,拉动夹持把手将滑动块向前拉,弹簧被压缩,滑动块和调节块打开,将导线放入滑动块与调节块之间,松开夹持把手,在弹簧的作用下,滑动块会将导线紧紧的夹持在调节块上,可通过旋转调节把手,调节滑动块的位置以及滑动块与调节块之间的夹紧作用力。滑动块和调节块采用透明有机玻璃板制作而成,重量较轻,在滑动块与调节块接触的表面上粘贴有橡胶垫,用于对导线的保护。第二支架的造型与第一支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二支架可以不设置调节把手以及调节块等,直接利用弹簧的作用力将滑动块紧贴在翼板二上。第二支架下端安装于两个导轨的滑槽内,可通过导轨的左右移动,用于满足不同长度导线的转接要求,移动到位后,可使用止动螺栓(蝶形螺钉)进行锁紧定位。

具体在使用时,根据导线转接的实际需求,首先左右调整第二支架的位置,然后通过夹持把手将第一支架的滑动块向前拉,将导线夹在滑动块与调节块之间,通过第二支架上的夹持把手将第二支架上的滑动块前拉,将转接线夹在滑动块与第二支架翼板二之间,通过旋转调节把手调整导线的前后位置,通过上述操作,即可调整好导线和转接线的相对位置关系,即可缠绕镀银线。

本发明的导线转接辅助夹持装置,在导线转接时辅助夹持住导线和转接线,使操作人员在缠绕镀银线时不必再同时手持导线和转接线,降低了转接过程的操作难度,提高转接效率。通过导轨可左右调整第二支架位置,适应不同导线和转接线的转接需要;通过调节把手可精确调整第一支架中被夹持导线的前后位置,以适应不同的转接类型需要;通过第二支架上的夹持把手前拉滑动块松开导线时,可方便调整导线和转接线的上下位置。因此,该装置可调整导线和转接线的上下左右前后的相对位置关系,使用灵活方便。其中,第一、第二支架上的弹簧可提供足够前压力,保证导线和转接线可被紧紧夹住,稳固可靠。另外,橡胶垫可保护导线和转接线不被损伤,同时增大摩擦力,使得导线和转接线不会在外力下随意活动。

本发明装置整体重量较轻,占用空间小,可放置于操作人员工作台上,单人即可快速完成导线转接过程,使用便捷。通过滑动杆跟随滑动块前后移动的设计方法,可使得第一支架上的滑动块与调节块之间、第二支架上的滑动块与第二支架翼板二之间没有任何障碍,便于导线和转接线的置入、取出,使用方便快捷。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