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10166发布日期:2021-07-23 21:30阅读:66来源:国知局
电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一般涉及电磁继电器,详细而言,涉及具有使可动触头在固定触点不与可动触点接触的状态和固定触点与可动触点接触的状态之间移动的可动部、以及驱动可动部的电磁体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电磁继电器,该电磁继电器具有:包括绕组和线圈架的驱动装置、由驱动装置驱动的触点装置、与绕组电连接的引线、以及收纳驱动装置和触点装置的壳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9509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在电磁继电器中特别是流过大电流的情况下,在触点产生的焦耳热变得难以被释放。

本公开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在触点产生的焦耳热容易被释放的电磁继电器。

本公开的一个方案的电磁继电器具有:固定端子,其具有固定触点;可动触头,其具有可动触点;可动部,其使所述可动触头在第1位置与第2位置之间移动;电磁体装置,其驱动所述可动部;触点收纳部,其收纳所述固定触点和所述可动触点;壳体,其收纳所述触点收纳部,且具有第1开口;密封件,其配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触点收纳部之间的与所述电磁继电器的外部连通的路径;以及导热构件,其配置于由所述触点收纳部、所述壳体、以及所述密封件包围的第1区域。在所述可动触头处于所述第1位置时,所述固定触点不与所述可动触点接触,在所述可动触头处于所述第2位置时,所述固定触点与所述可动触点接触,所述固定端子的局部自所述第1开口暴露于外部。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案,能够得到在触点产生的焦耳热容易被释放的电磁继电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公开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剖视图。

图3是本公开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局部剖切了的立体图。

图4是本公开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从下表面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5是本公开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从下表面侧观察到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本公开的第2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7是本公开的第2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局部剖切了的立体图。

图8是本公开的第2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从下表面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9是本公开的第2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从下表面侧观察到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具有固定端子21、可动触头24、可动部3、电磁体装置5、触点收纳部4、壳体9、空间81(以下也称为第1空间81)、密封件7、以及导热构件6(参照图1)。固定端子21具有固定触点22。可动触头24具有可动触点25。可动部3使可动触头24在固定触点22不与可动触点25接触的非接触位置和固定触点22与可动触点25接触的接触位置之间相对于固定端子21移动。电磁体装置5驱动可动部3。触点收纳部4收纳可动触头24和固定端子21的固定触点22。壳体9收纳触点收纳部4,且具有暴露开口95,利用暴露开口95使固定端子21暴露于外部。第1空间81位于壳体9的内表面与触点收纳部4之间。密封件7以使第1空间81不会经由暴露开口95而与壳体9的外部连通的方式遮蔽第1空间81与壳体9的外部之间的连通。导热构件6配置于第1空间81。

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接触位置在可动触头24与固定端子21之间流过电流而产生焦耳热,该焦耳热也易于自触点收纳部4通过导热构件6和壳体9而向电磁继电器1的外部被释放。

另外,在制作导热构件6时将导热构件6或其原料配置于第1空间81的情况下,密封件7能够使导热构件6或其原料不易从第1空间81向壳体9的外部漏出。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得到在触点产生的焦耳热容易被释放的电磁继电器1。

另外,密封件7能够防止异物从外部自壳体9与固定端子21之间向壳体9内侵入。

电磁继电器1例如配备于电动车辆等。电磁继电器1例如对是否从电动车辆的电源向马达供给电流进行切换。

对电磁继电器1的更加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固定触点22和可动触点25排列的方向规定为上下方向,将从可动触点25观察时的固定触点22侧的方位设为上方,将从固定触点22观察时的可动触点25侧的方位设为下方。将第1固定触点221和第2固定触点222排列的方向规定为左右方向,将从第1固定触点221观察时的第2固定触点222侧的方位设为左方,将从第2固定触点222观察时的第1固定触点221侧的方位设为右方。在从观察者的立场来看的左边朝向左方并且从观察者的立场来看的右边朝向右方的情况下,将从观察者的立场来看的朝前的方位称为前方,将从观察者的立场来看的朝后的方位称为后方,将包括前方和后方的方向称为前后方向。只要没有特别明示,以下的说明中的上、下、前、后、左、以及右就是基于前述的方位和方向来规定的。此外,这些方位和方向是为了便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的构造的方位和方向,它们并不对使用电磁继电器1的情况下的电磁继电器1的方位等进行规定。另外,下述的实施方式只是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之一。下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实现本公开的目的即可,能够根据设计等进行各种变更。在下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图是示意性的图,图中的各构成要素的大小和厚度各自之比未必反映出实际的尺寸比。

[第1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对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具有触点装置2、电磁体装置5、以及壳体9。在壳体9收纳有包括触点装置2和电磁体装置5的内部部件。

