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键及其键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51402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键及其键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按键及其键盘,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减噪效果的按键及其键盘。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按键包含底板、键帽、平衡杆以及弹性体。平衡杆的端边杆部以可转动方式插入底板的孔洞结构内,键帽安装于平衡杆的上方杆部,且弹性体设置在键帽与底板之间。使用者施压于键帽时,键帽利用平衡杆的支撑稳定地相对底板向下移动,并压缩弹性体以同时储存弹性恢复力;外力从键帽移除时,弹性体释放弹性恢复力而推升键帽,键帽会利用平衡杆而稳定相对底板上移。为了组装方便,平衡杆的杆体尺寸通常小于孔洞结构的内径;但在平衡杆相对孔洞结构旋转时,平衡杆会不时地碰撞孔洞结构内壁而产生噪音,故如何设计出一种可有效降低此碰撞噪音的按键,为键盘产业的发展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提供一种按键及其键盘,以解决上述平衡杆与底板孔洞发生碰撞而产生噪音的问题。
[0004]本发明提供一种按键,该按键包括:
[0005]底板,该底板具有限位结构;
[0006]键帽,该键帽可活动地设置于该底板上;
[0007]平衡杆,该平衡杆经由该限位结构可转动地设置于该底板上,且该平衡杆与该键帽相连接;
[0008]减噪部,邻设于该限位结构以承托该平衡杆;以及
[0009]弹性垫片,设置于该减噪部下,该弹性垫片提供向上的支撑力给该减噪部,使该平衡杆实质接触该限位结构。
[0010]作为可选的的技术方案,该按键还包括:
[0011]升降支撑机构,该升降支撑机构设置于该键帽与该底板之间;以及
[0012]弹性体,该弹性体设置于该键帽与该底板之间。
[0013]作为可选的的技术方案,该弹性垫片设置在该底板上与该限位结构错位的区域。
[0014]作为可选的的技术方案,该弹性垫片设置在该减噪部的自由端的下方。
[0015]作为可选的的技术方案,该按键还包括:
[0016]片体,该减噪部设置在该片体上;其中,该弹性垫片设置在该片体自由端的下方。
[0017]作为可选的的技术方案,该减噪部为该片体的该自由端。
[0018]作为可选的的技术方案,该弹性垫片填补在该底板与该减噪部之间的空隙。
[0019]作为可选的的技术方案,该弹性垫片以射出成型的方式形成于该底板上,或该弹性垫片为可与该底板分离的独立构件。
[0020]作为可选的的技术方案,该减噪部及该弹性垫片的材质均为软性材质。
[002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键盘,该键盘包括复数个按键,该复数个按键的至少其中之一为如上所述的按键,该复数个按键设置于该底板上。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按键利用弹性垫片的设置有效解决传统按键在操作时的噪音问题,并兼具组装简单、材料成本便宜、整体操作流畅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键盘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按键的组件爆炸图;
[0025]图3与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按键在不同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图2所示按键沿剖面线A-A’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0028]请参阅图1与图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键盘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按键的组件爆炸图。键盘10可同时包含复数个按键12,且键盘10的底板14具有复数个限位结构16,每一个按键12设置在对应的限位结构16上。进一步来看,如图2所示,按键12包含键帽18、平衡杆20、片体22、弹性垫片24、升降支撑机构26以及弹性体28。片体22具有减噪部30。平衡杆20的两个端边201利用限位结构16以可转动方式设置在底板14,且平衡杆20的中间区段202以卡合方式连接键帽18,让键帽18透过平衡杆20可活动地设置在底板14上。升降支撑机构26与弹性体28为选择性组件,均设置在键帽18与底板14之间,用来提供支撑力及操作手感给按键12。
[0029]片体22为软性材质组成,例如由聚酯薄膜(Mylar)制作而成,用来遮蔽按键18之间的金属部分,以让键盘外观看起来较美观。限位结构16通常是一种扣孔结构,平衡杆20的端边201插入该扣孔结构以提供可相对旋转的自由度,所以平衡杆20的杆体尺寸必然会略小于限位结构16的孔径尺寸,便于两者结合;但在操作按键12时,平衡杆20会不时地碰撞限位结构16的内壁而发出噪音。因此,本发明将片体22所延伸的减噪部30邻设于限位结构16旁、且承托在平衡杆20下方。减噪部30可略微地抬升平衡杆20,减少平衡杆20和限位结构16内壁的间隙,尽量使平衡杆20紧密贴附限位结构16的内壁,以避免产生碰撞声响。
