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归正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49879发布日期:2021-01-26 20:09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自动归正模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归正模组。


背景技术:

[0002]
在太阳能电池板生产领域中,需要将胶带粘贴至太阳能电池板上,电池板一般放置于玻璃上,在粘贴胶带之间,通常需要将玻璃进行归正操作。现有的归正模组,其一般在归正模组的一侧边设置有限位挡板,然后在与限位挡板相对的侧边设置归正组件,在归正模组的左右两侧也设置归正组件。然后通过归正组件的移动将玻璃归正在归正组件与限位挡板之间。但是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与限位挡板相对的归正组件在归正时其运动行程较长,导致归正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归正模组,该自动归正模组的归正效率较高。
[0004]
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5]
自动归正模组,包括归正支架以及固定于归正支架上的第一归正机构、第二归正机构,所述第一归正机构包括第一归正驱动组件、第一归正组件、第二归正组件,所述第一归正组件、第二归正组件分别与第一归正驱动组件相连,所述第二归正机构包括第二归正驱动组件、第三归正组件、第四归正组件,所述第三归正组件、第四归正组件分别与第二归正驱动组件相连,归正位位于第一归正组件、第二归正组件、第三归正组件及第四归正组件之间。
[0006]
所述第一归正驱动组件与第二归正驱动组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归正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主体以及位于驱动主体上的驱动件、第一滑轨、主动轮、从动轮、同步带、至少两个驱动连接板,所述驱动件与第二主动轮相连,所述第二主动轮通过同步带与第二从动轮相连,两个驱动连接板分别位于同步带的相对的两端,两个驱动连接板分别与第一滑轨及同步带相连,所述同步带带动驱动连接板在第一滑轨上相向或相背移动
[0007]
所述同步带上至少部分设有第一齿条,所述驱动连接板上设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二齿条相啮合。
[0008]
所述第一归正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归正驱动组件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归正组件、第二归正组件分别通过两个驱动连接板与第一归正驱动组件相连,所述第三归正组件、第四归正组件分别通过两个驱动连接板与第二归正驱动组件相连。
[0009]
所述第一归正组件包括第一归正连接板、两个第一归正板及两个第一归正挡块,两个所述第一归正板分别设于第一归正连接板的相对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一归正挡块分别位于两个第一归正板上。
[0010]
所述第二归正组件包括第二归正连接板及两个第一归正部,两个所述第一归正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归正连接板的相对的两端;所述第一归正部包括第一归正固定板、第二
滑轨、第二归正板、第二归正挡块,所述第一归正固定板固定于所述第二归正连接板上,所述第二滑轨固定于所述第一归正固定板上,所述第二归正板与通过滑块与第二滑轨相连,所述第二归正挡块固定于所述第二归正板上。
[0011]
所述第一归正固定板至少包括第一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分别与第一底板的相对的两端相连,所述第二归正板位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之间,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归正板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相对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板及第二归正板相连。
[0012]
所述第三归正组件包括第三归正连接板及两个第二归正部,两个所述第二归正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三归正连接板的相对的两端;所述第二归正部包括第二归正固定板、第三归正固定板、第三滑轨、第三归正板、第三归正挡块,所述第二归正固定板固定于所述第三归正连接板上,所述第二归正固定板与第三归正固定板相连,所述第三滑轨固定于所述第三归正固定板上,所述第三归正板与通过滑块与第三滑轨相连,所述第三归正挡块固定于所述第三归正板上。
[0013]
所述第三归正固定板至少包括第二底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所述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分别与第二底板的相对的两端相连,所述第三归正板位于第三侧板、第四侧板之间,所述第三侧板与第三归正板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相对的两端分别与第三侧板及第三归正板相连。
[0014]
所述第四归正组件包括第四归正连接板、两个归正杆及两个第四归正挡块,两个所述归正杆的底部分别固定于第四归正连接板的相对的两端,两个第四归正挡块分别固定于两个归正杆的顶部。
[0015]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0016]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归正模组通过第一归正驱动组件同时带动第一归正组件、第二归正组件移动,第二归正驱动组件同时带动第三归正组件、第四归正组件移动。自动归正组件通过第一归正机构、第二归正机构同时对玻璃进行归正,提高了归正效率。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实施例的自动归正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是本实施例的第一归正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是本实施例的第一归正驱动组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是本实施例的第一归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5是本实施例的第二归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6是本实施例的第三归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7是本实施例的第四归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