对内部部件进行说明(特别参照图2)。

触点装置2具有固定端子21、可动触头24、触点收纳部4、以及可动部3。

固定端子21具有固定触点22。在第1实施方式中,固定端子21包括第1固定端子211和第2固定端子212,固定触点22包括第1固定触点221和第2固定触点222。第1固定端子211具有第1固定触点221,第2固定端子212具有第2固定触点222。第1固定端子211和第2固定端子212分别由铜等导电材料制作而成。第1固定端子211和第2固定端子212沿着左右方向排列,在第1固定端子211的左方具有第2固定端子212。第1固定端子211和第2固定端子212各自的形状为圆柱状。

在第1固定端子211的下端具有朝向下方的第1固定触点221。在第1实施方式中,第1固定端子211是与第1固定触点221一体的构件,第1固定端子211的下端的部分是第1固定触点221。此外,第1固定端子211也可以具有作为第1固定端子211的主体的构件、以及作为被安装于该主体的下端的与主体不同的构件的第1固定触点221。另外,在第2固定端子212的下端具有朝向下方的第2固定触点222。在第1实施方式中,第2固定端子212是与第2固定触点222一体的构件,第2固定端子212的下端的部分是第2固定触点222。此外,第2固定端子212也可以具有作为第2固定端子212的主体的构件、以及作为被安装于该主体的下端的与主体不同的构件的第2固定触点222。

可动触头24由铜等导电材料制作而成。可动触头24具有可动触点25。在第1实施方式中,可动触点25包括第1可动触点251和第2可动触点252。可动触头24是在左右方向上较长且在上下方向上具有厚度的平板状。可动触头24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在可动触头24的上表面的左右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分别具有第1可动触点251和第2可动触点252。第1可动触点251位于第1固定触点221的下方,第1可动触点251和第1固定触点221在上下方向上相对。第2可动触点252位于第2固定触点222的下方,第2可动触点252和第2固定触点222在上下方向上相对。在第1实施方式中,可动触头24是一体的构件,可动触头24的一部分是第1可动触点251,另一部分是第2可动触点252。此外,可动触头24也可以具有作为可动触头24的主体的平板状的构件、以及被安装于该主体的与主体不同的第1可动触点251和第2可动触点252。

可动触头24能够在固定触点22不与可动触点25接触的非接触位置和固定触点22与可动触点25接触的接触位置之间相对于固定端子21移动。在第1实施方式中,在非接触位置,第1固定触点221和第2固定触点222与第1可动触点251和第2可动触点252均不接触。在接触位置,第1固定触点221和第2固定触点222分别与第1可动触点251和第2可动触点252接触。可动触头24在非接触位置与接触位置之间沿着上下方向进行移动。

此外,存在将“非接触位置”表示为“第1位置”,将“接触位置”表示为“第2位置”的情况。

触点收纳部4是收纳可动触头24和固定端子21的固定触点22的容器。触点收纳部4由陶瓷等非磁性的耐热材料制作而成。触点收纳部4的形状是下表面开口的箱状。在触点收纳部4的上表面具有沿着左右方向排列的两个贯通孔411。触点收纳部4的内部的空间是收纳固定触点22(第1固定触点221和第2固定触点222)和可动触头24的收纳室41。在收纳室41封装有例如氢等灭弧气体。第1固定端子211和第2固定端子212分别穿过贯通孔411。由此,触点收纳部4收纳固定端子21的固定触点22。第1固定端子211和第2固定端子212各自的上端从触点收纳部4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第1固定端子211和第2固定端子212分别例如通过钎焊而与触点收纳部4接合。

在触点收纳部4还配置有遮蔽构件26。遮蔽构件26具有电绝缘性。遮蔽构件26例如由陶瓷或合成树脂等具有电绝缘性的材料制作而成。遮蔽构件26配置于收纳室41中的可动触头24的下方。对于遮蔽构件26而言,在固定触点22与可动触点25之间产生的电弧被经由可动触头24的前方或后方拉长到可动触头24的下方时,该遮蔽构件26与该电弧接触而使之进一步拉长,由此,能够促进电弧的遮蔽。当可动触头24自接触位置变为非接触位置时,有时会在可动触点25与固定触点22之间产生电弧。遮蔽构件26具有沿着上下方向贯通的贯通孔261。

触点收纳部4的外表面包括第1面421和第2面422,该第1面421使固定端子21暴露于外部,该第2面422与该第1面421相连,且将触点收纳部4的开口、固定触点22(第1固定触点221和第2固定触点222)、以及可动触头24包围。在第1实施方式中,触点收纳部4的上表面是第1面421,触点收纳部4的外周面是第2面422。

可动部3具有保持件31和驱动轴33。

保持件31配置于收纳室41。保持件31具有上壁311、与上壁311相连的下壁312、以及接触压力弹簧32。上壁311位于下壁312的上方,上壁311和下壁312隔开间隔地在上下方向上相对。可动触头24穿过上壁311与下壁312之间。接触压力弹簧32例如为压缩螺旋弹簧。接触压力弹簧32以伸缩方向为上下方向的状态配置于下壁312与可动触头24之间。接触压力弹簧32对可动触头24施加向上的弹性力。即,接触压力弹簧32对可动触头24施加朝向上壁311的弹性力。由此,可动触头24被上壁311和接触压力弹簧32夹持,从而被保持件31保持。

