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模块及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03003发布日期:2021-07-30 18:14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端子模块及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涉及端子模块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例如,作为与传输通信用信号的屏蔽电线的末端连接的屏蔽连接器,已知日本特开2013-229255号公报(下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屏蔽连接器。该屏蔽连接器具备:阳端子,与将屏蔽电线的屏蔽箔和护套部剥皮而露出的屏蔽线连接;内壳体,收纳阳端子;屏蔽壳,具有将内壳体覆盖的筒状部,与屏蔽电线的屏蔽箔连接;以及屏蔽壳罩,将屏蔽壳覆盖。

在组装屏蔽连接器时,首先,通过将与屏蔽线压接连接的阳端子插入到内壳体内,从而构成在内壳体内收纳有阳端子的端子模块。并且,将端子模块从设置于屏蔽壳的后端部的插入部插入到筒状部,以将屏蔽壳的插入部从上方覆盖的方式安装屏蔽壳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2925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発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这种连接器中,虽然在屏蔽电线的末端被剥皮的屏蔽线被屏蔽壳及屏蔽壳罩覆盖,但是当屏蔽壳与屏蔽壳罩之间的间隙大时,会从间隙泄漏噪声或者侵入来自外部的噪声,从而通信质量降低。因此,研究了如下结构:通过在屏蔽壳的筒状部的端部形成向径向内侧缩入的缩入部,并使屏蔽罩沿着缩入部,从而减小屏蔽壳与屏蔽壳罩之间的间隙。

但是,当在筒状部的端部形成缩入部时,则在将内壳体从插入部插入到筒状部内时,由于缩入部和内壳体干涉等,内壳体向屏蔽壳的组装作业变差。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一种抑制通信质量降低并且抑制组装作业性变差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是端子模块,具备:屏蔽电线,具有至少一条包覆电线、将所述包覆电线的外周覆盖的导电性的屏蔽部、以及将所述屏蔽部的外周覆盖的护套部;内导体,与所述包覆电线连接;树脂制的端子收纳构件,收纳所述内导体,将所述包覆电线引出;金属制的第1外导体,具有收纳所述端子收纳构件并将所述包覆电线引出的筒状部;以及金属性的第2外导体,具有覆盖部,所述覆盖部覆盖所述第1外导体的所述筒状部中将所述包覆电线引出侧的端部,在所述第1外导体中的所述端部设置有缩入部,所述缩入部沿着所述第2外导体的所述覆盖部的内周面配置,越朝向所述包覆电线引出的方向越朝向所述筒状部的轴线延伸,所述端子收纳构件具有避让部,所述避让部凹陷设置在所述端子收纳构件的外表面,在将所述端子收纳构件收纳于所述筒状部的过程中避免与所述缩入部干涉。

另外,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是连接器,具备所述端子模块和收纳所述端子模块的壳体。

根据这样的结构的端子模块,因为能够使第1外导体的缩入部沿着第2外导体的覆盖部的方式配置,所以能够抑制从第1外导体的筒状部的端部及缩入部与第2外导体的覆盖部之间的间隙泄漏噪声或者从外部侵入噪声。由此,能够抑制在端子模块中通信质量降低。

另外,因为在端子收纳构件设置有避让部,所以能够避免在将端子收纳构件收纳于第1外导体的筒状部的过程中缩入部和端子收纳部干涉。由此,能够抑制在第1外导体组装端子收纳部的组装作业性变差。

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端子模块也可以设为以下结构。

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所述筒状部形成为方筒状,所述缩入部以与所述筒状部的角部相连的方式圆滑地形成,所述端子收纳构件形成为四棱柱状,所述避让部沿着所述端子收纳构件的插入方向形成于所述端子收纳构件的所述缩入部侧的角落部。

一般,在利用金属制的覆盖部将方筒状的筒状部的端部覆盖的情况下,在筒状部的角部与覆盖部之间容易形成间隙。但是,根据这样的结构,因为在筒状部的角部的端部圆滑地形成有缩入部,所以能够减小筒状部的端部及缩入部与覆盖部之间的间隙。由此,能够抑制噪声从筒状部的端部及缩入部与覆盖部之间的间隙泄漏或者噪声从外部侵入,能够抑制通信质量降低。

