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线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85719发布日期:2022-05-27 12:49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配线构件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配线构件。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电线被层叠起来的两个片材夹持而整体上形成为扁平的线束。公开了层叠起来的两个片材在两侧缘部的位置处通过熔接等被固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00467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配线构件中,期望吸收被层叠的片材彼此的尺寸差。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吸收被层叠的片材彼此的尺寸差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配线构件具备:多个线状传输构件,包括第一线状传输构件和第二线状传输构件;及多个片材,包括层叠起来的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所述第一线状传输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片材,所述第二线状传输构件固定于所述第二片材,所述第一片材与所述第二片材的固定部位沿着所述线状传输构件的长度方向局部地设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易于适当地重叠片材。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配线构件的俯视图。

图2是沿着图1中的II-II线截断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配线构件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制造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配线构件的状况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狭缝的变形例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配线构件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配线构件的俯视图。

图8是沿着图7中的线VIII-VIII线切断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制造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配线构件的状况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配线构件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来进行说明。

本公开的配线构件如下所述。

(1)一种配线构件,具备:多个线状传输构件,包括第一线状传输构件和第二线状传输构件;及多个片材,包括层叠起来的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所述第一线状传输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片材,所述第二线状传输构件固定于所述第二片材,所述第一片材与所述第二片材的固定部位沿着所述线状传输构件的长度方向局部地设置。在片材彼此未被固定的部位,能够吸收片材彼此的尺寸差。

(2)一种配线构件,具备:线状传输构件;及多个片材,包括层叠起来的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所述线状传输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片材,所述第二片材从与所述第一片材相反的一侧覆盖所述线状传输构件,所述第一片材与所述第二片材的固定部位沿着所述线状传输构件的长度方向局部地固定。在片材彼此未被固定的部位,能够吸收片材彼此的尺寸差。

(3)也可以是,所述多个片材包括在侧缘形成有狭缝的带狭缝的片材,所述第一片材和所述第二片材中的至少一方为所述带狭缝的片材,所述第一片材的侧缘和所述第二片材的侧缘被固定。由此,容易将片材彼此未被固定的部位设定于狭缝的位置,容易管理片材彼此未被固定的部位。

(4)也可以是,所述第一片材和所述第二片材这两者均为所述带狭缝的片材,形成于所述第一片材的所述狭缝的位置与形成于所述第二片材的所述狭缝的位置沿着所述长度方向错开。通过使狭缝的位置错开,容易使片材彼此未被固定的部位错开。

(5)也可以是,沿着所述长度方向在所述狭缝的两旁的位置处固定所述第一片材和所述第二片材。由此,能够增大固定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的范围。

(6)也可以是,沿着所述长度方向仅在所述狭缝的两旁的位置中的一方固定所述第一片材和所述第二片材。由此,能够将狭缝作为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被固定的部分与未被固定的部分的基准。

(7)也可以是,在所述多个片材,在所述带狭缝的片材中的所述狭缝的位置处设置有被层叠且固定的两个片材部分。由此,在带狭缝的片材中的狭缝的位置处,能够抑制侧缘的开口张开的情况。

(8)也可以是,在将所述多个片材中的位于最上层的片材设为最上层片材、位于最下层的片材设为最下层片材、位于最上层与最下层之间的片材设为中间层片材时,所述最上层片材和所述最下层片材为在侧缘未形成所述狭缝的常规片材,并且所述中间层片材中的至少一个为所述带狭缝的片材。由此,能够抑制在配线构件中侧缘的开口张开的情况。

(9)也可以是,所述固定部位沿着所述长度方向隔开间隔地设有多个,所述第一片材和所述第二片材中的至少一方在多个所述固定部位之间挠曲。由此,即使在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的尺寸产生了偏差的情况下,通过在片材设置挠曲部分,也容易吸收该偏差。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细内容]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配线构件的具体例进行说明。另外,本公开并不限定于这些例示,而是由要求保护的范围示出,并旨在包括与要求保护的范围等同的含义和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实施方式1]

以下,对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配线构件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配线构件10的俯视图。图2是沿着图1中的II-II线截断后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配线构件10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制造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配线构件10的状况的说明图。