驱动轴33的形状是圆棒状。驱动轴33的轴向沿着上下方向。驱动轴33的上端与保持件31结合。驱动轴33通过保持件31而与可动触头24连接。驱动轴33穿过遮蔽构件26的贯通孔261。驱动轴33的下端突出到触点收纳部4的下方。

电磁继电器1还具有磁通产生部43。磁通产生部43具有两个永久磁体431。两个永久磁体431将触点收纳部4夹在中间,并且在第1固定触点221和第2固定触点222排列的方向(左右方向)上相对。两个永久磁体431的异极彼此相对。即,两个永久磁体431中的一者的n极和另一者的s极相对。或者,也可以使两个永久磁体431的同极彼此相对。两个永久磁体431在固定触点22与可动触点25之间的空间(第1固定触点221与第1可动触点251之间的空间、以及第2固定触点222与第2可动触点252之间的空间)产生左右方向上的磁通。优选的是,左右方向上的磁通存在于固定触点22的周围或可动触点25的周围。磁通产生部43在收纳室41产生磁通,从而将在固定触点22与可动触点25之间产生的电弧拉长,由此能够实现迅速的灭弧。

电磁体装置5位于触点装置2的触点收纳部4的下方。电磁体装置5具有励磁线圈51、线圈架52、可动铁心53、轭铁54、回位弹簧55、圆筒构件56、以及衬套57。电磁体装置5还具有与励磁线圈51的两端连接的两个线圈端子。

线圈架52例如由树脂制作而成。在线圈架52卷绕有励磁线圈51。线圈架52具有两个凸缘部521、522、以及圆筒部523。圆筒部523是具有上下方向上的中心轴的圆筒状。在圆筒部523卷绕有励磁线圈51。凸缘部521从圆筒部523的上端向圆筒部523的径向上的朝向外侧的方向延伸。凸缘部522从圆筒部523的下端向圆筒部523的径向上的朝向外侧的方向延伸。

圆筒构件56的形状是具有上下方向上的中心轴且上端开口的有底圆筒状。圆筒构件56被收纳于圆筒部523。

可动铁心53由磁性材料制作而成。可动铁心53被收纳于圆筒构件56。可动铁心53的形状是具有上下方向上的中心轴的圆柱状。在可动铁心53形成有从可动铁心53的上表面向下凹陷的凹部531。可动部3的驱动轴33穿过凹部531,且驱动轴33的下端部被固定于可动铁心53。

轭铁54是磁路的至少一部分,在励磁线圈51通电时由励磁线圈51产生的磁通通过该磁路。轭铁54具有板状的第1轭铁541、板状的第2轭铁542、以及两个板状的第3轭铁543。第1轭铁541配置于可动触头24与励磁线圈51之间。第1轭铁541与线圈架52的上表面接触。第2轭铁542与线圈架52的下表面接触。两个第3轭铁543自第2轭铁542的左右两端向第1轭铁541延伸。第1轭铁541的形状为矩形板状。在第1轭铁541的大致中央形成有穿通孔544。驱动轴33穿过穿通孔544。

回位弹簧55例如为压缩螺旋弹簧。回位弹簧55的伸缩方向(上下方向)上的第1端(上端)与第1轭铁541接触,第2端(下端)与可动铁心53的凹部531的底面接触。回位弹簧55对可动铁心53施加向下的弹性力。

衬套57由磁性材料制作而成。衬套57的形状为圆筒状。衬套57配置于线圈架52的内周面与圆筒构件56的外周面之间。衬套57与轭铁54以及可动铁心53一起构成磁路,在励磁线圈51通电时产生的磁通通过该磁路。

电磁继电器1还具有连结体42。连结体42的形状为矩形框状。连结体42通过钎焊而与触点收纳部4接合。再者,连结体42通过钎焊而与电磁体装置5所具有的轭铁54接合。由此,连结体42将触点收纳部4和轭铁54连结。即,连结体42将电磁体装置5和触点收纳部4连结。由此,触点收纳部4的开口被轭铁54封闭。另外,由此,构成具有电磁体装置5和与电磁体装置5连结的触点收纳部4的内部器件10。

对壳体9进行说明。

壳体9例如由树脂等制作而成。壳体9具有收纳部91和封闭部92。收纳部91具有开口94,对触点收纳部4和电磁体装置5进行收纳。在第1实施方式中,开口94朝向下方打开。封闭部92以将开口94的至少局部(在第1实施方式中为全部)封闭的方式安装于收纳部91。开口94为大致四边形形状,封闭部92是与开口94的形状对应的大致四边形形状。收纳部91将包括上述的触点收纳部4和电磁体装置5的内部部件收纳。由此,壳体9将触点收纳部4和电磁体装置5收纳。在收纳部91,从上侧起依次配置有触点收纳部4、电磁体装置5、以及收纳部91的开口94。因此,封闭部92位于电磁体装置5的下方,电磁体装置5和封闭部92在上下方向上相对。由此,开口94位于相对于电磁体装置5而言与触点收纳部4相反的一侧的位置,电磁体装置5和触点收纳部4沿着与开口94的开口面正交的方向排列。