另外,因为端子收纳构件在缩入侧的角落部设置有避让部并成为圆滑的形态,所以能够将避让部兼用作防止将端子收纳部上下翻转地组装的所谓的误组装的防止误组装部。

发明效果

根据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能够抑制通信质量降低,并且能够抑制组装作业性变差。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a-a线剖视图。

图4是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示出将下部构件和上部构件组装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将下部构件和上部构件组装前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7是上下翻转的上部构件的立体图。

图8是第1外导体的立体图。

图9是第1外导体的俯视图。

图10是第1外导体的侧视图。

图11是第1外导体的后视图。

图12是示出在组装有内导体的上下翻转状态的上部构件组装下部构件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3是示出内导体收纳于端子收纳构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4是示出内导体收纳于端子收纳构件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5是示出内导体收纳于端子收纳构件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6是示出在第1外导体组装端子收纳构件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7是示出在筒状部收纳有端子收纳构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8是示出在筒状部收纳有端子收纳构件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9是示出在第1外导体组装第2外导体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0是上下翻转的状态的端子模块的立体图。

图21是端子模块的俯视图。

图22是端子模块的仰视图。

图23是示出其他实施方式的在第1外导体组装端子收纳构件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3对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中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例示如下通信用的连接器10:其搭载于例如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车辆,配置于例如车辆内的车载电装件(汽车导航系统、etc、监视器等)与外部机器(照相机等)之间、车载电装件间的有线通信路径。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将f侧作为前侧、将b侧作为后侧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连接器10构成为具备:屏蔽电线11;多个内导体20,与屏蔽电线11的前侧的末端连接;端子收纳构件30,收纳多个内导体20;外导体50,以将端子收纳构件30的外周覆盖的状态与屏蔽电线11连接;以及壳体70,收纳外导体50。

屏蔽电线11构成为具备:多条包覆电线12;由编织线构成的屏蔽部15,将多条包覆电线12的外周一并覆盖;以及由绝缘性的包覆部构成的护套部16,将屏蔽部15的更外周覆盖。本实施方式的屏蔽电线11的两条包覆电线12被屏蔽部15一并覆盖。

各包覆电线12形成为利用绝缘性的绝缘包覆部14将具有导电性的芯线13覆盖的形态。包覆电线12在被屏蔽部15覆盖的状态下,成为两条包覆电线12扭捻绞合的状态,在屏蔽电线11的作为其末端的前端部,护套部16被剥皮,绞合解开的状态的两条包覆电线12和屏蔽部15露出。

屏蔽部15通过将具有导电性的多根金属细线编成筒状而形成。从护套部16的末端露出的屏蔽部15折回到护套部16的端部上而将护套部16的端部的外周覆盖,该屏蔽部15折回的部分形成为折回部15a。

从折回部15a向前方引出的各包覆电线12的前端部通过绝缘包覆部14进一步被剥皮而露出芯线13,在露出的芯线13电连接内导体20。

内导体20通过利用冲压等对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板材进行加工而形成。内导体20是所谓的阳型端子,具有销型的端子连接部22,在端子连接部22的后方相连地形成有电线连接部24,电线连接部24与芯线13及绝缘包覆部14的末端压接连接。

在包覆电线12中内导体20与屏蔽部15中的折回部15a之间,包覆电线12形成为从屏蔽部15露出的露出部17,在露出部17安装有用于调整露出部17中的阻抗的调整构件80。

调整构件80通过利用冲压等对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板材进行加工而形成。调整构件80构成为具备:两个调整部主体82,分别安装于包覆电线12中的露出部17的外周;和连结部85,将两个调整部主体82连结。

各个调整部主体82形成为将露出部17的外周面在周向覆盖的大致圆筒状。调整部主体82安装于露出部17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部,调整部主体82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尺寸比露出部17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尺寸稍短。

连结部85形成为以朝向上方鼓起的方式弯曲的形态,将两个调整部主体82在左右方向连结。另外,如图12所示,连结部85的前部与后部相比在左右方向拓宽地形成。因此,调整构件80的前部比后部在左右方向拓宽。