配线构件10具备线状传输构件20和多个片材30、32。线状传输构件20设有多个。多个线状传输构件20包括第一线状传输构件20A和第二线状传输构件20B。多个片材30、32包括第一片材30和第二片材32。第一片材30和第二片材32被层叠。第一线状传输构件20A固定于第一片材30。第二线状传输构件20B固定于第二片材32。

配线构件10也可以视为多个配线体12、14层叠而成的构件。各配线体12、14包括线状传输构件20和固定线状传输构件20的片材30、32。例如,第一线状传输构件20A固定于第一片材30而成的构件是第一配线体12。第二线状传输构件20B固定于第二片材32而成的构件是第二配线体14。配线构件10中层叠有第一配线体12和第二配线体14。

各线状传输构件20是传输电或光等的线状的构件。片材30、32整体上形成为扁平的形状。通过将多个线状传输构件20固定于片材30、32,配线体12、14被保持为扁平的形态。

设想多个线状传输构件20是将车辆中的部件彼此连接的构件。在线状传输构件20的端部设有例如连接器C。通过该连接器C与设置于对接侧部件的连接器进行连接,由此线状传输构件20与对接侧部件连接。即,本配线构件10在车辆等中作为将各种部件彼此电(或者能够光通信地)连接的配线构件10使用。连接器C也可以固定于片材30、32。

多个线状传输构件20的路径根据作为连接目的地的部件的位置等来设定。通过将多个线状传输构件20固定于片材30、32,多个线状传输构件20被保持为沿着与成为各自的连接目的地的部件的位置等相应的配线路径的状态。多个线状传输构件20也可以以支线部从主线部分支的方式固定于片材30、32。片材30、32也可以形成为固定支线部的部分从固定主线部的部分分支的形状。

如上所述,线状传输构件20只要是传输电或光等的线状的构件即可。例如,线状传输构件20可以是具有芯线22和芯线22周围的包覆层24的普通电线,也可以是裸导线、屏蔽线、绞合线、漆包线、镍铬合金线、光纤等。

作为传输电的线状传输构件20,可以是各种信号线、各种电力线。传输电的线状传输构件20的一部分等可以用作向空间传输信号或电力、或者从空间接收信号或电力的天线、线圈等。

另外,线状传输构件20可以是单个线状物,也可以是多个线状物的复合物(绞合线、使多个线状物集合并用护套将其覆盖的电缆等)。

这里,进行设想了线状传输构件20是电线的说明。

第一线状传输构件20A和第二线状传输构件20B的一端与相同的连接器C连接。在配线构件10中,第一线状传输构件20A和第二线状传输构件20B从片材30、32的相同的端部向外方延伸。第一线状传输构件20A和第二线状传输构件20B的另一端既可以与相同的连接器连接,也可以与不同的连接器连接。第一线状传输构件20A和第二线状传输构件20B也可以在朝向另一端的中途分支。

在按作用的观点分类时,多个片材30、32包括线材固定片。线材固定片是固定线状传输构件20的片材。这里,第一片材30和第二片材32这两者都是线材固定片。在按作用的观点分类时,多个片材也可以包括盖片。关于盖片,在实施方式2中详细叙述。

固定线状传输构件20的片材30、32可以是树脂片。例如,片材30、32可以由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树脂形成。另外,也考虑片材30、32为无纺布或发泡片等的情况。另外,片材30、32可以具有单层构造,也可以具有多层构造。另外,片材30、32也可以具有金属层。

线状传输构件20只要固定于片材30、32即可,线状传输构件20相对于片材30、32的固定构造没有特别限定。作为该固定方式,可以是接触部位固定,也可以是非接触部位固定,还可以并用两者。这里,所谓接触部位固定,是指线状传输构件20与片材30、32接触的部分粘接而被固定。另外,所谓非接触部位固定,是指不是接触部位固定的固定方式,例如,通过缝线、罩、胶带等将线状传输构件20朝向片材30、32压入,或缝线、罩、胶带等将线状传输构件20和片材夹入,由此维持该状态。以下,设为线状传输构件20与片材30、32处于接触部位固定的状态的情况进行说明。