[0030]请参阅图3至图5,图3与图4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按键在不同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所示按键沿剖面线A-A’的截面示意图。从图3与图4可以看出,减噪部30是靠近限位结构16的区块(用来承托平衡杆20的部份),减噪部30能将平衡杆20托高以贴齐限位结构16的内壁。然而,减噪部30和底板14之间会形成空隙。当平衡杆20的重量超出片体22的承托能力时,片体22的减噪部30会受压下垂而靠近底板14,难以提供足够的承托力抬升平衡杆20。因此,本发明在减噪部30的下方设置弹性垫片24,弹性垫片24填补了减噪部30和底板14之间的空隙,能够提供向上的支撑力给减噪部30,强化片体22的整体承托力,使得平衡杆20可实质接触限位结构16的内壁,避免碰撞发出噪音。
[0031]如图2至图5所示,因为减噪部30位于片体22的边缘,且减噪部30下方与底板14之间形成空隙,减噪部30可视为片体22的自由端,弹性垫片24即设置在片体22的自由端的下方;当然,弹性垫片24也可设置在减噪部30的自由端的下方。此外,片体22的减噪部30错位于限位结构16以承托平衡杆20的桥接区段203,即减噪部30既不是设置在限位结构16的孔径旁、也不是设置在限位结构16的孔径下方。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弹性垫片24通常为可与底板14分离的独立构件,例如泡棉、海绵、橡胶软垫、弹性胶体、聚酯薄膜等;当然,弹性垫片24也可以以射出成型的方式结合于底板14。弹性垫片24的形式不作限定,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只需满足承托片体22的自由端能够抬升平衡杆20即可。
[0032]综上所述,按键12的片体22利用自由端的减噪部30承托平衡杆20。由于减噪部30和下方底板14之间具有空隙,单靠减噪部30较难提供稳定充足的力量抬升平衡杆20,因此本发明在减噪部30的下方还设置弹性垫片24,增加厚度以填补空隙,让平衡杆20能透过减噪部30与弹性垫片24的弹性恢复特性紧密接触限位结构16的内壁。这样一来,使用者在操作按键12时,平衡杆20才不会在限位结构16内上下跳动碰撞内壁而产生噪音。
[0033]减噪部30和弹性垫片24的高度和较佳地需大于限位结构16的孔径尺寸与平衡杆20的杆体尺寸的差值。由于减噪部30与弹性垫片24都是软性材质组成,所以这样的高度设计不会有干涉问题,反而能透过减噪部30与弹性垫片24的自身弹性变形量完全填补限位结构16与平衡杆20之间的缝隙,也不会妨碍平衡杆20插入限位结构16的组装流畅性,当然更不会限制平衡杆20的旋转而影响操作手感。
[0034]所以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按键利用弹性垫片的设置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按键在操作时的噪音问题,并兼具组装简单、材料成本便宜、整体操作流畅的优点。
[0035]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按键,其特征在于,该按键包括: 底板,该底板具有限位结构; 键帽,该键帽可活动地设置于该底板上; 平衡杆,该平衡杆经由该限位结构可转动地设置于该底板上,且该平衡杆与该键帽相连接; 减噪部,邻设于该限位结构以承托该平衡杆;以及 弹性垫片,设置于该减噪部下,该弹性垫片提供向上的支撑力给该减噪部,使该平衡杆接触该限位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按键还包括: 升降支撑机构,该升降支撑机构设置于该键帽与该底板之间;以及 弹性体,该弹性体设置于该键帽与该底板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垫片设置在该底板上与该限位结构错位的区域。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垫片设置在该减噪部的自由端的下方。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按键还包括: 片体,该减噪部设置在该片体上; 其中,该弹性垫片设置在该片体的自由端的下方。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减噪部为该片体的该自由端。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垫片填补在该底板与该减噪部之间的空隙。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垫片以射出成型的方式形成于该底板上,或该弹性垫片为可与该底板分离的独立构件。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减噪部及该弹性垫片均采用软性材质制成。10.一种键盘,其特征在于,该键盘包括复数个按键,该复数个按键的至少其中之一为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按键,该复数个按键设置于该底板上。
【专利摘要】本发明关于一种按键及其键盘。该按键包括底板、键帽、平衡杆、减噪部以及弹性垫片。该底板具有限位结构。该键帽可活动地设置于该底板上。该平衡杆经由该限位结构可转动地设置于该底板、且连接该键帽。该减噪部邻设于该限位结构以承托该平衡杆。该弹性垫片设置于该减噪部下方。该弹性垫片提供向上的支撑力给该减噪部,使该平衡杆实质接触该限位结构。本发明的按键利用弹性垫片的设置有效解决传统按键在操作时的噪音问题,并兼具组装简单、材料成本便宜、整体操作流畅的优点。
【IPC分类】H01H13/705
【公开号】CN105070564
【申请号】CN201510454630
【发明人】侯柏均, 陈彦廷, 杨淞富
【申请人】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