端子收纳构件30为合成树脂制,如图12至图16所示,形成为在前后方向长的长方体状。

在端子收纳构件30的比前后方向中央部靠前侧,在左右方向排列形成有两个在前后方向延伸的腔32。如图3及图12所示,在各腔32内收纳有与包覆电线12连接的内导体20。

端子收纳构件30的后部形成为大收纳部33,从两个内导体20向后方引出的露出部17以安装有调整构件80的状态收纳于大收纳部33。

另外,如图4至图7、图12至图16所示,端子收纳构件30通过将配置于下部的下部构件35和配置于上部的上部构件40在上下方向组合而构成。

如图4至图6所示,下部构件35构成为具备:底壁35d,构成端子收纳构件30的下壁31d;和一对卡止片36,设置于底壁35d的两侧缘35dw。底壁35d形成为在前后方向长的大致矩形板状,在底壁35d以在左右方向排列的方式载置两个内导体20。

一对卡止片36在底壁35d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部向上方延伸地形成,各卡止片36具有在左右方向贯穿的大致矩形的卡止孔36a。

如图4至图7所示,上部构件40构成为具备:顶壁40u,构成端子收纳构件30的上壁31u;前壁42,设置于顶壁40u的前端部;以及侧壁44,分别设置于顶壁40u的左右方向的两侧缘。

顶壁40u形成为在前后方向长的大致矩形平板状,并形成为从与下部构件35的底壁35d相反的一侧将内导体20及包覆电线12的端部覆盖的大小。在顶壁40u的左右方向大致中央部形成有从顶壁40u朝向下方延伸的隔壁45。隔壁45当上部构件40和下部构件35组装时,与下部构件35的底壁35d以在上下方向对置的方式靠近地配置,在端子收纳构件30内构成收纳内导体20的两个腔32。

前壁42形成为从顶壁40u的前端缘向下方延伸的板状,在前壁42设置有阳端子插通的插入口42a。

一对侧壁44各自形成为从顶壁40u向下方延伸的形态,与前壁42的左右方向的两侧的侧缘分别相连地形成。

在各侧壁44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部形成有嵌合凹部44a,在上部构件40和下部构件35组装时,下部构件35的卡止片36与嵌合凹部44a嵌合。嵌合凹部44a呈从侧壁44的侧面朝向内侧凹陷的形态,在嵌合凹部44a的内表面形成有朝向外方突出的卡止突起46。

卡止突起46在上部构件40和下部构件35组装并在嵌合凹部44a内嵌合有下部构件35的卡止片36时,如图13及图15所示,嵌入到卡止片36的卡止孔36a而将上部构件40和下部构件35保持为组装状态。

如图19至图22所示,外导体50通过第1外导体51和第2外导体60构成,第1外导体51将端子收纳构件30的外周覆盖,第2外导体60以将第1外导体51及屏蔽电线11的折回部15a的外周覆盖的方式组装于第1外导体51。

第1外导体51通过利用冲压等对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板材进行加工而形成。如图3所示,第1外导体51具备收纳端子收纳构件30的筒状部52和设置于筒状部52的下侧后端缘的屏蔽连接部53。

如图8至图11所示,筒状部52形成为主视为大致矩形的方筒状。筒状部52的左右方向的内尺寸比端子收纳构件30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形成得稍大,如图3所示,在筒状部52内从后方适当地收纳端子收纳构件30。

屏蔽连接部53具备从筒状部52的下侧后端缘朝向斜下后方延伸的连接片54、和从连接片54的后端缘朝向后方延伸的大致矩形板状的舌片55。

如图8及图9所示,连接片54以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从筒状部52的下侧后端缘越朝向后方越减小的方式形成,并以筒状部52的轴线为中心稍微形成为圆弧状。

舌片55以与连接片54的圆弧状的后端缘相连的方式以筒状部52的轴线为中心稍微形成为圆弧状,当在筒状部52内收纳端子收纳构件30时,如图17至图19所示,舌片55配置于屏蔽电线11中的折回部15a的下方。