作为该接触部位固定的方式,可以是接触部位间接固定,也可以是接触部位直接固定,还可以在不同的区域并用两者。在此,所谓接触部位间接固定,是指线状传输构件20与片材30、32通过设置在其间的粘接剂、粘合剂、双面胶带等而间接地粘接固定。另外,所谓接触部位直接固定,是指线状传输构件20与片材30、32不通过另外设置的粘接剂等而直接粘接固定。在接触部位直接固定中,例如考虑通过线状传输构件20和片材30、32中的至少一方所包含的树脂熔化而粘接固定。

在形成这种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时,既考虑到树脂例如通过热量而熔化,也考虑到树脂通过溶剂而熔化。即,作为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可以是利用热量的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也可以是利用溶剂的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优选地,利用热量的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为宜。

此时,形成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熔接、融合、焊接等公知方法。例如,在通过熔接形成利用热量的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超声波熔接、加热加压熔接、热风熔接、高频熔接等各种熔接方法。另外,当通过这些方法形成了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时,线状传输构件20与片材30、32成为利用该方法的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具体而言,例如,当通过超声波熔接形成了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时,线状传输构件20与片材30、32成为利用超声波熔接的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

以下,设为线状传输构件20与片材30、32处于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的情况进行说明。

多个线状传输构件20可以分别沿着长度方向在隔开间隔的多个部位处与片材30、32固定。多个线状传输构件20也可以分别沿着长度方向与片材30、32整体上连续地固定。

在按形状的观点分类时,多个片材30、32可以包括带狭缝的片材。带狭缝的片材是在片材主体的侧缘形成有狭缝S的片材。而且,在按形状的观点分类时,多个片材30、32也可以包括常规片材。常规片材是在片材主体的侧缘未形成上述狭缝S的片材。

第一片材30和第二片材32中的至少一方是带狭缝的片材为宜。在该情况下,第一片材30的侧缘和第二片材32的侧缘在狭缝S以外的部位被固定。在此,第一片材30是带狭缝的片材,第二片材32是常规片材。

狭缝S形成为从片材主体的侧缘朝向宽度方向中央延伸。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狭缝S形成于片材主体的两侧缘,但也可以仅形成于片材主体的一个侧缘。狭缝S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狭缝S可以具有宽度。即,可以形成为片材30、32中的狭缝S的部分被切除的形状。另外,狭缝S也可以没有宽度。即,也可以形成为在片材30、32中的狭缝S的部分形成有切口的形状。

在狭缝S具有宽度的情况下,狭缝S的形状可以适当地设定。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狭缝S在俯视下形成为三角形。如图5所示,狭缝S也可以将前端倒圆。作为前端被倒圆的狭缝S的形状,例如可以是在长方形部分的端部设有半圆状部分的形状。另外,例如,作为前端被倒圆的狭缝S的形状,也可以是仅半圆状部分的形状。若狭缝S的前端被倒圆,则能够抑制片材30、32从狭缝S的部分裂开的情况。

在配线构件10中,第一片材30与第二片材32的固定部位FP沿着线状传输构件20的长度方向局部地设置。固定部位FP沿着长度方向隔开间隔地设有多个。固定部位FP沿着长度方向设置于狭缝S的两旁。即,沿着长度方向在狭缝S的两旁的位置处固定第一片材30和第二片材32。第一片材30的侧缘和第二片材32的侧缘在狭缝S以外的部位处整体地被固定。

避免了第一片材30的侧缘和第二片材32的侧缘在被连续地固定时,在形成有狭缝S的部位处被固定的情况。通过形成有狭缝S,能够抑制第一片材30的侧缘和第二片材32的侧缘中的设计成不固定的部位被错误地固定的情况。

关于多个片材30、32的固定构造,可以采用在上述线状传输构件20与片材30、32的固定构造中所说明的固定构造之一。例如,多个片材30、32的固定构造可以是接触部位固定,也可以是接触部位直接固定及接触部位间接固定中的任一种。多个片材30、32的固定构造可以同线状传输构件20与片材30、32的固定构造相同,也可以不同。

