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簧接触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32962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片簧接触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大电流传输的片簧接触件。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冠簧及片簧被广泛应用于电连接器的配合连接中,以降低对加工精度要求,避免由于公差配合连接而出现配合过渡或配合过紧,从而导致固定不牢或插拔困难的现象。
[0003]现有技术中的冠簧或片簧设置有若干条簧片,冠簧或片簧展开时每条簧片均呈直线型设计,当冠簧或片簧与电连接器的公针接触时,每条簧片与公针只有一个接触点,导致冠簧或片簧与公针的接触面积小,能传输的电流较小,公针与冠簧或片簧的接触不充分,连接稳定性较差,电流传输不稳定且插拔力分布不均匀。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片簧接触件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传输较大电流、实现稳定电流传输的片簧接触件。
[0006]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片簧接触件,包括呈C形或环形设置的主体部及成型在主体部上的若干簧片,所述簧片设有朝向主体部的轴心突伸的接触片,所述簧片沿主体部的轴向方向设有至少两排,并且相邻两排中的所述簧片在主体部的轴向方向上错位设置。
[000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排所述簧片在主体部的圆周方向上均匀排列。
[000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簧片沿主体部轴向方向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相连接,所述接触片设置于簧片的另一端。
[000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部上对应所述簧片的位置形成有开槽,每一排中的所述簧片在所述开槽内同向延伸。
[00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至少两排所述簧片均同向延伸。
[00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簧片沿所述主体部轴向方向设置为两排,并且两排所述簧片反向延伸设置。
[00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簧片具有朝向主体部轴向方向突伸的至少一对所述接触片,所述至少一对接触片沿主体部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
[00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槽在同一排中相邻的两个之间设有隔栏。
[0014]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片簧接触件,其包括呈C形或环形的主体部及位于其中的收容空间,所述主体部设置有若干矩形开槽,每一开槽内对应设置有一端与主体部相连的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包括前排开槽与后排开槽两排,每一簧片设有沿主体部轴向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接触片,每一接触片在靠近其自由末端的位置设有朝向主体部的轴心突出并弹性伸缩的接触部,且前排开槽与后排开槽在前后方向上错位设置。
[001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簧片的前后两排反向延伸设置。
[00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片簧接触件通过前后两排错位设置的簧片及接触片来实现多层次的接触并取得更好的弹性及耐插拔能力。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发明片簧接触件与公针对接后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装图;
图2是本发明片簧接触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片簧接触件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片簧接触件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片簧接触件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0019]图1至图2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片簧接触件2与公针1对接的立体示意图。本发明片簧接触件2可用于实现大电流传输,且包括公针1及可将公针1插入其中的片簧接触件2,所述公针1的前端设置有绝缘部12,绝缘部12的顶部为弧形。所述片簧接触件2为空心圆筒状,其具有一 C形或环形主体部21及位于其中以将公针1容纳的收容空间20,主体部21设置有一开口 23及若干矩形开槽24。所述开槽24分为沿主体部21轴线方向排布的前后两排,每一排开槽24均在片簧接触件2的圆周方向上均匀排布,同一排中相邻的两个开槽24之间设有隔栏25,且前排开槽24与后排开槽24在前后方向上错位设置。每一开槽24内设置有一向前延伸的簧片26,所述簧片26自主体部21上撕破成型。每一簧片26具有一个朝向主体部21的轴心突伸的接触片260,每一簧片26沿主体部21轴向方向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21相连接,所述接触片260设置于簧片26的另一端。每一接触片260的前部,即靠近其自由末端的位置设有朝向主体部21的轴心拱起的接触部261,该接触部261具有弹性。每一开槽24与该开槽24内的接触片260为一对一的关系,由于前后两排开槽24在前后方向上错位设置,因此前后两排簧片26在前后方向上也呈错位设置。也即,后排的簧片26与前排的隔栏25在主体部21的轴向方向上对齐。
[0020]在公针1插入片簧接触件2中时,公针1首先跟片簧接触件2后排簧片26的接触部261接触,然后再与前排簧片26的接触部261接触,最后片簧接触件2的前后两排接触部261弹性抵接于公针1上,实现公针1和片簧接触件2的可靠连接,片簧接触件2的前后两排簧片26可与公针1形成多层次的接触,接触面积减小可有效降低各接触面发热量,确保公针1稳定地固定加紧在片簧接触件2内,连接稳定性强,同时,错位设置的前后两排簧片26可以提供更好的弹性及长久的插拔能力。