第2外导体60通过利用冲压等对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板材进行加工而形成。如图19所示,第2外导体60构成为具备:覆盖部61,从筒状部52延伸到屏蔽电线11的折回部15a的位置;一对固定筒62,设置于覆盖部61的前部;以及一对连接筒63,设置于覆盖部61的后部。

覆盖部61形成为将从筒状部52的后部到折回部15a的区域从上方覆盖的大小,在覆盖部61的前部设置有在上下方向贯穿的矛状部孔61a。

一对固定筒62设置于覆盖部61的前部的左右方向的两侧缘,以从左右方向的两侧卷绕的方式压接于筒状部52的后部。

一对连接筒63以与一对固定筒62的后方相连的方式设置于覆盖部61的后部的左右方向的两侧缘。

一对连接筒63中的一方具有沿着折回部15a的左右方向的一方侧部配置的侧板64、和设置于侧板64的上端设置的固定片65,另一方具有沿着折回部15a的左右方向的另一方侧部配置的侧板64、和设置于侧板64的上端的两个固定片65。

如图20及图22所示,各个固定片65与在折回部15a的下方配置的第1外导体51的舌片55一起以卷绕于折回部15a的下部的方式压接固定。

另外,在各个固定片65的顶端部形成有朝向内侧折回的钩部66。

如图20所示,钩部66当各个固定片65压接时钩挂于舌片55的左右方向的两侧缘的任一方,从而将各个固定片65固定成不会从屏蔽部15脱离。由此,通过第1外导体51和第2外导体60构成的外导体50电连接并固定到屏蔽电线11的屏蔽部15。

壳体70为合成树脂制,如图3所示,具有模块收纳部72,在模块收纳部72收纳将内导体20、端子收纳构件30以及外导体50组装于屏蔽电线11的末端的端子模块68。

如图1至图4所示,模块收纳部72形成为在前后方向贯穿的大致方筒状,在模块收纳部72内设置有矛状部73,矛状部73能够与端子模块68的外导体50中的矛状部孔61a的缘部卡止。矛状部73当端子模块68收纳于模块收纳部72的正规收纳位置时,如图3所示嵌入到矛状部孔61a,通过矛状部73和矛状部孔61a的缘部卡止,从而端子模块68保持于壳体70内。

接下来,如图8至图11所示,在第1外导体51的筒状部52中的左右方向两侧的下侧角部52a的后端缘52b分别设置有缩入部56,缩入部56沿着第2外导体60的覆盖部61的内周面61b配置,越朝向包覆电线12引出的方向即后方沿朝向筒状部52的轴线延伸。

各缩入部56以与屏蔽连接部53的连接片54的侧缘相连的方式圆滑地形成,如图11所示,连接片54的两侧的缩入部56间的距离l1比筒状部52的后端开口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l2稍小。

因此,当从后方观看第1外导体51时,用于将端子收纳构件30插入的插入路径r如图11所示,下部与上部相比在左右方向缩窄。

另外,因为在筒状部52中的左右方向两侧的下侧角部52a的后端缘52b,以与连接片54的侧缘相连的方式圆滑地形成有缩入部56,所以当第2外导体60的一对固定筒62压接于筒状部52的后部、且一对连接筒63压接于折回部15a时,如图20及图22所示,缩入部56沿着第2外导体60的覆盖部61的内周面61b配置,能够减小筒状部52的后端部及缩入部56与覆盖部61之间的间隙。

另一方面,如图13至图16所示,在端子收纳构件30的左右方向两侧的下侧角落部30a分别形成有避让部34,在将端子收纳构件30收纳于第1外导体51的筒状部52的过程中,避让部34避免端子收纳构件30与缩入部56干涉。

各避让部34在端子收纳构件30的侧壁31w的外表面及下壁31d的外表面凹陷形成,以沿着端子收纳构件30的插入方向(前后方向)的方式遍及端子收纳构件30的全长而设置。另外,如图11所示,各避让部34以与第1外导体51的缩入部56的后端缘56a从后方观看时的倾斜状态变为相同的方式形成为越朝向下方越朝向内侧倾斜的形态。

