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荧光粉上粉结构及U型弯管自动注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41188发布日期:2021-07-27 13:51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荧光粉上粉结构及U型弯管自动注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设备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荧光粉上粉结构及u型弯管自动注粉装置。



背景技术:

在u型灯管的生产过程中,有一道涂粉工序,即在u型弯管中注入荧光粉。现有的涂粉工序通常为人工操作,通过人工手持u型弯管,通过人工操作注粉设备将荧光粉注入u型弯管中,生产效率低下。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荧光粉上粉结构及u型弯管自动注粉装置,取代人工操作涂粉,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解决其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荧光粉上粉结构,包括:注粉嘴,所述注粉嘴用于将所述荧光粉注入u型弯管;

注粉软管,所述注粉软管一端连接所述注粉嘴,另一端与荧光粉的储料器连接,所述储料器设有用于将所述荧光粉输送到注粉嘴的第一驱动部件;

第一控制结构,所述第一控制结构对应所述注粉软管设置,用于控制所述注粉软管通路或闭路。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控制结构包括第二驱动部件、固定压合部件和活动压合部件,所述固定压合部件和活动压合部件分别设于所述注粉软管相对的两侧,并且所述固定压合部件相对所述注粉软管固定设置,所述第二驱动部件与所述活动压合部件连接,以驱动所述活动压合部件向所述固定压合部件运动,并压合所述注粉软管。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驱动部件为气缸,所述固定压合部件相对所述气缸的缸体固定设置,所述活动压合部件与所述气缸的活塞端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驱动部件为双轴气缸,所述注粉软管从所述双轴气缸的两个活塞杆之间穿过,所述活动压合部件为所述双轴气缸的两个活塞端之间的连接结构,所述固定压合部件与所述连接结构对应地安装于所述双轴气缸的缸体上。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u型弯管自动注粉装置,包括输送结构和上述任一的上粉结构,所述输送结构用于输送所述u型弯管,其上设有用于夹持所述u型弯管的夹管结构,所述夹管结构依次经过有上料工位、上粉工位和下料工位,所述上粉结构对应所述上粉工位设置。

进一步地,上述输送结构包括转盘和第三驱动部件,所述第三驱动部件与所述转盘连接,以驱动所述转盘转动。

进一步地,上述夹管结构包括相互开合的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的一端设有第一齿轮部,所述第二夹持臂的一端设有第二齿轮部,所述第一齿轮部与所述第二齿轮部啮合,所述第一齿轮部连接有受力部,所述受力部用于受力以驱动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打开,所述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的另一端连接有复位拉簧。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之间还设有模具结构,所述模具结构上设有与所述u型弯管的圆柱状轮廓相吻合的第一夹持位和第二夹持位,所述第一夹持位与所述第一夹持臂相对,所述第二夹持位与所述第二夹持臂相对。

进一步地,自动注粉装置还包括第四驱动部件,所述上料工位和下料工位分别设有所述第四驱动部件,所述第四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上料工位或下料工位上的夹管结构打开。

本实用新型的荧光粉上粉结构,通过第一控制结构控制注粉软管通路或闭路,进而控制完成注粉操作。本实用新型的u型弯管自动注粉装置,通过夹管结构进行u型弯管的夹持,取代人工手持,并通过输送结构连续输送u型弯管至上粉结构,通过上粉结构进行注粉,以此自动完成u型弯管的上粉工序,取代人工操作,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荧光粉上粉结构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荧光粉上粉结构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u型弯管自动注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u型弯管自动注粉装置的夹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荧光粉上粉结构包括:注粉嘴110,该注粉嘴110用于将荧光粉注入u型弯管;注粉软管120,该注粉软管120一端连接注粉嘴110,另一端与荧光粉的储料器连接,该储料器设有用于将荧光粉输送到注粉嘴的第一驱动部件;第一控制结构130,该第一控制结构130对应该注粉软管120设置,用于控制该注粉软120管通路或闭路。