第一片材30和第二片材32中的至少一方在多个固定部位FP之间挠曲。在固定前的配线体12、14中,第一片材30和第二片材32根据其公差,任一方可能形成得比另一方长。在尺寸不同的第一片材30和第二片材32以四角对齐的方式重叠固定的情况下,通常尺寸大的片材挠曲。可以是带狭缝的片材挠曲,也可以是常规片材挠曲。在此,在沿着长度方向的多个固定部位FP之间、即狭缝S的位置处,作为带狭缝的片材的第一片材30挠曲。

通过设置狭缝S,带狭缝的片材在狭缝S的位置处容易挠曲。因此,在多个片材30、32具备带狭缝的片材和常规片材这两者的情况下,带狭缝的片材挠曲为宜。可以将公差设定成使带狭缝的片材一定成为常规片材以上的长度。例如,在带狭缝的片材和常规片材的尺寸被设计为相同的值时,可以对带狭缝的片材设定正公差,对常规片材设定负公差。

对尺寸管理的例子进行说明。例如,对片材30、32和线状传输构件20从片材30、32突出的突出长度进行尺寸管理。若第一、第二片材30、32的尺寸差和线状传输构件20从各片材30、32突出的突出长度的尺寸差这两者都大,则第一线状传输构件20A的端部的位置与第二线状传输构件20B的端部的位置的偏差变大,有可能难以将线状传输构件20插入连接器C。关于这一点,在此,由于能够吸收第一、第二片材30、32的尺寸差,从而只要将线状传输构件20从各片材30、32突出的突出长度在能够插入连接器C的范围内进行管理即可。具体而言,在片材30、32的公差为d1、线状传输构件20从片材30、32突出的突出长度的公差为d2的情况下,合计公差为d1+d2。在第一、第二片材30、32的尺寸差不被吸收的情况下,需要将d1+d2设计为阈值以下,以使线状传输构件20的端部能够插入连接器C。即,需要减小d1、d2。与此相对,当第一、第二片材30、32的尺寸差被吸收时,应管理成能够将线状传输构件20的端部插入连接器C的公差仅为d2即可。即,只要将d2设计为上述阈值以下即可。因此,与第一、第二片材30、32的尺寸差不被吸收的情况相比,能够将d1、d2设定得较大。

在制造配线构件10时,在制造出第一配线体12和第二配线体14之后,层叠第一配线体12和第二配线体14为宜。在将层叠起来的第一片材30和第二片材32固定时,例如可以在将第一片材30和第二片材32的四角固定之后,从端部朝向狭缝S的位置依次固定。另外,例如也可以在从第一片材30及第二片材32的一端侧朝向狭缝S的位置依次固定之后,从第一片材30及第二片材32的另一端侧朝向狭缝S的位置依次固定。由此,在狭缝S的位置处容易吸收尺寸差。第一片材30和第二片材32中的在固定前较长的片材30、32在狭缝S的位置处容易挠曲。

根据以上述方式构成的配线构件10,在片材30、32彼此未被固定的部位,能够吸收片材30、32彼此的尺寸差。特别是在本例中,在作为线材固定片的第一、第二片材30、32彼此中,能够吸收片材30、32彼此的尺寸差。

另外,由于第一片材30和第二片材32中的至少一方是带狭缝的片材,因此容易将片材30、32彼此未被固定的部位设定于狭缝S的位置,容易管理片材30、32彼此未被固定的部位。

另外,由于沿着长度方向在狭缝S的两旁的位置处固定第一片材30和第二片材32,因此能够增大固定第一片材30和第二片材32的范围。

另外,即使在第一片材30和第二片材32的尺寸产生了偏差的情况下,通过在片材30、32设置挠曲部分,也容易吸收该偏差。

[实施方式2]

对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配线构件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配线构件110的剖视图。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与到此为止所说明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配线构件110具备线状传输构件20和多个片材130、132。多个片材130、132包括第一片材130和第二片材132。第一片材130和第二片材132被层叠。线状传输构件20固定于第一片材130。第二片材132从与第一片材130相反的一侧覆盖线状传输构件20。第一片材130与第二片材132的固定部位FP沿着线状传输构件20的长度方向局部地固定。