在壳体9的内表面与触点收纳部4之间具有间隙(第1空间81)。在壳体9的内表面与电磁体装置5之间也具有间隙(第2空间82)。可以使磁通产生部43的永久磁体431等触点收纳部4以外的部件局部地介于第1空间81且是壳体9的内表面与触点收纳部4之间。也可以使电磁体装置5以外的部件局部地介于第2空间82且是壳体9的内表面与电磁体装置5之间。在第1实施方式中,第1空间81与第2空间82相邻,第2空间82与第1空间81连通(特别参照图3)。即,第1空间81和第2空间82构成了一个空间。

此外,存在将“第1空间81”表示为“第1区域”,将“第2空间82”表示为“第2区域”的情况。

壳体9具有通孔93,壳体9的外部和被密封件7遮蔽的第1空间81经由通孔93而连通(参照图3和图4)。壳体9可以具有多个通孔93。在第1实施方式中,壳体9具有贯通封闭部92的通孔93。封闭部92具有两个通孔93。第1实施方式的通孔93与第2空间82连通,但如上所述,第2空间82与第1空间81连通,因此,通孔93经由第2空间82而与第1空间81连通。在第1实施方式中,封闭部92的两个通孔93分别形成于封闭部92的彼此相对的两个角部。

壳体9具有暴露开口95,该暴露开口95使触点装置2的固定端子21暴露于外部。暴露开口95设于壳体的第1端部(上端部)。通孔93设于壳体的朝向与第1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第2端部(下端部)。具体而言,暴露开口95包括与第1固定端子211对应的第1暴露开口951、以及与第2固定端子212对应的第2暴露开口952。第1暴露开口951和第2暴露开口952沿着上下方向贯通收纳部91的上表面。第1暴露开口951和第2暴露开口952沿着左右方向排列。第1固定端子211的从触点收纳部4突出的部分穿过第1暴露开口951,由此第1固定端子211的上端从第1暴露开口951向上方突出。由此,第1固定端子211暴露于壳体9的外部。在第1固定端子211与第1暴露开口951之间具有间隙。壳体9的外部和第1空间81通过该第1暴露开口951的间隙而连通。同样地,第2固定端子212的从触点收纳部4突出的部分穿过第2暴露开口952,由此第2固定端子212的上端从第2暴露开口952向上方突出。由此,第2固定端子212暴露于壳体9的外部。在第2固定端子212与第2暴露开口952之间具有间隙。壳体9的外部和第1空间81通过该第2暴露开口952的间隙而连通。

如上所述,电磁继电器1具有遮蔽第1空间81与壳体9的外部之间的连通的密封件7。密封件7例如由硅橡胶等具有弹性的弹性体制作而成。在第1实施方式中,电磁继电器1具有用于第1固定端子211的密封件7、以及用于第2固定端子212的密封件7这两个密封件7。两个密封件7分别进行密封,以避免第1暴露开口951和第2暴露开口952使第1空间81与壳体9的外部连通。由此,密封件7将第1空间81和壳体9经由第1暴露开口951和第2暴露开口952而连通的路径遮蔽。

更具体而言,密封件7为环状(参照图5)。对于用于第1固定端子211的密封件7而言,其在触点收纳部4的上表面与壳体9的内表面(收纳部91的内表面)之间,与触点收纳部4的上表面接触,且与壳体9的内表面中的第1暴露开口951的缘部接触。优选的是,密封件7被壳体9和触点收纳部4夹持且进行了压缩变形。用于第1固定端子211的密封件7包围第1固定触点221的周围。具体而言,密封件7包围第1固定触点221的外周面,并且与该外周面接触。同样地,对于用于第2固定端子212的密封件7而言,其在触点收纳部4的上表面与壳体9的内表面(收纳部91的内表面)之间,与触点收纳部4的上表面接触,且与壳体9的内表面中的第2暴露开口952的缘部接触。优选的是,密封件7被壳体9和触点收纳部4夹持且进行了压缩变形。用于第2固定端子212的密封件7包围第2固定触点222的周围。具体而言,包围第2固定触点222的外周面并且与该外周面接触。

另外,也可以通过在暴露开口95的位于壳体9与固定端子21之间的间隙配置密封件7,来利用密封件7遮蔽第1空间81与壳体9的外部之间的连通。

导热构件6只要是具有比空气高的导热率的构件即可。导热构件6例如为树脂制。导热构件6例如通过使双组分型聚氨酯树脂组合物反应固化来制作而成。如上所述,导热构件6配置于第1空间81。在第1实施方式中,导热构件6也配置于第2空间82。导热构件6既可以配置于整个第1空间81,也可以配置于第1空间81的局部。另外,导热构件6既可以配置于整个第2空间82,也可以配置于第2空间82的局部。