[0021]本发明的前后两排接触部261设置在接触片260上,接触部261能够在片簧接触件2的径向方向上弹性伸缩,有效避免公针1分别与两排接触部261接触时造成公针1的磨损,实用性强。所述片簧接触件2在展开时呈片状结构,在合拢时形成开口 23,开口 23呈Z形,在其他实施例中,开口 23的形状可以为其他形状。
[0022]请参照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片簧接触件3的构型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片簧接触件2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每一开槽34内设置有一簧片36,该簧片36具有向前延伸的至少一对接触片360,该对接触片360并行排列。每一接触片360靠近其自由末端的位置设有朝向片簧接触件3的中心轴拱起的接触部361,该接触部361具有弹性。由于每一开槽34内的接触部361变为两个,与公针1的接触点加倍,可实现更大的电流传输,同时接触面积得以减小,从而有效降低接触面的发热量。
[0023]请参照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片簧接触件4的构型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片簧接触件2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前排开槽44内设置有向前延伸的簧片46,后排开槽44内设置有向后延伸的簧片46,也即前后两排簧片46在主体部轴线方向上反向延伸设置。每一簧片46具有接触片460,在靠近其自由末端位置设有一接触部461,前后两排反向延伸的簧片46受力较为均衡,且两排接触部461可有效降低接触面的发热量。
[0024]请参照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片簧接触件5的构型与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片簧接触件4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前排开槽54内设置有向前延伸的一簧片56,后排开槽54内设置有向后延伸的一簧片56,前后两排簧片56反向延伸设置,每一簧片56具有至少一对接触片560。每一接触片560在靠近其自由末端位置设有一接触部561,由于每一开槽54内的接触部561变为两个,与公针1的接触点加倍,可实现更大的电流传输,同时接触面积得以减小,从而有效降低接触面的发热量。
[0025]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0026]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片簧接触件,包括呈C形或环形设置的主体部及成型在主体部上的若干簧片,所述簧片设有朝向主体部的轴心突伸的接触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沿主体部的轴向方向设有至少两排,并且相邻两排中的所述簧片在主体部的轴向方向上错位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簧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排所述簧片在主体部的圆周方向上均匀排列。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簧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簧片沿主体部轴向方向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相连接,所述接触片设置于簧片的另一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簧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上对应所述簧片的位置形成有开槽,每一排中的所述簧片在所述开槽内同向延伸。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片簧接触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两排所述簧片均同向延伸。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片簧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沿所述主体部轴向方向设置为两排,并且两排所述簧片反向延伸设置。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簧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簧片具有朝向主体部轴向方向突伸的至少一对所述接触片,所述至少一对接触片沿主体部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片簧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在同一排中相邻的两个之间设有隔栏。9.一种片簧接触件,其包括呈C形或环形的主体部及位于其中的收容空间,所述主体部设置有若干矩形开槽,每一开槽内对应设置有一端与主体部相连的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包括前排开槽与后排开槽两排,每一簧片设有沿主体部轴向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接触片,每一接触片在靠近其自由末端的位置设有朝向主体部的轴心突出并弹性伸缩的接触部,且前排开槽与后排开槽在前后方向上错位设置。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片簧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的前后两排反向延伸设置。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片簧接触件,其包括呈C形或环形设置的主体部及成型在主体部上的若干簧片,所述簧片设有朝向主体部的轴心突伸的接触片,所述簧片沿主体部的轴向方向设有至少两排,并且相邻两排中的所述簧片在主体部的轴向方向上错位设置。所述片簧接触件通过前后两排错位设置的簧片及接触片来实现多层次的接触并取得更好的弹性及耐插拔能力。
【IPC分类】H01R13/11
【公开号】CN105390844
【申请号】CN201510885302
【发明人】彭易平, 茆玉龙, 胡兵波, 韩言言
【申请人】昆山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9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