附图标记说明:
[0025]
1、归正支架;2、第一归正驱动组件;3、第一归正组件;4、第二归正组件;5、第二归正驱动组件;6、第三归正组件;7、第四归正组件;21、驱动主体;22、驱动件;23、第一滑轨;24、同步带; 25、驱动连接板;31、第一归正连接板;32、第一归正板;33、第一归正挡块;41、第二归正连接板;42、第二滑轨;43、第二归正板; 44、第二归正挡块;45、第一底板;46、第一侧板;47、第二侧板; 61、第三归正连接板;62、第二归正固定板;63、第三滑轨;64、第三归正
板;65、第三归正挡块;66、第二底板;67、第三侧板;68、第四侧板;69、第二弹性件;71、第四归正连接板;72、归正杆;73、第四归正挡块;8、顶升驱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中”、“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8]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自动归正模组,所述自动归正模组包括归正支架1以及固定于归正支架1上的第一归正机构、第二归正机构,所述第一归正机构包括第一归正驱动组件2、第一归正组件 3、第二归正组件4,所述第一归正组件3、第二归正组件4分别与第一归正驱动组件2相连,所述第二归正机构包括第二归正驱动组件5、第三归正组件6、第四归正组件7,所述第三归正组件6、第四归正组件7分别与第二归正驱动组件5相连,归正位位于第一归正组件3、第二归正组件4、第三归正组件6及第四归正组件7之间。
[0029]
自动归正模组通过第一归正驱动组件2同时带动第一归正组件 3、第二归正组件4移动,第二归正驱动组件5同时带动第三归正组件6、第四归正组件7移动。自动归正组件通过第一归正机构、第二归正机构同时对玻璃进行归正,提高了归正效率。
[0030]
如图2、图3所示,所述第一归正驱动组件2与第二归正驱动组件5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归正驱动组件2包括驱动主体21以及位于驱动主体21上的驱动件22、第一滑轨23、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同步带24、至少两个驱动连接板25,所述驱动件22与第二主动轮相连,所述第二主动轮通过同步带24与第二从动轮相连,两个驱动连接板25分别位于同步带24的相对的两端,两个驱动连接板25分别与第一滑轨23及同步带24相连,所述同步带24带动驱动连接板25 在第一滑轨23上相向或相背移动
[0031]
优选的,本实施例的驱动连接板25为四个,四个驱动连接板25 分别位于驱动主体21的相对的两端,位于同一端的两个驱动连接板 25分别相对设置。
[0032]
所述同步带24上至少部分设有第一齿条,所述驱动连接板25上设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二齿条相啮合。同步带24通过第一齿条、齿条带动驱动连接板25在第一滑轨23上移动。
[0033]
优选的,第一归正驱动组件2与所述第二归正驱动组件5垂直设置。优选的,驱动件
22为扭力电机,该扭力电机到达固定扭力后,即可自动停止。
[0034]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归正组件3包括第一归正连接板31、两个第一归正板32及两个第一归正挡块33,两个所述第一归正板32 分别设有第一归正连接板31的相对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一归正挡块 33分别位于两个第一归正板32上。
[0035]
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归正组件4包括第二归正连接板41板及两个第一归正部,两个所述第一归正部分别位于两个第二归正连接板 41的相对的两端。所述第一归正部包括第一归正固定板、第二滑轨 42、第二归正板43、第二归正挡块44,所述第一归正固定板固定于所述第二归正连接板41上,所述第二滑轨42固定于所述第一归正固定板上,所述第二归正板43与通过滑块与第二滑轨42相连,所述第二归正挡块44固定于所述第二归正板43上。
[0036]
所述第一归正固定板至少包括第一底板45、第一侧板46、第二侧板47,所述第一侧板46、第二侧板47分别与第一底板45的相对的两端相连,所述第二归正板43位于第一侧板46、第二侧板47之间,所述第一侧板46与第二归正板43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相对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板46及第二归正板43相连。优选地,第一弹性件为弹簧,通过第一弹性件的设置可避免第二归正板 43对玻璃的损坏。
[0037]
如图6所示,所述第三归正组件6包括第三归正连接板61及两个第二归正部,两个所述第二归正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归正连接板 41的相对的两端。
[0038]
所述第二归正部包括第二归正固定板62、第三归正固定板、第三滑轨63、第三归正板64、第三归正挡块65,所述第二归正固定板 62固定于所述第三归正连接板61上,所述第二归正固定板62与第三归正固定板相连,所述第三滑轨63固定于所述第三归正固定板上,所述第三归正板64与通过滑块与第三滑轨63相连,所述第三归正挡块65固定于所述第三归正板64上。
[0039]
所述第三归正固定板至少包括第二底板66、第三侧板67、第四侧板68,所述第三侧板67、第四侧板68分别与第二底板66的相对的两端相连,所述第三归正板64位于第三侧板67、第四侧板68之间,所述第三侧板67与第三归正板64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69,所述第二弹性件69的相对的两端分别与第三侧板67及第三归正板64 相连。优选地,第二弹性件69为弹簧,通过第二弹性件69的设置可避免第二归正板43对玻璃的损坏。
[0040]
如图7所示,所述第四归正组件7包括第四归正连接板71、两个归正杆72及两个第四归正挡块73,两个所述归正杆72的底部分别固定于第四归正连接板71的相对的两端,两个第四归正挡块73分别固定于两个归正杆72的顶部。
[0041]
当不同规格的电池板位于玻璃上上,本实施例的自动归正模组均可进行归正,且可将玻璃归正到准确位置,并于后续贴胶带的操作。
[0042]
所述第一归正组件3、第二归正组件4还包括两个顶升驱动件8,两个所述顶升驱动件8分别固定于所述归正支架1上,两个所述顶升驱动件8分别与所述第一归正板32、第一归正部相连,所述顶升驱动件8带动所述第一归正板32、第一归正部上下移动。从而上下调节玻璃的高度。
[0043]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利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组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