导热构件6具有配置于第1空间81的第1部分61、以及配置于第2空间82的第2部分62。第1部分61和第2部分62连续地相连。即,第1部分61和第2部分62分别是作为一个构件的导热构件6的一部分。在该情况下,第1部分61既可以配置于整个第1空间81,也可以配置于第1空间81的局部。另外,第2部分62既可以配置于整个第2空间82,也可以配置于第2空间82的局部。

优选的是,在第1空间81,导热构件6(第1部分61)与触点收纳部4接触,且也与壳体9的内表面接触。在该情况下,在触点产生的热易于从触点收纳部4经由导热构件6和壳体9而向电磁继电器1的外部被释放。

优选的是,在第2空间82,导热构件6(第2部分62)与电磁体装置5接触,且也与壳体9的内表面接触。在该情况下,在电磁体装置5产生的热易于经由导热构件6和壳体9而向电磁继电器1的外部被释放。具体而言,第2空间82包括壳体9与轭铁54之间的区域、以及励磁线圈51与轭铁54之间的区域。优选的是,导热构件6配置于该壳体9与轭铁54之间的区域、以及励磁线圈51与轭铁54之间的区域中的至少一者,更为优选的是,该导热构件6配置于这两个区域。另外,导热构件6也可以配置于线圈架52的两个凸缘部521、522之间。

在此,第1实施方式中的第1空间81是触点收纳部4的外表面与壳体9的包围触点收纳部4的部分的内表面之间的区域。如上所述,触点收纳部4的外表面包括第1面421和第2面422。因此,第1空间81包括第1面421与壳体9的内表面之间的区域、以及第2面422与壳体9的内表面之间的区域。优选的是,导热构件6(第1部分61)配置于第1面421与壳体9的内表面之间的区域、以及第2面422与壳体9的内表面之间的区域中的至少一者,若配置于这两个区域则是更为优选的。在该情况下,在触点产生的热特别易于从触点收纳部4经由导热构件6和壳体9而向电磁继电器1的外部被释放。

对第1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的动作进行说明。

当电磁体装置5产生驱动可动部3的电磁力时,可动部3被驱动,由此,可动部3使可动触头24从非接触位置向接触位置移动。

具体而言,当对电磁体装置5的励磁线圈51进行通电时,由励磁线圈51产生的磁通通过磁路,因此,产生欲使可动铁心53向上移动的电磁力,以使磁路的磁阻变小。该电磁力超过回位弹簧55将可动铁心53向下按压的力(弹性力),从而可动铁心53以将磁路中的可动铁心53的上端与第1轭铁541之间的间隙填埋的方式向上移动。由此,电磁体装置5驱动可动部3。

当可动铁心53向上方移动时,可动部3的驱动轴33和保持件31也上升。随之,被保持件31保持的可动触头24向上方移动。其结果是,可动触头24移动到接触位置。由此,第1固定触点221和第2固定触点222借助可动触头24而电连接。即,使第1固定端子211和第2固定端子212电连接。

当可动触头24位于接触位置时,若励磁线圈51从通电着的状态变为未被通电的状态,则使可动铁心53向上移动的电磁力消失,因此,可动铁心53由于回位弹簧55的弹性力而向下移动。其结果是,可动触头24向下移动,可动触头24移动到非接触位置。由此,变为第1固定端子211和第2固定端子212未被电连接的状态。

当可动触头24位于接触位置时,若在第1固定端子211与第2固定端子212之间施加有电压,则在第1固定端子211与可动触头24之间、以及可动触头24与第2固定端子212之间流过电流,从而产生焦耳热。在第1实施方式中,该焦耳热易于从触点收纳部4通过导热构件6和壳体9而向电磁继电器1的外部被释放。因此,可动触头24和固定端子21的温度不容易变得过高,其结果是,电磁继电器1的动作容易稳定。

另外,对于密封件7而言,在导热构件6或其原料被配置于由密封件7遮蔽的第1空间81时,该密封件7能够使导热构件6或其原料不易从第1空间81向壳体9的外部漏出。因此,容易制作填满第1空间81的导热构件6。因此,在第1实施方式中,能够容易地得到在触点产生的焦耳热容易被释放的电磁继电器1。

参照图5对第1实施方式的制作导热构件6的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

准备收纳部91、封闭部92、密封件7、以及内部部件(内部器件10等)。在图5中,省略了内部器件10以外的内部部件。

首先,将包括内部器件10的内部部件自收纳部91的开口94放入收纳部91内。此时,将密封件7配置于内部器件10与收纳部91之间的如上述说明那样的位置。由此,利用密封件7遮蔽第1空间81与壳体9的外部之间的连通。

接着,将封闭部92安装于收纳部91,利用封闭部92来封闭开口94。在该状态下,在第1空间81和第2空间82未配置有导热构件6。由此,得到不具有导热构件6的电磁继电器1的半成品。