具体应用中,注粉软管120通路,荧光粉经第一驱动部件驱动力的输送,流经注粉软管120,经注粉嘴110注入u型弯管,该u型弯管注粉完毕后,第一控制结构130动作使注粉软管120闭路,荧光粉无法通过注粉软管120,更换待上粉的u型弯管后,第一控制结构130再次动作使注粉软管通路,进行上粉工作。通过第一控制结构130控制注粉软管120通路或闭路以控制完成注粉操作,无需人工操作,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具体地,第一控制结构130可以连接有plc控制系统以具体施行控制工作;注粉嘴110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注粉嘴;注粉软管120可以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软质管,比如橡胶管;第一驱动部件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粉末输送泵(图中未画出),该粉末输送泵分别连接荧光粉储料器和输料管道,该输料管道与注粉软管120连接。

具体地,上述第一控制结构130包括第二驱动部件131、固定压合部件132和活动压合部件133,该固定压合部件132和活动压合部件133分别设于注粉软管120相对的两侧,并且固定压合部件132相对注粉软管120固定设置,第二驱动部件131与活动压合部件133连接,以驱动该活动压合部件133向固定压合部件132运动,并压合注粉软管120。具体应用中,u型弯管注粉完毕后,第二驱动部件131动作,驱动活动压合部件133向固定压合部件132运动、闭合,以压合处于两者之间的注粉软管120,进而使注粉软管120闭路,荧光粉无法通过注粉软管120,更换待上粉的u型弯管后,第二驱动部件131再次动作,驱动活动压合部件133离开固定压合部件132,注粉软管120打开、通路,进行上粉工作;第一控制结构130结构简单。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驱动部件131为气缸,固定压合部件132相对该气缸的缸体固定设置,活动压合部件133与该气缸的活塞端连接。具体应用中,该固定压合部件132可以通过支柱134安装在该气缸的缸体上,注粉软管120从固定压合部件132与气缸之间穿过,活塞端伸出,活动压合部件133向固定压合部件132运动使注粉软管120闭路,活塞端收缩,活动压合部件133远离固定压合部件132,注粉软管120通路。

如图2所示,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驱动部件131为双轴气缸,注粉软管120从该双轴气缸的两个活塞杆之间穿过,活动压合部件133为该双轴气缸的两个活塞端之间的连接结构,固定压合部件132与该连接结构对应地安装于双轴气缸的缸体上。具体应用中,活塞端收缩,活动压合部件133向固定压合部件132运动使注粉软管20闭路,活塞端伸出,活动压合部件133远离固定压合部件132,注粉软管120通路。通过双轴气缸将第一控制结构130一体化设置,进一步简化了上粉结构的结构,使其结构紧凑,安装方便。具体地,该双轴气缸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双轴气缸,对其结构和具体工作原理,在此不做详细赘述。

如图3所示,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u型弯管自动注粉装置,包括输送结构200和上述任一的上粉结构100,该输送结构200用于输送u型弯管,其上设有用于夹持该u型弯管的夹管结构300,该夹管结构300依次经过有上料工位401、上粉工位402和下料工位403,上述上粉结构100对应该上粉工位402设置。