另外,如图4至图7所示,端子收纳构件30中的避让部34形成于上部构件40的侧壁44的下端缘44b,并且形成于下部构件35的底壁35d中的左右方向的两侧缘35dw及卡止片36中的下缘部36b。并且,如图13至图16所示,这些避让部34通过将上部构件40和下部构件35在上下方向组装而成为一体,在端子收纳构件30的左右方向两侧的下侧角落部30a遍及前后方向的全长形成避让部34。

因此,端子收纳构件30的下部与上部相比在左右方向缩窄,如图14所示,端子收纳构件30的下部在主视时为倒梯形。另外,端子收纳构件30的避让部34在将端子收纳构件30收纳于第1外导体51的筒状部52的过程中进入缩入部56的内侧,能够避免端子收纳构件30不能插入到筒状部52。

本实施方式是如上结构,接着,简单说明通信用的连接器10的组装步骤的一例,接着对连接器10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

首先,将屏蔽电线11的护套部16剥皮,使两条包覆电线12的末端和屏蔽部15露出,将屏蔽部15折回到护套部16的外表面而形成折回部15a。另外,将两条包覆电线12的前端部的绝缘包覆部14剥皮而使芯线13露出,在露出的芯线13压接电线连接部24而连接内导体20。

接着,在屏蔽电线11的两条包覆电线12的露出部17安装调整构件80。在此,调整构件80在安装于露出部17前的展开状态下,如图4所示,成为构成调整部主体82的上侧部分向上方开放的状态。在调整部主体82开放的状态的调整构件80上配置包覆电线12的露出部17,以卷绕于露出部17的方式压接调整部主体82,从而在露出部17固定调整构件80。

接着,如图12所示,在上下翻转的上部构件40的顶壁40u上组装两个内导体20,针对上部构件40从上方组装下部构件35。由此,如图13至图16所示,内导体20收纳于端子收纳构件30。

在此,当在上部构件40组装下部构件35时,在上部构件40的侧壁44的下端缘44b形成的避让部34和在下部构件35的底壁35d的左右方向的两侧缘35dw及卡止片36的下缘部36b形成的避让部34成为一体,在端子收纳构件30的下侧的左右方向两侧的下侧角落部30a形成有沿前后方向遍及端子收纳构件30的全长而延伸的避让部34。

接着,如图16至图19所示,从外导体50的第1外导体51中的筒状部52的后方插入端子收纳构件30,针对第1外导体51组装第2外导体60。

第2外导体60的组装中,以第1外导体51的舌片55成为下侧的方式将第2外导体60的覆盖部61从上方组装于第1外导体51,将固定筒62以卷绕于筒状部52的方式压接。另外,将连接筒63的各个固定片65以卷绕于舌片55及屏蔽部15的方式压接。

在此,当一对固定筒62压接于筒状部52的后部且一对连接筒63压接于折回部15a时,因为在筒状部52中的左右方向两侧的下侧角部52a的后端缘52b以与连接片54的侧缘相连的方式圆滑地形成有缩入部56,所以如图20及图22所示,第2外导体60的覆盖部61的内周面61b沿着缩入部56配置,能够减小筒状部52的后端部及缩入部56与覆盖部61之间的间隙。由此,能够抑制从筒状部52的后端部及缩入部56与覆盖部61之间的间隙泄漏噪声或者从外部侵入噪声,能够抑制通信质量降低。

另外,当各个固定片65压接时,如图20所示,通过固定片65的钩部66钩挂于舌片55的侧缘,从而固定片65以不从舌片55及屏蔽部15脱离的方式固定,在屏蔽电线11的末端组装有内导体20、端子收纳构件30以及外导体50的端子模块68完成。

最后,将端子模块68从后方插入到壳体70的模块收纳部72,当端子模块68到达正规的收纳位置时,如图3所示,矛状部73嵌入到外导体50的矛状部孔61a,端子模块68防脱地保持在壳体70内。由此,通信用的连接器10完成。