在本例中,第一片材130是线材固定片。在第二片材132未固定有线状传输构件20。即,第二片材132是盖片。

盖片从与线材固定片相反的一侧覆盖固定于线材固定片的线状传输构件20。盖片既可以相对于线材固定片整体地重叠,也可以局部重叠。盖片可以是由与线材固定片相同的材料形成的片材,也可以是由与线材固定片不同的材料形成的片材。盖片可以是树脂片。例如,盖片可以与线材固定片同样地由PVC、PE、PP、PET等树脂形成。线材固定片和盖片中的一方可以比另一方柔软。这里的柔软度,反过来说,硬度例如可以通过洛氏硬度来评价。例如,可以是第四片材236由硬质PVC、尼龙、PET、PP等材料形成,线材固定片是由软质PVC形成的片状构件和由PET形成的无纺布层叠而成的柔软的构件。

配线构件110是在一个配线体112设有作为盖片的第二片材132的构件。在配线构件110中,关于第二片材132为盖片这一点以外的结构,可以采用与上述配线构件10相同的结构。

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在作为盖片的第二片材132形成有狭缝S,但这不是必须的结构。也可以在作为线材固定片的第一片材130形成狭缝S。另外,也可以在第一片材130和第二片材132这两者形成狭缝S。在盖片比线材固定片硬的情况下,在固定前的状态下,将线材固定片形成得比盖片长为宜。在该情况下,在固定后的状态下,线材固定片在固定部位之间挠曲为宜。

根据以上述方式构成的配线构件110,也是在片材130、132彼此未被固定的部位,能够吸收片材130、132彼此的尺寸差。特别是在本例中,在线材固定片与盖片之间,能够吸收片材130、132彼此的尺寸差。

[实施方式3]

对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配线构件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配线构件210的俯视图。图8是沿着图7中的VIII-VIII线切断的剖视图。图9是表示制造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配线构件210的状况的说明图。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与到此为止所说明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本例的配线构件210在层叠有三层以上的配线体212、214、216这一点上与上述实施方式1、2所涉及的配线构件10、110不同。

本例的配线构件210依次层叠有第一配线体212、第二配线体214及第三配线体216。

在第一配线体212的第一片材230和第二配线体14的第二片材232分别形成有狭缝S1、S2。即,第一片材230和第二片材232这两者都是带狭缝的片材。形成于第一片材230的狭缝S1的位置与形成于第二片材232的狭缝S2的位置沿着长度方向错开。通过如上述这样使狭缝S1、S2的位置错开,容易使片材230、232彼此未被固定的部位错开。由此,即使在未被固定的部位产生挠曲而变厚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一个部位集中地变厚的情况。形成于第一片材230的狭缝S1的位置与形成于第二片材232的狭缝S2的位置沿着长度方向错开的结构适合于层叠有三层以上的配线体的配线构件210。另外,形成于第一片的狭缝的位置与形成于第二片的狭缝的位置在长度方向上错开的结构也可以适用于配线体为两层以下的配线构件10、110。

第三配线体216包括第三线状传输构件20C和第三片材234。第三线状传输构件20C固定于第三片材234。在第三片材234未形成狭缝S1、S2。第三片材234是常规片材。

另外,在第一配线体212之上层叠有第四片材236。在第四片材236未固定有线状传输构件20。第四片材236是盖片。在第四片材236未形成狭缝S1、S2。第四片材236是常规片材。第四片材236可以采用与作为盖片的实施方式2中的第二片材132相同的结构。

在多个片材230、232、234、236,在带狭缝的片材中的狭缝S1、S2的位置处设有被层叠并固定的两个片材部分。由此,在带狭缝的片材中的狭缝S1、S2的位置处,能够抑制侧缘的开口张开的情况。在此,在形成于第一片材230的狭缝S1的位置处,第二片材232和第四片材236被固定。另外,在形成于第二片材232的狭缝S2的位置处,第一片材230和第三片材234被固定。

