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包高效热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99990发布日期:2020-07-31 23:2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动力电池包高效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包散热流道装置、储能装置、散热器和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电池包散热流道装置的出口与所述散热器的进口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所述散热器的出口与所述电池包散热流道装置的进口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所述储能装置的进口通过第一支管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所述储能装置的出口通过第二支管分别与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连通,所述第一支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管道上靠近所述散热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之间的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二支管靠近所述第二管道的一侧设置有第四电磁阀,所述电子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电连接并控制其开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包高效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散热流道装置包括第一u型管道和第二u型管道,所述第一u型管道和第二u型管道的底部均设置有开关阀,所述第一u型管道包括冷却液第一进口管道和冷却液第二出口管道,所述第二u型管道包括冷却液第二进口管道和冷却液第一出口管道,所述冷却液第一进口管道和冷却液第一出口管道之间平行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冷却液带状通道,所述冷却液第二进口管道和冷却液第二出口管道之间平行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冷却液带状通道,所述第一冷却液带状通道和第二冷却液带状通道交错设置,所述第一冷却液带状通道和第二冷却液带状通道之间形成电池包存放腔,所述第一冷却液带状通道和第二冷却液带状通道内冷却液流动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包高效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液带状通道和第二冷却液带状通道均为铝合金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磁包高效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液带状通道和第二冷却液带状通道的外侧均涂有绝缘硅胶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包高效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装置包括储能箱,所述储能箱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层,所述储能箱内设置有冷却液蛇形管道,所述冷却液蛇形管道的进口和出口均贯穿所述保温层和储能箱并位于所述储能箱的外侧,所述储能箱内设置有相变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电池包高效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为陶瓷纤维层,所述相变材料为高密度聚乙烯、结晶水合盐或者石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包高效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壳体,所述散热壳体内固定设置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蛇形设置在所述散热壳体内,所述散热管的外侧固定设置有散热铝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电池包高效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为铜质散热管。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高效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包散热流道装置、储能装置、散热器和电子控制单元,电池包散热流道装置的出口与散热器的进口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散热器的出口与电池包散热流道装置的进口通过第二管道连接,储能装置的进口通过第一支管与第一管道连通,储能装置的出口通过第二支管分别与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连通,第一支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第一管道上靠近散热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磁阀,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之间的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三电磁阀,第二支管靠近第二管道的一侧设有第四电磁阀,电子控制单元与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电连接,本发明能够与电池包充分接触,实现回收热量再利用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彭志军;白富强;张帆;杜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5.16
技术公布日:2020.07.3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