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电容器注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1936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含油电容器注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含油电容器注油装置属于含油电器注油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含油电容器的注油装置。
目前国内外含油电力电容器注油技术主要有两种一是浸泡式;二是单台注油。经测定,这两种技术使得电容器进油速度不能控制,往往在电容器元件尚未渗油完毕油使注满,由于注油时间短,无控制随意性大,这样电容器内的空气不能被电容器油完全赶跑,仍然有气泡存在,这就降低了电容器局部放电水平,缩短了电容器使用寿命,降低了电容器质量。
本实用新型含油电容器注油装置提供了一种新的电容器注油装置,这种装置不仅克服了现有同类技术或产品存在的缺陷,而且使电容器进油速度是在可控制条件下进行,这样电容器元件先被油渗透完毕,然后油才把电容器注满,油填补元件中空气所占有的空间,最终达到增强电容器电气性能,延长使用寿命,提高电容器质量的发明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其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含油电容器注油装置由电容器、注油管、进油管、出气管、指针、浮子等构成,电容器内含若干个元件,若干个元件包扎在一起组成元件组,元件用铝箔及薄膜卷压成形而成,注油管位于进油管口上,浮子位于进油管内,指针下端与浮子垂直连接,指针顶端伸出进油管口,进油管通过进油口与电容器下端相通,出气管通过出气口与电容器上端相通,元件卡入电容器内并竖放,使其一端在下,另一端在上。
当电容器需要注油时,首先将电容器脱气、脱水完毕后,在高真空环境下,把合格的电容器油从注油管流进进油管,直抵电容器进油口到达元件底部,油位逐步上升,油位上升的高度和速度,浮子上的指针均会指示清楚,这时电容器内的空气随油位的逐步上升亦逐渐地通过出气口从出气管排出电容器体外,使油在元件中的扩散速度比油面上升速度快,这样就保证了电容器注油过程是在气退油进的漫浸状态下有控制地进行,直至电容器油满为止。
当电容器注油浸渍完成后,可将进油管及出气管从电容器上取下,然后对电容器外壳进行密封处理。
本实用新型含油电容器注油装置与现有同类技术或产品相比,具有如下特征注油速度可控制,油在元件中的漫浸速度大于油面上升速度,电容器内的空气可完全排出,消除汽泡,使电容器达到真正的油满,提高了电容器的质量,延长了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
为含油电容器注油装置结构示意图。
从说明书附图中可以得知含油电容器注油装置由电容器2、浮子4、进油管5、指针6、注油管7、出气管8等构成。电容器2外壳下端设有一进油口3,电容器2外壳上端设有一出气口9,电容器2内含有元件1,元件1竖着放置于电容器2内,使元件1一端在下另一端在上,指针6下端与浮子4垂直连接,指针6顶端伸出进油管5管口,注油管7位于进油管5管口上,浮子4在进油管5内,进油管5一端通过进油口3与电容器2相连,出气管8下端通过出气口9亦与电容器2相连。
当电容器2需要注油时,首先将电容器2脱气、脱水完毕后,在高真空环境下,把合格的电容器油从注油管7流进进油管5,直抵电容器2进油口3到达元件1底部,油位逐步上升,油位上升的高度和速度,浮子4上的指针6均会指示清楚,这时,电容器2内的空气随油位的逐步上升亦逐渐地通过出气口9从出气管8排出电容器2体外,使油在元件1中的扩散渗透速度大于油面上升速度,这样就保证了电容器2注油过程是在气退油进的漫浸状态下有控制地进行,直至电容器2油满为止。
当电容器2注油浸渍完成后,可将进油管5、出气管8从电容器2上取下,然后对电容器2外壳进行密封处理。
权利要求1.本实用新型含油电容器注油装置含有电容器、注油管、进油管、出气管,其特征在于还含有浮子、指针,电容器内含有元件,元件竖着置于电容器内,使元件一端在下另一端在上,指针下端与浮子垂直连接,指针顶端伸出进油管口,浮子位于进油管内,注油管位于进油管口上,进油管通过电容器外壳底部设有的进油口与电容器连接,出气管下端通过电容器外壳上端设有的出气口亦与电容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电容器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元件由铝箔及塑料薄膜卷压成形而成,进油管一端、出气管下端分别与进油口、出气口活动套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含油电容器注油装置属于含油电器注油技术。本装置由电容器、注油管、进油管、出气管、指针等构成,注油管通过进油管与电容器连接,出气管下端与电容器上端相连,指针下端位于进油管内。本装置注油速度可控制,油在电容器内的漫浸速度始终大于油面上升速度,使电容器达到了真正的油满,提高了电容器的质量。本注油装置适用于含油电力电容器注油方面。
文档编号H01R4/00GK2353059SQ9823323
公开日1999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3日
发明者张浩奋 申请人:合阳电力电容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