将多个片材230、232、234、236中的位于最上层的片材设为最上层片材。另外,将多个片材230、232、234、236中的位于最下层的片材设为最下层片材。另外,将多个片材230、232、234、236中的位于最上层与最下层之间的片材设为中间层片材。此时,最上层片材和最下层片材是常规片材,中间层片材中的至少一个是带狭缝的片材为宜。由此,能够抑制在配线构件210中侧缘的开口张开的情况。这里,第四片材236是最上层片材。另外,第三片材234是最下层片材。并且,第一片材230和第二片材232是中间层片材。如上所述,第三片材234和第四片材236是常规片材。第一片材230和第二片材232是带狭缝的片材。即使在中间层片材230、232形成有狭缝S1、S2,作为常规片材的最上层片材236和最下层片材234也能够位于狭缝S1、S2的位置。由此,抑制了狭缝S1、S2位置处的开口。

在制造该配线构件210时,在制造出第一配线体212、第二配线体214及第三配线体216之后,层叠第一配线体212、第二配线体214及第三配线体216为宜。在层叠第一配线体212、第二配线体214及第三配线体216时,第一片材230、第二片材232、第三片材234及第四片材236的固定顺序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在将第二配线体214重叠固定于第三配线体216之后,将第一配线体212重叠固定于第二配线体214。

[变形例]

图10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配线构件10的变形例。

在图10所示的配线构件10A中,固定部位FP的位置与配线构件10的固定部位FP不同。在配线构件10A中,沿着长度方向仅在狭缝S的两旁的位置中的一方固定第一片材30和第二片材32。在该情况下,能够将狭缝S作为第一片材30和第二片材32被固定的部分与未被固定的部分的基准。另外,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沿着长度方向,狭缝S的两旁的位置中的连接器C侧未被固定,但也可以是与连接器C侧相反的一侧被固定。

在实施方式1、3中,以片材与线状传输构件20交替重叠的方式层叠多个配线体,但这不是必须的结构。

例如,第一片材30、230和第二片材32、232也可以在其间不夹着第一线状传输构件20A和第二线状传输构件20B地层叠。换言之,在实施方式1、3中,第二片材32、232中的固定线状传输构件20的一个主面朝向第一片材30、230,但这不是必须的结构。也可以是第二片材32、232中的未固定线状传输构件20的另一个主面朝向第一片材30。在该情况下,第一线状传输构件20A和第二线状传输构件20B分别朝外配置。

另外,例如,第一片材30、230和第二片材32、232也可以以在其间夹着第一线状传输构件20A和第二线状传输构件20B的方式层叠。换言之,在实施方式1、3中,第一片材30、230的另一个主面朝向第二片材32、232,但这不是必须的结构。也可以是第一片材30、230的一个主面朝向第二片材32、232。在该情况下,第一线状传输构件20A和第二线状传输构件20B分别朝内配置,成为相对。另外,在该情况下,也有时在第一线状传输构件20A之间收纳第二线状传输构件20B,或者在第二线状传输构件20B之间收纳第一线状传输构件20A。另外,也存在第一线状传输构件20A与第二线状传输构件20B接触的情况。另外,也存在第一线状传输构件20A与第二片材32、232接触,或者第二线状传输构件20B与第一片材30、230接触的情况。

至此,设为在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的至少一方形成有狭缝,并且在狭缝的位置处未固定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这不是必须的结构。也可以是,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是常规片材,并且在沿着常规片材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设有未被固定的部分。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中所说明的各结构只要不相互矛盾就可以适当组合。

标号说明

10、11A、110、210配线构件

12、212第一配线体

112配线体

14、214第二配线体

216第三配线体

20线状传输构件

20A第一线状传输构件

20B第二线状传输构件

20C第三线状传输构件

22芯线

24包覆层

30第一片材(带狭缝的片材)

32第二片材(常规片材)

130第一片材(带狭缝的片材)

132第二片材(常规片材)

230第一片材(带狭缝的片材、中间层片材)

232第二片材(带狭缝的片材、中间层片材)

234第三片材(常规片材、最下层片材)

236第四片材(常规片材、最上层片材)

S、S1、S2狭缝

FP固定部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