接着,将半成品配置为与上述的说明上下颠倒的状态即收纳部91的开口94朝向上方的状态。在该状态下,仅从壳体9的两个通孔93(即贯通封闭部92的两个通孔93)中的一个通孔93向壳体9内放入导热构件6的原料。导热构件6的原料例如是具有流动性的反应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例如是双组分型聚氨酯树脂组合物。是所谓的灌封剂。在该情况下,随着从一个通孔93向壳体9内放入导热构件6的原料,壳体9内的空气等气体易于从另一个通孔93向壳体9的外部排出。因此,易于将导热构件的原料向壳体9内放入。例如,将导热构件6的原料向壳体9内放入,直至该原料填满整个第1空间81,进而填满第2空间82的局部或全部。能够通过经由通孔93观察壳体9的内部来确认壳体9内的原料的量。

在将原料放入壳体9时,固定端子21朝向下方。因此,若在壳体9与固定端子21之间存在间隙,则存在原料自该间隙漏出的担心。但是,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将原料放入壳体9之前,密封件7遮蔽了第1空间81和壳体9的外部通过暴露开口95而连通的路径。因此,原料不易从固定端子21和暴露开口95之间的间隙漏出,因此,原料易于被配置于第1空间81。

接着,根据需要来对壳体9内的原料进行加热等,使其反应固化。由此,制作由原料的固化物形成的导热构件6。

[第2实施方式]

参照图6至图9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2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中,壳体9具有由收纳部91的开口94的内周缘的局部和封闭部92的外周缘的局部包围着的使壳体9的外部和空间(第1空间81)连通的通孔93(以下称为扩展通孔931)(参照图7和图8)。除此以外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更加详细地说明第2实施方式。此外,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的结构,在附图中标注与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适当省略说明。

第2实施方式的壳体9具有收纳部91和封闭部92。详细而言,壳体9具备:具有向下方打开的开口94的中空箱型的收纳部91、以及对收纳部91的开口94的局部进行封闭地安装于收纳部91的封闭部92。

收纳部91的外周面具有扩展部912,该扩展部912向与收纳部91的下表面的开口94的开口面正交的一个方位(左方)突出(参照图6)。在该扩展部912的下表面具有扩展开口部942,该扩展开口部942构成收纳部91的开口94的一部分(参照图8和图9)。由此,第2实施方式的开口94具有:四边形形状的主开口部941,其与第1实施方式的开口94相同;以及扩展开口部942,其与主开口部941相连,并且从主开口部941向与开口94的开口面正交的一个方位突出。

第2实施方式的封闭部92是与主开口部941的形状对应的四边形形状。封闭部92以将作为开口94的一部分的主开口部941封闭并且不将扩展开口部942封闭的方式安装于收纳部91。

在第2实施方式中,壳体9具有使壳体9的外部和第1空间81连通的通孔93。在第2实施方式中,壳体9具有三个通孔93。在第2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壳体9具有贯通封闭部92的两个通孔93。壳体9还具有由上述的扩展开口部942构成的扩展通孔931。扩展通孔931由收纳部91的开口94的内周缘的一部分即扩展开口部942的缘部、以及封闭部92的外周缘的局部包围。扩展通孔931也与扩展通孔931以外的通孔93同样地和第2空间82连通,第2空间82和第1空间81连通,因此,扩展通孔931经由第2空间82而与第1空间81连通。

参照图9对第2实施方式的制作导热构件6的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

准备收纳部91、封闭部92、密封件7、以及内部部件(内部器件10等)。在图9中,省略了内部器件10以外的内部部件。

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首先,将包括内部器件10的内部部件自收纳部91的开口94放入收纳部91内。此时,将密封件7配置于内部器件10与收纳部91之间的如上述说明那样的位置。由此,利用密封件7以使第1空间81不会经由暴露开口95而与壳体9的外部连通的方式遮蔽第1空间81与壳体9的外部之间的连通。

接着,将封闭部92安装于收纳部91,利用封闭部92来封闭开口94。在该状态下,在第1空间81和第2空间82未配置有导热构件6。由此,得到不具有导热构件6的电磁继电器1的半成品。

接着,将半成品配置为与上述的说明上下颠倒的状态即收纳部91的开口94朝向上方的状态。在该状态下,从壳体9的三个通孔93(即扩展通孔931和贯通封闭部92的两个通孔93)中的一个或两个通孔93向壳体9内放入导热构件6的原料。在该情况下,随着从一个或两个通孔93向壳体9内放入导热构件6的原料,壳体9内的气体易于从剩余的通孔93向壳体9的外部排出。因此,易于将导热构件的原料向壳体9内放入。例如,将导热构件6的原料向壳体9内放入,直至该原料填满整个第1空间81,进而填满第2空间82的局部或全部。能够通过经由通孔93观察壳体9的内部来确认壳体9内的原料的量。特别是,当使扩展通孔931位于容易确认原料的量的位置时,能够利用扩展通孔931来容易地确认原料的量。

