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晶硅组件封装用高压背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89304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晶硅组件封装用高压背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晶硅组件封装用高压背板,属于光伏封装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太阳能电池直接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它的主要 特点是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不污染环境、能独立发电又能并网运行,因而受到各国企业 组织的青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0003] 自19世纪70年代起,承载光伏发电主要作用的光伏组件发展至今已有将近四十 年的历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晶硅组件以其高的光电转化效率、高的性价比 以及成熟的生产技术逐渐占据了光伏组件80%以上的份额。但是,原辅材的成本依旧是阻 碍光伏发电平民化的最大障碍。近两年,基于既可以降某些原辅材的使用量,又可以增加单 位面积上的光伏发电量的更高性价比的大系统组件发展快速。行业内的技术人员,正在积 极评估和改进增大系统,对于原辅材料的要求标准。
[0004] 从组成结构上,晶硅太阳电池组件一般由低铁钢化玻璃、前层EVA膜、单片太阳电 池片、后层EVA膜和背板构成。其中背板作为隔绝电池片与外界影响的部分,无论在耐候性 方面还是在绝缘性方面都需要提供可靠的保障作用。在绝缘性方面,普通的晶硅组件仅要 求背板达到1000VDC局放电压即可以达到绝缘性的要求,而对于较大系统的光伏组件却并 不适用。大系统组件对光伏背板的耐局放电压要求高于1500VDC,且根据其电池片的多少可 已进行调控。除绝缘性方面的保障外,在背板结构稳定性、阻水性、耐候性方面,也需要具有 长期的可靠性。
[0005] 因此,开发出一类具有较高的局部放电电压,又具有较优粘结性能、机械性能、水 汽阻隔性和耐老化等性能,同时制备工艺方便且性能稳定的光伏背板是太阳能电池封装行 业解决大系统组件配套材料最迫切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晶硅组件封装用高压背板, 这种背板具有很高的局部放电电压,可以适应大系统光伏组件的绝缘性要求,同时在粘结 性、机械性能、水汽阻隔性以及耐候性等方面也具有很好的长期可靠性。
[0007]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晶硅组件封装用高压背板,依次 由改性烯烃内层、聚酯中间基体层和交联氟树脂耐候外层组成;所述改性烯烃内层厚度为 100~lOOOym,由质量分数为65%~95%的第一主体树脂、0. 1~10%的改性助剂A、 0. 1~10%的改性助剂B、0~30%的无机填料、0. 001 %~0. 1 %的紫外吸收剂、0. 001 %~ 0. 1 %的光稳定剂、0. 001 %~0. 1 %的抗热氧老化剂、0. 01 %~5%的引发剂组成,所述第 一主体树脂为丙烯、丁烯、庚烯、辛烯、降冰片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 中的一种或两种单体与乙烯按照任意配比共聚而成烯烃共聚物;所述聚酯中间基体层厚度 为50~300ym,由质量分数为80%~95%的第二主体树脂、0~15%的无机填料、0. 1 %~ 8%的水解稳定剂、0. 01 %~3%的抗热氧老化剂混合均匀后在250-260°C熔融加工后,经 流延成膜、双向拉伸制得;所述第二主体树脂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 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丁二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按照任意配比组成;所述 交联氟树脂耐候外层厚度为5~50ym,由质量分数为70%~90%的第三主体树脂、5%~ 20%的无机填料、1%~15%的交联剂、0. 001%~1%的催化剂组成,所述第三主体树脂为 氟树脂,由羟基聚三氟乙烯醚型氟碳树脂、羟基聚三氟乙烯酯型氟碳树脂、羟基聚四氟乙烯 醚型氟碳树脂、羟基聚四氟乙烯酯型氟碳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按照任意配比组成。
[0008] 进一步地,所述改性助剂A为下列之一或几种按照任意配比组成的混合物:丙烯 酸羟甲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4-羟酯丁基丙烯酸酯、羟乙基己内酯丙烯酸、甲基 丙烯酸羟甲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4-羟酯丁基甲基丙烯酸酯、羟乙基 己内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丙烯酸叔丁基氨基乙 酯、尿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 叔丁基氨基乙酯、尿基甲基丙烯酸酯;所述改性助剂B为下列之一或几种按照任意配比组 成的混合物:硅烷接枝聚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聚乙烯、 丙烯酰胺接枝聚乙烯;所述的氟树脂为下列之一或几种按照任意配比组成的混合物。
[0009] 进一步地,所述无机填料为下列之一或几种按照任意配比组成的混合物:滑石粉、 煅烧高岭土、蒙脱土、云母粉、钛白粉、碳酸钙、硫酸钡、硅酸镁、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碳化 娃、铜络黑、铁络黑、炭黑;
[0010] 进一步地,所述引发剂为下列之一或几种按照任意配比组成的混合物:过氧化苯 甲酰、2, 5-二甲基-2, 5-双(苯甲酰过氧)-己烷、3, 3-双(叔丁基过氧)丁酸乙酯、邻, 邻-叔戊基_邻_ (2-乙基己基)-单-过氧化碳酸酯、邻,邻-叔丁基 -邻-异丙基-单-过 氧化碳酸酯、邻,邻-叔丁基-邻_ (2-乙基己基)-单-过氧化碳酸酯、正丁基4, 4-二(过 氧化叔丁基)戊酸酯、2, 5-二甲基-2, 5-双(叔丁基过氧)-己烷;
[0011] 进一步地,所述紫外吸收剂为下列之一或几种按照任意配比组成的混合物: 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2, 4-二羟基二苯甲酮、 2, 2, 4-三羟基二苯甲酮、2-(2' -羟基-3' -叔丁基-5' -甲基苯基)-5_氯代苯并三氮唑、 2_(2' -羟基-3',5' -二叔丁基-5' -甲基苯基)-5_氯代苯并三氮唑、3-[3-(2-H-苯并三 唑-2-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丙酸-聚乙二醇酯、2- (2H-苯并三唑-2-基)-6-十二 烷基-4-甲基苯酚、2-(2'_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2-(4, 6-双(2, 4-二甲基苯 基)-1,3, 5-三嗪-2-基)-5-辛氧基酚、2- [4- [2-羟基-3-十三烷氧基丙基]氧基]-2-羟 基苯基]-4, 6-双(2, 4-二甲基苯基)-1,3, 5-三嗪、2-[4-[2-羟基-3-十二烷氧基丙基] 氧基]-2-羟基苯基]-4, 6-双(2, 4-二甲基苯基)_1,3, 5-三嗪;
[0012] 进一步地,所述光稳定剂为下列之一或几种按照任意配比组成的混合物:双 (1,2, 2, 6, 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单(1,2, 2, 6, 6-五甲基-4-哌啶基)癸 二酸酯复配物、双(2, 2, 6, 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聚{[6-[(1,1,3, 3-四甲 基丁基)氨基]]-1,3,5-三嗪-2,4-[(2,2,6,6,-四甲基-哌啶基)亚氨、双(1-辛氧 基-2, 2, 6, 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2, 2, 6, 6-四甲基-4-哌啶硬脂酸酯、聚丁二酸 (4-羟基-2, 2, 6, 6-四甲基-1-哌啶乙醇)酯;
[0013] 进一步地,所述抗热氧老化剂为下列之一或几种按照任意配比组成的混合物:四 (3, 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季戊四醇酯、0 -(3, 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 十八碳醇酯、,2' -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1,3, 5-三甲基-2, 4, 6-三(3, 5-二 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三乙二醇醚-二(3-叔丁基-4-羟基-5-甲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