接着,对通信用的连接器10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

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利用第2外导体的覆盖部覆盖第1外导体的筒状部的后端部的情况下,当筒状部与覆盖部之间的间隙大时,从间隙泄漏噪声或者来自外部的噪声侵入,从而通信质量降低。因此,考虑到如下:通过在筒状部的后端部形成越朝向后方越向径向内侧延伸的缩入部,并使覆盖部沿着缩入部,从而能够减小第1外导体与第2外导体之间的间隙。但是,如果在筒状部的端部形成缩入部,则在将端子收纳构件插入到筒状部内时,有可能缩入部和端子收纳构件干涉,从而向筒状部插入端子收纳构件的组装作业变差。

因此,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锐意研究,结果发现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即,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中的端子模块68具备:屏蔽电线11,具有至少一条包覆电线12、将包覆电线12的外周覆盖的导电性的屏蔽部15、以及将屏蔽部15的外周覆盖的护套部16;内导体20,与包覆电线12连接;树脂制的端子收纳构件30,收纳内导体20,将包覆电线12引出;金属制的第1外导体51,具有收纳端子收纳构件30并将包覆电线12引出的筒状部52;以及金属性的第2外导体60,具有覆盖部61,覆盖部61覆盖第1外导体51的筒状部52中将包覆电线12引出侧的后端部,如图16所示,在第1外导体51的后端部设置有缩入部56,缩入部56沿着第2外导体60的覆盖部61的内周面61b配置,越朝向作为包覆电线12引出的方向的后方越朝向筒状部52的轴线延伸,端子收纳构件30具有避让部34,避让部34凹陷设置在端子收纳构件30的下壁31d及侧壁31w的外表面,在将端子收纳构件30收纳于筒状部52的过程中避免与缩入部56干涉。

即,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20及图22所示,因为能够使在第1外导体51的筒状部52的后端缘52b设置的缩入部56以沿着第2外导体60的覆盖部61的方式配置,所以能够抑制从第1外导体51的筒状部52及缩入部56与第2外导体60的覆盖部61之间的间隙泄漏噪声或者从外部侵入噪声。由此,能够抑制在端子模块68中通信质量降低。

另外,因为在端子收纳构件30设置有避让部34,所以如图11所示,在将端子收纳构件30收纳于第1外导体51的筒状部52的过程中,能够避免缩入部56和端子收纳构件30干涉。由此,能够抑制将端子收纳构件30组装于第1外导体51的组装作业性变差。

另外,筒状部52形成为方筒状,缩入部56以与筒状部52的下侧角部52a的后端缘52b相连的方式圆滑地形成,端子收纳构件30形成为长方体状(四棱柱状),避让部34沿着作为端子收纳构件30的插入方向的前后方向形成于作为端子收纳构件30的缩入部56侧的下侧角落部30a。

一般,在利用金属制的覆盖部覆盖方筒状的筒状部的后端部的情况下,在筒状部的角部与覆盖部之间容易形成间隙。

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8及图11所示,因为在筒状部52的下侧角部52a的后端缘52b圆滑地形成有缩入部56,所以能够减小筒状部52的后端部及缩入部56与覆盖部61之间的间隙。由此,能够抑制从筒状部52的后端部及缩入部56与覆盖部61之间的间隙泄漏噪声或者从外部侵入噪声,能够抑制通信质量降低。

另外,因为端子收纳构件30在下侧角落部30a设置有避让部34并成为圆滑的形态,所以能够将避让部34兼用作防止将端子收纳构件30上下翻转地组装的所谓的误组装的防止误组装部。

<其他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并不限定于通过上述记述及附图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也包括如下各种方式。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筒状部52的下侧后端缘以与屏蔽连接部53的连接片54相连的方式构成缩入部56。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将缩入部以与连接片独立的方式构成。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在筒状部52的下侧后端缘形成有一个屏蔽连接部53的结构。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设为在筒状部52的后端缘形成有多个屏蔽连接部的结构。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内导体20构成为阳侧端子。但是,不限于此,如图23所示,也可以将内导体120构成为阴型端子。

符号说明

10:连接器

12:包覆电线

15:屏蔽部

16:护套部

20:内导体

30:端子收纳构件

30a:下侧角落部(“角落部”的一例)

34:避让部

51:第1外导体

52:筒状部

52a:下侧角部(“角部”的一例)

52b:后端缘(“端部”的一例)

56:缩入部

60:第2外导体

61:覆盖部

68:端子模块

70:壳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