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是,在将原料放入壳体9时,密封件7在壳体9与固定端子21之间遮蔽第1空间81与壳体9的外部之间的连通,因此,原料不易从壳体9与固定端子21之间的间隙漏出。因此,原料易于被配置于第1空间81。

接着,根据需要来对壳体9内的原料进行加热等,使其反应固化。由此,制作由原料的固化物形成的导热构件6。

本公开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例如,本公开可以包括对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的结构进行变更而得到的变形例。以下表示本公开的变形例。此外,在下述中,对于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适当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中,导热构件6配置于第1空间81和第2空间82,但导热构件6也可以仅配置于第1空间81。另外,优选的是,导热构件6填满整个第1空间81,但也可以仅填满第1空间81的局部。不过,如上所述,优选的是,导热构件6配置于第1面421与壳体9的内表面之间的区域、以及第2面422与壳体9的内表面之间的区域中的至少一者,若配置于这两个区域则是更为优选的。

优选的是,导热构件6与壳体9的内表面和触点收纳部4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者接触,若如上述的实施方式那样与双方接触则是更为优选的,但也可以与壳体9的内表面和触点收纳部4的外表面中的任一者均不接触。

对于触点收纳部4的结构而言,其只要是将可动触头24和固定端子21的固定触点22收纳的结构即可,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另外,对于可动部3的结构而言,其只要是能够被电磁体装置5驱动而使可动触头24移动的结构即可,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动部3可以由从电磁体装置5向可动触头24传递用于使可动触头24移动的动力的适当的机械要素的组合构成。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密封件7为环状,但密封件7可以具有与固定端子21的形状等对应的适当的形状。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密封件7是弹性体,但只要能够遮蔽第1空间81与壳体9的外部之间的连通即可,密封件7也可以是硬质的构件。

在第2实施方式中,壳体9具有多个通孔93,但壳体9也可以仅具有一个通孔93。在该情况下,壳体9例如既可以仅具有贯通封闭部92的一个通孔93,也可以仅具有扩展通孔931。

对于通孔93的位置而言,只要是与第1空间81连通的位置即可,可以是任何位置。例如,通孔93也可以位于壳体9的侧面。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通孔93经由第2空间82而与第1空间81连通,但通孔93也可以直接与第1空间81连通。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壳体9是一个收纳部91和一个封闭部92的组合,但壳体9也可以是三个以上的构件的组合。例如,上述实施方式的收纳部91也可以是向下方开口的箱状的构件和被安装于该构件的筒状的构件的组合。

在本公开的电磁继电器1中,特别是在电磁继电器1流过大电流的情况下,在触点产生的焦耳热容易被释放的作用显著地呈现。不过,本公开的电磁继电器1的用途不限于流过大电流的情况。无论在电磁继电器1流过的电流的值如何,在本公开中,都能够得到在触点产生的焦耳热容易被释放这一作用。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暴露开口95为圆孔,但对于暴露开口95而言,只要能够使固定端子21暴露于壳体9的外部即可,可以具有任意形状。另外,暴露开口95不限于孔,例如也可以具有缺口状的形状。

本公开不仅包括上述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还包括上述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的组合。

(总结)

从以上所说明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可知,本公开的第1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具有:固定端子21,其具有固定触点22;可动触头24,其具有可动触点25;可动部3,其使可动触头24在第1位置(非接触位置)与第2位置(接触位置)之间进行移动;电磁体装置5,其驱动可动部3;触点收纳部4,其收纳固定触点22和可动触点25;壳体9,其收纳触点收纳部4且具有暴露开口95;密封件7,其配置于壳体9与触点收纳部4之间的与电磁继电器1的外部连通的路径;以及导热构件,其配置于由触点收纳部4、壳体9、以及密封件7包围的第1区域(第1空间81)。在可动触头24处于非接触位置时,固定触点22不与可动触点25接触,在可动触头24处于接触位置时,固定触点22与可动触点25接触,固定端子21的局部自暴露开口95暴露于外部。

根据该方式,即使在接触位置固定触点22和可动触点25导通而产生焦耳热,也易于将焦耳热自触点收纳部4通过导热构件6和壳体9而向电磁继电器1的外部释放。另外,在导热构件6或其原料被配置于第1空间81时,密封件7能够使导热构件6或其原料不易从第1空间81向壳体9的外部漏出。

在另一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中,壳体9收纳触点收纳部4和电磁体装置5,导热构件6还配置于第2区域(第2空间82),该第2区域位于壳体9与电磁体装置5之间。

根据该方式,在电磁体装置5产生的热也易于通过导热构件6和壳体9而向电磁继电器1的外部被释放。

在另一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中,第2区域(第2空间82)与第1区域(第1空间81)连通,导热构件6的配置于第1区域(第1空间81)的部分(第1部分61)、以及导热构件6的配置于第2区域(第2空间82)的部分(第2部分62)相连。