具体应用中,在上料工位401将u型弯管夹持在夹管结构300上,通过输送结构200将u型弯管输送至上粉工位402,通过上粉结构402将荧光粉注入该u型弯管内,注粉完毕后,再经输送结构200输送至下料工位403下料。整个上粉过程中无需人工参与,自动化完成上粉工序,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具体地,输送结构200的结构可以连接至plc控制系统,由此通过plc控制系统统一控制上粉结构100以及输送结构200的工作节奏。具体地,该输送结构200可以采用输送链结构,夹管结构300可以通过连接件与输送链固定连接。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输送结构200包括转盘210和第三驱动部件,该第三驱动部件与转盘210连接,以驱动该转盘210转动。由此,通过转盘210循环输送u型弯管至上粉工位402,使上粉工序连续进行,由此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并且能够进行稳定输送。具体地,该第三驱动结构可以采用现有的技术手段,比如电机驱动、减速箱传动等。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夹管结构300包括相互开合的第一夹持臂310和第二夹持臂320,该第一夹持臂310的一端设有第一齿轮部330,该第二夹持臂320的一端设有第二齿轮部340,该第一齿轮部330与所述第二齿轮部340啮合,该第一齿轮部330连接有受力部350,该受力部350用于受力以驱动第一夹持臂310和第二夹持臂320打开,该第一夹持臂310和第二夹持臂320的另一端连接有复位拉簧360。通过复位弹簧360的拉力,使第一夹持臂310和第二夹持臂320共同夹紧u型弯管,当施加外部作用力至受力部350,驱动第一夹持臂310转动,并通过第一齿轮部330、第二齿轮部340带动第二夹持臂320反向转动,由此第一夹持臂310和第二夹持臂320打开,方便更换u型弯管,同时复位弹簧360发生弹性形变;当外部作用力消失,第一夹持臂310和第二夹持臂320在复位弹簧360的作用下闭合并夹持u型弯管。具体地,该夹管结构300还包括安装板370,第一夹持臂310和第二夹持臂320能够转动地安装在该安装板370上,具体可以采用现有的技术手段,比如转动轴与轴承的结构;该第一齿轮部330、第二齿轮部340可以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齿轮,第一夹持臂310和第二夹持臂320分别与齿轮固定连接;第一齿轮部330/第二齿轮部340还可以是在第一夹持臂310/第二夹持臂320上一体设置的结构,该结构借鉴现有技术中齿轮的结构。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夹持臂310和第二夹持臂320之间还设有模具结构380,该模具结构380上设有与u型弯管的圆柱状轮廓相吻合的第一夹持位381和第二夹持位382,该第一夹持位381与第一夹持臂310相对,该第二夹持位382与第二夹持臂320相对。夹持时,u型弯管的两根直管分别位于第一夹持臂310与第一夹持位381之间、第二夹持臂320与第二夹持位382,使得夹持更稳定,同时不会夹烂u型弯管。

具体应用中,转盘210环周设置有多个夹持结构300,随着转盘210的转动,多个夹持结构300依次经过上料工位401、上粉结构402、下料结构403,再回到上料结构401。可以人工对夹持结构300施加外部作用力,也可以通过驱动器对夹持结构300施加外部作用力,具体可以每个夹持结构300对应设置一个驱动器。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自动注粉装置还包括第四驱动部件500,上述上料工位401和下料工位403分别设有该第四驱动部件500,该第四驱动部件500用于驱动上料工位401或下料工位403上的夹管结构300打开。由此,当夹管结构300进入上料工位401或下料工位402时,通过该第四驱动结构500施加外部作用力,简化装置整体的结构,具体地,该第四驱动部件500可以连接至上述plc控制系统。具体应用中,u型弯管的上料和下料操作可以通过机械臂结构进行,通过第四驱动部件500驱动夹持结构300开合以夹持u型弯管,能够配合机械臂结构的操作,进一步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仅在上料工位和下料工位设置第四驱动部件,利于上述plc控制系统进行统一的统筹控制工作。具体地,该第四驱动部件500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气缸,气缸的活塞端连接有施力部件510,通过该施力部件510作用于上述受力部350,将驱动力准确传递至夹管结构300。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粉结构100设有两组,输送结构200上每两组夹管结构300为一工作单元进行上、下料,对应地,上料工位401和下料工位403上分别设有两组第四驱动部件500,由此,实现双工位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荧光粉上粉结构,通过第一控制结构控制注粉软管通路或闭路,进而控制完成注粉操作。本实用新型的u型弯管自动注粉装置,通过夹管结构进行u型弯管的夹持,取代人工手持,并通过输送结构连续输送u型弯管至上粉结构,通过上粉结构进行注粉,以此自动完成u型弯管的上粉工序,取代人工操作,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