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料电池流体歧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04467发布日期:2020-10-13 09:4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燃料电池流体歧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流体歧管组,由输入转接板3、设置在燃料电池壳体内部的壳内输入流体歧管4和设置在燃料电池壳体外部的壳外输入流体歧管5依次连接组成;

输出流体歧管组,由输出转接板6、设置在燃料电池壳体内部的壳内输出流体歧管7和设置在燃料电池壳体外部的壳外输出流体歧管8依次连接组成;

所述壳内输入流体歧管4和壳内输出流体歧管7均设有流体主流道和若干流体分流道口,所述输入转接板3和输出转接板6均设有若干流体分流道孔,所述壳外输入流体歧管5和壳外输出流体歧管8均设有流体流道;所述流体分流道口与相应流体分流道孔一一对应密封连接,所述流体主流道与相应流体流道对应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流体歧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主流道包括氢气主流道、氧气主流道和冷却液主流道,所述流体分流道包括氢气分流道、氧气分流道和冷却液分流道;氢气主流道设有若干氢气分流道口,氢气分流道口与输入转接板3、输出转接板6上设置的若干氢气分流道孔一一对应;氧气主流道设有若干氧气分流道口,氧气分流道口与输入转接板3、输出转接板6上设置的若干氧气分流道孔一一对应;冷却液主流道设有若干冷却液分流道口,冷却液分流道口与输入转接板3、输出转接板6上设置的若干冷却液分流道孔一一对应;

壳外输入流体歧管7和壳外输出流体歧管8的流体流道均设有氢气流道、氧气流道和冷却液流道,它们分别与壳内输入流体歧管4和壳内输出流体歧管7的相应氢气主流道、氧气主流道和冷却液主流道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流体歧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插接孔,所述壳外输入流体歧管5在与壳内输入流体歧管4连接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插接孔配合的插接凸台,插接凸台端部设有第一连接面,所述壳外输入流体歧管5的插接凸台插入插接孔后与壳内输入流体歧管4的端面通过第一连接面连接;所述壳内输出流体歧管7与所述壳外输出流体歧管8与上述连接方式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电池流体歧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外输入流体歧管5还设有第二连接面,第二连接面设置于插接凸台外侧,用于在壳外输入流体歧管5与壳内输入流体歧管4连接时与插接孔周围的壳体外壁面接触并密封连接;所述壳外输出流体歧管8与壳内输出流体歧管7与上述连接方式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料电池流体歧管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密封连接的方式为设置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流体歧管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元件之间连接方式均为螺栓连接。

7.一种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流体歧管结构,还包括壳体1、若干燃料电池单体组成的燃料电池组2、流体控制系统和相应连接管路;燃料电池单体设有流体输入口,与输入转接板3的流体分流道孔对应密封连通;所述燃料电池单体设有流体输出口,与输出转接板6的流体分流道孔对应密封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流体控制系统包括氢气供应系统、氧气供应系统9和热管理系统10,流体输入口包括氢气输入口、氧气输入口和冷却液输入口,流体输出口包括氢气输出口、氧气输出口和冷却液输出口;氢气输入口、氢气输出口和氢气供应系统连通,氧气输入口、氧气输出口和氧气供应系统连通,冷却液输入口、冷却液输出口和热管理系统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上述元件连通方式为连接处设有对接软管。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上述元件连通的连接处设置密封圈。


技术总结
一种燃料电池流体歧管结构,包括输入流体歧管组和输出流体歧管组。输入流体歧管组包括输入转接板、设置在燃料电池壳体内部的壳内输入流体歧管和设置在燃料电池壳体外部的壳外输入流体歧管;输出流体歧管组包括输出转接板、设置在燃料电池壳体内部的壳内输出流体歧管和设置在燃料电池壳体外部的壳外输出流体歧管。其有益效果在于:燃料电池的流体岐管分为壳内部分和壳外部分,管路结构设计更合理,易于适应不同外部环境和结构;壳内流体歧管穿过壳体与壳外流体歧管密封连接,密封性能可靠,集成度高,减少硅胶管和喉箍的使用,降低燃料电池系统泄露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赵庆尧;李强;邹利民;朱子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国鸿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30
技术公布日:2020.10.1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