根据该方式,由于导热构件6自第1空间81至第2空间82地存在,因此变得更容易从电磁继电器1释放热。

在另一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中,电磁体装置5具有励磁线圈51、卷绕有励磁线圈51的线圈架52、以及构成供对励磁线圈51进行通电所产生的磁通通过的磁路的轭铁54。导热构件6配置于第2区域(第2空间82)中的、壳体9与轭铁54之间,导热构件6还配置于励磁线圈51与轭铁54之间。

根据该方式,变得更容易从电磁继电器1通过导热构件6而释放热。

在另一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中,导热构件6为树脂制。

根据该方式,导热构件6易于在第1区域(第1空间81)内成形。

在另一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中,壳体9具有通孔93。壳体9的外部和第1区域(空间81)经由通孔93而连通。

根据该方式,能够在通过通孔93从壳体9的外部向第1区域(空间81)放入导热构件6的原料之后于第1区域(空间81)内制作导热构件6,因此容易制作导热构件6。因此,容易实现具有导热构件6的电磁继电器1。

在另一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中,暴露开口95设于壳体9的第1端部(图1中的上方),通孔93设于壳体9的与第1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第2端部(图1中的下方)。

根据该方式,在制作导热构件6时,使暴露开口95朝向下方,使通孔93朝向上方,从通孔93向壳体9内放入导热构件6的原料,从而变得容易将原料向第1空间81供给。

在另一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中,壳体9具有多个通孔93。

根据该方式,在制作导热构件6时,能够利用多个通孔93中的任一通孔93来向壳体9内放入导热构件6的原料。再者,能够利用剩余的通孔93来促进壳体9内的气体的排出,从而促进原料向壳体9内的流入。

在另一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中,壳体9包括将触点收纳部4和电磁体装置5收纳的收纳部91、以及被安装于收纳部91的封闭部92。收纳部91具有开口94,封闭部92被设为将开口94的至少局部封闭。

根据该方式,在制作导热构件6时,能够在从开口94将触点收纳部4和电磁体装置5收纳于收纳部91内之后,将导热构件6配置于壳体9内。

在另一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中,电磁体装置5位于开口94与触点收纳部4之间,电磁体装置5和触点收纳部4沿着与开口94的开口面正交的方向排列。

在另一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中,封闭部92具有使壳体9的外部和第1区域(第1空间81)连通的通孔93。

根据该方式,能够在利用封闭部92将收纳部91的开口94封闭之后,利用通孔93将导热构件6的原料向壳体9内放入。

在另一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中,壳体9具有由收纳部91的开口94的内周缘的局部和封闭部92的外周缘的局部包围的、使壳体9的外部和第1区域(第1空间81)连通的扩展通孔931。

根据该方式,能够在利用封闭部92将收纳部91的开口94封闭之后,利用通孔93将导热构件6的原料向壳体9内放入。

在另一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中,密封件7包围固定端子21。

根据该方式,密封件7能够以使第1空间81不会经由暴露开口95与固定端子21之间的间隙而与壳体9的外部连通的方式遮蔽第1空间81与壳体9的外部之间的连通。

在另一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中,密封件7被壳体9和触点收纳部4夹持。

根据该方式,密封件7能够以使第1空间81不会经由壳体9和触点收纳部4之间的间隙而与壳体9的外部连通的方式遮蔽第1空间81与壳体9的外部之间的连通。

在另一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中,固定端子21包括第1固定端子211和第2固定端子212,固定触点22包括第1固定端子211具有的第1固定触点221、以及第2固定端子212具有的第2固定触点222,可动触点25包括第1可动触点251和第2可动触点252。在可动触头24处于非接触位置时,第1固定触点221不与第1可动触点251接触,且第2固定触点222不与第2可动触点252接触。在可动触头24处于接触位置时,第1固定触点221与第1可动触点251接触,且第2固定触点222与第2可动触点252接触。可动部3使可动触头24在非接触位置与接触位置之间沿一个方向移动。

附图标记说明

1、电磁继电器;21、固定端子;211、第1固定端子;212、第2固定端子;22、固定触点;221、第1固定触点;222、第2固定触点;24、可动触头;25、可动触点;251、第1可动触点;252、第2可动触点;26、遮蔽构件;261、贯通孔;3、可动部;31、保持件;311、上壁;312、下壁;33、驱动轴;4、触点收纳部;41、收纳室;411、贯通孔;42、连结体;421、第1面;422、第2面;43、磁通产生部;431、永久磁体;5、电磁体装置;51、励磁线圈;52、线圈架;521、522、凸缘部;523、圆筒部;53、可动铁心;531、凹部;54、541、542、543、轭铁;544、穿通孔;56、圆筒构件;57、衬套;6、导热构件;61、第1部分;62、第2部分;7、密封件;81、第1空间(第1区域);82、第2空间(第2区域);9、壳体;91、收纳部;912、扩展部;92、封闭部;93、通孔(第1通孔);931、扩展通孔(第2通孔);94、开口(第2开口);941、主开口部;942、扩展开口部;95、暴露开口(第1开口);951、952、暴露开口(第1开口);10、内部器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